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消息(2014-03-21)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3月15日~17日,中国大洋第30航次第三航段按计划完成了我国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中深钻的调查任务。
本航段共进行了3次钻探作业,作业区分别为碳酸盐试验区、非活动硫化物区、我国活动热液区附近的“死亡烟囱区”。在几天的作业中,队员们使用中深钻首次在硫化物区钻探作业,成功取得硫化物、碳酸盐和下覆基岩,对研究硫化物分布及其与围岩的关系、碳酸盐成因等具有重要意义。
连续3天,“进取者”深孔钻机每天海底作业时间十几个小时。深钻组组长钟路介绍说,海底的玄武岩对钻机的损耗比较严重,从取上来的样品来看,有许多小碎块。
首席科学家助理李怀明说,由于这个地区的硫化物比较松散,取心率比较低,采集到的样品多数是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混合物。值得高兴的是,此次作业采集到了一些多金属硫化物。
钟路称,我国自主研发的中深孔钻机是岩心取样钻机,适用相对比较硬的地层。可是,硫化物性质复杂,有的松散、有的脆、有的坚硬,对钻机要求较高。未来钻机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高硫化物取样率,二是防止取上来的硫化物样品漏掉。
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说,这是我国首次使用中深钻在硫化物区钻探作业,并成功取得硫化物、碳酸盐和下覆基岩,对研究硫化物分布及其与围岩的关系、碳酸盐成因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首次取得硫化物合同区地表下的样品,可为将来的海底硫化物勘探做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