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露 刘 燕
(1.合肥市华山路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2.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音乐调节情绪无非是两个途径,输出和输入。将人的负面情绪随着音乐释放掉,然后又随着音乐输进正面情绪。人们对音乐的接受和喜爱是生来就具有的。不同年龄的学生喜爱不同的音乐,只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不断地体验音乐,运用音乐给自己带来力量,从而增加对生命力的积极体验。
药的原创字“藥”,包含“乐”。“樂”字再追溯到甲骨文就是乐器的象形,木架子上挂着钟、鼓、磬,药里有乐,透露着远古先民的智慧。用“草”加“乐”就成了“药”,这说明音乐本身就是药的一种,药的目的是给人带来快乐,祛除痛苦。
音乐妙在旋律,它能抒发出我们具体、细腻或豪迈的情感。音乐从现实世界中发展和提炼出来,但它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任何原型。音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它不需要依赖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条件,而纯粹产生于人的内部,是人的内部体验的一种表达。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课《我愿父母知我心》的教学中,在感受冥想环节笔者引入歌曲《写给父亲的散文诗》,歌词伴随着婉转的旋律,引人至内心,孩子仿佛能看到,音乐唤醒了自己回忆起父母为生活奔波的场景。六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父母在生活上的艰辛,一方面知道父母很爱自己,另一方面又因对父母的爱无以为报而感到无力、无助,进而抵触和反抗。音乐的介入,对在这一段时间内与父母有矛盾冲突的学生来说,此时内心积蓄的对父母的埋怨得到了释放。
美的音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淋漓尽致地宣泄压抑已久的消极情绪,更重要的是可以唤醒其对美的体验,也就是唤醒学生内心积极的生命力量。如在欣赏微课《大脚丫跳芭蕾》中,贝琳达满怀期待地参加舞蹈演员选拔赛时,却遭到了评委肆意的嘲笑。回到家里,她无力地躺在浴缸中,此时的画风是昏暗的,伴随着教师缓慢地读出文字“贝琳达很难过,难过了好久好久”,大提琴忧伤、深重的旋律缓缓响起。这时的教室十分安静,同学们聚精会神,通过音乐传递出的悲伤的情感体验深深进入了学生的心里。学生通过视、听的双重感受,能够共情贝琳达的难过,情绪体验也被调动起来,从而更加理解每个人不被认可时都会产生难过、悲伤的感受。
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来自各方的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威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少,大部分都是兼职教师,如何提高生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呢?生命教育活动微课的开发迫在眉睫。笔者创作的生命教育微课主要采用音乐疗法,运用微课的技术将不同的音乐提前准备好。课堂上使用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情绪管理水平,授课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学习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应对方法。
音乐能使人得到休息、消除疲劳。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我们要选择优秀的音乐来聆听,好的音乐对唤醒人的愉悦感起到很大的作用。
音乐冥想时可结合音乐放松椅的使用,身体曲躺、放松,进入音乐。例如:轻轻地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慢慢地吐出。在碧绿的山林中,在清冽的小溪旁,水声潺潺,鸟鸣悠悠……自然组成的音乐才是贴近呼吸,最有效的自愈力。
执教五年级生命教育心理健康主题《乘着梦想的翅膀》一课,在让学生体验“坚持不易”时,笔者应用微课将冥想音乐录制好。在故事感知后,学生模仿正在悬崖间练习飞行的“鹰”,双臂伸平,上下摆动。冥想开始前,教师告知学生,鹰在练习飞行时,一次飞行的距离并不是很近,飞行的过程中双臂会感到疲惫,但一旦放弃就意味着将跌入山谷。音乐冥想开始,时间在3分钟左右,播放音乐1分钟左右,举起伸平的双臂会感觉酸痛,学生会产生难以坚持下去的想法,想要放下双臂。这时,教师在激烈的音乐声中问同学们:“你的双臂感到疲惫,你想要停下挥动的翅膀,但你知道,放下坚持意味着放弃梦想。是坚持还是放弃,你的选择是什么?”音乐继续,直至结束,过程中有的同学选择放弃,有同学坚持到最后。音乐冥想过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对选择放弃和坚持的同学,教师分别做采访:“你当时脑海中想象的是什么?你做出了什么选择?为什么?”通过亲身体验以及同学们的分享,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即使短暂的几分钟,也会因为产生了困难而心生放弃,从而理解坚持的过程是伴随着痛苦的,但唯有坚持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五年级的学生由此深受启发。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脑海中被一段歌曲的旋律占据、环绕、回响,挥之不去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耳虫”效应。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歌曲,每次听到它,就会产生很多美好的情绪体验甚至身体体验,令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哼唱一首自己喜爱的歌曲,喜爱的旋律萦绕耳畔,也是颇具情趣。
