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亮
人体文化教育不仅是有关人体物态、本能、行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人体文化所涉及的是人性伦理、人性品质、人性思想、人性精神等方面的研究。人体文化教育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它不仅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同时又是指向未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人体文化教育,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还没有形成中国自身的人体文化教育体系,没有形成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体文化共识。针对中国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通识性的人体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树立民族自信,促进精神文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人体文化;艺术;教育;人性
“人体文化”是由人的身体形态和身体行为构成的文化。“如从定义看,人体文化之人体,必然与人的裸体有关,而与人的裸体直接关联的,是它的自然形态与艺术形态。”人体艺术文化包含人裸体的自然形态、艺术形态及其在各种学科研究中的文化意义。人体艺术文化中的人体自然形态会因人的性别、年龄、地域与族群等因素而构成不同的结构形态。人体艺术文化中的艺术形态包括雕刻、绘画、摄影的裸体造型形态,还包括人体的观念、行为、装置以及文身、彩绘中的裸体形态。人体艺术文化中的身体行为主要包括以性爱行为在内的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也包括舞蹈、运动、健美等的文化活动行为。人体艺术文化中的身体品质形态,主要是指以体魄、趣味、品位以及人的精神因素为内涵的人的身体形态。它们所反映出的是与史学结合在一起的政治、经济、宗教、美学等文化意义。由此可见,人体文化在整个社会文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中国人体文化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没有形成主流价值观念,没有建立起中国独特的人体文化自信。在中国开展系统的人体文化教育并制定必要的人体文化教育体系尤为重要。
在原始社会人类是在自认的环境下观看自然的人体,形成了对人体最早的认识。在原始社会几万年的进化中原始人对人体出于直觉的认识大于理性的认识。从大量的文物考古中发现的人体形象、性器官等都可以看出原始时期的人体观是自然的、朴素的。原始人出于对人体的保护、美饰以及不同的禁忌与信仰,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人体观。这种原始时期的人体观形成了身体教育的原始状态。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注重神的力量,整个社会是神统治的时代。人体文化的发展是随着科技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发展而得到提高。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除了在医学中出现了对人体的研究之外,别的领域几近空白。儒家思想提出“克己复礼”,人的身体、行为都要遵守封建礼教制度的社会规则。道家思想遵守“道法自然”,认为人体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很多名士追求自由精神,同时也追求身体的自由。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民族文化融合和佛教文化盛行,人们对于人体的认识也具有了开放性。“经过宋朝礼学的严格规范,三教合流的发展算是臻于极致了。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中庸之道等等说教,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地禁锢着人性的舒张。”在封建社会中的人体教育一直是受到意识形态限制,只能以一种潜隐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或者家庭教育。
由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落后,很多中国人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学习西方。此时西方的政体制度、人文思想、医学科技、人体文化都是我们学习效仿的内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对人体的求真认识是从人体科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人体胚胎学的学问与教育中开始认知真实的人体,在临床医学、人体写生、人体摄影中继续接受一个真实人体的认知。20世纪初在中国的中小学课程中已经设有人体生理卫生课。在20年代至40年代国民政府教育部也先后颁布、修订了一系列从初中到高中的课程纲要,都把人体生理卫生课科目设置其中。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洋务派派人出国留洋,同时以实业救国开办新式学堂以培养西方工业社会的工程技术和设计等实业性人才。出现很多留洋的科学家、医学家、艺术家在西方学习人体解剖和人体造型艺术。其中一些科目间接或者直接的将有关“人体”的内容纳入教育范围,如人体写生、雕塑、解剖学等。在近代艺术教育中,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学习西方思想,开展人体研究。1914年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开展裸体模特写生课程。1917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美术展览中也出现了人体绘画作品。1920年该校校长刘海粟在学校开展裸体模特写生教学,引来教育界、美术界的强烈反响。有些人认为人体教育是伤风败俗,辱骂刘海粟是“艺术界的叛徒”“教育界的蟊贼”。