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 保
(甘肃省合作市教育局,甘肃合作 747000)
我国教育部在最近几年间连续发文,明确教研教改在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包括一线教师在内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研教改成果较为显著,教育工作者较为关注教研教改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切实将教研教改成果转变为课堂“生产力”,成为落实教育政策、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但是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教研教改重研究轻应用、重改革轻落实的现象依旧存在。文章主要从教研教改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入手,探讨可行的路径与具体的方法,希望能够为教研教改成果的具体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教研与教改关乎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关乎我国未来人才的总体水平。社会各界对于教研与教改的关注程度日益加强,教育部门也对中学教研与教改工作投入了更多资源。在此背景下,广大学者与一线教师纷纷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教研与教改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研究规模呈显著上升
回顾近年的教研与教改活动可以发现,其在规模上有着明显的提升。以科技部及教育部的教研与教改资金保障为例,其在2020 年的总财政支出为142 亿元人民币(含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021 年该数值提升为159 亿元人民币,提升比例达11.97%,远超同期GDP 的提升水平。与此同时,更多的研究奖项向教研与教改项目倾斜,以省级研究一等奖为例,涉及教研与教改项目的获奖比例在2021 年有了明显提升。2021 年教研与教改方面的科技论文新增19.3 万篇。由此可见,教研与教改已经成为从教育部门到一线教师的重要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研究广度明显拓宽
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教研与教改的广度也在不断拓宽。从研究现状来看,教研与教改不仅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宏观教学问题,在作业设置、反馈设计、游戏课堂等微观层面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此同时,教研与教改的关注度也得到了有效拓展,传统教学体系中注入了美育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等“偏门学科”,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此外,教研与教改还关注其他相关视角,如家庭教育视角、学生心理视角、社会共识视角等。当前教研与教改逐步形成了更为立体、全面的科研体系,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不断贡献着应有的力量。
3.研究成果推陈出新
教研与教改取得了多种成果,论文仅仅是其中一项。在职称评定“不唯论文论”理念的指引下,教研与教改趋于多元化。与此同时,更多的研究成果以非文本的形式进行展现。如在教研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并将课堂经验在校内或校际进行推广。通过对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推出一系列精品课程,并利用当前的数字化技术以网课、微课等形式进行传播,获得了更大的社会影响。除此之外,教研与教改中更加重视成果的转化,以具有实际意义能够带来教学提升的研究为主,探讨多种方式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可能,并以应用中存在的可能问题作为重点,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1.教研与教改成果缺少应用延伸
教研教改成果多采用教学实验的方式进行,成果也多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体现。部分教研教改工作能够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也能够以教研组的方式将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应用在实际教学之中。但是,这一过程存在影响范围较小、影响力度较弱等客观问题。教研教改成果往往只能够在教研组的范围内加以推行,在更大的范围内如年级、学校等则推广效果较弱,在校际也缺少有效的交流。这一问题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教研教改主体的惰性,一般研究团队认为结题后教研教改工作便已完成,后续推广的动力较为薄弱;其二是教研教改的主管单位没有搭建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也没有建立教研教改推广的主体责任思想,造成研究成果推广不畅的客观现象。
2.教研与教改方式相对单一
从现有的研究现状来看,教研与教改多采用访谈、调研、教学实验、理论分析等基本方法来进行,在方式方法上缺少有效突破,所获得的结论也多以“修修补补”的方式对课程改革加以推进,很难在体系设计、宏观制度上做出有效贡献。这一问题的产生是教研教改成果很难对实际教学产生贡献的根本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教研教改缺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没有对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应用,而是将研究方法框定在传统模式之中,导致教研教改的方法来源与灵感来源十分有限,进而导致同质化研究十分普遍。
3.“教—学—评”体系尚未建立
教研与教改成果的评价标准依旧以文字材料为主,且多以论文发表、结题报告等作为主要的成果展现。这种评价模式导致教研以可描述或可分析为主要内容,教改以可量化指标为主要内容,以至于产生了教研与教改成果与实际教学脱离的情况。除此之外,部分教学内容很难进行量化,或量化后的指标很难反映实际的教学情况。例如关于学生对课堂改革的接受程度,实际研究中往往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获取学生的满意度,或者通过深度访谈来获得家长的反馈。但是上述两种模式均很难对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反馈,从本质上来看,教研、教改工作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行为并未产生对应,学生的学习效能也并未与教研、教改工作形成有效对应,导致“教—学—评”的体系路径不通畅。
4.教研教改出发点不正确
