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理论引导实践,推进音乐评论建设
——中央音乐学院首届音乐评论比赛侧记

2022-11-06 14:3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创作作曲家

钟 诠

2022年3月19日,“中央音乐学院首届音乐评论比赛”成功落幕。这项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研究中心、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创作中心、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由音乐学研究所牵头实施的乐评比赛,自2021年12月中旬甫一启动,就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比赛结果来看,赛事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效。

本届赛事之所以会引发广泛关注,首先与时下背景有关。近年来,无论是党和政府,还是文艺界内部,都极为重视评论建设。各界普遍意识到,艺术高峰不仅需要创作者的才智,也需要评论发挥积极作用,以评论促进、引领创作,并将评论作为连接作品和大众的桥梁。各界也逐渐意识到,评论人才的短缺是当前文艺评论发展的最大掣肘。

其次,也与本届比赛的赛制创新有关。本届乐评比赛限定的评论对象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的两场新作品音乐会。这两场音乐会于2022年12月举办,以“和乐中西·融创未来”为主题,一场为管弦乐作品,另一场为民乐室内乐作品。参赛者必须针对整场音乐会或其中某部作品展开评述。新作品首演一直是乐评写作的难点,原由在于缺乏了相应的“参照物”,对评论者评判作品艺术水准及演奏“完满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赛制上,本届比赛设置了初评、复评和决赛三轮评选环节。在决赛中,采用了选手宣读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选手必须限时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同时,组委会还邀请了不同轮次的评委和专家、作曲家共同围绕参赛文章与乐评写作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从赛后结果来看,新颖的赛制设计既让比赛变得更为精彩好看,也让赛事具有了学术探讨与教学实践、示范的多重价值。

2021年12月比赛通知发布后,在短短两个星期之内,组委会收到了41篇参赛稿件。初评和复评的7名评委,由音乐学家、作曲家、技术理论专家和资深编辑等不同专业的专家组成。评审全程采取双向匿名的方式,初评时让评委各自选出20篇文章进入复评,而后由评委对所有进入复评的文章进行集体评议讨论,最终一致推出10篇文章进入决赛。赛事组委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表示,设计这样的评审机制是为了突显比赛选拔人才的作用并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评委,可以让乐评涉及的文体要素均有相关专家把关,而严密的评审规则保证了每一篇文章无论是被遴选还是被淘汰均有充分的理由。

决赛当天,音乐学系主任安平教授主持了决赛评审,作曲系董立强教授主持了研讨会。在决赛现场,9名决赛评委和10位选手就每篇参赛文章中所涉的内容进行了开放、平等、充分的交流和答辩互动。在当日下午的研讨会上,评委和专家们从对本次比赛的观察和体会入手,多层面、多角度地拓展谈论了音乐评论写作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研讨会的发言涉及了大量当前中国音乐创作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诸如,由东西方文化冲突、交流而引发的音乐语言问题、音乐创作的民族性和时代性问题、当代音乐创新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多元可能性等等。评委和专家们结合参赛文章从各自从不同的视角,跳出了固有的理论模式,提出了不少新颖而独到的理解和阐释。

比如,研讨中热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是“当代音乐创作中的民族性”问题。对于什么是“中国性”,安平认为,“中国性”就是中国的精神、中国的意识、中国的风格、中国的话语。安平认为,我们当下应该关注中国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有别于西方的东西。音乐美学家周海宏教授提出,“是否有任何不具有民族性的东西?”“当作为个体的作曲家的创作如果得到了本族类的共鸣和外族的认同,是否就构成了新的民族主义?”这些充满思辨的追问显然对该问题的思考有所助益。

作曲家唐建平对音乐创作中的“民族性”问题有很深体会。他从作曲家的角度指出,现在大家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民族性、时代性、中西文化等问题的讨论,而这些问题应该要放到一个更为广泛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中。他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民族乐派也讲“民族化”,也是因为民族文化在特定的时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中国在100多年前受到了屈辱,使得民族化的心理更加强烈,而现在需要从哲学、美学等更高的层面上去看待“民族化”这样的问题,以更高的站位来讲民族特点、民族风格,避免陷入一个僵化的教条中来理解它。作曲家们在创作时也不是先有一个“民族化”的概念,然后再着手进行创作的。

《人民音乐》常务副主编张萌认为,“中西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我们需要提醒自己,随着文化时空的变化,作曲家们已经改变了那种固化的“中西范畴”了。

与会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当下我们不应纠结于东方、西方,也不应教条地理解民族性问题,应该站在更高处,穿过历史的语境,升华此类问题,超越这些问题本身的局限性,寻求新的理论突破。对作曲家而言,则要更多地在文化基因当中去寻求创作的个性。

研讨会的另外一项重要议题是关于乐评写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评委们从各自的经历出发,分享了乐评写作的经验,回答了大家在乐评写作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许多发言结合了本次比赛的参赛文章对“什么是好的乐评”进行了深入分析。

评委李淑琴从“材料”“工具”“鉴赏力”“独创性”等方面作了论述。她认为,乐评写作首先涉及的是“材料”。“材料”是乐评人所掌握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否扎实是乐评写作的基础。第二是“工具”,即乐评文章的文体和结构文章的能力。第三是“鉴赏力”,是判断艺术作品价值的能力。第四是思想性和独创性,好的乐评要符合艺术规律,也要有写作者本人的独特见解。此外,李淑琴还认为,面对不同的媒体,面对不同的受众,音乐评论的写作有不同的要求。

