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海南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谈瀚镁(宣素那他皇家大学,泰国 曼谷)
面对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为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自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勇立潮头,坚守学科自省、学科自觉的发展理念,积极投入国家建设层面的理论体系构建,以“人”为本,实践创新,秉承“从实求知”的内在精神,不断发现自我,不断明确艺术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内在精神的交互性与关联性。在新科技与产业浪潮奔涌的时代,随着新工科、新医科、新理科、新文科“四新”概念的提出,艺术人类学如何以“艺术学”与“人类学”为抓手,如何让研究人的艺术行为,研究人类文化载体的艺术符号成为联通人类文化社会复杂系统的桥梁与纽带,成为当下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人类学不断自省的重要议题。
2021年12月13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海南大学共同主办,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承办的“新文科建设与艺术人类学研究高端论坛”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413讲话”中提出的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要求,立足海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挥海南龙头高校在新文科与高等艺术教育建设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本次具有强烈时代召唤与学术前瞻性的高端论坛在海南大学召开意义深远。23位国内学界资深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线下、线上同步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讨论热点频出。可谓是一场高层次、高规格、高水平的文化艺术研究盛会,更是专家学者们思想、智慧、情怀的一次温暖相遇。本届论坛关注的议题主要呈现六大研究热点及趋势。
本届论坛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诸位专家学者带着强烈的学科自觉与自省意识,对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轨迹作了理论梳理,并不约而同地关注到新文科视域下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的整体论与系统化、交互性与非线性耦合趋势,提出了很多崭新的议题,此为本届论坛占比之最。东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在题为《论艺术人类学中所蕴涵的新文科因子》的报告中首先抛砖引玉,以问题导向,通过“人类世”“大加速”“复杂系统”等一系列概念,强调淡化学科边界,从不同的切入位寻找艺术研究的跨界性、交叉性、整体性等新文科因子,带着整体论思维,创造性、开放性、开拓性地发现艺术人类学未来的研究使命,进而探索、推新学术研究范式与研究视野。她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新文科不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场思想革命,艺术人类学将立足对人的研究,为文科提供包容巨大的学科群,促使人们以系统论、整体论重新审视人文社会科学思想的指引作用,必须关注新文科思维在解决人类发展面临新问题时的新方法,了解学科共同体内在精神间的关联性与互通性。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廷信教授在题为《新文科与艺术人类学的新视野》的报告中,通过“新文科的概念”“艺术人类学的基本特征”“新文科与艺术人类学的未来”三个命题指出了新文科较之传统文科的优势,提示我们必须加强传统田野与新型田野间的联动,通过多角度资料互证、多学科交叉,推进未来艺术发展生态建构整体性、综合性的“动力”转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艺术研究院王建民教授在题为《人类学整体论与新文科建设》的报告中,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西方文科教育的发展概况,依此分析新文科建设的价值、目标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必须打破固有学科“常识”,不仅让文科各专业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等专业间也要交叉融合,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文科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洞察力、感悟力、理解力和批判力的通才。只有从认识论层面深入理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打破学科壁垒,重塑知识框架,才能使新文科教育实现新的突破。内蒙古师范大学董波教授在题为《新文科与艺术人类学的耦合性》的报告中,从要素耦合、结构耦合、功能耦合、精神耦合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分析当代中国学界,新文科与艺术人类学发展互为辩证的关系,明示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交叉融合的必然性。东南大学孟凡行教授在题为《新文科之后的艺术人类学》的报告中,以“四新”学科概念切入主题,强调了新文科与艺术人类学构建自我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在题为《新文科理论的人文意义》的报告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跨学科的文化深度阐释、从静态至动态研究的转型、关注“现实的个人”、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文科新思维”——在实践中反思理论。每个论点都充满了问题意识。