教研与教改应该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即在教学中发现相关问题,在引入科学理论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而当下的教研与教改中多采用主动分析、主动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存在一定的“本末倒置”嫌疑,容易产生教研、教改成果与教学实践相脱离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教研、教改项目并非来源于教学一线,其在研究效果的推广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无法有效构建从研究到实践的应用通路,也就无法充分发挥教研、教改的成果效能。
教研、教改与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在研究方向的指引、研究成果的应用等方面投入资源与力量,在具体的路径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构建。
目前,教研与教改的主要方向多来源于项目管理单位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指导性方向中对具体的教研与教改内容进行选择。而项目管理单位多以上级的指导文件或近年来的趋势变化作为主要研究指导的基本根据。这种方向路径容易造成教研、教改与实际教学之间的脱离,也无法反映一线教学的实际需求。针对这种情况,项目主管单位要构建全新的方向规划路径,将更多的研究方向纳入其中,以便于教师的有效选择。同时,在研究方向的指导中,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具体的研究方向,构建以应用为核心的教改目的及策略,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同学科教师、不同领域专家的综合效能,在融合中不断拓展方向性路径的宽度,从而保障研究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方向性研究要吸取更多的外部意见,避免由于“上支下派”而造成脱离实际、外行指导内行或本末倒置式教研、教改的出现,必要时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刻总结与分析,从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提炼未来的研究效能,以保障研究的可持续性,并形成持续的教改动力。
项目的评价体系是否有效关乎教研教改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实际的项目评价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立项评价与结题评价(其他均为过程评价)。当前的项目评价多采用文本形式来进行,存在一定的不足,也无法保障教研、教改的时效性与科学性。因此在评价体系建设路径上要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导向,以提高学生成绩及教学质量为具体标准,通过建立以下三条基本路径来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
1.维持传统模式进行基础评价。基础评价主要包括意义评价、内容评价、方向深刻、科学性评价等几方面内容。在这一路径的应用中,学校和教师要重点进行意义与作用的审查,以保障项目开展的有效性。
2.引入实际应用来进行实践评价。针对教研教改项目的评价不应该局限于“发文章、写报告”等形式,而要建立以应用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具体到应用层面,包括学校和教师自身对于成果的应用,也包括对项目成果的推广。
3.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社会评价。学校和一线教师要将教研、教改成果向社会进行推广,并根据社会评价及社会应用场景的丰富程度,对具体项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学校和教师要通过拓展教研、教改成果的分享与应用范围提高其影响力,并形成教研、教改与教学质量之间的逻辑通路,使成果能够切实指导实际教学,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校的教学绩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应用实现路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构建。
1.教研、教改主管单位要担负起成果推广的主体责任,在系统性评估的基础上对成果的可推广性进行评价与划分,并按照具体的应用领域向区域范围内的全体中学进行宣传。更为重要的是,主管单位要通过搭建共享平台、提供交流机会等方式深入教研、教改之中,以切实推进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2.学校作为教研教改的执行单位更要肩负起成果的转化职能。在具体的路径层面上,学校要为校内的成果共享搭建必要的平台,并在教师的交流中提供精神激励,激发出教师在成果应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学校要做好成果转化的试点工作,逐步将成果引入各班级、各年级及全校,并主动承担起校际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责任,切忌出现“闭门造车”“敝帚自珍”等不良现象与问题。
持续优化路径是教研、教改成果能否提升与改善教学质量的关键。教研、教改项目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短期研究中很难完全暴露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往往存在“结题既结束”的错误思想,很难在课堂观察中对项目成果进行完全的应用与改进。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与现状,学校要构建持续性改进的有效路径,引导教师对于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课堂实践论证,对课堂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步优化,形成优化总结,并逐步构建课堂体系。这一路径的建设能够有效保障教研、教改成果在应用过程中符合学校与年级学生的特征,并能够建立“与时俱进”的优化方针,以避免成果的过时与落后。
在路径建立的基础上,学校需要对具体的实施方法与策略进行研究,以有效落实教研、教改的方略与要求。
在方向规划路径原则的指引下,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广泛地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在方向指导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征求意见稿、审议稿、草案等方式进行广泛的意见收集,通过多轮次的意见汇总与吸收,不断拓宽方向规划的范围,以提供更多的教研、教改可能性。必要时学校还可以向社会征求意见,将社会中、舆情中广泛关注的问题纳入教研、教改之中。
