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突围:内蒙古本土戏剧演出市场分析

2022-11-06 01:53刘筠梅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院团剧目内蒙古

刘筠梅

(内蒙古艺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近年来,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背景下,内蒙古的艺术家们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舞台剧目,如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的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获得国家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的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获得全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的舞剧《骑兵》等。但令人费解的是,在荣誉的背后,这些戏剧却并未撑起内蒙古的戏剧演出市场。即使有少数剧目偶有演出,也大多是为了完成政府“惠民演出”的指令或资助项目本身对演出场次的要求,并未形成常态化和市场化,对推动内蒙古的演出市场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毋庸置疑,这里的“人民”首先就是自己身边的“人民”,是和文艺团体生存在同一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为老百姓创作,在当地演出,本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无论是公益性演出还是营利性演出,对于满足当地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都不可或缺。而繁荣地方文化市场,首当其冲的还是商业性演出,尤其是精品剧目的商演。因此,内蒙古本土戏剧的演出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内蒙古戏剧演出市场结构单一、市场化不足的困境,需引起所有从业者的关注与反思。

一、内蒙古本土戏剧的创作环境

本文所研究的本土戏剧,主要指分布在内蒙古的主要剧种及由内蒙古本地的文艺团体创作、演出的剧目,不包括本地的剧院和演出公司引进的剧目。

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同的区域和民族孕育出了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经过融合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文化,戏剧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内蒙古的本土戏剧,按剧种来划分,主要包括话剧、舞剧、歌剧、京剧、晋剧、二人台、蒙古剧、漫瀚剧等常见形式,此外还有八角鼓戏、评剧、二人转等,种类繁多。其中,京剧、话剧、舞剧、歌剧等剧种都属于外来剧种,只不过在进入内蒙古以后吸收借鉴了“内蒙古元素”,形成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剧种分支,如蒙古族特色舞剧、蒙语话剧、蒙语京剧等,与原剧种同生共存于内蒙古的戏剧百花园中。晋剧随着“走西口”的移民潮从山西进入内蒙古“……曾经覆盖内蒙古二分之一以上的地域和三分之二的人口”,已经深深扎根于内蒙古的土壤中。二人台、蒙古剧、漫瀚剧都属于土生土长的内蒙古地方戏剧。

近些年来,内蒙古本土各个剧种的创作遍地开花,我们从“十三五”时期全区有124 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等现象,即可窥见一斑。文艺创作的繁荣,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对文艺的指导与扶持是分不开的。2015 年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及2018 年下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均明确提出要“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重点扶持蒙古剧、二人台及民族曲艺等地方戏曲,有计划地推动音乐剧、歌剧等剧种创作,鼓励现实题材、民族题材话剧创作”,同时提出了“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文艺创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原创作品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等保障措施。

为提高内蒙古文艺作品的质量,2016 年起实施了“内蒙古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新创精品剧目,2019 年又颁发了《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指导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重大时间节点、乌兰牧骑精神、蒙古马精神、守望相助理念、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五大选题方向进行创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得到了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内蒙古的艺术创作环境春光明媚,一片晴好,本土戏剧作品也欣欣向荣,由“自觉”迈向了“自信”,从“高原”登上了“高峰”。

二、内蒙古本土戏剧市场化运作的理论基础

从本质来说,戏剧是一种“场上”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演出。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周贻白先生认为“盖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功。”西方戏剧发展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秉持“剧本中心论”,直到20 世纪初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格洛托夫斯基等戏剧家提出了“表演中心论”,“舞台演出”遂成为戏剧的重心和灵魂,在戏剧理论中确立和延续下来。因此,内蒙古本土戏剧创作的繁荣,从理论上来讲必定会丰富内蒙古的舞台演出,带动戏剧演出市场的繁荣。