此外,个别学者紧扣新文科概念,从哲学层面进行开放性思辨,对其当下的发展语境、研究视野及艺术人类学理论作了宏观阐述。
浙江大学王杰教授在题为《新文科视域下人文学科研究的方法论更新》的报告中,首先肯定了艺术人类学研究对新文科发展具有重要启发作用,并强调自我变革的必要性。他例举了齐泽克的集成分析方法讨论的很多当代现象,指出目前工科的重大领域和交叉前沿,也在吸收文科,如康德的审美经验、认知概念等。各学科的前沿领域尤似一个生命体,有很多的神经元,用触角去建立联系。同时提出在研究“美”与“真”的问题中,需不断校准学科交叉切入口,在整体性语境中把握问题,并为社会未来的发展做出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纳日碧力戈教授题为《建设续地通天的新文科》的报告重点强调在新文科建设中,我们要“以古知今”,站在时空线上,守正创新,用开放的哲学思辨观,精神上交融,物质上互鉴,达到多学科、多方面合作共赢。
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在题为《中式博物世界典范:艺术人类学的博物学视野》的报告中,以中式博物学观为导论,超越“新文科”范畴,提议重新审视用中式博物学中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与博物体间的密切协同关系,通过“五生”关系链,以“客观”为基础,以“主观”为视域,融“天地人”一体,弥补西方学科“二元对峙”的问题,强调以解决人类问题为目的,借助文化多样性,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乡土中国”的智慧中去寻找中国艺术,乃至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命题。南京农业大学的季中扬教授在题为《中国艺术精神的当代性:新文科视野下艺术人类学的核心课题》的报告中,以西方哲学思想观,对科学与艺术两种人类认知世界的本真表达,及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进行解析。通过民俗学研究背后体现出的中国本原哲学精神,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当代性”能否作为我们建设当代艺术人类学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未来中国新文科的发展必然以问题为导向,迈向从传统的简单性研究方法向复杂性研究方法转变,从还原论向整体论转换。在全球化科技加速的时代,不同学科和发现成果之间的协同与整合变得更为普遍,人们将用全球化眼光,在新的复杂系统中使思想与人文结合,完成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跨界,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跨界融合。而艺术人类学将立足于研究人类艺术行为,利用主位与客位、他者与异文化的多角度研究方法,全方位审视各种艺术事件的关联性存在,拓宽艺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使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反思性与兼容性。这无疑是站在新文科视角,强调艺术研究核心问题意识,这种理论体系的构建合乎新文科对构建中国人文社会话语体系的要求。
从早期哲学思辨的人文关照到科学哲学理论体系的发端,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在一次又一次的临界与离散中,被赋予了全新的历史意义。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下,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思想革命,从混沌到分化再到整合,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复杂系统。人类的意识形态在生物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乃至当今虚拟网络空间系统中得到全新解读。强调社会网络和主体间性在思维方式中的革命性意义,使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被视为现阶段推动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变的双轮。本届论坛学者们对新文科背景下,科技与人文的交互,数智世界的文文互通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在题为《人类学视野:后人类与新文科》的报告中,从文科之“文”“新文科”历程、“后人类”简谱、“后人类”与“新文科”四个方面展开了探讨。强调我们在“人类学”路上要重视“艺术”,我们如何在国家话语体系下,顺利完成从表述到实践。徐新建教授带大家回顾了“救亡保种”“改革开放”“数智文明”各发展阶段,“现代化”与科玄之争、“全球化”与新技术革命、“后人类”与学科四新的新文科发展历程,提出新文科建设对新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乃至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对从生活世界到艺术前沿,如何将学术与现实的互动迈向具有新文科语境的科玄并置的艺术共同体提出了思考。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周建新教授在题为《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数字交互艺术》的报告中,分析了数字交互艺术对传统艺术创作、欣赏(“去中心化”)的突破,通过静态艺术活态化、单维艺术多维化、艺术欣赏通感化,打破“我者”与“他者”的绝对界限,实现艺术家、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互为建构,从而实现艺术民主化。这也是打破学科壁垒,新时期艺术人类学研究视野下的探索方向和内在精神体现。
