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翰,盛萍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乌鲁木齐 830017)
20世纪以来,全球流行多种传染病,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非典、脊髓灰质炎、霍乱、艾滋病等恶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类陷入恐慌,大众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被扰乱,全球经济受到重创。疫情初期,被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与日俱增,截至2021年1月,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1亿例,从5000万例增长至1亿例仅历时73天[1]。此外,2021年1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达57种,涉及225个国家和地区。除流感外,死亡病例数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霍乱、登革热、拉沙热和埃博拉出血热[2]。随着全球化的持续加快,新型病原体的扩散速度也异常迅速,新型病毒一旦爆发可能会造成持续大规模传播或死亡,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短期内呈现不可预测性,且其病源追溯和疫苗研发都需要较长周期,若不及时阻断病源传播,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暴发的各种疫情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引发人类对传染病防治的思考,提醒人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保卫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期间,中医药发挥着重要的防疫作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全国范围内中医药参与救治的新冠肺炎病例占累计确诊病例的96.37%,在湖北省中医药的参与救治率达到了91.05%[3]。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防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4-7],提示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与开发前景。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其最早书籍可追溯到《神农本草经》。该课程总论部分阐述中药的起源与发展、采集与贮藏、炮制、药性、配伍、用药禁忌、剂量与用法、命名与分类等,各论部分收载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68味,并详细介绍各类中药的来源、产地、采制、药性、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现代研究等知识[8]。该课程存在中药品种多、知识点琐碎、重难点复杂难懂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与进度。迄今为止,尚无关于《中药学》教材中抗病毒中药规律分析与教学研究的报道,笔者以《中药学》教材为研究资料,统计分析教材内抗病毒中药各类特性的规律,发现各类中药的共性与个性,探索潜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学习方法与规律,从而提高中药学课程教学效果。
钟赣生、杨柏灿主编《中药学》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一版)。
笔者对《中药学》教材各论中每味中药的“应用”“现代研究”“药理作用”等部分进行了筛选,涉及其抗病毒的临床应用或药理活性均纳入本研究的统计范围内。笔者对纳入中药的种类、功效、药用部位、药味、药性、归经、毒性、化学成分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通过对教材中抗病毒中药各类特性的规律分析,初步探索与实践中药学课程有效的教学方法。
3.1.1 教材中抗病毒中药的筛查与统计
通过筛查与统计,中药学教材中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药共70味,抗病毒中药的活性部位有水提物、醇提物、挥发油等(图1)。研究表明抗病毒中药活性部位或活性成分对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1.2 教材中抗病毒中药的规律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对《中药学》教材中70味抗病毒中药的种类、功效、药用部位、药味、药性、归经、毒性、化学成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笔者按照中药的种类统计分析显示:抗病毒中药以植物药为主,约占95.71%;其他类只有3味药材,仅占4.29%,其中矿物药1味(石膏)、动物药1味(斑蝥)、复合体1味(冬虫夏草)。
按照中药的功效统计分析显示:抗病毒中药以清热药为主,有石膏等21味药材,约占30.00%;补虚药有太子参等9味药材,约占12.86%;化痰止咳平喘药有胖大海等6味药材,约占8.57%;祛风湿药有穿山龙等6味药材,约占8.57%;解表药有麻黄等5味药材,约占7.14%;活血化瘀药有鸡血藤等4味药材,约占5.71%;利水渗湿药有石韦等4味药材,约占5.71%;理气药有乌药、荔枝核、香橼3味药材,约占4.29%;安神药有远志、灵芝2味药材,约占2.86%;收涩药有石榴皮、山茱萸2味药材,约占2.86%;止血药有大蓟、槐花2味药材,约占2.86%;泻下药、化湿药、驱虫药、平肝息风药、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各有1味,分别为大黄、佩兰、槟榔、罗布麻叶、常山、大蒜,分别约占1.43%。
按照中药药用部位统计分析显示:抗病毒中药以根或根茎类中药为主,有天花粉等21味药材,约占30.00%;全草或地上部分类药材有香薷等11味,约占15.71%;果实或果皮类药材有蔓荆子等6味,约占8.57%;叶或嫩枝类药材有桂枝等6味,约占8.57%;花类药材有菊花等5味,约占7.14%;块根或块茎或鳞茎类药材有乌药等5味,约占7.14%;树皮或根皮类药材有黄柏等4味,约占5.71%;种子类药材有荔枝核等4味,约占5.71%;茎枝或藤茎类药材有麻黄、桑寄生、鸡血藤3味,约占4.29%;其他类有5味药材,分别是石膏、斑蝥、海藻、灵芝、冬虫夏草,共计约占7.14%。
图1 抗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
按照中药药味统计分析显示:抗病毒中药以味“苦”中药为主,有栀子等48种药材,其中味“苦”的药材有黄芩等42种,味“微苦”的药材有麻黄等6种;味“甘”的药材有金银花等29种;味“辛”的药材有鱼腥草等27种;味“酸”的药材有香橼、石榴皮、山茱萸3种;味“涩”的药材有生何首乌、石榴皮、山茱萸3种;味“咸”的药材有紫草、海藻2种;味“淡”的药材仅有竹叶1种。