2.对自研项目予以支持。学校要允许教师结合自身以及学科的特征,在引导性方向之外开展教研与教改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调动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研、教改与实际教学联系的紧密度,以确保项目的有效性。同时,学校要对现有的研究项目比例进行扩大,只要论证充分,任何研究内容均可作为教研、教改项目的有效支撑。
3.吸收第三方分析机构的建议。教研、教改的方向规划可以与社会研究机构相结合,从项目资金中划拨部分资金支持社会科研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科研机构对教研、教改项目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项目的立项依据与研究意义进行研判,从而保障教研、教改项目开展的有效性。
评价过程中要建立全过程评价机制,以立项、中期以及结题为基础,拓展形成教师进修的实施报告制度,项目的主持人可以通过不定期汇报的方式将项目的实时进展向主管单位进行报备。项目主管可以调取进展报告的时间维度或建立基于进展时间分布的评价模型。如果项目进展报告主要集中在中期或结题时期,则有理由怀疑项目执行存在赶进度、凑成果的嫌疑,应对项目申请人的权重期望予以调低。在实践评价上,可以将成果的应用多样性与影响力作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如在教改项目中是否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在学校内部应用规模如何,是否在其他中学学科中得到了应用,针对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是否向其他学校或社会进行宣传与推广,等等。不同的应用方向可以设定不同的权重指标,如项目成果在其他学校的应用,公开课、培训以及在学校内部的应用权重可以设置为3∶2∶1,然后对项目成果的综合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第三方机构评价可以通过公开展示、公开答辩或公开课的形式将教研、教改成果进行展示,并广泛邀请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对项目成果的有效性进行打分,也可以采用调查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教研、教改项目的主管部门与学校要肩负起建设应用实践路径的主体责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主管部门要利用网站、会议等线上、线下模式对教研、教改成果进行集中展示。线上模式可以通过线上精品课堂、结题报告公示等方式进行,线下模式则可以通过项目进展会议的形式进行分享。会议中邀请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项目的主持人对项目成果的具体作用、应用方式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让与会教师能够将先进的经验带回各自的学校。
2.主管部门要做好项目成果的转化及推广评价,对于已经开展或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推广价值的分析,并按照分析结果予以排序。实际推广过程中要根据评价结果逐项、逐级进行,以保障项目成果的研究价值。
3.学校要做好各自项目的推广活动,对于已经立项的项目可以采用建档管理的方式,随时调阅其研究进程,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要予以额外扶持。尤其需要注意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4.学校要做好试点工作,对于具有推广价值与实际教学意义的项目成果,首先在实验班级中加以推广,并通过实时跟踪、课堂观察等方式确定其应用价值与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进行优化后,再向其他班级或年级推广,并继续收集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反馈,最终形成经验汇总,以进行校际传播。
在持续优化路径的指导下,学校与相关项目的教师要承担起对项目成果进行持续优化与改进的基本责任,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强化。
1.学校需要对拟推广的项目成果进行建档,通过集体智慧总结项目成果的具体应用方式与应用措施。学校可以通过校内培训、宣讲或公开课等方式,将成果向全校教师进行宣传,并提高任课教师在该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一过程能够实现教师在思想上的统一、在方法上的一致以及在效果上的可预期性。
2.学校要鼓励教师在各自的课堂中对项目成果进行应用,并开展实时的课堂观察。学校可以利用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的方式,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通过公开课或者宣讲等方式及时发现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自学科的特征,以教研组为单位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的危害以及具体的治理对策进行研究。
3.相关教师要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优化方式,通过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确定具体的改进效果。如果证实改进效果相对有限,则应该通过再次讨论或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不断优化。如果证实改进效果真实有效,则可以通过总结经验与经验分享等方式反馈至项目团队,并进行更大范围内的经验分享。
通过上述具体方法建设,项目成果可以在可持续优化条件下不断进行迭代,从而不断满足提升教学质量的需求。
教研、教改工作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使项目成果对一线教学产生切实帮助,并最终达成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然而,近年来中学教研、教改项目相对较多,但对于实际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则相对有限。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研究规模、研究广度以及研究的成果形式等方面探讨了教研、教改工作的现状,并指出当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成果缺少应用延伸、教研与教改方式相对单一、“教—学—评”体系尚未建立、研究出发点不正确等四方面的问题。其次,从问题出发,探讨中学教研、教改工作与质量提升的具体路径,提出路径建设要紧密把握方向规划、评价体系、应用实现与持续优化四个方向,以切实将教研、教改成果转变为实际的教学质量。最后,从路径入手,结合中学教学特点,对不同路径下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方法进行分析与汇总。希望能够为后续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及成果表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