综上所述,在生活世界—艺术世界(数智世界)的交织中,现实经验的时代变异,将以数智世界为中间介质,使传统文科以学科群的方式非线性进化,从而在平行世界中自我重建。各类学科在交叉跨界中并进交互,这不仅仅只停留在物理和技术世界,更重要的是实现内在情感及审美体验上的真实交互。这种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强参与性与强交互性,不仅带来新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更大胆地为我们构建了生活世界与艺术世界的数智未来。由此可见,对于数字交互艺术等新艺术研究来说,艺术人类学的出场,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概念的集合往往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步步深入。以往人们对“新文科”的理解,较之新工科、新医科、新理科,更多停留在对其差异性元素的梳理,本届论坛个别学者对多学科质性因素的关联与互通性,如何在学科内部产生聚合效应,从概念层面、理论层面给予关注,并以微观个案展开讨论。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永健副研究员在题为《“超域”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超域”“超学科”概念。阐述了同质异构的新文科要以学科群的方式,致力于问题研究,而艺术人类学研究也要以新的研究理念和研究范式去适应文化的变迁,借助学科群的聚合效应来理解和研究我们的现实世界。
四川美术学院张颖教授在题为《“合体”还是“修真”?从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的教研产服谈起》的报告中,以微观个案为例,提到学科的跨界是我们认识到分离和对立的危害与局限,“超域”概念的产生,使我们终于明白具有专业化的学科、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聚集要素,“超学科”是从社会生活的现实需求出发,目的是打破传统知识增产建设在单一学科框架上的禁锢。
海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曹量教授在题为《海南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改革与“新文科”建设的构成与展望》的报告中,以海南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改革的微观个案入手,通过围绕国家南海发展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针对学校的“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文化旅游”“热带高效农业”“海洋科技”“全健康”“信息技术”七大领域构建的七个协同创新中心,明示海南大学在新文科背景下跨学院、跨学科的学科群模式构建与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并指出这一举措意义深远。
由此看出,随着艺术生存语境的变化,需要有新的研究理念、研究观念、研究范式来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变迁。随着技术和数字化的发展,将会通过数据密集、超学科、强合作、问题驱动四个特点,超地域性范畴地研究和理解我们的生活世界。
本届论坛不乏学者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做回顾式梳理。笔者认为其梳理的目的在于凝练艺术人类学的中国特色及与新文科内在精神的不谋而合。其中,深圳大学李心峰教授在题为《新世纪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异军突起的意义阐释》的报告中,对艺术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作了阶段性、空间域及多维度的分析与述评,并对其符合新文科要求与发展方向的研究范式作了自觉性、整体性、全息式地概括。李心峰指出,自2006年艺术人类学的崛起,人类学与非遗保护像二重奏一样交相辉映,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居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促进了艺术人类学的快速发展。在空前繁盛的发展态势下,此类研究逐年增“量”,对学科的本体属性、使命、方法论等“质”性因素考量趋向自觉,并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范式(跨学科、整体性、以田野考察为主要方法等),而这种研究范式与我们所说的新文科是高度契合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安丽哲副研究员在题为《艺术人类学发展的历史使命》的报告中,为我们总结梳理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使命,对艺术学角度的新文科参与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阶段,大量田野个案的产生进行了社会环境下的理论与实践阐述,强调了艺术人类学必须实现新文科视野下艺术学理论与应用接通的知识生产。
这种带有强烈反思性地知识梳理,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艺术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机遇与挑战,为学科的存在与发展找到了许多可追寻、可印证的宝贵资料,不得不说,在此基础上的认识与分析,可从整体观为其存在与发展找到更加科学的规律。资料的多角度、学科的交叉性,这些有关艺术人类学整体性、综合性的认知方法,显然与新文科精神不谋而合。
本届论坛中,有不少学者对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进行了相关话题的热议。议题主要聚焦艺术乡建与非遗保护的人类学思考。