人体教育虽然遭到社会的批判,但是人体作为教育的内容却一直在进行,并且每到一定时间就会出现一些有关人体教育的论争。1930年,画家姜丹书出版了《艺用解剖学》,1934年张宗禹将法国波利奢的《艺术人体解剖学》一书译绘成《艺用人体解剖图》,成为中国的人体艺术教育的教材。新中国时期,从1951年开始到1963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多部《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人体解剖生理学”被列入了初、高中教学计划,并开设有生理卫生课。总之,20世纪之后,由于中国人对人体与性的科学真理的自觉追求,在对西方人体文化的学习过程中推动了对人体科学和人体文化的研究,对中国现代人体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中国人体观的发展现状。中国人体观是受中西文化碰撞而产生的复杂而又矛盾的人体观,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体观念,又有来自西方开放的人体观念。西方人体文化渗进的是中国的宗教、医学、艺术学、运动学等学科领域,有与人体有关的解剖、临床医学、人体模特儿写生、美术和舞蹈艺术创作及其欣赏。接着,健身、健美运动等人体科学与艺术教育的形式出现,随后逐渐蔓延到中国的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现象学等领域,并进入到中国的诸多理论研究当中。这使中国的人体文化在20世纪的发展中既保持了中国五千年人体文明的历史传承,又接受、吸收、扬弃、融合了西方近现代先进的人体文明,最终发展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人体文化体系的雏形。改革开放以后,对人体教育发展逐步开放。80年代人体教育及人体写生课在艺术院校开始开设,但是人们的观念依然还是很保守,只是在专业学生展开人体教育。陈醉先后出版《裸体艺术论》(1987年)、《人体美与性文化》(1990年)等有关人体文化的书籍打破了我们长期对裸体艺术的禁忌。此时在舞蹈表演、体育赛事、人体摄影、影视报刊中都出现了人体的裸露现象。
第二,中国人体文化的发展困境。首先,中国大众对人体文化存在着很大的误区。首先,很多人认为人体文化就是性,这就涉及大众对性的认识。虽然现代系列教育中出现了心理教学课程,但是人们往往是回避性,也很少拿性进行信息交流。其实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避免不了对性和身体的认识。特别是从小学高年级到大学毕业的这个年龄段,身体有明显的性征变化。在这一部分人中开展必要的性教育、人体文化教育将有利于他们的心身健康。因为这部分人面临着学习、工作、家庭、婚姻、感情等多方面的困惑。其次,有很多人认为人体文化就是淫秽。在商业中也出现了很多人体模特、人体摄影,包括我们欣赏一些体育赛事中的人体和舞蹈中的人体。当沉浸在真正的艺术观赏之中,我们并没有淫秽的邪念。那是什么让我们把人体文化和淫秽联系在了一起?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还不够高,致使欣赏水平、道德水平不能和人体文化相平衡,现代的一些人体文化现象只能冠以艺术的名义进行展开。再次,作为裸露的人体的认识存在一个“度”的问题。一个“度”是普通大众对裸体文化认识的度,在当代的人体的展示中当人体现象使大众不能接受时就会招来很多谩骂和指责。这个接受度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另一个“度”是国家法律体制对人体文化掌握的一个度。如现在电影的分级制度,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一个限度,然而这个限度是随着文明的程度而有所变化。同样对于一些涉黄、淫秽的刊物、音像制品的界定,如果不能掌握好“度”将会影响现代人体文化的传播发展。由此可见,人体文化教育是一个难题。虽然在系列教育中出现了生理卫生、体育教育等课程,心理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也得到重视,但是当我们面对新的环境,我们依然不能清晰地认识和面对人体,有时并不能厘清人体文化所带来的利弊,而是把对人体的认识转化为内心的臆想和羞耻感。整个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人体文化的教育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即便如此,要使人体文化教育面向社会大众,成为国民人人有权利、有机会、有条件接受的普及性教育,依然非常困难。
第一,没有树立对性知识的正确观念。反观中国的青年人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对于人体文化的认识一直处于一种不正确的认识之中。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的影响,对性的回避使我们很难开展人体文化的通识教育。孔孟儒学一直到宋代程朱理学,中国的人体一直被道德与性的观念所束缚。此时人的“性”乃至性器官、人的身体都被认为是万恶之源,不仅不能画不能看,也不能讲不能想。“中国的文化把中国的人性教育收缩归属到单一的道德教育中,使中国的人性教育成了一种单纯的、只许正不许偏的理想人格的教育。”一直到中国近现代对性文化的认识上除了生育繁衍后代以外,所有的与人体与性有关的活动包括裸身、露体、言性、行性、思性,都与“淫秽”相关,都是罪恶的。“或许色情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这就促使政府应重视国民的美育教育,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人体审美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细化对色情活动以及相关图像制品的监督和管理,为人体文化和艺术的健康、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由此,在中国逐渐发展起了一种以禁欲主义为特征的无性文化。这种无性文化使中国人体文化教育一直陷于“性无语”“性失语”状态。关于人体的赤裸、人体性器官,关于人体性行为、性心理、性活动等科学知识的传授都是被禁忌的。直到西方现代人体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对性和人体的认识才逐步开放。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在人体文化认识中的“度”的问题。随着现代文化的开放,很多人不能正确分辨西方的文化现象,分不清精华与糟粕,把西方有关人体、性和性爱中的污浊内容引进过来。这不仅涉及一个接受度的问题,还涉及一个社会或国家文明程度的问题。很多人把邪恶的、污浊的东西引进来,显然会遭到社会的诟病,这也成为回避人体文化的另一根源。回避人体的根源是人类经历了什么样的思想和文化的洗礼,而不是人类回避人体自身。
