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映射时代的光泽

2022-11-04 11:04林伟彬
今传媒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余秀华乡土纪录片

林伟彬

(南安广播电视中心,福建 南安 362300)

我们身处急剧变化的时代,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思想、新观念在时代的浪潮中,此起彼伏地向前涌动。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如万花筒般绚丽多彩的生活,繁华的、衰落的、兴起的、式微的万千世界,构成了纪录片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富矿”。然而,在不缺乏表达的时代,如何准确触摸时代发展的脉搏,精准刻画出不同群体的肖像,用影像的力量去展现当下、映射时代光泽,这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一、记录的意义和表达的价值

纪录片作为影像表达的一种手段,冷静、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周围的世界,它是最能体现创作者思想深度和人文情怀的创作手法。从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到中国早期的纪录片代表作 《流浪北京》,再到 《如果国宝会说话》《风味人间》《人生一串》等一系列题材多样的优秀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为受众提供了丰盛的精神食粮。

一般情况下,县级媒体的创作人才、拍摄设备、剪辑技巧等与上级媒体或专业传媒机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县级媒体人对本土的风物人情有着更直接的了解,更容易去发现和挖掘到有趣、生动、深刻的素材。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他的著作 《乡土中国》中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具有乡土性”,可以说乡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思想认知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原则。“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差异,构成了不同群体的性格特征,也构成了影像记录和表达的价值所在。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乡土文化越来越少,地域之间逐渐趋于“同质化”,这对扎根于当地的电视人来讲,影像的记录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了。笔者所在的南安市融媒体中心于2011年开设了专门的纪录片栏目 《武荣纪事》,将镜头对准民生百态,用纪实的语言展现时代生活。2016年,《武荣记录》改版为 《武荣时光》,用更契合新媒体语境的视听语言表达,承担起了记录时代、传递乡情以及弘扬乡土文化的媒体责任担当。笔者经过十年的创作实践和不断探索、积累,形成了几点对纪录片创作的思考。

第一,纪录片创作承担着为时代“留影”的功能。笔者曾经创作了一些展现本地传统手工艺的短纪录片,比如,传统农业社会使用的雨具——蓑衣、草席。这些浸染着传统农业社会印记的手工艺品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生活保障。当拍摄者拍摄这些物品时,能够将带有温度和情感的手工艺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也能够为乡土中国记录着一份份珍贵的影像资料。

第二,纪录片创作关照当下,展现人文情怀。以笔者创作的纪录片 《寻影记》为例,该纪录片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回乡创业者的年轻摄影师为举办一个老照片展,走街串巷去收集老照片,用影像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小镇所经历的发展变化的故事。纪录片通过摄影师的视角,展现了三个不同的人生故事:有凭着一架老式缝纫机起家的老裁缝,有一家三代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退休老教师,有祖上从清朝就开始行医的年轻中医传承者,通过他们所珍藏的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了他们从年轻到年老,从贫穷到富有,从出生、创业到孕育未来的变化,呈现了伟大时代下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奋斗、城市的变迁。

第三,纪录片内涵意义指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著名电视人陈虹说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了,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知来路明方向,方能致远。对纪录片创作者来讲,我们将镜头对准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聚焦过往岁月的点点滴滴,都是为了让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一切,明白生活的真实以及奋斗的意义,从而更坚定地面向明天。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笔者参与创作了一些展现革命烈士故事的作品。以纪录片 《红色家书》为例,它讲述了第一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李刚的革命故事,从李刚17岁在自家白墙上写下“打倒土劣”到27岁牺牲,他短暂的一生在泉州地下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波澜壮阔的篇章。该纪录片从李刚在革命斗争最严峻紧张的情况下,写给父母的两封家书展开,展现了革命者“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但是,我们的立意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希望通过对李刚革命生涯的追忆,反映革命先辈的理想追求。因此,我们不仅是在记录过往和现在,更是为了找到一种通往未来的力量,让影像与观众产生共情,进而激发人们努力奋斗,创造新生活。

