闫怡燃, 韩宾娜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30024,吉林省长春市)
0引 言
旅游目的地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旅游学界关注的重点,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指导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德国地理学家Christaller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旅游目的地演化研究中,他认为乡村旅游大致经历了发现、增长和衰败3个阶段[1]. 目前旅游学界公认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是由加拿大地理学家Butler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他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大体包括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或复苏6个阶段,且各阶段特征明显[2].
该模型的提出引发了国内外旅游学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内外旅游学界学者对其进行了激烈的研究论证,大致可以分为3大阵营:以Cooper和Jackson[3]等学者为代表的支持派;以Agarwal[4]等学者为代表的修正派;以Choy[5]学者为代表的反对派. 大部分学者均关注到了该模型各阶段的划分问题,但是由于该模型属于定性描述模型,因而对于该模型各阶段的划分多以定性论述为主,定量论证明显不足. 在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的相关定量研究方面,陆林对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从游客量的时序变化入手,针对游客增长曲线图进行定性论述[6]. 查爱苹引入微分方程建立生命周期需求模型进行定量研究初探,结果发现构建的模型曲线和Butler生命周期曲线非常相似[7]. Cole运用Logistic方程验证了Aruba和Barbados离散旅游数据的拟合情况,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各阶段的划分研究有所欠缺[8]. 张城铭等验证了Logistic模型对于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前5个阶段有较强的适用性,且发现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和时间节点可以通过定量的方式进行划分[9]. 马先娜等引入Gompertz模型对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生命周期进行了阶段划分[10].
基于上述情况可知,目前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的定量研究方面,除了利用游客量的时序变化[11]来反映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之外,还有学者将Gompertz模型[12]运用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节点确定的研究之中,但将游客量的时序变化情况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相结合的研究存在不足. 因此,从微观尺度出发,以安徽黄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尝试综合利用本底趋势线和离散系数分析旅游接待人数的时序变化情况,并引入Gompertz模型探究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情况,以期为山岳型旅游地黄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黄山风景区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性名牌,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黄山五绝:云海、奇松、怪石、日出和温泉. 它不仅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还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79年的“黄山谈话”,开启了黄山旅游发展新征程. 近年来,在“中国旅游,从黄山再出发”的精神指引下,黄山走上了旅游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 黄山在对山上做足“减法”的同时,也努力在山下做“加法”,深入实施“二次创业”“旅游+”和全域旅游等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以期实现黄山旅游的“二次起跳”.
研究对象为黄山风景区,数据为1995—2019年的安徽黄山风景区旅游接待人数,考虑到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所选数据均来自1996—202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在参照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借鉴马先娜等[10]的研究方法,借助Gompertz模型对安徽黄山进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旅游接待人数能反映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变化情况. 因此,为克服依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简单粗略,全面了解安徽黄山的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通过构建本底趋势线方程来探究黄山旅游接待人数的时序演变情况,对安徽黄山1995—2019年共25年的旅游接待人数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 综合利用游客量的时序变化情况和Gompertz模型探究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情况,以期更科学地量化黄山旅游目的地演化过程,以促进黄山旅游目的地持续健康发展.
自黄山发展旅游伊始,黄山就经历了多次重大事件的影响. 结合1995—2019年黄山旅游接待人数的波动变化情况,可以看到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旅游接待人数陷入低谷. 2012年黄山参与起草了《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标准》,国际地位得以提升,旅游接待人数攀升形成小高峰. 这些事件使得黄山旅游接待人数的统计数据存在异常,因而在构建黄山旅游接待人数本底趋势线时,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正. 首先找到可以进行直线内插的起始点(Na)和终止点(Nb),然后借助内插公式Yn=Ya+(n-Na)×d进行修正.式中,Yn表示第n年的修正值,Ya表示内插起始点统计值,n为需要修正的年份,d为进行直线内插的公差值,d=(Yb-Ya)/(Nb-Na). 表1为内插方程、内插区段和修正值.
表1 黄山旅游接待人数内插参数与内插值
从图1可以看出,黄山25年的旅游接待人数动态曲线大致符合3次曲线的变化规律. 利用3次曲线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黄山旅游接待人数的本底趋势线方程Q=0.017t3-0.7813t2+23.526t,式中,Q表示1995—2019年黄山旅游接待人数,t为年份,依次取1,2,3,…,相关系数R2为0.9315.