第二,人体文化的教育至今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传统和教学体系。首先,人体文化的教育涉及的学科性比较广泛,由于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致使其学科性比较弱。而只能通过科普教育、通识教育进行开展人体文化的教育,致使人体文化的教育融合在其他相关学科中进行,人们对人体文化的认识没有概念,也没有知识体系。而在其他学科中有关人体文化只能作为交叉学科出现,出现在艺术学、人类学、体育学等学科中。其次,在中国人体观的形成过程中,受到阶级矛盾和中西政治文化对立给中国人体文化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带来很大的难度。现代教育对人体课程的开设主要在医学、生物科学等领域,人体文化的教育在系列教育中基本没有涉猎。即使在系列教育阶段有相关的《生理卫生》《生物》等课程里,也不直面人体文化展开,涉及性和人体一般通过迂回的方式进行认识或者直接回避。中国人体教育没有形成规范的教育体系,人们对于出现的以人体为媒介的各种艺术形式基本上是处于回避和猎奇心态。每次出现与人体相关的现象都会引起一阵有关人体的社会舆论热。人体文化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难题,人体文化的教育出现了“塔西佗效应” ,一旦人体文化成为人们惧怕的对象,它涉及的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事件都会引起人们对它的回避。
了解教育体制,教育政策,根据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制定相应的人体文化教育内容体系。首先,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认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人体文化的教育就涉及人体的审美,涉及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美学,也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开展人体文化的教育可以推进涉及人体文化先关的意识课程的开发。做好人体文化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开发优质课程和交叉课程,落实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人体文化是关于人认识自身的文化,应该在人体文化中提取优秀的文化,开展有关人体文化系统的研究和教育。再次,2021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0号)。开展人体文化教育体系的建构,开展人体文化教育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推进全国教育精神,有利于落实新文科建设要求。通过人体文化教育的开展,可以把人体相关的专业课程如艺术课程、心理课程、宗教、科学、美学等综合起来,实现新文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专业、新学科,培养新的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推荐具有特色质量文化建业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得到教育部门和教师的认可,先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学生观念的解放。人体文化的教学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在交流中潜移默化。老师要充满爱心,学会观照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接受程度,通过人体文化的教育,让青年人对人体文化有一个清醒的、健康的、积极方向。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人体文化读本或通识课程、讲座等方式推广引导学生对人体文化扭曲认识的批判,并且形成良好的心态和人文素养,继而在整个社会引起正确的认识人体及裸体、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念。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教法,把过去的说教教学改变为内容教学,如开欣赏一幅人体作品。要直接面对人体作品本身,而不是回避人体。在教授中通过艺术史、艺术作品的解读,让大家逐步认识人体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的演变及其价值。在教学中树立大家的博爱意识和悲悯意识,让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人体文化的学习状态之中,感受真诚与爱。在现代人体文化教育中把人体教育、人体艺术、人性文化结合起来开设课程。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生理素质,对他们的艺术审美、人性关怀、人文素养的提高都有更好的发展。在教学方法上,还要针对中国人自身的特点,采取间接式、迂回式的传播和教授方式进行引导。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对人体教学目标和意义要有深刻的认识。要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树立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人性。通过一些媒体做正确的指引,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接受人体教育的合法性、合理性,去掉或减轻畏惧心理,羞涩心理、回避心理,去掉偏见和歧视。在具体的人体实验、人体知识交流中,以一种人性关怀的爱来关注人性,研究人体。特别是加强美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以更高的姿态来看待人体,学习人体文化。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提高自己的人体文化认知能力,养成自觉的生命与本能意识,树立良好的家庭与民族观,提高自己的民族人体文化修养,有较强的人类人性文明观念,那将对中国的人性文化建设十分有益。开展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的通识教育对建设一个既富于创新精神,又具有人性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
