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浩东,解勤兴
(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
锂硫(Li/S)电池具有比能量(2 600 W·h/kg)高、理论比容量(1 675 mAh/g)高和成本低的优势[1],但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活性物质的低导电特性、锂化及去锂化的过程中体积变化等因素,限制了这类电池的发展。近些年,人们致力于运用载体材料,将硫封装进某一特定的结构中,以实现对硫正极的改性[2]。随着商业化应用的增加,人们对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正在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正极具有高硫负荷(>5 mg/cm2),但硫正极中过多非活性物质的存在,会降低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且锂硫电池正极还存在导电能力弱、长期循环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维持硫正极的能量密度,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本文作者从中间层结构设计出发,在棉布表面负载2-甲基咪唑锌(ZIF-8)并进行碳化,制备具有ZIF-8衍生多孔碳负载的碳布。将该材料作为独立柔性中间层材料,用于硫正极与隔膜之间,并研究中间层材料对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棉布预处理:将棉布(CF,东莞产)裁剪成4 cm×4 cm的小片,在蒸馏水及无水乙醇(天津产,AR)中依次浸泡,各清洗3次,每次用超声波处理15 min,以除去表面异物及油脂。将清洗后的棉布在120 ℃的鼓风烘箱中烘干。
ZIF-8负载棉布前驱体的制备:分别在两个含有40 ml甲醇(天津产,AR)的烧杯中,磁力搅拌溶解1.149 g(14 mmol)的2-甲基咪唑(天津产,AR)及0.768 g(3.5 mmol)的二水合乙酸锌(天津产,AR)。待完全溶解后,将两个烧杯内的物质混合,并磁力搅拌5 min。随后,将预处理过的棉布垂直放入烧杯中,室温下静置24 h。用甲醇清洗棉布,并在80 ℃下真空(-0.1 MPa)干燥6 h。所得产物记为ZIF-8@CF。
ZIF-8衍生多孔碳负载棉布的制备:将ZIF-8@CF置于电弧管式炉中,在氩气气氛中,以5 ℃/min的速率升温至800 ℃,保温2 h。热处理后的产物记作ZIF/C@CC。将预处理后的棉布以相同的方式热处理,制备碳化棉布(CC)。
用INT2000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产)对样品晶体结构进行分析,CuKα,λ=0.154 16 nm管压40 kV、管流150 mA,步长0.02°,扫描速度为5(°)/min。用Hitachi S-4800型冷场电子显微镜(日本产)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尺寸等进行分析。
将升华硫(北京产,CP)、超导炭黑Super P(安徽产,电池级)和黏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安徽产,电池级)以7∶2∶1的质量比制成浆料,涂覆在15 μm厚的涂碳铝箔(广东产,电池级)上,涂覆厚度为2 μm,在60 ℃下真空(-0.1 MPa)干燥24 h。将干燥后的铝箔裁成直径为13 mm的圆片,用作硫正极,单片极片上的平均载硫量约为1.8 mg/cm2。
以金属锂片(天津产,电池级)为负极,Celgard 2300膜(美国产)为隔膜,中间层位于硫正极与隔膜之间,电解液为1.0 mol/L LITFSI+0.1 mol/L LiNO3/DME+DOL(体积比1∶1,江苏产),组装CR2430型扣式电池,静置18 h后,测试电化学性能。不含中间层、以CC为中间层及以ZIF/C@CC为中间层的电池,分别记为PP电池、CC电池和ZIF/C@CC电池。
用CT2001A型多通道电池测试系统(湖北产)对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用CHI 660E型电化学工作站(上海产)进行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电化学测试在室温下进行,测试电压均为1.7~2.8 V。充放电及循环性能测试为以0.2C的电流循环50次,倍率测试的充放电电流为0.2~5.0C。CV测试的扫描速率为0.1 mV/s,循环3次。EIS测试对象为放电前及0.2C电流循环30次后的电池,频率为10-1~105Hz,振幅为±5 mV。
ZIF-8@CF及ZIF/C@CC的XRD图见图1。
图1 ZIF-8@CF和ZIF/C@CC的XRD图Fig.1 XRD patterns of ZIF-8@CF and ZIF/C@CC