二、多维度思考纪录片创作

(一)以人物的角度来讲好故事

无论是宏大的主旋律表达,还是细微的生活场景呈现,脱离了人物,叙述就好像缺少了骨架,表达就显得单薄无力,因此要注重人物视角的切入。以笔者创作的纪录片 《九日山》为例,它讲述了南安的世界非遗文化点——九日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海丝文化。但是,该纪录片并没有以风光片的方式来讲述一座山的前世今生,而是将老讲解员老胡的故事融入其中,形成了两条叙述线索:一条叙述线索是这座不足百米高的小山何以会留下众多的摩崖石刻,另一条叙述线索是原先有着丰渥收入的老胡为何会甘愿守山人。整个纪录片以老胡的视角,将这两条主线展开交叉叙述,让叙事更有层次、更有张力,也更具可看性。

再比如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吸引观众的不仅仅是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美食,还有那些与美食有关的人物和故事。每道美食的呈现,都是通过人物的叙述展开的,主人公和每道美食的情感关联,或者关于记忆,或者关于传承,或者关于亲情……当把美食和人物的情感体验连接起来时,美食也就氤氲出了千滋百味的人间烟火气。

(二)用情感的深度让记录更有温度

纪录片之所以能够打动人,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它的真实性。由知名纪录片人范俭拍摄的 《摇摇晃晃的人间》,讲述了女诗人余秀华的人生境遇。20多年前,余秀华的母亲将懵懂无知的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男人,这段形同陌路的婚姻成为她一生的疼痛和遗憾。余秀华写诗,试图与自己的命运对话。随着余秀华的成名和经济上的独立,她想结束这段没有爱的婚姻。然而她的老公却强烈反对离婚,她的父母和儿子也并不支持她。该纪录片以深切的情感关照去展现余秀华的生活遭遇,其中充满了隐喻——开头白茫茫的大雪、几处杀鱼的空镜,这些无不暗示着余秀华所面临的困境。此外,纪录片还将余秀华的诗歌贯穿其中,不仅打动了观众的心,也引发了观众的思考。

(三)用文化的厚度滋养记录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熏陶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信仰。对基层媒体而言,区域的特色文化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养分。以笔者所处的闽南地区为例,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对民俗信仰文化的执着,以及闽南丰富多样的戏曲文化等,都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王国明和他的读诗班》记录了一个年过九旬的老华侨每年暑假从印度尼西亚回到家乡南安贵峰村,用闽南语为乡村孩子教授古诗词的故事。是什么鼓舞着一个耄耋老人三十年如一日从海外回到家乡,为孩子们授课呢?原因是王国明早年为了谋生,飘洋过海到南洋打拼,虽然他长期在异国,但是他始终不改乡音,闽南话一直是他联系乡情的纽带。可是,当他事业有成回到家乡后,发现家乡很多小孩不会讲闽南话,这让他感到很痛心,于是,他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现象。该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一个老华侨的赤子情怀,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式微和传承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了。

(四)用思想的力度让表达更有分量

纪录片的出现,能够让影像的表达兼具思想深度。正如一些资深纪录片创作者所言:纪录片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引发人们思考的,让人们能够从那些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中,体悟到一种精神、一种生命。《迁徙的鸟》是由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创作的,全片还原和呈现了鸟类的迁徙过程,一年两次,终生如此,由此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也隐喻地表达出生命的意义。湛蓝的天边,弧形地平线,阳光初现,候鸟们鼓动着的美丽而宽阔的翅膀欢快地叫着,正如人类迎着自由、光辉和理想,跨越阴暗、险恶和挫折,朝着心中最神圣美丽的地方前行。

三、结 语

纪录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主题广泛、类型多样、技术手段日益丰富的多元共生格局,它能够反映生活、记录历史、传播知识。因此,对纪录片创作者而言,不仅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用影像去讲述生活故事,揭示历史真相,展现人性的真善美,体现作品的社会价值,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表达方式,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
余秀华乡土纪录片
Rough Cut
江澜新潮
The Poet on Earth
无耻当有种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余秀华的慢写作
乡土分外妖娆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