戏剧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与其它产品相比有其特殊性。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巴摩尔原理”,是美国学者巴摩尔通过考察表演艺术公司所得出的理论成果。他认为,一般的产品都能通过提高生产力来节省开支,而表演艺术产品不会因生产力的提高而降低成本,因为,贝多芬的交响乐从最初创作完成时就需要同样多的音乐家来演奏,并演奏同样多的时间,演员的数量和演奏的时间不能被任意削减。也就是说,在表演艺术中生产能力是不会增加的。那么,通过提高生产力来降低成本从而为演员增加薪酬的做法就是行不通的,即演艺行业具有先天“成本疾病”。因此,表演艺术产品或者通过提高票价,或者通过常态化演出,或者通过获得赞助或捐赠才能回收成本,营利性演出企业还可以进一步获取利润。内蒙古本土戏剧的大量创作,意味着一笔又一笔资金的投入,常态化、市场化演出是减轻政府负担、提高文艺团体自身运营能力的必然途径。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内蒙古的本土戏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不进入演出市场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认为,一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各种资源)、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上下游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以及机会和政府六个方面。从内蒙古本土戏剧的创作能力看,内蒙古舞台艺术创作人才众多,文化艺术资源丰富,拥有一定的资金和设备,具备了生产要素;根据《骑兵》《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剧目一票难求的演出盛况,内蒙古本土戏剧也具备一定的需求条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区是内蒙古本土戏剧发展的时代机遇,政府的支持又为其增加了砝码。内蒙古本土戏剧已经具备了在演出市场中一决高下的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内蒙古本土戏剧完全具备常态化、市场化演出的基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三、内蒙古本土戏剧的市场困境

早在2014 年,内蒙古的戏剧研究者就发现,内蒙古众多的原创话剧都依靠政府扶持,真正进入话剧演出市场的非常少,市场上商演的话剧几乎全部是引进话剧。时隔七年再来观察内蒙古的戏剧演出市场,此种情况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不以市场需求为创作导向

内蒙古的本土戏剧创作,尤其是国有文艺院团的戏剧创作,绝大部分都是在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引导下进行的,其创作目的是通过打造舞台艺术精品,或者得到政府的创作资金,或者申请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或者在重要的赛事中获奖。因此,其主题或题材内容基本都是围绕重大节庆、重要舆论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展示特色文化艺术等方面,比较注重社会效益,对市场需求考虑得相对较少。如舞剧《骑兵》是弘扬战争年代的草原骑兵精神的;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是彰显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的;话剧《国家的孩子》是歌颂草原人民抚养3000 孤儿的人间大爱的,等等,都是社会效益非常突出的艺术精品。

而真正进入演出市场的作品(产品),必定是前期进行过市场调查,了解了观众的需求后才确定项目并开始创作的。创作生产过程中既要体现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更要考虑观众的审美取向,将满足观众需求从而购票观看作为剧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比较注重剧目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内蒙古本土戏剧的市场化特征并不明显。

(二)缺乏市场营销行为

进入市场的文艺演出,按理也应像一般商品一样,有自己的营销目标和营销计划,会采取如事件营销、口碑营销、整合营销等营销策略和手段,从而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扩大销售(提高上座率,增加演出场次),获得收益。然而,内蒙古的本土戏剧无论演出场次多少,无论区内区外演出,传统的媒体新闻报导是主要宣传渠道,更多元的、创新的、有效的营销手段少之又少。

舞剧《骑兵》2021 年年初在国家大剧院曾演出过3 场,除国家大剧院官网、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官网、内蒙古新闻网等在演出前进行过演出预告,新华社、中新社等媒体在首演结束后进行了报道外,再无其它的宣传营销手段。

查询售票网站“中票在线”,发现从100 元至1000 多元不同价位的门票有很多并未售完。可见,新闻报道中的“座无虚席”极有可能得益于国家大剧院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而并非剧目本身的宣传营销。

(三)剧目交易以政府采购为主

交易双方和交易的产品是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为了在竞争中胜出,促成交易,卖方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明确产品的定位和价格,找到产品的目标市场,并采取一定的营销手段;而买方也需要在市场的众多产品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通过沟通谈判,以自己能接受的最低价格购买产品。有时为了达成交易,买卖双方还需要借助中介人或中介平台,如掌握市场信息的演出公司和汇集了众多买家和卖家的演出项目交易会。

因此,剧目交易是一种充满竞争的、纯粹的市场行为。但近些年来,政府购买剧目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逐渐增多,尤其是内蒙古的一些按照政府指导意见创作出来的、获过奖的本土戏剧作品,政府部门经常会采买来进行惠民演出、下乡演出,2019 年政府购买的公益演出就达7300 多场。这种交易行为虽然缺少了市场交易的自由性和竞争性,但对于卖方文艺团体来说,却省去了产品包装、推广、营销等方面的成本和精力,所以对于那些不太追求长期演出和经济效益的团体来说,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行为。

