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扬 刘金丽
后循环缺血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病变,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视物模糊、站立不稳、心慌胸闷等症状,病情可反复发作,患者发病时可突然扑倒,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2]。既往常规护理仅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干预,现阶段已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耳穴压豆是中医常见干预方法,通过胶布将药豆贴于耳穴处,可疏通人体经络,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机体微循环,在缓解眩晕、头痛等症状方面具有良好作用[3-4]。耳尖放血是针灸常用干预手段之一,具有清窍醒脑的作用,同时还可起到降压的作用,可缓解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5]。本研究探讨耳尖放血联合耳穴压豆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西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6]中相关诊断标准;(2)中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相关诊断标准;(3)神志清楚,可配合完成相关干预措施;(4)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伤;(2)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3)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4)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重症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41~73岁,平均(58.92±3.76)岁;体重指数17~26kg/m2,平均(22.36±1.75)kg/m2;病程1个月~7年,平均(3.18±1.13)年;收缩压93~159mmHg,平均(131.67±9.24)mmHg;舒张压65~97mmHg;平均(78.25±7.63)mmHg。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43~74岁,平均(59.18±3.64)岁;体重指数17~25kg/m2,平均(22.41±1.81)kg/m2;病程1个月~8年,平均(3.22±1.09)年;收缩压95~162mmHg,平均(132.16±9.51)mmHg;舒张压66~95mmHg,平均(78.63±7.78)mmH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每2d使用常规活血药物足浴1次,足浴后对足部进行按压,每次30min。
1.2.1对照组 采用耳穴压豆干预,主穴:晕点、神门、内耳、皮质下;配穴:肝、脾、肾。常规消毒耳廓,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于选定的耳穴,并给予适度按、揉、压、捏,使其产生胀、麻、酸、痛等刺激感,每天贴一侧耳廓,两耳交替,每天更换1次,连续干预3周。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耳尖放血干预,患者取坐位,取双侧耳轮顶端耳尖穴,先对耳廓实施按摩使其充血,采用蘸有碘伏的棉球擦拭双侧穴位以消毒,操作者常规消毒双手后戴无菌手套,一手固定耳廓,一手持一次性6号注射器针头迅速刺入穴位1~2mm,随即拔针,轻轻按压穴位周围耳廓,使其出血,并用脱脂纱布蘸取血滴,每次放血5~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每2d放血干预1次,连续干预3周。
(1)中医症候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症候制定中医症候评分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3周时中医症候评分,主症4项,依据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0分、2分、4分、6分;次症2项,依据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0分、1分、2分、3分;舌脉症状无0分,有2分。(2)眩晕障碍量表(DHI)[8]: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周时评估两组DHI评分,该量表包含功能、情感、躯体3个维度,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3级评分法,分别为4分、2分、0分,分值越高表明眩晕对患者的影响程度越大。(3)复发率:采用电话随访或入院复查的方式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疾病复发情况。
表1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的比较 (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DHI评分的比较 (分,
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3.77%),对照组复发9例(1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5)。
现代研究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与高凝状态、高脂血症相关,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管硬化、代谢物堆积,影响组织器官供血,从而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症状[9]。祖国医学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眩晕”范畴,多为“中风”先兆,或与“中风”同时出现,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为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髓海不足,标实为风、痰、瘀、火扰乱清空[10]。因此,临床干预应以活血通络、祛风醒脑为主要原则。
耳穴与人体经络、器官等密切相关,诸多疾病的发生可在耳穴相关部位出现异常表现,故而耳穴压豆对疾病可产生效果。中医观点中“百病气为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均表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与肝脏异常有关,且气机、情志状态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11]。本研究选取晕点、神门、内耳、皮质下为主穴,其中晕点与内耳可对前庭系统产生保护作用;神门和皮质下具有安神、调和情志之效,从而缓解患者头晕症状;配以肝、脾、肾耳穴,调控肝脾运化功能,起到化痰燥湿的作用,并促进肾精生化,改善肾精不足症状。
耳尖穴周围分布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等经脉的支别、支脉;足太阳膀胱经至耳上角,与耳尖穴有直接的关系。《黄帝内经》依据经络理论提出“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人之会”。《灵枢·经脉篇》中阐明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相互联络关系,并指出在经络穴位施以针刺可除“宛陈”、决“血实”。本研究通过耳尖放血联合耳穴压豆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耳穴压豆联合耳尖放血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原因:耳尖放血可对特定穴位及神经产生刺激,打通全身经脉,激活神经细胞,调节脑、肝、脾、肾阴阳平衡,扶正祛邪,从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耳尖放血还可起到镇静安神、降低血压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头晕、头痛症状[12]。耳穴压豆与耳尖放血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DHI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症状性评估量表之一,可准确反映患者头晕或平衡障碍严重程度[13]。本研究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周时评价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DHI评分状况,结果显示,观察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耳尖放血与耳穴压豆联合应用可减轻患者眩晕障碍。其原因:耳尖放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组织氧供应,改善患者脑部血流量及血容量。而耳穴压豆干预中对耳穴实施按、揉、压、捏等刺激,可调节局部微循环,改善脑部血流速度,从而缓解头晕症状。耳尖放血与耳穴压豆两种干预方式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提高临床干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随防3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此外,临床需注意应用耳尖放血疗法应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论治,充分考虑患者疾病虚实属性、气血盛衰、体质强弱等情况,依据十二经气血运行情况实施耳尖放血干预,并控制放血量。针对存在气血不足、情绪失常、暂时性劳累等情况的患者应避免实施耳尖放血干预。
综上所述,耳尖放血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可减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降低DHI评分,减少复发情况,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