从图1可知,所制备的ZIF-8@CF前驱体材料在7.1°、10.1°、12.5°、17.6°、26.2°和29.2°处的衍射峰与文献[3]中ZIF-8的(111)、(002)、(112)、(222)、(134)和(004)晶面高度匹配,说明ZIF-8结构已负载在棉布表面。XRD图中的衍射峰较尖锐,说明前驱体中ZIF-8晶体的结晶度较高。热处理后,ZIF/C@CC中间层材料在23°和45°附近存在较宽的衍射峰,分别来自无定形碳的(002)和(100)晶面。材料中没有出现ZnO及Zn的相关衍射峰,证明ZIF-8中的Zn2+在800 ℃高温下,经过2 h热处理后,已从材料中挥发出来[4],最终得到具有ZIF-8碳骨架结构的ZIF/C@CC材料。
CF、CC、ZIF-8@CF、ZIF/C@CC材料的SEM图见图2。
图2 CF、CC、ZIF-8@CF和ZIF/C@CC的SEM图Fig.2 SEM photographs of CF,CC,ZIF-8@CF and ZIF/C@CC
从图2(a)、(b)可知:碳化前CF表面光滑,呈现纤维状纹理,单个纤维直径为6 μm;经过碳化后,CC材料单个纤维直径缩短了1 μm,仍可在光滑碳化纤维表面观测到纤维状的纹理,并观测到有部分碳化后的小碳质颗粒附着在CC中间层表面。从图2(c)可知,在ZIF-8@CF材料中,ZIF-8呈正多面体结构,单一尺寸约为400 nm。此外,在水热过程中,ZIF-8均匀且致密地原位生长在CF基体的表面。从图2(d)可知,经过800 ℃碳化后,ZIF-8碳骨架结构保持完整,且ZIF-8衍生碳仍致密地包覆在CC表面,没有出现团聚及脱落的现象。这证明ZIF-8在CF基体上的原位生长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热处理后的ZIF/C@CC材料由直径为5 μm的中空碳布纤维交织构成,在纤维外表面均匀包覆有致密的ZIF-8衍生多孔碳。
ZIF/C@CC电池的CV曲线见图3。
图3 ZIF/C@CC电池的CV曲线Fig.3 CV curves of ZIF/C@CC battery
从图3可知,具有ZIF/C@CC中间层的锂硫电池在首次CV测试后,还原峰向高电位偏移,原因是ZIF/C@CC中间层丰富的孔隙结构对多硫化物具有较强的捕获作用,使活性物质在首次氧化还原反应后,重新排列在正极侧更活泼的位置[5]。位于2.41 V处的还原峰对应于固相的S8向易溶于电解液的长链多硫化物(Li2Sx,x=6~8)转变的过程;位于2.11 V处的还原峰来源于长链多硫化物向更难溶的Li2S2及Li2S转变的过程。在阳极扫描中,位于2.45 V及2.49 V处的氧化峰对应于Li2S2及Li2S向Li2Sx转化并最终氧化为S8的过程。在后续的测试中,CV曲线具有高度重合性,证明材料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ZIF/C@CC电池的充放电曲线见图4。
图4 ZIF/C@CC电池在0.2 C下的充放电曲线Fig.4 Charge-discharge curves of ZIF/C@CC battery at 0.2 C
从图4可知,ZIF/C@CC电池在放电时具有两个明显的平台,与图3中的CV还原峰电位相对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放电平台始终保持稳定,说明ZIF/C@CC材料丰富多孔的碳骨架结构可对多硫化物形成良好的扩散抑制作用,避免“穿梭效应”的产生,从而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充电曲线显示的充电平台对应于Li2S2与Li2S向S8的逐步相转化过程。在不同循环次数下,该平台同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证明材料可以对多硫化物形成良好的吸附能力。
PP电池、CC电池、ZIF/C@CC电池在0.2C下的循环性能见图5。
图5 PP电池、CC电池和ZIF/C@CC电池在0.2 C下的循环性能Fig.5 Cycle performance of PP battery,CC battery and ZIF/C@CC battery at 0.2 C
从图5可知,在0.2C下,PP电池、CC电池和ZIF/C@CC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605.2 mAh/g、873.2 mAh/g和1 035.0 mAh/g;第50次循环时,放电比容量分别保持在327.1 mAh/g、659.2 mAh/g和710.3 mAh/g。ZIF/C@CC电池具有最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库仑效率始终高于96%。这是由于ZIF/C@CC较高的比表面积,拥有更多的范德华力作用位点,可对多硫化物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丰富的孔隙结构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多硫化物捕获空间,限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扩散。