图1 黄山1995—2019年旅游接待人数动态曲线
根据黄山旅游接待人数及其本底趋势线,结合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可将黄山旅游地发展演化阶段分为:前增速阶段、增速阶段、后增速阶段.
前增速阶段(约2002年以前). 1995—2002年间,黄山被确定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获得首届国际梅利娜·迈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世界荣誉奖,黄山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得以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增强. 1995—2002年间黄山旅游增速平稳,总体呈现全面发展趋势,1997年,黄山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破百万人次,2002年旅游接待人数达135.48万人次,相较于1999年增长了. 1996年黄山旅游成为“中国旅游第一股”,黄山旅游搭上了资本的快车,该时期黄山旅游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相应的宾馆、酒店等配套设施也得到初步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已初步体现,正在为增速阶段积蓄发展力量.
增速阶段(2003—2012年). 位于增速阶段的黄山旅游发展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该阶段黄山市出台了相应的旅游优惠政策,极大地发挥了门票经济的优势. 2007年,黄山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破200万人次,2012年还推出了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两山一湖”经典游、青山绿水自助游等十条“概念旅游线路”,该年旅游接待人数迅猛增长突破了300万大关. 为了更好地发展黄山旅游,稳住现有的旅游发展速度,黄山加大了旅游宣传推广力度,面向的游客群体得以拓宽,旅游目的地得到充分开发,使得该阶段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后增速阶段(2013年至今). 自2013年之后,黄山旅游发展进入后增速阶段,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2012年黄山旅游接待人数达到小高峰之后,由于门票经济的不可持续性,旅游接待人数增速放缓,但黄山旅游一直在谋求自我发展. 2016年,黄山旅游提出“二次创业”的战略,稳住传统优势产业、拓展新型业务. 放缓门票经济效益,将山水人文优势作为黄山旅游发展新业态的重要抓手,发挥旅游与其他业态的加法效应等措施使得黄山旅游发展更为协调,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黄山旅游发展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2017年,黄山风景区与瑞士少女峰、美国约瑟米蒂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人文交流方面不断深化,黄山旅游国际化程度得以进一步提升.
相关研究发现[13],旅游接待人数离散系数可以反映旅游发展的协调程度,因而可以将其作为分析黄山旅游发展演化情况的判断依据.
通过图2的黄山1995—2019年旅游接待人数离散系数变化曲线,再结合黄山旅游发展阶段可知:在前增速发展阶段,离散系数一直处于较高状态,黄山旅游发展的协调程度较弱,由于处于旅游发展的初期,与旅游发展配套的相关服务设施落后,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能力较弱;在增速发展阶段,各项旅游优惠政策陆续出台,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黄山旅游发展环境得以改善,相应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得以优化,离散系数逐年下降;在后增速阶段,随着黄山旅游发展不断的转型升级,旅游产业集群效应得以凸显,旅游目的地管理更加科学完善,离散系数一直呈现低位下降的趋势,可以反映出黄山旅游发展的协调程度越来越好.
图2 黄山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时期的离散系数
在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可以引入Gompertz模型[14],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判断对象是产品销售量,与旅游生命周期以旅游接待人数为判定对象相仿,且相关研究[10]表明Gompertz模型同样也适用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旅游接待人数公式
Q=Dabt,
(1)
式中,t为时间,D,a,b为待定系数.
式(1)两边取对数,得lnQ=lnD+btlna. 数据的数量为n,数据数量最好为3的倍数,m为每组数据的数量,m=n/3.
联立方程得方程组
(2)
解方程组(2),得到系数D,a,b:
通过lnQ的一阶、二阶导数,可判定旅游地所处的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当b>1,lna>0时,(lnQ)′>0,(lnQ)″>0;巩固阶段,当00,(lnQ)″<0;停滞阶段,当b>1,lna<0时,(lnQ)′<0,(lnQ)″<0;消亡阶段:当00时,(lnQ)′>0,(lnQ)″>0.