方李莉指出,在后现代艺术转型期,民间知识与精英知识,地方性知识与全球知识的互动,促使中国艺术家们正在从艺术场馆回到实际发生社会变迁的生活现场。艺术家们(多重身份者)通过有意识地参与乡村建设,试图与乡村建立起一种新的情感关系,他们在生活空间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最后形成艺术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乡村文化复兴。在这样的无意识中,改变了生存空间的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经济增长模式,及当地的文化传统,从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这促使艺术家与乡村、村民形成一种持续性的互为建构关系。
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在题为《田野研究与当代新文科建设》的报告中,围绕其艺术民俗学研究历程,从田野研究的共性出发,提出重视人类的多样化存在、人类的地方性存在,并从哲学与艺术学两极出发,探讨了主体间性与心理跨越构建的田野关系、文化变现与生活互构建立的田野互动、朝向完整生活世界的田野研究,明确艺术人类学研究要自感边缘,面向生活本体,不以学科为中心。这种哲学视野下艺术人类学理论思考也是近年来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趋势之一。张士闪提出,新文科是面对生活世界的整体,自带意识形态的学科研究弊端使得艺术学与哲学成为思想层面的破局关键。他将艺术人类学视为一种学术公益,可与我国现在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工业时代、大国工匠等国家建设主题无缝兼容。
东南大学卢文超副教授在题为《艺术流通及其价值转变》的报告中,阐述了本雅明所提出的“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的内涵,并指出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的转变,可以为我们理解艺术人类学视野中艺术流通的价值转变提供启示。他通过生态博物馆案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文化保护与文化曝光是一把双刃剑,价值转变发生在艺术的跨地域的流通中,其利益得失,很有可能使文化的内涵、文化自身的创造力、生命力不断萎缩。这一转变对于传统艺术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正是艺术人类学所关注的,载有强烈的解构主义思维下的学科再认与重塑精神。
四川美术学院张颖教授以日本人类学博物馆为案例,带我们在学科与学术构建层面,重新审视文化产业与地方的联动效应。大学也将从“知识和人才的聚合中心”变为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地方自治团体和产业界联结起来,成为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
上述实践性思考,带有强烈的应用人类学特点。在新文科背景下,怎样思考艺术人类学的未来,围绕人类文化事象整体与局部、外部与内部、客观与主观的关联性,找到学科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切入口,是目前中国艺术人类学的迫切任务。走向新田野,在关注民族乡村的同时,关注艺术的都市田野、技术田野,关注文旅融合、生态保护,强调学科交叉、学科互涉,从而催生新知识、新概念体系,由“重过去”转向“重未来”,才是准确预测艺术发展新趋势的有效途径。
本届论坛中,还有来自各专业艺术门类的研究学者对艺术学研究向度、理论与实践的接轨,及新文科思维在聚焦人类自身文化、社会现象和构建各门艺术门类的价值链、社会链等相关问题展开的极具代表性的探讨。如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在题为《新文科视野下的民族音乐学跨学科研究》的报告中,通过人类学、音乐学的互动与交汇,用符号学意义阐释了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合体问题,并用血缘—姻缘、狮子—猎豹,比喻艺术学、人类学对于艺术人类学的亲缘关系。杨民康提出,现阶段对“社会产品和艺术行为”的研究,不仅由单纯的“文本研究”走向了“对象文本与表演过程”的研究,而且由仅仅关注“物”与“事”(文本间性的研究)迈向了审视人(主体间性的研究)。他通过鲜活的个案向我们展示了只有具备学科交叉的灵活性与敏感度,才能寻求到对世界全人类生活中音乐的最基本问题的理解。这显然是一种聚焦民族音乐学研究范式的现实思考,强调了学科的繁荣发展应在人类学立场上,对学科进行还原与重塑,在知识集结的时代,应厘清民族学、人类学与艺术学间的互动关联。
广州大学刘瑾教授在题为《基于人文地理学的粤乐多城市传播现象研究》的报告中,介入人文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范式,通过考察原生地与流传地、民间与舞台音乐功能、审美取向、演奏形式差异,探讨城市文化如何影响音乐;音乐如何构建城市的感知;不同城市空间中,同一乐种呈现出的不同样态与意义何在等一系列问题。这也算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研究个案。学界早已提出“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的命题,关注“人”是人文学科不可回避的话题。通过关注人—地关系,考察传统音乐乐种与城市文化的结合,是近年来音乐文化现象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这对于传统音乐在不同空间场域中的叙事来说乃是一种开放性、包容性的重新审视。
