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开发

2022-11-03 14:12王小辉
当代旅游 2022年13期
关键词:活态陇南技艺

王小辉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支旗小学,甘肃陇南 74250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施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和优势,构建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是学校的新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一个民族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技艺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对于发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保护迫在眉睫。

一 印记:非遗与陇南文史

通过陕甘川三省联合机制,树立“大区域”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共同发展理念,合理保护、传承、开发非遗,将有助于陇南的建设与发展。自2005年始,陇南市着力于地方文化的保护工作,特别是通过相关机构对域内非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田野调研,摸清了陇南非遗的基本脉络。2007年,陇南市率先成立了全省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县区也相继设立了非遗办公室。

自2006年始,截至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1557项,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计3610个子项。甘肃国家级非遗项目共计83项,其中陇南入选国家级非遗已有5项,分别为:文县“池哥昼”傩舞、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文化、西和“古法造纸术”和“两当号子”,在以上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除西和“古法造纸术”为传统技艺外,其余四项皆为传统艺术类。特别是“池哥昼”和西和“乞巧”,是典型的传统歌舞项目,传承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历史基因。

甘肃省已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4项,陇南入选的项目总计22项,这些项目涵盖地方音乐文化、民俗文化、民间工艺与技艺、民间美术文化、民间饮食文化等。在这些项目中,有关于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类及项目所占比例较大,达到13项,传统技艺类项目4项。当然,这些非遗项目并非单纯地划归于某一类形式或类型,陇西走廊、蜀道与茶马古道、藏羌彝走廊,戎、氐、羌、汉、藏等民族曾在这些非遗项目上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痕,许多非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层累和多元的文化综合。非遗是活着的历史和“文物”。也正是这种多元立体的形式综合以及“活态”的传承方式,使得非遗校园传承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陇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分布广泛,项目众多,内涵丰富。国家划分的6个范围10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南都有,而且有些门类在甘肃和全国居于突出地位。从秦早期文化到氐羌文化再到巴蜀文化,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长时期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沿着两江一水即白龙江、白水江和西汉水区域。

乞巧文化是早期秦人的文化传承,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逵夫教授认为“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中的“玄鸟”即为燕子,而“女修”为早期秦人的始祖,是以“修织”闻名于世,并传于后代。每年七月初七,西汉水上游流域要举行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巧娘娘”便是未成年女子顶礼膜拜的偶像,乞巧—乞求心灵手巧成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莫谓诗亡无正声,秦风余响正回萦。千年乞巧千年唱,一样永生一样鸣”,自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每年七月初一至七月初七,西和民间自发举行传统乞巧活动,秦风余响不绝于耳。

文县铁楼民族乡的“池哥昼”(四川谓之“跳曹盖”)是白马人春节期间最隆重的风俗活动。白马人聚居于陕甘川毗邻区域的甘肃文县、四川平武和九寨沟一带,每年正月中旬,白马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盛大的祭祀“池哥昼”活动。这是民族迁徙的文化廊道,是古老氐羌遗风的活态显现。

二 薪火:非遗与基础教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将本区域和本民族的“非遗”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让广大青少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民间文化是农耕时期民间的文化形态、文化方式或文化产品,是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遗存。农村有诸多丰厚的民间文化遗存,这些遗存体现着当地的信仰、风俗、价值、行为方式,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及其作为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如何在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让非遗长久、永续、活态地传承,首先是提高民众的“非遗”保护意识,而提升全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意识,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即让孩子们懂得“非遗”、参与“非遗”、传承“非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非遗”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非遗”保护意识,在学校开展与地域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非遗”保护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进入本世纪以来,各级各类学校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将“非遗”引入到各自的教学理念中。基础教育工作者从各自的学科领域探讨非遗技艺的传承,并编写了与地域文化相关的“校本教材”,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重“技艺”轻“文化”的现象尤为突出,学生能够熟练地做出某件“非遗”—学生知道“怎么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非遗涉及人们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地方小吃、民间歌谣、民间技艺等,涵盖着本区域的历史与文化渊源,故而校园“非遗”的传承首先是文化的传承,要让孩子们在一首歌谣里、在一项民间的技艺里、在一种地方小吃里感受到当地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日常的文化熏陶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与文物相比较而言,非遗是活态的,也就是活着的文物,就如同古建筑是文物,但古建筑建造技艺便是非遗。非遗始终紧跟着历史的脚步、始终伴随人们的日常生活、始终与人类同行。