按照中药药性统计分析显示:抗病毒中药以性“寒”中药为主,有石膏等36味药材,其中性“寒”的中药有竹叶等22味,性“微寒”的中药有菊花等13味,性“大寒”的中药只有石膏1味;性“温”中药次之,有麻黄等22味药材,其中性“温”的中药有麻黄等17味,性“微温”的中药有香薷等5味;性“平”的中药有秦艽等8味;性“凉”的中药有珍珠草、大蓟、罗布麻叶3味;而性“热”的中药仅有斑蝥1味。
按照中药归经统计分析显示(图2):抗病毒中药以归肝肺二经为主,其中归肝经的中药有菊花等39味;归肺经的中药有麻黄等34味;归胃经的中药有香薷等23味;归肾经的中药有黄柏等19味;归心经的中药有桂枝等19味;归脾经的中药有香薷等16味;归大肠经的中药有黄芩等10味;归膀胱经的中药有麻黄等7味;归胆经的中药有黄芩等5味;归小肠经的中药有竹叶、黄芩2味;归三焦、心包经的中药各有1味,分别是栀子、大黄。
图2 《中药学》教材抗病毒中药的性味归经分析
按照中药化学成分统计分析显示:抗病毒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以黄酮类、挥发油、生物碱为主,其中蔓荆子等23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黄酮类;桂枝等20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黄连等17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生物碱;金银花等10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有机酸类;灵芝等9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多糖;青蒿等8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萜类;茵陈等8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香豆素类;穿山龙等7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皂苷类;石韦等6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苷类;天花粉等4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氨基酸;大黄等4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蒽醌类;栀子等4味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有环烯醚萜类;以酚类、鞣质、脂肪酸类、核苷类、木脂素类、甾醇类等为主要化学成分的药材较少。
此外,笔者还对教材中抗病毒中药是否具有毒性进行了统计整理,其中麻黄等65味中药无毒,约占92.86%;5味中药有毒,分别为贯众(有小毒)、鸦胆子(有小毒)、黄药子(有毒)、常山(有毒)、斑蝥(有大毒),约占7.14%。
3.2.1 多维度解读教材
教材常以功效来分类中药,这是中药学课程最传统且重要的教学模式[9],在此学习方式基础上,笔者多角度归纳分析教材中各类知识点的规律与特点,激发并引导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与记忆,拓展其学习新思维,开发学习新空间。中药学作为中医药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才不仅要掌握中药的传统功能特性、临床应用、使用注意等,更需要灵活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系统地研究阐述中药的化学物质基础、分子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与应用等。多维度学习与思考已成为当下必要的学习方式,师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更要注重现代研究与创新,利用多维度学习与思考模式探索发现学科更多潜在的发展前景。
3.2.2 强化实验教学
中药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与实践性较强,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中药饮片的初步鉴别能力,熟悉和理解中药的特性、功效、应用等。目前实验教学主要以性状鉴定法为主,又称传统经验鉴定法,通常是采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法对中药饮片的外观性状进行初步鉴别,此法简便易行,可直观且快速地鉴别中药饮片。笔者设想采用中药饮片样品与多媒体数码互动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持续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保障学生随时看、闻、摸、尝和折断各类中药饮片,利用多媒体设备多维度地阐述或演示中药来源、种植、特性、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方面的数码互动内容。多维度实践可帮助学生对各类中药饮片的识别,促进学生对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3.2.3 拓展学习方式与空间
中药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快速识别中药饮片,还要掌握各类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根据课程实际特性,教师可以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或参与中药的种植、采收、炮制、储存等系列实践活动。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巩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不仅要掌握并理解中药的传统功能特性与临床应用等,更需要与时俱进,拓展学习的方式与空间。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可通过国内外权威学术网站等途径,及时关注课程中所涉及的中药或天然药物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分享最新研究报道,激发学生的科研思维,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如研究发现甘草[10]、乌头[11]具有抗病毒活性,但教材尚未介绍,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与学生交流分享,促使学生学习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4 介绍地方特色药材