借助Gompertz模型测算时,数据数量最好为3的倍数,因此在黄山旅游接待人数时序演变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接近后增速阶段的2011—2019年共9年的数据进行计算,求得00,(lnQ)″<0,说明近9年黄山正处于巩固阶段. 2012年后,黄山以经济扩张为主的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弊端逐渐显现,门票经济所带来的优势不断消退,从快速发展阶段转为巩固发展阶段. 这与黄山旅游接待人数时序演变分析结果——从快速发展的增速阶段转为增速放缓的后增速发展阶段趋于一致,且与黄山现实旅游发展情况趋于一致. 近年来黄山不断寻求旅游转型升级,以期在2022年实现黄山旅游在巩固发展阶段的“二次起跳”,为黄山旅游发展赋予新动能.
借助本底趋势线、离散系数,以1995—2019年黄山旅游接待人数为数据,分别进行了黄山旅游接待人数时序演变分析和黄山旅游接待人数离散系数变化分析,并引入Gompertz模型对2011—2019年黄山旅游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判定,具体分析结论如下.
通过黄山旅游接待人数的时序演变情况,可以将1995—2019年黄山旅游地发展演化阶段分为前增速阶段、增速阶段、后增速阶段这3个阶段. 前增速阶段为1995年—2002年间,该阶段相应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和旅游产业集群效应均得到初步的发展;2003—2012年属于增速阶段,该阶段旅游目的地得到充分开发,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2013—2019年黄山旅游处于后增速发展阶段,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黄山旅游发展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转变.
通过黄山旅游接待人数离散系数变化曲线可知:由于处于旅游发展的初期,在前增速发展阶段,离散系数一直处于较高状态;在增速发展阶段,随着各项旅游优惠政策的出台以及旅游的带动作用,离散系数逐年下降;在后增速阶段,随着黄山旅游不断推进转型升级,旅游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旅游目的地管理更加科学完善,离散系数一直处于低位下降的趋势. 总体而言,黄山旅游接待人数离散系数不大,说明黄山旅游协调程度较高.
引入Gompertz模型对2011—2019年黄山旅游地的发展阶段进行判定,结果显示,b=0.971<1,lna=-0.169<0,(lnQ)′>0,(lnQ)″<0,说明2011—2019年黄山正处于巩固阶段. 该分析结果与黄山旅游接待人数时序演变分析结果趋于一致,黄山旅游提出“二次创业”等战略,做好了旅游加法和减法,探索山岳型旅游景区转型发展新道路,黄山旅游进入巩固发展阶段.
参照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巩固阶段之后对接的是停滞阶段,若旅游地不进行及时调整,就将进入衰落阶段. 根据Gompertz模型结果显示,黄山近9年正处于巩固阶段,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使黄山旅游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相关建议如下.
3.2.1 巩固青山效应
相较于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山岳型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脆弱性,容易受到外界的破坏.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任何旅游发展都是空谈,只有保护好黄山这座美丽青山,才能够实现黄山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方面,对景点进行“轮休”,提高景区森林覆盖率,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当开辟新景区,扩大景区实际游览面积,提高旅游容量,合理分流,给黄山尽量减负;另一方面,要树立将生态效益转换为经济效益的意识,将生态资源转换为康养旅游产品等多元产业,助力绿色经济产业链的延伸.
3.2.2 深耕文旅融合
在国家对文旅融合的号召下,充分利用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等元素,融入“黄山松精神、黄帝文化、徽州文化”等文化元素,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鼓励文旅创新创业,支持创客发展,用文化来增加黄山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挖掘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3.2.3 巧用智慧加法
大力发展黄山智慧旅游事业,推动黄山旅游优质发展. 一是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平台为游客精准“画像”,增强黄山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体验;二是打造黄山景区智慧旅游云平台,为游客提供预定、向导、线路介绍等旅游服务,实现无纸化、信息化的便捷服务;三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智能化的手段,整合线上线下各类媒体资源进行智慧营销.
3.2.4 对接新兴业态
推动黄山旅游与其他业态融合,打破靠山吃山的传统旅游形式,推动黄山旅游业态朝向多元化方向稳步发展. 尝试同当下流行的夜间经济、民宿经济等新兴业态相结合,设置创意灯光秀、灯光夜跑等夜游活动,点亮黄山夜色;整合黄山生态环境及文化资源,发展黄山特色民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