陇南中小学建设“非遗”特色课程、校本课程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将陇南“非遗”有计划地引入到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科学、系统、综合地构建陇南“非遗”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发掘、整理、研究、传承非遗文化,形成全方位的非遗文化育人模式,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竹篮寨是成县抛沙镇的一个小村庄,20世纪初,竹篮寨以制作“泥娃娃”玩具闻名于四乡,每逢节日和庙会竹篮寨的村民将“泥娃娃”摆出来出售。竹篮寨的泥塑大概有玩具类、陈列类、祭祀类3大类40多个品种,“憨娃打肚子”“泥哨”“泥羊”是最常见的玩具,特别是“憨娃打肚子”,结构十分精巧。成县支旗乡北山村闫河畔出土的宋代三彩陶俑,与竹南寨相隔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挖掘出宋代窑址,距离县城北约两公里处挖掘出吴挺墓的石马、石羊、石翁仲等宋代大型石雕作品。这些雕塑造型简洁、饱满、壮硕、神态安详、憨态横生,与竹南寨生产的泥塑作品有同样的造型风格。

如果在小学生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融入“泥娃娃”制作技艺,无论对于小学生了解当地历史与文化、科技动手能力以及当地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都是有所裨益的,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化和“非遗”已是势在必行。

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增加教育素材,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让家乡“非遗”得以薪火相传,从而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艺术感和综合素养,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三 传承:非遗与课程开发

学校应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非遗”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是直接依靠人、作用于人的活态传承。让“非遗”永久传承的唯一途径就是将其引入到中小学教育之中,从娃娃抓起,让年轻一代能够重新认识“非遗”,参与“非遗”,在“非遗”项目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构建陇南非遗文化课程体系,传承非遗文化,形成全方位的非遗文化育人模式,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持有者,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只有实现“人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陇南各县区非遗丰富多彩,每个学校所在地都有其独特的非遗项目、民俗文化,深入挖掘所在区域的非遗项目,融入中小学课程建设当中,以全新的方式,把非遗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活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基础教育实现“人的发展”来解决非遗传承的根本问题。因而必须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民间特色的“非遗”内容编入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立体的环境融入。地方课程是由地方的教育相关机构根据整个地区的社会与教育发展需要来规划、组织开发的包括课程计划、标准、材料等的全套课程体系。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非遗传承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原始的文化与自然的大环境。譬如民间节令、民间技艺、民俗活动等,将这些独有的地域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通过开展相关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宣传、展示地域文化,传承非遗。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有关于节令、节日、民俗等的课文,这些课文无一例外地烙上了深深的非遗印痕。用“箬竹叶包着的”端午粽、“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七夕。除此以外还有美术课程当中的各种小制作、音乐课程中的传统儿歌以及校本课程中的各类地方文化等。

在人文、科学、艺术类等各类课程之中,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融入本地非遗:一是将民间儿歌、乡规民约、山歌花儿、民间泥塑、民间剪纸融入道德与法制、音乐、美术等课程之中;二是参观乡土文化展馆、民俗博物馆、红色文化纪念馆,让同学们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三是在展示展览、运动会、演唱会等校园文化活动当中,融入当地民间文化;四是通过劳动及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五是通过学校、政府及非遗传承人联动方式,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开发非遗。

文化作为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必然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文化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自身的内在结构、秩序和规律,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有序的亚系统。将陇南“非遗”科学、系统地融入文史类、思品类、艺术类、科学类、劳动类等五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当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非遗课程的挖掘,不仅仅是开设校本文化课程,而是将非遗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技艺技巧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整体课程建设当中,通过系统的课程链接及实践,让孩子们知道非遗的渊源、非遗对社会的作用以及非遗制作(活动)的技艺技巧,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当中,感知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知非遗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 结语

提升学生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是校园非遗文化传承的最终目的。

非遗是活态的文化,具有时代性特征,因而非遗保护当随时代而动。在校园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开发还是保护,基因传承是根本命脉。

创造性地利用陇南非遗资源,在陇南农村基础教育教学中,举行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非遗保护活动,保护其文化生态环境,优化其生存空间。通过学校教育,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建与时俱进的非遗发展体系,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这是非遗传承保护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活态陇南技艺
地域文化视域下南宁长塘芭蕉龙的活态传承研究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传授技艺
A Study o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Oral Ability
甘肃陇南市青联推动青年创业活动
贵州民族民间活态儿童文学中的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