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雪丹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江西南昌 330006)
鼻窦炎是常见耳鼻喉科疾病,可诱发鼻塞、头痛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形成一定困扰。鼻窦炎的发生与病菌感染存在明显相关性[1]。控制感染及预防并发症是鼻窦炎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临床一般首选糖皮质激素或抗生素治疗[2]。在此基础上,也需要注意相关诱因的治疗,并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3]。舒适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病情稳定[4]。本研究探讨鼻窦炎患者采用舒适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27~69岁,平均(40.50±5.50)岁;病程2~8年,平均(3.50±0.70)年。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5~67岁,平均(40.30±5.70)岁;病程2~7年,平均(3.40±0.8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遵医嘱用药,详细向患者讲解用药方式,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密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嘱患者保持鼻腔内部清洁,及时清理分泌物。另外还需告知患者保证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同时嘱患者进食清淡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实验组实施舒适干预。(1)舒适环境干预。营造一个舒适住院环境,要将室内湿度、温度调控到较为舒适的范围,定期通风换气、消毒杀菌;结合患者个人喜好与习惯,适当调整室内摆设、设施等,有利于提高其舒适度。(2)舒适心理干预。对患者的患病情况、心理状态等作全面评估,加强健康宣教和指导,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与观念,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疏导其内心压力和不良情绪。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其治疗的信心。(3)舒适生理干预。若患者伴有疼痛反应,如头部、鼻额等部位疼痛,需给予调整体位、半流食及冰敷等干预指导;若患者伴有口干,告知患者多饮水。两组均干预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症状消失时间。对比两组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消失时间。(2)心理状态评分。焦虑状态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总分100分,临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越焦虑;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总分100分,临界值为53分,得分越高越抑郁。(3)临床干预效果。显效:症状消失;有效:症状显著改善;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生活质量评分。分值0~100分,主要包括躯体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及情感状况,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5)临床干预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信效度分别为0.89、0.87)开展满意度调查,卷面分最高100分,以60分、80分为临界值,分别划分3个范围:<60分不满意,60~80分一般满意,>80分非常满意。(6)舒适度评分。采用一般舒适度状况量表(GCQ)评估,共28个条目,单个条目1~4分,总分28~112分,得分与舒适度呈正比。(7)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共有7个条目,单个条目0~3分,总分0~21分,分数越高,睡眠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实验组鼻塞、流脓涕、头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组别 n 鼻塞 流脓涕 头痛实验组对照组50 50 t P 5.30±1.10 7.80±1.40 9.929 0.000 6.20±1.50 8.65±1.95 7.042 0.000 6.30±1.60 8.90±1.90 7.401 0.000
2.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s)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实验组对照组组别 n SA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 50 50 48.955 30.861 0.000 0.000 60.746 36.267 0.000 0.000 t P 62.80±3.50 62.90±3.40 0.145 0.885 37.40±1.10 46.50±1.60 33.140 0.000 63.30±2.60 63.40±2.50 0.196 0.845 38.70±1.20 47.60±1.80 29.091 0.000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实验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及情感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情感状况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实验组对照组组别 n 躯体功能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生理功能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 50 50 28.890 20.506 0.000 0.000 27.918 11.134 0.000 0.000 16.463 8.935 0.000 0.000 t P 55.30±4.50 55.40±4.40 0.112 0.911 87.60±6.50 75.60±5.40 10.041 0.000 56.50±4.30 56.40±4.40 0.115 0.909 88.60±6.90 68.50±6.30 15.212 0.000 63.50±6.50 63.60±6.40 0.078 0.938 90.30±9.50 75.40±6.80 9.018 0.000
2.4 两组临床干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临床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干预满意度比较[例(%)]
2.5 两组临床干预效果比较 实验组临床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干预效果比较[例(%)]
2.6 两组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6 两组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舒适度评分 睡眠质量评分实验组对照组50 50 t P 81.64±10.88 51.26±11.09 13.827 0.000 6.21±1.77 12.36±2.94 12.672 0.000
鼻窦炎会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发病后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鼻涕、嗅觉障碍等症状,并且可诱发头痛、头晕,甚至呼吸困难,个别严重者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以及气管炎等。部分患者因治疗延误、反复发作,会由急性转变为慢性,明显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在治疗期间,联合科学干预措施较为关键,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专业干预模式,提升整体干预质量[5~6]。
鼻窦炎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应结合具体情况实施优质干预服务措施,需充分分析各种诱发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7~8]。加强对鼻窦炎患者日常生活的关注,实施精细化干预,营造温馨舒适病房环境,可使患者获得舒适的干预体验。在临床干预的时候,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出现异常心理需要及时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医护与患者的有效交流,给予患者充分尊重,有助于转变患者对住院的排斥心理,积极调整自身状态,积极配合治疗[9~10]。在为鼻窦炎患者提供舒适干预的时候,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如患者的心理、疾病、生活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在缓解疼痛以及负性情绪的同时,制定并落实舒适干预计划,从舒适环境、舒适心理及舒适生理方面对患者展开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鼻窦炎认知度,从而缩短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患者生活质量也可得到一定改善[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及情感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临床干预总满意度、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鼻塞、流脓涕、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为患者实施舒适干预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舒适干预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是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少的不足,后续将开展大样本更深入的研究。综上所述,鼻窦炎患者实施舒适干预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负性情绪、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临床干预满意度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