然而,从长远来看,政府采购是一把双刃剑,文艺团体会逐渐丧失其市场运营能力,政府也会越来越懒于去了解老百姓的真正需求,按照主观意愿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四、内蒙古本土戏剧市场化不足的影响因素

从形成市场的主客观因素来看,内蒙古本土戏剧市场化不足既归因于政府指导多、重创作轻演出、受众群体少、产业环境不成熟等客观环境,但更主要的是文艺团体自身市场化运营能力不足这个主观原因。

(一)政府介入程度较高

成熟的演出市场中是很少能看到政府直接参与的身影的。但在内蒙古,为了繁荣内蒙古文艺,打造内蒙古的文化品牌,内蒙古的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出台了各种指导性文件,直接引导文艺院团的创作走向,并通过资助、评奖等手段间接传达政府部门的价值导向,还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选择一些剧目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或文化传播交流的内容,保证了剧目的演出收入。

因此,从剧目的创作生产到舞台演出,政府介入的程度都相对较高,文艺团体对政府的依赖性也比较高。由此导致文艺团体过于强调剧目的社会效益而忽略其经济效益,过于迎合政府的意图而忽略市场的需求,缺乏市场观念和市场营销行为,也不愿意、不习惯参与正常的市场竞争。

(二)重创作轻演出

上文曾分析过,戏剧创作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要常态化演出。演出赋予戏剧活力,也能带来经济收益。如果一部戏剧作品完成后只是为了参加比赛获奖,或者为了得到各种创作资金的后期资助,或只在重要节庆或文化交流中演出,那么,这样的作品就谈不上真正进入了演出市场。

内蒙古近些年来在政策的扶持下创作出了大量的精品戏剧,光2019 年就原创了剧节目168 个。⑤这些精品戏剧有的常演不衰,经受了市场的考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如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从2008 年创排至2018 年10 周年时,已经累计演出了600 多场,覆盖北京、陕西、山西、河南等全国11 个省、市、自治区,“是二人台地方戏曲有史以来演出场次最多,传播地域最广,影响力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现代剧目。”但绝大多数剧目,创作完成后即去参加比赛,获奖后一般会进行几场汇报演出,未获奖一般就会销声匿迹;或者完成后即得到了资助资金,随即进入下一轮再生产。此后这些剧目可能偶尔会出现在重要节庆或文化交流活动中,但演出场次很少,并未形成常态化,也缺乏市场行为。即使有,也大多是与某个主题结合或配合某个活动在区内进行惠民巡演,或者到区外交流演出。

(三)缺乏观众基础

内蒙古有常住人口2500 多万。据国家统计局官网信息,2019 年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555.03 元,居全国第10 位。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为2407.7 元/人,低于全国2513 元/人的平均水平。而在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中,绝大部分是教育类支出,用来购票观看演出的支出非常有限。再者,内蒙古的文艺院团和演出场所长期以来都很少像国内一二线城市那样开展观众培育的工作,群众观看演出和购票的习惯并未形成。

此外,内蒙古演出市场从题材内容到艺术风格的同类戏剧产品较多,同质化严重,观众形成了一定的审美疲劳。结合以上因素,内蒙古的本土戏剧消费市场有限,本土文艺院团创作的剧目缺乏商演的观众基础,从而形成重创作轻演出、创作多演出少、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四)产业环境并未形成

演出市场的繁荣和成熟也有赖于文化产业环境的成熟和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为演出市场提供优质而成熟的产品或服务,也能推动演出项目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

在内蒙古,戏剧产业的上下游创意策划、项目制作、舞台美术、演出经纪、票务销售、场地租赁等产业还远未形成,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均比较低,这些均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内蒙古本土戏剧商演的步伐。目前,内蒙古的戏剧演出市场中有一大部分来自于引进剧目,如保利院线的引进剧目;另有一小部分来自于各景区纯商业化的旅游演出,如《千古马颂》、《鄂尔多斯婚礼》等。而本土戏剧无论从演出场次、演出收入还是创作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与上下游的联系和合作等方面,都未形成常规化的市场运作模式。

