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训练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2022-11-07 07:24王蕾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2期
关键词:呼吸肌鼻咽癌功能障碍

王蕾娜

鼻咽癌是世界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东南亚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2020 年,我国东南亚沿海地区发病率约为12.15/10 万~27.52/10 万。近年来,鼻咽癌疗效显著提高,2020 年我国鼻咽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提高到73.52%以上,其中,Ⅰ期鼻咽癌5 年生存率较高,达到92.53%。放射线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虽然大剂量辐射能杀死鼻咽内肿瘤细胞,但其产生的高剂量辐射,会损伤患者颈部韧带肌肉、神经组织、口腔腺体、颅神经、颞下颌关节,可引起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咽痛、食欲不振,甚至引起吞咽困难、进食咳嗽,以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口干、口腔溃疡及食欲不振等症状[1,2]。放疗后吞咽困难的原因包括声带麻痹、舌感觉减退、吞咽功能障碍、食管上括约肌松弛、唾液腺及结缔组织损伤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由此产生的吸入性肺炎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命[3]。早期吞咽困难属于急性黏膜损伤,其具有自愈性和局限性。因此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进行呼吸肌训练,能够保证其放疗后早期的营养,提高免疫力,增强患者生活质量,达到鼻咽癌辅助治疗的目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49~60 岁,平均年龄(53.19±1.99)岁。试验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50~61 岁,平均年龄(53.25±1.8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组织学分类标准;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且为首次发病;患者洼田饮水试验4~5 级,甚至需要鼻饲喂养;患者无精神方面疾病,无沟通障碍;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存在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存在鼻咽癌远处转移的患者;存在口、咽及结构异常者;存在由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吞咽困难者;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存在牙龈和颞下颌疾病病史的患者;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语言表达缺陷的患者;存在其他影响疗效的患者;存在完全性失语症,不能协调进行治疗的患者;存在严重全身感染、贫血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鼻咽癌放疗,对照组患者放疗后采取临床常规康复训练,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加强教育,防止其发生事故,告知患者不单独外出,将写有地址和联系电话的安全卡放在其口袋里,并合理安排活动,减轻其负面情绪,鼓励其用脑锻炼,对卧床不起的患者,应每1 小时翻身1 次,防止其因为血液不流通而产生褥疮,并进行肢体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呼吸肌训练,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不同的功能训练方法,包括:①颈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颈部屈伸及旋转等动作,每个动作活动15 次,持续2 s/次,重复动作2 min,训练2 组/d;②肩关节训练,对患者肩关节进行屈伸训练,逐渐锻炼其肌肉群力量,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③吞咽训练,从术后第3 天开始,引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用手指上下摩擦下颌骨下皮肤,引起下颌骨运动,并刺激舌头运动,练习吞咽,3 次/d,5 min/次。④吞咽锻炼舌尖和上颚,患者利用上颚抵住舌头后吞咽,熟练后,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吞咽,吞咽后反复练习。⑤重复吞咽法,选择吞咽训练的方法,引导其反复练习,训练15 次/d。两组均持续训练4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训练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分,方法为:患者端坐,饮用30 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判定标准:1 级:能顺利地1 次将水咽下;2 级:分2 次以上将水咽下,不呛咳;3 级:能1 次将水咽下,但有呛咳;4 级:分2 次以上将水咽下,但有呛咳;5 级: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疗效判定标准:改善:患者吞咽物通过时间较治疗前缩短>40%,梨状窝无或残留钡渣,无口干或异物感,洼田饮水试验分级1~2 级;无变化:患者吞咽物通过时间较治疗前缩短≤40%,梨状窝残留钡渣无改变,洼田饮水试验分级3~4 级;恶化:患者吞咽物通过时间较治疗前增加,梨状窝、会厌出现钡剂残留,吞咽功能衰竭,患者症状加重,如舌肌萎缩、颈部僵硬、出现误吸、进食时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及说话含糊不清等。改善率=改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训练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 训练后第1、2、3 周,试验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训练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级)

表1 两组训练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级)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患者进行吞咽运动时,需要口腔、咽等协同作用才能完成。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损伤口腔黏膜、及颞下颌关节等组织,导致其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甚至出现不同程度吞咽困难,并形成反复吸入性肺炎,会危及其生命。有研究表明,轻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同时,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刺激颈部肌肉,减轻其吞咽功能障碍,提高患者吞咽功能[4,5]。通过对患者颈、下颌及舌肌的主动、被动训练,提高其吞咽相关肌肉的协调性,使其吞咽模式恢复正常。通过刺激吞咽相关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促进吞咽功能恢复[6,7]。呼吸肌训练是利用患者大脑神经重塑及神经刺激的原理,对其唇、舌肌等进行主动训练,能明显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吞咽器官协调性[8,9]。吞咽训练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重建,增强患者咀嚼、吞咽肌群肌力,提高其控制咀嚼与吞咽的能力,能避免患者误吸,对其吞咽功能有明显的临床改善作用。同时,呼吸肌训练能提高患者舌动力,促进其咽喉的发育[10,11],能明显提高患者吞咽相关组织的韧性和协调性,提升患者吞咽能力,减轻患者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症状[12]。

综上所述,采取呼吸肌训练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呼吸肌鼻咽癌功能障碍
mi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训练的最佳证据总结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基于运动员呼吸肌训练技术分析
鼻咽癌高发,该如何预防
警惕:这些症状不引起重视,小心鼻咽癌找上身!
呼吸肌功能锻炼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研究进展
ED治疗不能光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