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翔 马久兰
摘 要 通过对研究区内地层、构造、矿石特征等方面,初步确定了银厂沟铅锌矿体的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并初步就地层岩性、构造等方面确定了五个找矿标志。
关键词 中—低温热液型 铅锌矿体 硫化物
中图分类号:P618.61 文献标识码:A
1区域地质特征
区域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青白口系清水江组、平略组,南华系铁丝坳组、大塘坡组及南沱组,震旦系陡山沱组、留茶坡组及寒武系九门冲组、变马冲组及杷榔组,第四系残坡积层分布且不整合于各时代地层之上。
本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的接触过渡带。区内构造变形强烈,褶皱、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北北东向褶皱、断裂构成勘查区及其附近区域的主要构造格架。
区内岩浆岩不发育,在邻近的镇远马坪、剑河岑松等地有超镁铁质煌斑岩类岩浆活动,见脉状、墙状橄榄金云火山岩、云煌岩产出。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单一,主体是青白口系清水江组(Qbq)及第四系(Q)2个地层单元。
青白口系清水江组(Qbq):为深灰、灰、浅灰、灰白色薄至中厚层含凝灰质变余粉砂岩、变余细砂岩、变余凝灰岩夹凝灰质板岩及变余石英砂岩,未见底,出露厚度大于600m。
2.2构造
矿区所处区域构造部位是盘山背斜北东段,岩层倾角10~28€埃芴遄呦虮倍蚺躺奖承毕蹈词奖承保又芏狭压乖煊跋欤也闱阆虮浠洗蟆G诙狭压乖煊?条,属小尺度断裂构造,控制着区内的整个构造格架和矿产分布。
3矿化体特征
Ⅰ号铅锌矿体位于矿区北部银厂沟一带,受断裂(F1)控制,沿F1断层破碎带产出,含矿岩石为灰色角砾状硅化变余凝灰质粉砂质板岩、变余砂岩,矿体产状与F1断层产状大体一致,倾向70~86€埃憬?6~80€埃识嘎鲎矗蛏畈坎幢浠骸?
Ⅱ号锌矿体位于矿区北部银厂沟南东约70m左右,受断裂(F2)控制,沿F2断层破碎带产出,含矿岩石同上,矿体产状与F2断层产状大体一致,倾向315~320€埃憬?8~80€埃识嘎鲎矗蛏畈坎幢浠骸?
Ⅲ号矿(化)体受断裂(F3)控制,沿F3断层破碎带产出,含矿岩石为灰色角砾状硅化变余凝灰质粉砂质板岩、变余砂岩中,矿(化)体产状与F3断层产状大体一致,倾向135€埃憬?5€埃识嘎鲎矗?Pb品位0.07%,Zn品位0.66%。
4矿石质量特征
4.1矿石矿物及化学成份
4.1.1矿石矿物成份
据肉眼及镜下观察,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菱锌矿、水锌矿、白铅矿等,次有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粘土或泥质、方解石。
4.1.2矿石化学成份
(1)铅、锌含量:矿体中单件样品含量Pb品位1.19—7.41%,平均品位Pb:3.76%;Zn品位6.17—20.18%,平均品位Zn:11.456%。
(2)主要伴生元素含量:共生伴生元素中只有极少数样品中银含量达到工业品位,其余含量均较低,未达到综合利用要求。
4.2矿石结构、构造
(1)矿石结构:以自形半自形晶粒结构、角砾结构为主,其它还有溶蚀交代结构、裂隙充填结构、包粒结构、次生晕结构等。
(2)矿石构造:以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为主,其它还有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
4.3矿石类型
矿区内铅锌矿石大部份都是硫化矿,局部有氧化矿和混合矿,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矿石,根据矿石矿物组合及其结构、构造特征,自然类型又可分为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及细脉浸染状矿石三种自然类型。
5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
5.1矿床成因
根据控矿地质条件初步分析,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
5.2找矿标志
矿区内铅锌矿体围岩蚀变常见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方解石化等主要蚀变。
(1)地层岩性标志:蚀变角砾状硅化变余凝灰质粉砂质板岩、变余砂岩对成矿有利。
(2)构造标志:北北西向构造发育、破碎蚀变明显地段,特别是断层破碎带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发育地段是找矿有利地段。
(3)围岩蚀变标志:空间上近矿蚀变带、矿体和控矿构造的分布,在较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方解石化等主要蚀变,均可作为找矿标志。
(4)铁帽:铅锌矿不同程度的发育有氧化带。氧化带的主要矿物褐铁矿、铅铁钒、白铅矿、菱锌矿、水锌矿、异极矿等,形成了以褐铁矿为主,呈褐、红褐、棕、棕黄并杂以白色产出的铁帽。氧化强度不高或发育不好,近地表见到程度不同的“铁染”现象。铁帽颜色偏红,预示原生矿铅量较高;偏黄杂白,锌量较高。因此,铁帽及“铁染”现象,除可作为找矿标志外,尚可据其显示的褐色,推测原生矿铅锌含量情况。
(5)铅锌矿采冶遗迹:铅锌矿产出老硐、炉渣、废矿堆等铅锌矿采冶遗迹比比皆是,系重要的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 胡古月,范昌福,万德芳,等.湖北峡东地区“盖帽碳酸盐岩”中燧石条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地质学报,2013(09).
[2] 林长谦,温礼琴,马文胜.湖北竹溪——谷城一带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5(02).
[3] 芮宗瑶,叶锦华,张立生,等.扬子克拉通周边及其隆起边缘的铅锌矿床[J]. 中国地质,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