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25)
在众多舆情事件中,教育类舆情事件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具有典型性。比如,教师组织全班为艺人应援、仝卓高考舞弊、山东女子被顶替上大学、“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等,这些教育类舆情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此类舆情事件若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将会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信任感的缺失。舆情也包含社会情感,情感在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情感在教育类舆情传播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起到了哪些作用。
就教育类舆情事件本身来说,教育关系着个人和国家的未来,因此,受众对教育事件的关注度比较高。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教育观念的更新、分化与碰撞,客观上也加剧了教育类话题的争议性,导致教育舆情事件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情感波动。
就教育类舆情事件涉及的主体来说,受教育的学生多是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当他们受到侵害时,更容易引发社会的关注。此外,教师的身份也具有特殊性,社会各界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待很高,一旦教师的行为稍有违背社会期待的地方,也会引发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导致社会舆论的产生。
首先,就受众范围来说,几乎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会接受教育,每个家庭也都关心与教育有关的问题,因此,教育类舆情事件所影响的人群范围非常广泛。
最后,教育问题涉及人群众多,更容易引发共情效应。由于受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家长往往对孩子的事情格外上心,有时甚至会对事情的严重程度产生误判,导致可能会过于积极地采取行动。此外,教育行业中的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愤怒、恐惧、焦虑等情感,这些情感的感染性强,更容易发展成为舆情事件。
教育问题常常与其他问题紧密相连,多个问题之间又相互牵扯,致使传播影响力倍增。一个舆情事件会扩散成整体性教育事件,比如一个“高考顶替案”就关系到教育公平、教育资源不均、教育权力的滥用等方面,会引发人们对整体教育行业的质疑,甚至会激化其他的社会矛盾。这样一来,公众的最初情感不断转移、变化,最终投影到其他社会矛盾上,更加不易消退。
即使教育类舆情事件中的情感暂时消失,依然会以某种方式沉积下来。比如,屡屡受到关注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事故一旦发生,就受到了全社会的声讨,等热度消退,若是学校及主管部门依旧我行我素,就为下一次舆情的爆发埋下了隐患。还有一些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社会问题,受众对这些问题常常感到焦虑,议论度高,也极易引起舆情爆发。
舆情事件的潜伏阶段,也正是公众情感的唤醒阶段。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幼儿安全、考试公平等社会问题频繁出现,间隔发生的事件不断强化着公众的情感,使得公众情感难以消退。
情感唤起的可能性与事件对公众价值观的冲击程度成正比。比如2017年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在该事件爆发以前,全国各地的“虐童事件”就已屡次发生,公众对施暴者的愤怒和对幼童的担忧心理一直存在。2017年北京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爆发,再次对公众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公众长期积累的愤怒、恐惧等情感,在这一刻聚集在了一起,最终以社会舆情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除了事件本身之外,事件公众的冲击力也与媒体报道事件的方式相关。尤其是,图片、音视频形式的报道更具冲击力。2018年,一张“冰花男孩”上学的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图片中小男孩头发、眉毛、睫毛上都挂满了白色的寒霜,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然而,有的媒体在报道“冰花男孩”时,使用了“有的人生而富贵,有的人自幼贫弱”这样的表述,突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挑起社会矛盾。在极具冲突性、戏剧性的表述下,网友同情、愤怒情感瞬间被点燃,大量的公众开始关注该事件,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此时公众的情感便被唤醒了。
1.舆情事件的性质决定了初始情感存量大
在教育类舆情事件中,由于情感的燃点低,导致受众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代入事件中,从而产生共情。共情即在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不愿意只做旁观者,而是将自己代入某种情景,想他人所想、理解他人,因此,受众将自己代入的角色越深,越能感同身受,产生的情感也就越激烈。比如,在山东被替考案中,网民纷纷对苟晶表示同情,为其鸣不平,并积极推进事实真相的揭露。
除了自主代入之外,人们还有可能被迫代入。当有人将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再传递给他人,发表类似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苟晶”这种言论时,会造成一种普遍的恐慌、焦虑,促使其他受众也将自己代入相同的处境、体会到相同的情感。
2.情感能量在互动中迅速增强