笔者结合当地中药资源特色与优势,针对当地特色民族民间药材,进行课堂拓展学习与研究。例如,对阿魏、骆驼刺、伊贝母等新疆地方特色植物资源的研究发现阿魏属植物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其中多伞阿魏(Ferulaferulaeoides)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抑制作用[12-13],麝香阿魏(Ferulasumbul)对艾滋病毒具有抑制作用[14],新疆阿魏(Ferulaassafoetida)中倍半萜烯香豆素类化合物可抑制H1N1甲型流感病毒[15]和Ⅰ型疱疹病毒[16]。持续开展系列大学生创新实验研究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规范地方药材的来源,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为当地特色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3.2.5 开展各类中药知识竞赛
为促进中医药专业学生高效掌握中药饮片鉴别及其功能应用的技能,学校可定期组织举办关于中药饮片鉴别及其功效应用的竞赛,强化中医药类专业学生对中药鉴别及其功能应用的实践技能。在竞赛内容上,课程组可将《中药学》教材与传统的中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结合,增加传统中医药典籍的知识作为考点,促进学生对中医药经典著作的学习兴趣,将技能竞赛评分标准贯穿在平时的教与学中,以赛促教,赛教结合,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3.2.6 开展趣味运动会
中医药可以防病治病,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魄,两种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其发展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类健康。笔者设想可通过各类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趣味运动项目,将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与体育精神相结合,定期开展校园中医药文化趣味运动会,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之时体会领悟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自信。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让世界看到我国中医药文化这个珍贵的医药宝库,中医药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仅可以帮助机体快速清除病原病毒,改善免疫抑制状态,调节机体环境,还可调节免疫系统平衡状态,防止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和机体免疫系统对正常细胞的潜在损伤,发挥双向调节作用,平衡人体机体免疫,降低病死率。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中医药凭借几千年来在防治疫病方面的丰富实战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在此次疫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重要力量,也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医药抗病毒俨然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标志着我国中医药科学事业发展迈入新纪元。
笔者通过统计分析《中药学》教材中抗病毒中药各类特性的规律,发现教材中抗病毒中药以植物药为主,动物药或矿物药较少;功效统计分析显示清热药中所含抗病毒中药最多,多项文献报道[17-20]也表明清热类中药复方在对抗新冠肺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明确,提示清热药在抗病毒研发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祛风湿药、解表药中所含抗病毒中药次之,其他类中所含抗病毒中药较少;笔者分析发现抗病毒中药的药用部位以根或根茎类中药为主,全草或地上部分类、果实或果皮类、叶或嫩枝类、花类、块根或块茎或鳞茎类次之,树皮或根皮类、种子类、茎枝或藤茎类等其他类较少;抗病毒中药的药味以“苦”味药所占比例最大,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苦”味能入心,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坚阴等功效。当人体被病毒感染后,与“热毒”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苦”味药清热泻火等功效可直击“热毒”,抗击清除病毒,而药味为“甘”和“辛”的抗病毒中药次之,药味为“酸”“涩”“咸”“淡”的抗病毒中药较少;笔者对抗病毒中药的药性统计分析发现“寒”性药材较多,病毒感染者多见发热等证候,中医讲“治热以寒,热者寒之”,故寒性药物常用于病毒感染者的治疗,以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而药性为“温”类的抗病毒中药次之,药性为“平”“凉”“热”的抗病毒中药较少;抗病毒中药的归经方面,以归“肝”“肺”二经为主,中医认为可通过引药直达病灶,缓解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瘟病症状,归“胃”“肾”“心”“脾”经次之,归“大肠”“膀胱”“胆”“小肠”“三焦”“心包”经的抗病毒中药较少;此外,笔者统计发现抗病毒中药大多无毒,有毒中药较少,临床将有毒中药用于抗病毒治疗时应当谨慎;笔者从抗病毒中药的化学成分统计分析发现,以黄酮类、挥发油、生物碱为主,有机酸类、多糖、萜类、香豆素类、皂苷类、苷类次之,氨基酸、蒽醌类、环烯醚萜类、酚类、鞣质、脂肪酸类等其他类较少,提示黄酮类、挥发油、生物碱可能是其主要的抗病毒活性成分。
中药学作为中医药类高校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连接基础与中医临床应用的学科。目前中药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有必要实施教学改革。相关高校应探索适应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教学理念,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让学生真正了解中药、理解中药、应用中药,从中医药文化的多元性聚焦解读中医药文化,回归中医药的本质。笔者通过多维度统计分析教材中抗病毒中药各类特性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师生对教材中抗病毒中药的用药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专业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与科研思维能力的开拓。课程组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中药学课程教学效果,为中医药抗病毒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