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旧城中学 杨成茂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出了具体规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方式提出新要求。但是部分教师依然对新课标要求下的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观念和策略等方面重视不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班主任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管理方法,为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促进班级良好班风的建成。
高中学生与中小学生最大的不同在于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更重,学科知识也更加抽象化和多样化,学生在面对繁重的学习和心理压力时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学生在面对各种形式的测验和考试时不能理性看待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学习压力,进而影响到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部分学生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情绪低落、课堂走神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健康生活的情况。班主任忙于工作和教学,可能会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这将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愈发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成长和学习生活。
高中时期是学生独立意识形成的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班主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当前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偏向学科理论知识,注重学生的学习。很多班主任没有意识到高中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和精神需求,过于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学生在社会和网络中会接触到各种信息,这些内容良莠不齐,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意识,学生可能会形成不良思想。
部分班主任受自身专业能力和班级管理建设水平的限制,对班级管理工作缺少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有效的管理办法实施策略。班主任在遇到学生有违纪情况时可能会采取直接在学生面前批评或者惩罚学生的行为,这种做法极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值。部分班主任在面对高中生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时心理准备不足,无法理智地看待学生的行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采取不正确的方法,使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出现消极情绪,影响班集体的建设。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班风建设过程中过于强调学习风气,忽视了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班级团结协作氛围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关心友爱同学的班级氛围形成。
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基础的单位,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与学生朝夕相处,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要负起直接责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班主任进行引导,教师应通过主题班会和其他思想教育课引导学生、影响学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三观”,从而推动班级德育工作的建设。
学校工作是复杂的,班主任不只要对本班学生负责,还要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要求,联络学校各个部门进行工作安排。后勤、体育卫生、课外兴趣社团、共青团、学生会工作等,都需要班主任从中参与协调。高中学生学习的科目众多,还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科技比赛等,这需要班主任在各个教师中间联系,互相配合,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竞赛提供后勤保障。通过班主任的连接和维系,形成任课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教师集体,进而教育学生。
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是社会成员之一。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和学习生活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家校共同作用下实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教育社会化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学生在接受社会信息的同时,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也在影响着学生,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做好沟通与协调,家校一体为学生的健康生活环境做好保障。班主任要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建设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明确班主任工作是为了学生正常学习,形成健康心理。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切实关心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精神状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学生创设健康良好的班级发展平台。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建设管理工作之前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搞清楚自己的班级建设管理工作是否对学生的学科学习、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益。
班主任要树立学生平等观念。高中生在智力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性,但是学生的本性是一样的,他们都喜欢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对自己关心的事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用平等的观念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在自己的引导下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给予其学生充分的信任,尊重他们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任何可能性创造发展平台。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和课余活动中要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学习中帮助别人,在竞技比赛中闪耀光芒。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建设时要基于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这需要班主任掌握本班学生的特点,了解班级建设的特点,制定出符合班级学生个性的、有本班发展特色的班级建设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让每个学生在班级建设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为良好班级氛围建设提供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共同建设青春飞扬的班集体。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创新班级管理办法,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让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树立主人翁意识,把自己当作班级建设的主人,真正从心里把班级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核心组织成员的选拔时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评选班干部,制定班级管理章程。对班级各项事务的评选和过程建设都放权给学生,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意见指导和各项支持,共同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建设中要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支持。班主任应当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谈话,了解班级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情绪问题及时进行开导。班主任在对待个性不同的学生时要采取不同的办法,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把这种关爱意识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也成为充满爱心的人。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学会放权,把权力下放到每位班干部手中,对班干部定期进行工作指导和班级成果检查,确保班干部在管理和服务同学的时候态度到位,获得其他同学的肯定和配合。对于班干部在工作管理中出现的失误,班主任要及时进行补救,并纠正班干部的不足之处,促使班干部在班级建设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成为班级建设管理的核心力量。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建设中的各项工作要进行合理评价,并对学生在管理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不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建设等多方面也要进行综合评价。班主任要看到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进步和不足,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客观评价。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标准要多元。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多听取其他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听取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家长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真实的认知。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班主任在班级建设管理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用平等的意识对待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发挥学生的核心力量,让学生选择班级管理干部,制定管理措施并配合各项管理工作;对学生的评价要实现多元化,多听取来自不同主体的声音,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做出创新努力,促进班级进步、学生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