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艳 南充市蓬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主管药师
糖尿病合并妊娠是指在妊娠以前就患有1 型或2 型糖尿病。而妊娠期糖尿病则是指妊娠后血糖超出正常者。其中,糖尿病合并妊娠比妊娠期糖尿病有更大的危险性。
如果孕妇血糖水平过高,很可能导致胎儿成为巨大儿,新生儿容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等疾病。同时,孕妇在孕期发生早产、酮症酸中毒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本文针对准备怀孕的女性“糖友”提出相关建议。帮助“糖友”在怀孕前、怀孕期间采取恰当措施做好风险管控,降低妊娠风险,正常怀孕妊娠。
妊娠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认真对待。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糖友”来说,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才可安全孕育。
空腹血糖不超过6 毫摩尔/升,饭后血糖不超过8 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7%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可反应患者前2 ~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能够准确显示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
患者无眼部病变、心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糖友”备孕期间可以使用胰岛素治疗,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
准备怀孕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合理饮食、规律运动。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担心药物影响自己和胎儿的健康,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就一味控制饮食,甚至摄入饮食的热量和营养不能满足人体最基本的需求。这样做很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影响正常妊娠。
“糖友”在备孕期间应注意饮食均衡,补充特定的营养素,如 B 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 A、维生素 D 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以满足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要。
如果患者的孕前全面评估结果良好,孕前至少3 个月内保持血糖平稳,可以考虑怀孕。
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接受相关检查。一般情况下,怀孕后受激素的影响,患者在孕早期可能出现血糖明显下降的情况,极易发生低血糖。患者可在家中、包里、办公室常备糖果。
若条件允许,可请营养师制定合适的妊娠期饮食计划,以防饮食不当造成血糖水平异常波动。适当增加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量,清淡饮食,减少钠盐和甜食的摄入,控制每日的主食摄入量,适当锻炼,合理控制体重。
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产检时,要告知医生既往治疗糖尿病所服用的药物,遵医嘱用药。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怀孕后的胰岛素抵抗现象会加重。尤其是在孕晚期,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产妇,其体内胰岛素不断增加,可引起新生儿高胰岛素并发症,导致胎儿肺部发育迟缓。因此,妊娠至一定阶段后,患者可酌情增加产检次数,便于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饮食、运动等基础疗法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但部分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必须配合药物治疗。
(1)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是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治疗的首选用药,由于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其降糖作用可靠且不能通过胎盘屏障,因此妊娠期应用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也不会对孕妇内源性胰岛素分泌造成远期影响。可见,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目前,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治疗可用的胰岛素有常规胰岛素、门冬胰岛素、低精锌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等。各类胰岛素的药效开始时间、药效峰值以及药效持续时间等不尽相同。应用最普遍且最符合生理要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是基础胰岛素+餐前胰岛素干预,即三餐前注射超短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短效胰岛素(即常规胰岛素,如诺和灵R),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如低精锌胰岛素)。
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同时,应保证情绪、饮食以及睡眠等的稳定。这是因为,上述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血糖异常波动。若发生异常情况,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极易发生相关不良反应。
(2)口服降糖药
除了注射胰岛素外,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也在不断得到证实。其中,二甲双胍可通过胎盘屏障,但并未发现其动物实验致畸和对胎儿产生不良结局的报道。多项研究证实,格列本脲很少通过胎盘屏障,胎儿体内的药物浓度明显低于母体。甚至在有的研究中,母体药物浓度达到治疗剂量时,脐血中依旧没有检测到该药物。所以,格列本脲在妊娠期应用是相对安全的。
以上两种药物应在患者对药物的安全性知情的情况下,酌情选用。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孕期长期高血糖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远高于二甲双胍等降糖药对胎儿的不良影响。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慎重选择药物。
不少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在使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就放松了对饮食的控制,或者认为多吃以后加大用药量就可两相抵消。上述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长期加大用药剂量,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加重胰岛负担。无论是使用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都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应将饮食控制贯穿于妊娠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