张萌从资深编辑的角度认为,乐评涉及三个重要要素:第一是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技术分析和描述,这也是基础;第二是问题意识,即能从各种现象中梳理出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是有效的、值得探讨的;第三是独立性,乐评写作者保持独立才能正确地处理作曲家们提供的创作理念、思路,而不是成为作曲家的代言者。他同时也认为,高质量的乐评文章必须做到三个方面的“平衡”:一是技术分析和文化阐释的平衡;二是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平衡;三是知识传播和观点阐述的平衡。

音乐学系的姚亚平教授认为,乐评是一门建立在学术之上的艺术,要有感性和“灵动”的东西,要有洞察力,能体现写作者的个性的文章。敢于批评、敢于讽刺。音乐学系黄宗权教授则认为,好的乐评有四个特点:一是有敏锐的艺术品味;二是有深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三是有说服力;四是有个性。

音乐学系何宽钊教授认为,出色的乐评写作必须达到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音乐作品结构有着深入的把握,而不是流于表面的“自说自话”;二是,对艺术作品价值的判断和细节的深入;三是,写作者要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四是文章要有思想性和独立的见解。在乐评的具体表达上,安平认为,文笔虽然很重要,但是文采必须建立在对音乐的理解之上,不能脱离音乐本身。要看乐评表达的方式,能否切入作曲家的内心世界,能够表达作曲家未曾想到的东西,此外,在文字表述中,要讲清楚所使用的概念和术语体系。

唐建平教授认为,音乐评论者要有研究音乐文本和深入理解音乐的能力,要理解作曲家创作的艰辛。董立强也认为,乐评必须要有扎实严谨的音乐分析,对作品的描述要精准得当,避免用华丽的辞藻掩盖实际很粗浅的内涵。作曲系梁发勇教授表示,本场比赛将音乐创作、表演,理论研究,还有评论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搭建平台,对提高青年学生的音乐评论水平、理论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和唐建平、董立强等持相同的观点,都认为乐评写作者应重视对作曲技术理论的学习,要重视对音乐本体的研究。

在研讨会最后中,周海宏教授对音乐评论在音乐文化生态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如何写作乐评、什么是“好”乐评的评判标准等等方面,作了非常详尽的阐释。他用“一二三四五”来总结乐评写作的总体要求。即,“一个基本要求”,要有听觉可感的音乐形态依据。“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有切身实感”,二是“有良知己见”。“三个文本品质”,“逻辑清晰”“文采飞扬”“用词精准”。“四个度”,“有高度”“有宽度”“有尺度”“有态度”,即,要有美学观照、史学观照与现实观照、技术观照,鲜明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判断。五个“始终”分别是:要始终对自己的评论对象保持尊重与理解;始终对舆论的影响力保持慎重与敬畏;始终意识到文章是给谁看的;始终意识到什么是写作从音乐中感受的,什么是写作者赋予音乐的;第五“始终”是指出问题与特点、发现与揭示趋势与规律、引领与影响未来。

在线上参会的作曲家龚晓婷和史付红则更多是从音乐评论家和作曲家的关系发表了各自看法。龚晓婷认为,乐评家和作曲家应是诤友的关系,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乐评家或音乐学家相互促进,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史付红则认为:乐评家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写作,微观是针对具体的音乐作品,宏观是从历史文化等角度来解读和阐释作品。作曲家和乐评家应该营造共生共长、共同促进的“生态环境”。

中央音乐学院首届音乐评论比赛,最终决出了一等奖1名(杨其睿),二等奖2名(李林子、单奕翔),三等奖3名(文子洋、张浩哲、孙千千),优秀奖4名(左艳蓉、丁佳、张曦乐、黄美纶)。贾国平教授主持了评审结果宣布环节,评委周海宏以中国文艺评论协会副主席的身份宣读了比赛结果。赛后,选手们纷纷表示,这次比赛对他们而言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通过参赛对音乐评论的写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当代音乐创作的许多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进一步的思考。

本届比赛采用了“比赛—研讨”这一模式,使之远远超越了一场纯粹的乐评赛事。通过比赛,一方面发现和培养青年人才,评委和专家具有教学示范意义的评点,引导了青年音乐评论的写作实践;另一方面,通过研讨会,也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青年学生们,将视线投向中国当代音乐创作问题,也对中国未来音乐发展之路给予更多的思考。

时下,越来越多关注音乐评论事业的人意识到,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现状,如何更深地理解中国当代作曲家们所重铸和开拓的当代音乐发展新格局,音乐评论者理应发挥应有的作用。贾国平在比赛最后的发言说道:“中国音乐的创作发展是向前迈进的急流,希望能借此机会让音乐评论跟上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脚步,应该让更多目光关注到中国当代音乐,让更多人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

中央音乐学院首届乐评比赛最终成功落下帷幕,其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定位,架起了音乐创作和音乐评论写作之间的桥梁,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交流探讨的平台。它所关注和研讨的问题,对学界进一步思考和探究音乐评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推进中国当代音乐评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正是由此,令人对该赛事的下一届举办有着更多的期望。

猜你喜欢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创作作曲家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立足中国视角 跨越文化边界——评《西方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结构思维与当代走向》
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的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新媒体时代音乐图书数字出版的发展路径探索
共享、共建、共荣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长大可当作曲家
家有八千精英兵 却无一席适才位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