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

2022-11-04 12:43:44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俞琴琴
青年心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荷花课文素养

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 俞琴琴

所谓项目化学习就是在传统的课堂教育当中为学生构建模拟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项目,结合教师设计的任务与活动,展开课程开放式的研究与探讨,在实践当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发挥教育意义的一种教育改革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当中刻板的教学印象与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能够构建起相对完整的课程链,项目化学习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重组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探讨,强化生活课程的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基于项目化教学开展的小学语文教学现实意义

(一)提升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核心素养的教育视角着重强调了对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这一观念,在项目化的教学当中构建特定的情境能够有效解决这一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的项目化教学当中,不仅是针对实际教学活动过程的构建,也是为学习活动构建相关的设计、组织、总结和评价环节。在这样综合性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教学环境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贴近学生的个性与生活,将小学语文的碎片化知识通过有效整合变为情境结构的一部分,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内驱动力。开放式的趣味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自主思考。能够将传统语文教学当中刻板枯燥的知识传授与实践活动链接在一起,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二)强化实践作用性,在主动探究中学习

项目化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变革,更加注重跨学科学习,将教育过程中的相关学科进行融合教学。这一发展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当中独立教学的模式,更加注重生活实践与知识的巧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学当中始终以课本为核心的桎梏,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原有的课程系统进行了重组,形成了更加适合学生成长学习的教学系统,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积极探索,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摆脱了传统教育下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模式,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地领悟与认知知识学习。项目化教学将学习过程融汇到知识的运用当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

(三)促进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协同学习能力

综合素养视角下,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注重综合全面的发展,而项目化教学针对这一理念,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协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不仅注重学习过程当中对于知识的记忆与掌握,也更强调在集体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在小组学习当中感受协同学习带来的创新思维与知识的运用。小学语文的项目化教学教学方法多元,能够重组构建学生的思维以及学习过程,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习惯。在交流合作中用创新思维领悟知识、感受生活,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成为更加独立的思考者、学习者与创新者。在项目化教学当中,教师转变了自身的职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推动学生不断前进。

二、项目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一)重组学科课程,开发学习内容

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有知识基础作为载体,但是养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教学活动的构建。在课堂当中,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的知识内容提出问题,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良好的联系,产生更加个性化的表达效果,最终达到项目化学习的目的。项目化教学构建的学科课程,需要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充分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遵从识记、训练、纠错等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培养思考、实践、创造的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构建相关情境,增强学生的情境体验感,强化语文的学习与记忆。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其教育的核心在于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进行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的教学环境。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荷花》一课中,建设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按照“提出问题—组织实践活动—开展理论主题活动—个性化实践”的流程,阐述了《荷花》一课的实际内涵。教师首先需要对《荷花》进行重组教学,明确提问:“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喜欢梅、兰、菊、莲这样的花?”“荷花能够代表的品行有哪些?”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指导。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可以在附近公园实地观察荷花的外观,将荷花的颜色、形态以及香味进行记录,并且利用网络查询荷花的种类与寓意,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紧接着在课堂当中构建关于荷花的主题课程,由学生进行全文朗读,并且根据文章的内容明确文章的内涵与情感,最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将读后感在班级中展览交流。坚持以学生本体学会课程为中心,构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创设趣味性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意义,从而对相同的文章类型能够自主进行阅读与学习。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

在项目化学习中,创设情境驱动问题是整个项目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项目学习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能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实现项目化学习目标。例如: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教师利用项目化学习教学理念,以“历史人物故事”为主题线索统领整个单元的课文和习作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四篇文章,了解相关人物故事,并对文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加以探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和结合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相关人物故事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将所读的课文进行思考并加以运用,形成有效的教学合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故事进行情境创设,对人物的言行进行角色表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阅读文中人物的其他系列故事,使人物形象更加全面且生动形象地立于学生脑海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跨学科交流学习,探索世界的真实

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的,围绕语文教学当中的某一主题,有效连接教育当中的其他学科进行综合体验与学习,从而将知识更好地整合在一个学程当中。教师需要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采访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探索,在综合性的核心素养要求下,强化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学会运用多元化的思维角度思考创造。例如在语文课程《腊八粥》一课当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与腊八粥相关的任务,探索每家每户在腊八节当天的习俗,以及腊八粥的做法等问题,促进学生在实际当中探索研究。在这样真实的实践活动当中探索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让学生将中国传统节日当中出现的美食以及各种习俗整理成一张表格,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联合美术学科进行相关的强化学习,在美术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腊八节传统民俗的由来以及相关视频与图片等艺术作品,让学生切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氛与环境,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民俗活动的绘画辅以文字叙述,讲述学生心目中的节日文化。在语文与美术促进融合的课程当中完成对于传统节日的历史知识积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教育全面改革的趋势之下,项目化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掌握项目化教学的重点实施策略,从而在新时期的教育当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荷花课文素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