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静脉溶栓时间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应用恩必普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观察

2022-11-07 07:24邱振方王骞金小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2期
关键词: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邱振方 王骞 金小庆

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颈内动脉供血系统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如偏瘫、失语、偏盲。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成为脑梗死终身发病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1]。前循环血管分支多,供血范围广,发病率高,故而前循环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随着总体脑梗死发病率增高而逐年增高。脑梗死急性期主要治疗方案为应用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如动脉溶栓及介入取栓,这已被国际指南广泛推荐。但是中国卒中报告显示,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该治疗的实际比例仅为18.3%[2],原因众多,如就诊延迟、院内延迟或家属考虑其副作用而导致超过溶栓时间等。故针对超窗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血流再通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探讨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恩必普注射液治疗的预后,评估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一步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兴化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收治的216 例超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修订《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诊断要点;②症状表现为首次发生脑梗死,并经脑磁共振或CT 检查确认;③超窗(即发病时间>4.5 h),未接受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同时符合发病时间<48 h 的急性脑梗死患者;④签署知情入组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80 岁;②患有严重心功能、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③大面积脑梗死(>1/3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者、脑疝、脑干功能衰竭者;④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疾病;⑤近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⑥既往有血小板减少症,且入组前查血小板计数<80×109/L;⑦进展性脑梗死或使用双抗抗血小板聚集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男75例,女33 例;年龄50~80 岁,平均年龄(71.3±8.2) 岁。观察组男70 例,女38 例;年龄53~79 岁,平均年龄(70.8±7.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斑及保护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恩必普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静脉滴注,100 ml/次,2 次用药间隔6 h 以上,2 次/d,持续治疗14 d 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生化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用药前和用药14 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s-CRP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NSE 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NSE 变化。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1.3.2 NIHSS 评分 采用NIHSS 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价,NIHSS 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3.3 BI 评分及mRS 评分 统计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 后的BI、mRS 评分。BI 评分越高,mRS 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NSE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3.92±1.56)mg/L、NSE(7.01±2.05)ng/ml 均低于对照组的(5.15±1.07)mg/L、(8.98±2.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后,两组患者NIHS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IHSS 评分(8.05±2.15)分低于对照组的(10.52±1.3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14 d 后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BI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BI 评分(89.87±12.64)分高于对照组的(73.18±14.7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I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14 d 比较,b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R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后,两组患者mR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mRS 评分(2.75±0.46)分低于对照组的(3.21±0.8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S 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14 d 后比较,b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极短时间内即开始出现脑组织缺血坏死,治疗的关键在于挽救缺血半暗带区、改善或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故急性期主要治疗方案为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如动脉溶栓及介入取栓,这已被国际指南广泛推荐,但现实中仍有很多患者在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3]。前循环血管分支多,供血范围广,发病几率高。侧支循环的快速建立是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区血液循环改善的有效措施,由于侧支代偿血管的建立能保证脑组织部分血液及氧气的供给,从而减少梗死灶容积及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故对脑组织功能恢复起促进作用[4]。遗传因素是影响侧支循环的决定性因素[5]。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血管危险因素与侧支循环的建立存在关联,但尚无统一定论[6]。尽管我国脑卒中防治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积极开展高质量研究并完善和推动规范化诊治[7]。恩必普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国家级一类新药,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应用显示,恩必普可通过抑制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影响缺血瀑布进一步改变、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减小梗死面积,近期更有研究表明丁苯酞可改善记忆障碍[8]。恩必普具有脂溶性,能直接通过血脑屏障,可通过多靶点、多环节阻断急性脑梗死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保护脑组织及血管内皮免受缺血缺氧损伤[9]。

目前国内外涉及前循环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形成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在动物实验中。血清标志物因敏感性高、操作简单、花费及医疗设备水平要求低等优点常用于多种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10]。NSE 主要产生并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组织和神经组织中,是脑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现已被广泛用于脑卒中和脑损伤的预后评估,可反映患者脑神经损伤程度[4,11,12]。作者前期的动物实验结果发现大鼠脑血管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过程中可释放表达多种成分,如凋亡抑制蛋白(XIAP)、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和腺病毒E1B19 000 相互作用蛋白3(BNIP3),而恩必普注射液可明显调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进展过程,改善预后,故对维持机体动态平衡与稳态维持具有积极意义[4]。正常条件下NSE在人血液中含量极低,但脑损伤患者血脑屏障被破坏及神经细胞受损进而加速NSE 的释放,并通过血脑屏障释放入血,致使血液中NSE 水平较高,反映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损害程度[13]。C 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产物,当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血清中CRP 水平急剧升高。研究发现[14],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可启动全身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且CRP 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3.92±1.56)mg/L、NSE(7.01±2.05)ng/ml 均低于对照组的(5.15±1.07)mg/L、(8.98±2.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恩必普有降低CRP 和NSE 水平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 d 后,两组患者NIHSS、mRS 评分低于治疗前,BI 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 者NIHSS 评 分(8.05±2.15) 分、mRS 评 分(2.75±0.46)分低于对照组的(10.52±1.37)、(3.21±0.86)分,BI评分(89.87±12.64)分高于对照组的(73.18±14.7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相较于常规治疗,恩必普注射液进一步改善了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短期卒中预后。恩必普联合常规治疗进一步提高了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改善了患者近期预后。试验中并未将使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多项研究表明,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但出血发生率明显提高[12];也有多项研究发现双联可显著降低卒中复发率,且未增加出血性事件等的发生率[15-17]。拟进一步研究双联抗血小板用药方案与恩必普注射液联用的效果。

综上所述,恩必普注射液对超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较佳,可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梗死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