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2022-11-07 07:24高标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2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切口

高标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细菌侵入胆囊或胆囊管阻塞所致,多见于老年人群体,约有95.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合并胆囊结石[1]。开腹胆囊切除术是临床应用普遍的急性胆囊炎治疗术式,其疗效与安全性均较高,临床普遍认可[2]。但在近几年腹腔镜技术的持续发展下,其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也逐渐凸显,并在多种外科疾病治疗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优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则是基于微创技术的急性胆囊炎治疗术式之一,其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3]。为进一步探析安全有效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主要以本院2018 年2 月~2022 年5 月间收治的66 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例,分组对比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 料选取2018 年2 月~2022 年5 月 本院66 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 例)及观察组(43 例)。对照组男女比为12∶11;年龄64~79 岁,平均年龄(70.56±3.25)岁;病程1~8 d,平均病程(4.55±1.03)d;胆囊壁厚度6.13~7.12 mm,平均胆 囊壁厚 度(6.52±0.31)mm;体 质量45~82 kg,平均体质量(62.58±7.24)kg。观察组男女比为23∶20;年龄64~82 岁,平均年龄(70.62±3.35)岁;病程1~7 d,平均病程(4.49±1.05)d;胆囊壁厚度6.20~7.26 mm,平均胆囊壁厚度(6.55±0.29)mm;体质量44~85 kg,平均体质量(62.77±7.31)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右上腹持续疼痛,疼痛放射向右肩背部,且持续超过2~3 h;同时伴有发热、绞痛阵发加重、恶心不适等表现,且经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年龄>60 岁;③病历资料完整;④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审核标准;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

1.2.2 排除标准 ①既往有腹部慢性疼痛史;②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③既往腹部手术史;④凝血障碍;⑤伴有精神系统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全身麻醉,仰卧位,经右上腹直肌或右肋缘下作切口进腹,暴露胆囊区,以顺行或逆行驱动法,将胆囊全面剥离切除,实施常规止血并以生理盐水进行清洗,于胆囊窝内常规放置引流管,并连接引流袋,缝合。术后常规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结合患者疼痛程度予以镇痛干预。

1.3.2 观察组 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仰卧位左倾,头高脚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下1 cm左右部位进行穿刺,置入10 mm Trocar 为观察孔;在剑突下约1 cm、肋缘下右锁骨中线约5 mm 处作操作孔穿刺,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0~12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腹腔镜,将胆囊、周围组织/器官分离,若存在较高的胆囊压力,需先减压,并对胆囊三角区截面结构进行细致观察,实施钝锐结合解剖;使用Lapro-Clip 夹,夹闭胆囊管、动脉,将胆囊动脉、胆囊管切除,经剑突下孔将切除组织取出,电凝止血,使用生理盐水对手术区进行冲洗,若炎症较为严重,需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常规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结合患者疼痛程度予以镇痛干预。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指标 围术期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指标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

1.4.2 疼痛程度 术前,术后1、3、7 d,分别应用VAS 法评估疼痛程度,总计0~10 分,以0 分为无疼痛,10 分为剧烈疼痛,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3 炎症因子 术前、术后7 d 分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检测TNF-α、IL-6 水平。

1.4.4 并发症 包括: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胆漏、胆管损伤。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对比 术前,两组的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观察组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对比(,分)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手术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术前,两组的TNF-α、IL-6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TNF-α、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pg/ml)

表3 两组手术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pg/ml)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发生出血3 例、胆漏2 例、腹腔感染1 例、切口感染1 例、胆管损伤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4.78%(8/23);观察组发生出血1 例、胆漏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为常见外科疾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该病症一般是由于化学因素、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所致;病发后以右上腹绞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会伴有腹肌强直症状[4,5]。急性胆囊炎病变组织多会粘连附近组织,因而结构分辨及分离难度较高,再加上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疾病,且其自身器官功能减弱,因而手术风险更高[6]。开腹手术为既往常见急性胆囊炎治疗术式,其能够较为精准地切除胆囊组织,解除患者病症,促进其预后恢复;但该术式也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进程缓慢等不足[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则是基于腹腔镜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型外科手术术式,其也能够实现对胆囊及附近组织的清晰观察,确保病灶定位准确性,且术中切口小,手术创伤性小,可大大降低对患者机体组织产生的损伤[8]。

本次研究可见,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3、7 d,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TNF-α、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解除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病症,减轻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且术后并发症少。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自身年龄大,受到病情折磨及手术创伤的刺激易引发身心应激,不仅会加重机体炎症程度,还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9]。从临床常见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术式来看,开腹手术较为成熟,安全性较高,但其仍存在创伤大、预后恢复慢等不足[10];相比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则具有切口小、术后出血少、愈合速度快、并发症少等优势。腹腔镜手术下,仅需置入腹腔镜及相应操作器械,无需将脏器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故而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损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预后恢复[11]。同时,腹腔镜手术也规避了开腹手术时间长、脏器暴露等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能够有效规避术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因切口感染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影响而升高,促进患者预后恢复[12]。

综上所述,予以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切口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胆囊壁增厚怎么办?
胆囊炎病人的饮食护理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冬防胆囊炎多吃白萝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哪些胆囊“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