CC电池、ZIF/C@CC电池的倍率性能见图6。
图6 CC电池、ZIF/C@CC电池的倍率性能Fig.6 Rate capability of CC battery,ZIF/C@CC battery
从图6可知,ZIF/C@CC电池在0.2~5.0C的电流下,充放电比容量始终高于CC电池。ZIF/C@CC电池以5.0C循环10次,仍具有407.2 mAh/g的放电比容量,与CC电池相比提升了24.4%。当回归到0.2C循环10次后,CC电池、ZIF/C@CC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分别可恢复至624.2 mAh/g、719.5 mAh/g。ZIF/C@CC电池经过5.0C循环后,在1.0C电流下仍可保持稳定的循环,经过30次循环,放电比容量稳定在539.4 mAh/g。ZIF/C@CC电池较好的倍率性能,来自于ZIF碳骨架提供的稳定且高效的离子转移通道,同时正极的导电能力和电子转移速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该中间层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增加了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使活性物质在较高倍率下的利用率增加。综上所述,ZIF/C@CC电池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
CC电池、ZIF/C@CC电池循环前及循环30次后的EIS见图7,相应的拟合结果见表1。
图7 CC电池、ZIF/C@CC电池循环前后的EISFig.7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EIS) of CC battery,ZIF/C@CC battery before and after cycle
表1 电化学阻抗谱拟合结果Table 1 Fitting results of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
循环前,阻抗曲线在超高频区的截距代表电池内阻(RS);位于高频区的半圆代表Li+的转移电阻(RSEI);位于中高频区的半圆代表电池的电荷转移电阻(Rct);位于低频区的斜线为Warburg阻抗(W1),代表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的扩散过程[6]。
从图7和表1可知,两种电池的RS在循环前后无明显变化,证明两种材料组装的电池内阻稳定。随着循环的进行,电极表面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减少,RSEI大幅度降低,两种电池经过30次循环后,中高频区的半圆消失。CC电池和ZIF/C@CC电池在循环前的Rct分别为15.93 Ω和24.02 Ω。ZIF/C@CC电池在循环前的高Rct源自ZIF-8衍生碳骨架的多孔结构降低了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使活性物质表现出缓慢的电荷转移速率。经过30次循环,两种电池的Rct分别为4.98 Ω和5.41 Ω,阻抗的降低证明多硫化物在正极侧被锚定,且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具有良好的接触,提高了电荷转移效率。CC电池的W1在循环后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而ZIF/C@CC电池保持相对稳定,证明ZIF/C@CC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电荷转移通道。多硫化物在具有ZIF/C@CC中间层的电池中的转化及扩散趋于稳定。
本文作者以碳布作为中间层基体材料,在表面负载ZIF-8衍生多孔碳骨架,并应用于锂硫电池正极侧结构中。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1.7~2.8 V充放电,该材料在0.2C电流下具有1 035.0 mAh/g的首次放电比容量;第50次循环时仍有710.3 mAh/g的放电比容量,相比于传统锂硫电池提升383.2 mAh/g。该材料在5.0C电流下的放电比容量可达407.2 mAh/g,倍率性能较好。该材料理想的电化学性能,来源于碳布中紧密交错的中空碳纤维结构,同时,ZIF-8衍生多孔碳骨架通过空间阻碍及范德华力作用,抑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ZIF-8衍生碳骨架丰富的孔隙结构,提供了大量与多硫化物接触的活性位点,可加速多硫化物不同相之间的转化。ZIF-8衍生多孔碳还提供了稳定的离子转移通道,缩短了电子传输通道,使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