湖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赵书峰教授在题为《新文科视域下的中国舞蹈人类学研究再思考》的报告中,首先谈及自己对新文科的理解:淡化学科边界,聚焦问题意识。他明确提出,学科互涉就是学科间方法论的互涉;跨越边界就是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间的交叉互融关系。从东西方舞蹈人类学的研究视域比较分析,他总结了当下中国舞蹈人类学存在的问题,即欠缺从田野民族志的视角去关注舞蹈、舞蹈本体的形成以及从其背后隐藏的文化意义进行思考,尤其是如何用民族志深描的书写范式去记录、描述舞蹈的生成过程的研究。早期民族舞蹈学与舞蹈人类学更多关注民俗舞蹈文化的研究,当下两者之间都强调泛化研究对象,然而研究理念和视角基本相同。赵书峰指出,当下的非遗保护、文化传承,如何用应用人类学理论,将舞蹈生态保护从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转为形而下的实践性表达,值得大家思考。尤其是在国际旅游岛、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海南,本土黎、苗传统乐舞文化的保护应该用舞蹈人类学的视角去解读与思考。
综上,无论是对舞蹈人类学研究学术史的梳理,还是舞蹈人类学的实践性表达,赵书峰教授为我们明确了以人类学为导向的社会人类学、应用人类学等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必要性,为当下新文科视域的实践表达提供了必要且充分的理论基础。同时他在乡村振兴、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对中国舞蹈人类学研究提出了问题与展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南京艺术学院钱建明教授在题为《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新文科”维度——以海门山歌文化研究的“多元一体”为例》的报告中,以海门山歌的个案研究为例,用“新文科”思维探讨了如何处理艺术学分支研究与艺术人类学整体性理论体系间的关系,从而充分揭示各门类分支特有的感知性、技能性,艺术规律与个性。充分认知自我,守正与创新可持续发展。
他表示,艺术人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与融通的“复合型”学科,其颇具当下“新文科”追求的理论方法,为学界对全球化形势,采用新的问题导向、研究方法及理论维度,进一步探索和反思传统艺术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范式,厘清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文化自觉等,带来了“多元一体”视野下的新的契机和前景。
对海门山歌的乡土情怀,正是新文科背景下恢复人文精神之实质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有关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所涉及的田野调查,以及作为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的利用与管理等探索日趋焦点,以文化艺术及其学术研究为动力,激活和助推我国传统村落的“艺术资源”“艺术活态”在“新文科”视域下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呈现出从“遗产到资源”等多维度内涵与表征,其文化价值观与学科方法对于当下社会经济文化转型背景下,学界进一步探讨和反思有关文化反映论至文化交融论、文化从属论至文化立国论等,均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离”而不散,是在新文科背景下,从自身学科维度、历史维度、时代维度对海门山歌文化研究的田野调查立场,以及多元一体理论探索的最佳诠释。
综上所述,对当代新文科建设理念、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的关注,对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研究范式的反思,及对当下“新文科”“艺术人类学”语境下各门艺术分支的应用性研究,如艺术乡建、非遗保护、文旅融合、生态保护等议题为本届论坛讨论的热点。
方李莉会长在论坛总结中也提到,有关“新文科”“艺术人类学”命题是心系人类命运共同体,饱含人文关怀的思想革命;实践人类学、审美人类学等都将成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共同体”问题带来了学科互涉与学科边界的淡化,它要求我们上升到哲学层面重新认识已知的世界,这其中如何带着本土关怀不断反思自身、认识自身,成为重要的课题;跨学科、跨时空的学科自觉与学科自省是新文科与艺术人类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本届论坛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中落下帷幕。建设新文科,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更是解决人类发展面临新问题的新思维和新方法。艺术人类学是人文社会学科中颇具新文科特点,且已有较好研究基础的综合交叉学科。近年来,以颇具新文科特点,以问题为导向,以整体论为指导的研究范式,大大推动了艺术研究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以传统文科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促进文科教育的融合升级、推动建构人文社会学科新话语、强化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指引作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目前亟待文科学者共同努力探究的重要问题。
淡化学科边界,聚焦问题意识。我们需要有新的学科自觉,有意识地发挥自身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实现学科之间的“融”与“通”,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以新文科思维统领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文化回授于传统人文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研之中。这必定为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文旅融合、非遗保护提供文化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