(五)演出团体缺乏市场化运营能力

市场化运营既是一种理念,亦是一种能力。尽管文艺演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能完全用经济价值来衡量,但市场化运作也是扩大其传播面和影响力,两个效益双丰收的有力途径,是文艺团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纵观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其实也是转变观念,将大部分文艺团体推向市场,将演出剧目商品化的过程。

在此进程中,一些文艺院团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运营能力越来越强,对政府的依赖性越来越弱。然而,因地域的偏远和观念的落后,文化体制改革对内蒙古文艺演出团体的经营管理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营理念和运营能力等要素与市场脱节,对政府的依赖性依然很强,无论是国有院团还是民营院团、事业单位还是演出企业,几乎都如此。同时,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这些也影响和阻碍了其市场化运营的步伐。

五、内蒙古本土戏剧演出市场的突围之路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内蒙古本土戏剧拥有较高的创作能力,精品剧目数量较多,本应该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然而,因为主客观等因素,本土戏剧的演出场次较少,市场化不足,致其经济价值未得到更好的体现。2019 年,全区文艺团体演出3.35 万场,总收入共11 亿元,平均每场的收入才3 万多元,低于全国4 万多元的平均值。为了破解这种困境,就需要从源头着手,多方通力合作,克服主要影响因素,让内蒙古本土戏剧回归到正常演出市场中。

(一)合理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一般来说,政府在治理文化的过程中,权力配置的主要方式(也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三种,即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与市场协作型。

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府对艺术市场的管理基本采取“放养”的方式,任由艺术家、艺术作品以及艺术机构、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是一种典型的市场主导型。

我国在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期采取政府对市场“大包大揽”、“一竿子插到底”的政府主导方式。后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逐渐转变职能,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政府与市场也逐渐变为宏观调控与自行调节相结合的协作关系。在此关系下,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为:顶层设计、实施监督、提供服务。政府一方面要对艺术市场的意识形态进行引导,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法律政策、行政权力对艺术市场实施行政管理、法律管理、财政管理等,使艺术市场能井然有序地运行,并推动艺术市场的成熟和完善。

从目前来看,内蒙古的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与演出市场的边界还不够明确,还处于一个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与市场协作型过渡的阶段。因此,下一步应该尽快转换政府的职能,由“办文化”转到“管文化”上来,由“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尽量发挥市场的主观能动性,让本土戏剧深度参与到演出市场中,了解观众的需求,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淬炼精品,提升能力。而政府无需具体规定创作生产的主题、题材、内容和形式,也不必大包大揽全额资助或购买本土戏剧剧目。即使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也应该将其市场化,在平等的市场竞争中择优选择。政府关键要做好顶层设计,引导本土戏剧演出市场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演出市场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政府与市场区分边界,承担各自的责任并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政府治理文化的理想状态。

(二)大力推动演艺产业发展

内蒙古的文化产业近些年来得到了稳定发展,但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传统工艺产业化传承和发展、文化旅游商品创新发展、文化创意和旅游商品实体店、创意产品开发、精品演艺进景区等方面。而对于拥有丰富资源、具备产业化基础的演艺业及其上下游的相关产业,近些年来并未着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在“十四五”时期的两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对于内蒙古来说,这是一个发展演艺业的良好契机,因为这两项任务都包含演艺业。演艺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为演出市场提供更多的线下优质演出产品,还可以为线上演出产业提供更丰富和优质的内容。同时,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旅游演艺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演艺业的发展,也可以为内蒙古本土戏剧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本土戏剧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

(三)文艺院团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

从全国来看,普遍存在“没有像抓创作那样抓演出市场的培育和演艺生态的构建”的情况,意即文艺院团并未像重视创作一样重视演出,创作和演出严重脱节。内蒙古尤甚。演出对于文艺院团的重要性上文已充分陈述,创作的最终指向是演出,演出也是检验剧目两个效益的主要尺度。

2020 年6 月30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激发国有院团生机活力”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内蒙古的文化主管部门也应该以此为契机,引导文艺院团建立以演出为中心的运营机制,在抓本土戏剧创作的同时更要抓好演出,将代表市场力量的演出数量、观众接受程度纳入剧目评价的标准,而不仅仅将代表政府喜好的是否获奖或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只有在常态化演出中才能打磨出受市场欢迎的精品剧目和保留剧目,也才能激发文艺团体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其市场化运营的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推动内蒙古本土戏剧演出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四)提高文艺院团的市场运营能力