第一,加强人体文化理论的研究。在人体文化的研究中可以参照西方的人体教育体系和人体观念,形成中国自身的人体文化教育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人体文化的认识。人体文化教育,实质是有关人的形态、人的本能欲望、人的生命质量、人性的基本权力以及人性伦理、人性品质、人性思想、人性精神等方面教育的综合学科。在人体文化教育的建构中注重把传统人文科学和各专业进行重组,注重综合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建构人体文化体系框架。中国人体文化可两大部分:中国人体的物质文化和中国人体的精神文化。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中国人体的形态、审美、观念和精神。中国人在人体问题上的一种文明与文化的自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体体貌和自然属性。中国传统人体的形态特征,其实是由亚洲黄色人种的人体结构所决定的。中国人的人体形态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人体观念和审美精神。在中国的人体审美中既要求符合自然规律的生物属性的人体形态,又要求超越普通动物的生命形态而成为自然的最高形态的人体美形态。由此可见人体美是以合乎比例的、端正匀称的体形体态为美,以健康和充盈的生命力为美的。从形而上提出人体的精、气、神、美的概念,阐述的就是人体的精华的文化要素。这些概念既包含有人体的形态物质要义,又完全超出人体的形态物质要义,充分凸现出既是情态性的又是抽象的哲理性的人体文化内涵。
第二,在人体文化的教育中,开展以人体艺术和文化相关主题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公选课、专题讲座、课外教学实践、工作坊等方式。在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老师主要通过理论引导,教师示范,视频演示、教学互动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人性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具体的人体作品制作之中。在中小学中可以通过开设人体文化、人体科学课程,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形态及生长规律。同时扩展人体文化的课程,如体育、舞蹈、美术等,也可以开展人体摄影展、制作人体雕塑、开展化装舞会、人体写生、人体研究专题工作坊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人体文化。在现代大学生的人体文化素质教育中,一些医学院、生物科学研究专业、艺术类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人体艺术课程,如人体解剖、人体结构、人体绘画、人物角色设计、服装设计、舞蹈、摄影等。其实,即使这些学生学习了人体艺术的课程,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在观念上不能正确对待人体,不能尊重人体,总是把人体视为污浊的、羞耻的。在人体文化的教育中有关学生的心理教育非常关键。莫小新在《人体教学与设计教育》一文中认为人体教学涉及三个层次:“第一层,人体形式的审美能启发设计者认识自然法则在人体上的表现;第二层,人体形式的审美能启迪设计者认识人体(人的肉体)与人性(人的内在精神)的相互关系;第三层,人体形式的审美能促使设计者关注人性意识的文明演进在人体造型上的反映,从而认知人性意识的自觉完善对人体的健康发展的影响。”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让现代年轻人认识人体,真正发现人体的美。通过人性文化教育,我们可以使现代的年轻人树立健康、积极、文明的精神风貌。
在中国人体艺术文化的认知中,现代人对人体的认识没有彻底的求真精神,只停留在对人体理想的唯美的想象之中。在人体审美上,有些人不能完全摆脱自卑的人性心理。在对中国人体文化中的“文化”与“人体”这两个关键词的解读中,有些人一直停留在西方现代性中的“身体文化”的理解中,没有认识到中国现代人体文化研究的价值。在人体艺术文化教育中我们要立足国情和中国自身的文化,通过人体艺术文化的教育,让年轻一代从根本上对裸体艺术、性、性别、人体等概念有正确的认识,走出对人体认识的狭隘观念,让人体艺术文化的教育成为全民性的教育,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在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突破人体文化的“西方中心论”,树立文化自信。强化中国社会对于人体文化建设的意识,以一个人口大国、文化大国的眼光、气魄与责任,将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教育纳入国民系列教育体系之中,科学地建构起具有人类整体性、全球系统性、东西互补性、古今承继性和未来开创性的中国人体文化教育体系。
注释:
[1]陈璐:《人体文化学学科建构初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第19页。
[2]陈醉:《裸体艺术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177页。
[3]莫小新:《审视赤裸——人体艺术与人性思考》,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45页。
[4]梁玥亮:《从脱衣秀现象谈中国的人体审美意识》,《上海艺术评论》2016年第3期,第96页。
[5]莫小新:《人体教学与设计教育》,《装饰》2005年第12期,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