在应用“耳虫”技术时,微课的引导语是这样的:现在需要好好地想一想,在你喜欢的歌曲里,有没有一首歌曲会让你在聆听的时候带来轻松、释放的感觉?不需要完全符合,但符合程度越高越好。如果找不到这样一首歌曲,那就选择一首你平时喜欢的歌曲,但不要选择一首压抑的歌曲,这会让你变得更加压抑。
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地聆听歌曲,找一个安静的、你喜欢的位置,坐下来,全身放松,深呼吸10次,然后开始播放音乐。这个时候不要走神,不要去想与音乐无关的事情。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次聆听这首你熟悉的歌曲的感觉与平时聆听它的感觉有很大不同,你的身体感觉放松,美好的感觉从心里产生,呼吸变得平稳,随着音乐在你身体里流动,你的想法和念头逐渐变得越来越积极了。
“耳虫”技术是通过唤醒积极回忆,来帮助我们快速达到身心平静的生命状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在校期间的闲暇时间,由教师播放一些优质的音频,帮助学生在音乐中“静”下来,不用刻意去理解音乐表达的含义,重在磨炼能静静聆听音乐的毅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家人的协助下,整理一份属于自己的音乐清单,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耳虫”技术,来赶跑无形的不良情绪。
音乐EFT情绪释放法,是指通过用手指敲击人体的经络点,结合音乐本身有规律的节奏调节功能,来释放负面情绪,减轻压力,从而使身体能量达到平衡,获得正向的人生动力。
使用者可借助微课引导语选择独处时自行实施音乐EFT情绪释放法:首先找到穴位,想象着黑色能量被敲打出来,随着音乐的节奏依次敲击:手刀点、眉尖、太阳穴(眼角)、眼下、人中、嘴下、锁骨、腋下、头顶(百会穴)。
音乐EFT情绪释放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一个最近困扰你的情绪问题。
(2)描述困扰你的具体问题,以及你现在的情绪体验。
(3)说出正向目标。
(4)跟着音乐节奏敲击情绪穴位点。
(5)同时想象和告诉自己,身体里的黑色能量都伴随着音乐被敲击出来!
音乐EFT情绪释放法易操作,且一方面随着音乐节奏敲击身体、按摩穴位,能在短时间内让人感到舒适,使身体达到放松的状态;另一方面,提示语的作用可以帮助实施者主动排解压力,建立起新的、自我接纳的心理状态。
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既不是为了审美,也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生存。人们相信在重要的礼仪中所使用的歌曲来源于超人类或超自然的力量,这些歌曲有一种他们无法解释的力量,被用来祈求神灵。
音乐治疗里说一个人喜欢一首歌或者一段音乐,绝对不会是平白无故的纯粹就是好听,一定和他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或者是情感世界的需求有关系。当情绪稳定时,可听一些喜、怒、哀、惧等多种情绪的音乐,听得多了,一旦生活中真的出现会引起情绪波动的问题,由于提前多次体会过音乐带来的种种情绪,所以到那时,情绪就会变得很平静,这很像接种疫苗,对流行病早有防备。
生命力衰弱的人可能会因为一些并不严重的伤害或挫折而自杀。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是说明他们心理天平的消极体验一端的负荷已经过重。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生活中经常体验到快乐和愉悦,他时常能感受生命的美好,他的生命力就是强大的,具有对打击和创伤的强大承受力和自愈自救的能力。疫情复课后,为了多渠道向学生赋予积极能量,每日午间饭后,由班主任组织学生收看抗击疫情期间创作出的富有正能量的音乐视频,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和一曲曲铿锵有力的音乐,使得学生在观看的时候流下泪水。这其中,有感动、有感恩,音乐也强烈传达出生命珍贵、珍惜生命的情感力量。
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微课的制作,逐渐将音乐有目的地应用在生命教育中。笔者深刻地发现,类似音乐、绘本等艺术形式的介入,让自己的内心更柔和,让教育也变得更加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生命教育过程中也收获了一些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课堂生成,音乐能改善人情绪状态的理念也逐渐让师生有所感受。
除此之外,校园作为师生长期活动的场所之一,通过校园音乐的传递,让正向的思维进入师生的头脑,从而影响师生的行为,也让校园生活更加美好和值得期待。走进校园是一天的开始,走出校园伴随着一天学习生活的结束,走进、走出时音乐常伴耳边,让本来的好心情更好,让当下的坏情绪被驱赶,音乐就有这样的魔力。当然,有些时候,音乐的出现让心情本身就很糟糕的人变得更加烦躁,激励性的音乐反倒会成为一种压力。但人是有自我调节功能的,今天的不悦和明天的重振是像潮起潮落一样交替出现,心情不同时接收到的音乐信号也是不同的。总之,从实施的情况看,音乐对大部分师生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音乐是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