市场运营能力是一家企业在市场上立足的基本能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文艺院团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必须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而不是过度依赖政府的扶持和资助。

文艺院团的市场化运营行为大致包括:在创作前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观众的精神需求,创作过程中既考虑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同时还要时刻把观众的需求放在心上;排练制作时注意控制成本,注意舞台艺术作品的质量和观赏性;作品演出前要进行定价和市场定位,使用科学的策略和方式进行推广营销,争取达到最大的售票量;剧目首演后一边征求各方包括观众的意见继续打磨作品,使其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一边寻找各种剧目交易的机会和平台,推广剧目,争取增加演出场次,收回成本,创造经济价值;对于口碑好、观众满意度高的剧目,下功夫继续打磨,争取常演不衰,进而成为保留剧目或经典剧目,得到长期的收入保障;与此同时,注意树立院团的品牌,以品牌提高院团的市场影响力,带动院团的整体发展。由此可见,市场运营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内蒙古的文艺院团还需转变观念,逐步培养或引进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打造自己的专业运营团队,以市场化为前提来创作生产演出优质的本土戏剧产品。

(五)培育本土戏剧的观众市场

对观众市场的培育,需要政府、文艺团体、演出场所,甚至艺术类院校协同进行,内蒙古在这方面的意识远远不够。剧院偶尔会通过开放日、举办艺术讲座、剧目导赏等手段来吸引观众,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政府组织的惠民演出、下乡演出、公益演出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确实提高了群众对文艺演出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但长期以来的免费演出和低票价演出,并不利于培养老百姓购票观看演出的习惯;文艺团体压根不具备培养观众群体的意识。因此,内蒙古的本土戏剧要想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并常态化演出,除了剧目要具备竞争能力,政府和院团还需要长期有意识地培养本土戏剧的观众群体。通过制定票价补贴政策来刺激本土戏剧消费,发放惠民电子消费券鼓励观众观看本土戏剧演出等措施,培养他们对本土戏剧的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提升观看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引导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培养他们购票观看演出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扩大观众市场,文艺团体的市场化运作才有一定的可能性。

结 语

基于表演艺术的特殊精神产品属性及演艺行业先天的“成本疾病”,政府介入并扶持内蒙古的本土戏剧本无可厚非。更何况,政府以强制求公益,推动文艺团体创作能够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高社会效益艺术作品,本就是政府的职能之一。

但任何事物均需一分为二辩证来看待。政府从创作指导到购买产品各环节介入太多,会使政府陷入插手微观管理、自产自销的“泥淖”,同时助长了本土戏剧创作经营主体的投机心理和惰性思维,多元化主题缺失,市场经营运作能力降低,重创作轻演出现象严重,“等、靠、要”思想抬头,长此以往,内蒙古本土戏剧演出市场的生态将遭到重度破坏,相信这种结果肯定不是政府愿意看到的。因此,合理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就成为破解内蒙古本土戏剧演出市场困境的突破口。只有“桥归桥,路归路”,政府发挥好指导、监督和服务功能,戏剧创作演出团体增强自身经营运作能力,两者合力培育产业环境,培养观众市场,才能逐渐走出困局,真正担负起新时代政府部门和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需求。

①可参阅(加拿大)弗朗索瓦·科尔伯特 著,高福进译《文化产业营销与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一书之详述;

②可参阅(美国)迈克尔·波特 著,李明轩,邱如美 译《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版)一书之详述;

③可参阅王苹《迷惘与重建——内蒙古本土话剧现状调查》(载《电影评介》2014 年第20 期)一文之详述;

④相关信息及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19 年度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⑤相关信息及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19 年度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⑥数据来源:www.stats.gov.cn/.国家统计局官网;

⑦相关信息及数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19 年度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⑧可参阅董峰《艺术管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一书之详述;

⑨相关信息来源:可参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官网上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0 年工作总结》,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官网.https://wlt.nmg.gov.cn/zfxxgk/jhzj/gzjh/202002/t20200221_1344556.html。

猜你喜欢
院团剧目内蒙古
对文艺院团中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优秀剧目进校园
闫锡聪
内蒙古大草原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