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研究

2022-11-04 11:04李欣怡姚黎英
今传媒 2022年10期
关键词:舆情信息管理

李欣怡 姚黎英

(1.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第48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进行网络活动的人数达10.11亿,与2020年12月相比,增长了2175万人;截至2021年6月,我国进行网络活动的人,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小时,与2020年12月相比,提升了0.7小时,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比排名第三位。以上数据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逐渐增多,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学生在网民中的占比较大,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在自媒体时代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网络舆情处理不力的原因,并提出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概述

(一)相关概念

1.自媒体概念

自媒体,也称为“个人媒体”,通过普通大众主导并进行信息传播,自媒体创新的地方在于“点到点”的传播,而不是传统媒体的“点到面”的传播。自媒体的“自”,一方面是指在自媒体时代,网络是虚拟空间,人们在网络上的发言具有随意性,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是指自媒体人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的自媒体(We Media)研究报告对“自媒体”的定义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

2.网络舆情概念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主要指人们围绕社会事件的发生以及事件的发展变化,在网络上发表的对事件的不同态度以及看法言论等。高校网络舆情是指校园中发生突然性事件或者社会上发生热点事件之后,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表达对此类事件的态度或者情绪。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舆情内容复杂多样,舆情表达情绪化、非理性化,舆情形成传播扩散快等特征。大学生在网络上较为活跃,一旦有网络舆情事件发生,他们会将信息通过各个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并形成讨论。具体表现为:第一,舆情内容复杂多样。复杂多样是指既有关系师生利益、关乎学校的内容,也有社会热点等内容。第二,舆情表达情绪化、非理性化。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表达欲强的特点,但是,他们的社会经验少、对事物判断不够准确,容易发表一些情绪化、非理性化的言论,这些言论的煽动性较强,容易形成有害舆论。第三,舆情形成传播扩散快。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具有突发性,高校学生在舆情出现后,会在自媒体平台发表相关言论,这些言论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互相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他们通过转发留言等方式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得一些热点问题的点击量和转载量迅速增长,促使舆情得以快速传播。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因此,高校应及时通过引导正面网络舆论,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在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时,应及时准确地掌握舆情信息,了解当下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在面对负面舆情时,应及时、科学地进行处理。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

1.自媒体利用不充分

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但是部分高校对这些自媒体平台的理解过于片面,仅仅只将它们当作发布学校日常信息的工具,并未深入挖掘它们的用途,导致自媒体未能被充分利用。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时,对自媒体的使用率较低,回应方式也比较单一,导致舆情管理效率较低;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自媒体平台的使用方法不熟练,对自媒体缺乏使用技巧,对舆情传播机制的理论模式和公关技巧也掌握得不够。

2.舆情预判能力不足

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复杂,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广,信息传播具有随意性和匿名性,这些都加大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难度。此外,部分高校的舆情管理意识与舆情监测技术较为落后,导致对舆情研判不准确或者事件升级等。

3.舆论引导被动滞后

部分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时,仅仅采用简单的“堵”“禁”的方式,这并不利于事件的处理,甚至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二)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陈昌凤曾经说过:“对网络舆情的处置不能单单只是一味地封堵,而现在经常用屏蔽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处理,通常在我们打开电脑时,会发现 ‘与此话题相关的评价已经被关闭’,这种做法只是 ‘掩耳盗铃’,毫无效果。”目前,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关注社会热点,交流思想情感。若高校管理人员对这些平台缺乏关注,将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容易导致网上负面情绪堆积、谣言滋生;若对舆情问题处理不及时,会导致高校无法及时回应质疑,助长了谣言滋生。因此,在自媒体时代,高校要转变高校舆情管理理念,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

2.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技术落后

当下,自媒体平台形式多样,网络信息庞杂、更新速度快,大学生思维活跃、想法多样、兴趣广泛,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具有较大难度。此外,部分高校缺乏舆情管理意识,也未建立完善的舆情管理制度,面对突发事件时,难以第一时间监测舆情的发展动向,给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3.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健全

当前,部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方面,部分高校管理者对舆情事件的敏感度较低,出现问题时比较被动,分析筛选负面舆情信息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不同单位、部门之间没有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在舆情发生时,指挥调动混乱,导致事件对外公布的消息前后矛盾,公众难辨事实真相。

三、自媒体时代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高校舆情管理能力,就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与时俱进,认识到自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的优势应对网络舆情事件。其次,要转变管理理念,在舆情事件发生后,不要刻意隐瞒,主动公布事件真相,防止谣言四起,避免事件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最后,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心理受到伤害的学生进行引导。

(二)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

首先,要吸纳专业的人才,成立网络舆情预警小组,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其次,要加大分析力度,提高分析手段。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加之部分高校的舆情监测技术较为落后,难以及时发现负面舆情,导致信息收集片面、信息分析不准确,因此,高校应借助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搜集信息,跟踪事态发展。最后,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和总结评估机制。舆情发生后,及时与舆情事件涉及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商议,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调整;网络舆情处置完毕后,适时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和反思,为下一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三)建立健全高校舆论引导机制

首先,在发生网络舆情事件时,高校应积极联系媒体,提供一手信息,使媒体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事件真相公之于众。其次,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事件的走向,高校应当重视网络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把管理员、教师、辅导员等相关人员组织起来,形成能力强、阅历广、沟通顺畅的舆情管理队伍,并将该队伍打造成“意见领袖”。舆情事件出现后,由“意见领袖”在网上发表正面主流言论,能够引导舆论正向发展。

四、结 语

综上所述,自媒体时代,高校管理者应转变管理理念,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舆情处置预案和舆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效果,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猜你喜欢
舆情信息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订阅信息
消费舆情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
展会信息
管理的另一半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