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
诗人余秀华出名后,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十分重视和余秀华的合作,亲自联系她,商谈作品出版事宜。余秀华并没有太多要求,只是希望出版社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进行创作。编辑以為余秀华长于写诗,于散文创作上比较生疏,需要更多时间打磨作品。所以欣然同意了她的要求。
转眼1个月过去了,余秀华的创作却没有大的进展,编辑有些焦急,但毕竟有言在先,于是决定再等些时日。转眼又是1个月,余秀华还是不急不缓地创作着,距离成书还早得很。编辑坐不住了,亲自上门问余秀华的创作进展,余秀华如实说了写作日程:早上6点起床,做家务到8点,之后开始写作,写到11点,下午和晚上啥事都不干,写作每天不超过3000字。编辑疑惑地问:“为什么不多分配点时间在写作上呢?”余秀华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我了解您的想法,但是为了写出更好的作品,我才刻意保持慢的速度。”编辑说:“为作品的质量着想那是当然,可是不管怎么说越快出书效益越高啊,现在许多作家都马不停蹄地创作,一些高产作家的作品质量也是不差的。”余秀华摇了摇头:“我特别反感一年出几本书的作者,他们不仅在消耗自己,也在消耗社会资源,我是不会改变初衷的,您就别再劝我了。”余秀华坚持自己“慢写作”的原则不肯让步,编辑只好遵照她的意愿。最终《无端欢喜》推迟了2年才出版。
余秀华能够沉下心来,以一种慢的态度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她对文学的敬畏可见一斑。
(编辑/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