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妍,谷 俊,罗 纪,王建明,杨光明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如今,国民健康水平逐渐成为世界各国衡量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综合尺度。《“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健全适合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场所,加强对城市公园广场、健身场地以及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到 2030 年,基本建成市、县、乡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 2.3 m2,在城镇社区实现15 min健身圈全覆盖[1]。这充分说明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过程中的必要性,打造社区“15 min健身圈”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有效保障。
2.1.1 供需匹配视角
供需匹配视角指的是社区体育设施的供给和社区体育设施的需求是否匹配,保持良好的供需关系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综合幸福指数。本文对社区体育设施供需匹配的研究主要包括体育设施供需匹配性研究,对社区体育设施供需不匹配的原因分析,以及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的优化策略研究3个部分。
2.1.2 15 min生活圈
生活圈的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指在15 min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2]。本文对15 min生活圈的概念界定为城市居民在步行15 min内能够到达进行体育锻炼的空间范围。
2.2.1 国外关于社区体育设施的研究
西方国家对于社区体育设施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3]。在健身场地的标准上,一些发达国家在1950年已经制定出了有关的配置标准,用于引导整个社会和推动社区健身场地的发展。日本在1989年颁布的《关于面向 21 世纪体育振兴计划》中,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英国理事会在1980年制定了社区体育设施的基本标准,提出了有关社区运动场地的建设标准。
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方面, King[4]指出政府应当不断更新体育设施与场馆来应对居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Melvyn等[5]的研究发现了英格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的城乡差别,城市明显比农村要多。Liao Chin-Hsien等[6]认为设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的服务区域,可以明显提升升公共服务质量,设施服务范围可以借助 GIS 和空间句法进行评价。Chad Seifried[7]认为,公共体育设施是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2 国内关于社区体育设施的研究
目前在15 min生活圈视角下,孙道胜等[8]认为相对于行政划分下的社区单元以及小区,15 min生活圈能真实地反映居民日常行为活动的空间范围,引入生活圈概念的社区规划,有利于人本化思路的引导。廖远涛等[9]基于广州市番禺区居民的15 min生活圈步行距离问卷调查,明确该地社区生活圈规模的服务半径为1~2 km,居民的步行可达时间为 15~20 min。骆骏杭等[10]对重庆市渝中区老龄化社区的研究中,提出要针对老年群体的15 min生活圈构建,既要考虑老年群体与其他年龄段居民生活特征和需求的差异性,还要考虑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魏伟等[11]在15 min生活圈划定的基础上,从供需匹配的角度,得出应依据设施的可达性和满意度确定各类配套设施配置标准的结论。
在体育设施的研究方法上,杨钦宇等[12]通过构建基于引力可达性指数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平性评价模型来评价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杜长亮等[13]运用“GIS技术和LINGO软件”建立无锡市全民健身计划中社区体育设施点的选址模型。郦宇琦[14]利用GIS工具, 对社区内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的可达性和选择的多样性进行了测算评价。王兰等[15]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分布进行了公平绩效评价。
研究选取了常德市区“高、中、低容积率”的8个典型社区15 min生活圈,分别为:雅馨园15 min生活圈、枫丹丽舍15 min生活圈、荷塘月色15 min生活圈、皂果树安置小区15 min生活圈、报国15 min生活圈、金色晓岛15 min生活圈、嘉美江南大院15 min生活圈、广德花苑15 min生活圈。其中涵盖了商品房住宅小区、老旧社区和政策性住房小区,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常德市市区的生活圈建设情况(图1)。
图1 调研15 min生活圈区域
本次调研的主要方法是结构式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样本社区15 min生活区圈内的体育设施场地、类型、布局、规模等进行记录和统计,获取其基本数据和信息,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居民的使用感受以及他们的健身诉求。本次调研在8个15 min样本生活圈内共发放240份问卷,收回219份,此问卷调查有效。
调研发现,金色晓岛15 min生活圈的体育设施数量最多,而报国社区15 min生活圈的数量最少。8个生活圈的篮球场数平均为8.75个、足球场数平均为2.25个、乒乓球台数平均为23个、室内外游泳馆数平均为1.5个、羽毛球场数平均为3.75个、网球场数平均为0.75个、儿童活动场地数平均为2.5个、户外健身跑道面积平均为3000 m2、户外其他综合健身场地面积平均为2585 m2,两极差异化明显(表1)。
表1 15 min样本生活圈中体育设施数量统计
3.4.1 数量少、质量差
目前常德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非常有限,居民满意度较低(图2)。调研发现,社区内体育设施以传统的健身器材为主,数量少,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求。资金的主要投入限于占地面积小、综合使用性强的项目,而对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等占地面积大、费用较高项目的投入则明显不足。报国15 min生活圈中,居民自费安装篮球架的现象就暴露出常德市许多老旧社区中体育设施资源配置缺失的问题。
图2 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
3.4.2 布局不均、规模较小