教育类舆情事件的爆发期也是情感能量不断产生并增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网民的态度、情感以及舆情事件的信息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并引发讨论。
相同的情感在互动时,情感能量能够得到增强。基于情绪的社会分享理论,情感的强度越高,分享的意愿也就越强烈。强烈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驱动力,同时也在传播中增强。因此,持有相同情感的人在互动时,传受双方的情感都变得更加强烈。
持有不同情感的人在互动时,情感能量也能够得到增强。不同的情感相互碰撞,个别感染力强的情感得到了强化,其传播能力随之增强;另一类情感会被埋没在强感染力的情感中,导致其传播范围缩小、影响力降低。因此,在教育类舆情事件中,焦虑、愤怒等情感的能量会迅速增强。
3.持续动员使情感能量获得“空中加油”
情感能量会在互动中消散,首先,情感在表达与传递后,能量就被释放了一部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力量也会被削弱。其次,公众的“情感”是不稳定的。一开始,媒体和公众对舆情事件的关注度较高,但是,随着他们对该事件关注度的下降,他们的情感也随之被弱化,直到新的舆情事件出现,使人们产生新的情感能量。
1.从个体情感能量到群体情感能量
在舆情事件的成熟期,舆情事件的真相逐渐显现,公众的关注点开始转向事件本身以及其背后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产生群体情感、群体符号。
在教育类舆情事件中,涉及的情感群体范围较广,有家长、教师、学生以及学者专家等。在舆情事件爆发以后,这些群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更容易组成新的群体,并形成群体情感,他们的情感能量也得以加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容易导致群体情感的极端化,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
2.表征情感能量的集体记忆符号的存储与复活
当教育舆情事件发酵到一定程度,公众会通过符号塑造集体记忆,将情感能量存储起来。当某类教育问题被广为人知并在一定范围内引发广泛探讨时,一部分拥有相似情感、相同立场的人将会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形成一个临时群体。在这个群体中,群体成员为了方便交流,会根据群体共识创造出共同的符号,用最简短的表达,还原出公众对事件的认知、态度和情感。比如“,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冰花男孩”就成为了一种符号被存储下来,这些符号代表着一种共识,一提起它们人们就会想到幼儿安全、教育资源不公等问题。这些外在的符号在人们脑海中形成深深的烙印,与他们的某些情感相连。符号也就成为了情感能量存在的新形式,等待着下一次被唤醒。
集体的记忆也会通过符号再次被唤醒。比如,在严书记事件爆发后,“严书记的女儿”一下成为了滥用权力的象征,在网络上广泛流传。“严书记的女儿”这一句式,勾起了网友记忆中的——“我爸是李刚”,使他们的情感再次被唤起,愤怒又一次被点燃。这一情感的背后是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担忧,而符号的反复出现,为群体成员的情感宣泄创造了途径,也使群体成员情感能量不断增强。
在教育类舆情事件中,人们所呈现的“愤怒”“焦虑”等负面情感是在一次次事件中积累下来的。人们发表意见、传递情感,其实就是表达抗争的一种方式,源于他们对某些问题的不满。因此,从根源上讲,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给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多种路径,从而减少负面情感产生的可能性。
对舆情事件的理性报道,也可以减少情感唤醒的可能性。对媒体来说,应尽量减少煽动性语言的使用,客观完整地呈现新闻事实;对公众来说,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增强自身甄别虚假信息的能力,理性看待问题,不信谣、不传谣。
在舆论发酵的过程中,只有在新信息未激发出新情感的情况下,情感能量才能慢慢消退,传播动力才能随之下降,公众的注意力也会转移到别的事件中,舆情才不会继续扩大。
首先,教育类舆情事件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一个舆情事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谨防舆情事件的二次爆发,在面对突发舆情事件时,应及时、合理的处理事件,并注意防范该领域内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
其次,减少谣言对公众情感的刺激。在官方信息缺位时,没有事实根据的谣言会迅速流传,刺激公众形成强大的情感能量。因此,为了减少谣言的传播,政府相关部门要利用权威媒体及时发布信息,让公众尽快了解事件真相和进展情况,避免情感能量的进一步加剧。此外,还应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完善问责机制,对传播不实言论的个人或群体给予相应的处罚,确保网络生态环境的健康。
社会情感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正向的情感有助于社会的团结稳定。媒体可以利用一些正面的人物事迹,创造正面的社会共识,比如,塑造“校长妈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形象,让人们一提起他们心中就充满爱与温暖,有助于唤醒人们积极正面的情感能量。此外,还可以联合新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分享社会中温暖人心的人物事迹,传播主流价值观,共同打造正向的情感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打造正向情感记忆并不意味着无视负面情感。面对负面的舆情事件,媒体应理性、客观的报道事件,并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为公众搭建公平、公正的对话平台,引导公众疏散负面情绪、积极理性的看待问题。
社会情感是舆情形成的基础。教育类舆情事件的情感具有传播燃点低、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以及消退慢等特点。基于此,本文探究了教育类舆情事件中的情感传播机制,发现情感在事件的发展中起到了助推舆情产生和放大的作用。因此,教育类舆情事件中的舆情治理应当充分重视公众情感能量的变化,科学疏导社会情绪,从而更好地建设公共空间,推进网络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