据常德市规划局推出的《常德市中心城区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0年)》,近期目标(2018-2020年)要求实现常德市中心城区人均体育用地面积0.8 m2,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8 m2,初步形成规划中的市级、区级、街道级、社区级四级体育设施布局系统。但目前社区级体育设施的布局与规划没能与前三级实现灵活联动,建设和运营上的脱节使其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体育设施网络。生活圈内大部分体育设施分布在学校内,但学校开放程度较低,加上特殊期间的封闭管理,大量的体育资源被闲置。除了常德市体育运动中心和体育馆,其他都是规模较小,器材简单的体育场地,无法满足居民对体育设施多样化的需求(图3)。
图3 居民希望增加的体育设施类型
3.4.3 开发投入不足、管理混乱
常德市的住宅开发模式主要分政府主导和房地产开发商主导,后者开发的商品住宅小区占大多数,前者开发的主要是政策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16]。开发之初,资金主要投入在住房上,住区环境建设上的投入较少,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另外,社区体育设施的维护管理主要依靠物业公司和街道管理委员会,虽然有责任主体,但它的实际维护情况却并不乐观。调研发现,许多社区体育设施场地存在多种问题,如塑胶地面破损、器材老化等,极大地阻碍了居民的正常健身(图4)。
图4 阻碍居民健身的原因
3.5.1 建设标准的滞后和模糊
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是最早关于城市体育设施用地的规范,文件中规定每千人应有200~300 m2的体育用地。而2002年我国颁布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要求的景观设施用地强制性指标也是200~300 m2/千人,但是规范中将体育设施用地与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合在了一起,相关规定的模糊使体育设施用地得不到有效保障。2008年颁布的《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规定了城市体育设施规划用地指标,小城市0.6~1.0 m2/人,中等城市0.5~0.7 m2/人,大型城市0.5~0.8 m2/人[17]。《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都是居住区建设必须遵守的规范,但二者之间又有冲突,不利于社区体育设施用地的建设。
3.5.2 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以及开发商的回避
在建设项目的审批过程中,许多政府部门人员关注的重点为建筑,对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关注度不够。加上指标的含糊,一些不达标的体育设施项目被放行,阻碍了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另外,房地产商分期开发、分期销售的模式经常使得原本规划的体育设施建设被一拖再拖,最后出现配置缩水的现象。
3.5.3 居民社会责任感、归属感不足
调研发现,许多社区体育器材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一部分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折损,还有很多是由于居民不当使用造成的。一些居民甚至占用体育设施去晾晒衣物或者食物,更有甚者随意改造公共体育设施,缺乏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目前常德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单独规划模式,即每个社区都有单独的体育设施场地,这种规划方便社区的管理,居民也能较好使用设施,但每个社区都建设有同类型的健身场地就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因此,距离较近的社区可以实行一种联合规划的模式:几个社区同政府部门协商,每个社区提供一部分用地去修建一个较为综合的体育运动场地,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原本场地体育器材单一的问题,而且还提高了体育器材的使用率、加强了社区之间关系(图5)。
图5 社区联合规划模式
另一种规划模式是学区规划模式(图6),让学校体育设施同社区混合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调研发现,8个生活圈中有11所体育设施较为完善的学校,但其使用频率却不高。考虑到这点,学校可将体育场所向附近社区居民分时段开放并收取少量费用,这样既能提高校内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又为器材的管理维护提供了资金保障[18]。
图6 学区与社区联合规划模式
调研发现,部分社区健身广场建于城市干道或污水处理站的旁边,嘈杂的声音、潜在的危险、难闻的气味让居民没有健身的意愿。体育设施用地在规划前应考察其附近的环境,尽量远离城市主干道,选择地形平坦,附近无污染源的场地。另外,常德许多综合性公园如白马湖公园、丁玲公园等中,缺少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设施和场地的设置,基本都是以休闲娱乐设施为主。相关部门可根据各区块的人口流量建立分析统计,在这些综合性公园、城市广场、沿江风光带等处,灵活设置体育设施,增加体育设施的数量,实现体育设施的多点布局,形成完整的社区体育设施布局网络(图7)。
图7 完整的社区体育设施布局网络
针对社区体育设施后期管理和维护的问题,社区街道管理委员会可鼓励居民参与到其管理和维护的日常工作中来,还可向居民集资,请专业的人员来进行体育设施的管理与养护,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社区体育设施管理机制。在日常运营上,管理处可适当收取部分费用用于器材维修与更换,进一步解决资金匮乏的尴尬处境。建立高素质社区体育服务队伍为居民社区体育健身提供咨询服务,全面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将全民健身真正落到实处[19]。
居民组成结构的复杂性对体育设施供给的多样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青少年和中青年群体而言,可配置运动量较大的球类运动设施。对儿童群体来说,他们喜欢富有创造性、趣味性强的活动,体育设施可选择色彩较强烈且包裹性较强的攀爬绳梯、滑滑梯、沙坑等。对老年群体而言,应注意场地、扶手、器材的材质选择,可用橡胶等摩擦力较大的材料,设施的选择上应选择简单易操作的体育设施,另外应提供较为宽敞的场地供他们进行太极、广场舞等养生运动,还应适当增设休息设施[20]。对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而言,体育器材的选择上尽量选用可以调节高度、长度、宽窄等灵活多变的,在体育设施场地内部应设计盲人步道、无障碍通道等,还可设置服务中心,安排专业人员引导其进行安全的体育运动。
新时代背景下,社区体育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环节。常德市社区体育设施存在的诸多问题,可能也是其他城市存在的问题。研究社区体育设施的优化与配置必须从下而上,需要多方力量参与才能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