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响 拾景玉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作为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的重要抓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课后服务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课后服务师资建设支持系统如何构建?如何借助课后服务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些是大家广思热议的焦点问题。尤其是面对面广量大、相对封闭且留守学生较多的农村小学,因地制宜地构建富有农村教育特色的课后服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课后服务伊始,一些农村学校的课后服务以看管学生、辅导学生作业为主。作业辅导课因为种种原因,很多时候是学生自己做作业,教师的作业答疑辅导弱化。因为音、体、美、科普等专业师资的不足,一些学校素质拓展课程门类偏少,特色课程建设流于形式。一些学校的素质拓展课程只是基于某一方面的素质教育特色而设,进而努力引导学生集中选择这些比较单一的校本课程,很多热点课程比如人工智能、编程等学生却无法进行选择。学校已有的这些课程很难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也达不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以致出现学校开设的部分课后服务课程学生兴趣不高,学生感兴趣的课后服务项目学校无力开设的供需失衡局面。
课后服务分为基础托管和素质拓展两大部分。基础托管主要表现为学业辅导,学生在学校就能完成各科作业,在校内就能上社团兴趣班,家长不用再为辅导学生作业而犯愁,不用把学生送校外机构了,确实减掉了很多家庭的负担和烦恼。但部分学校的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科普活动等素质拓展课程一周只有一节课,一学期才十几节课,如“蜻蜓点水”,结构性不足,学生难以进行深入学习,难以学足、学精、学好。
部分农村学校虽然引入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热门科创课,但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的把科创课上成了科学手工课,把简单的电子元件材料发给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拼凑成机器人或玩具,科创课上成了“说明书”课;有的把科创课上成了科学理论课,一味开发所谓的科学想象力,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教学成果呈现。这样缺乏结构性的课程,不仅培养不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还会不断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续报减少,难以保持有稳定的生源进入更高难度阶段课程,陷入低水平循环。
“双减”后,学校增加了课后服务工作,加之农村小学留守学生众多,教师的负担和压力较之以往更为繁重。“家庭-工作”的时间安排愈发难以平衡,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等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越来越高,往往导致教师在多种角色扮演中身心疲惫,极易倦怠,这亟须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帮助教师走出倦怠,促进其专业发展。然而现实中因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农村学校对于课后服务教师的激励性措施、评价机制、待遇保障等仍显不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农村小学课后服务课程的内容单一化、结构性不足、难以深入等问题,影响着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作业辅导课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自主做作业时间,一部分是教师辅导答疑时间。教师可以尝试在学生做作业的时段设置自主学习课堂。自主学习课堂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科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换,是学生反刍、沉淀、消化、吸收所学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载体。做作业的过程,本质上是学生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理解、内化和掌握课堂知识的过程。因此,把课后服务中的做作业时段开发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十分重要。
要让每天的自主学习课常态化,逐步将其提升到和其他学科课程一样的地位,以此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双手,给予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喜好,自主安排自己的作业时间和进度,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大师”,增加学习的自由度和舒适度,逐步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课堂的内容多种多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顺序完成以下内容:整理各学科课堂笔记,规范处理学科作业,改错题,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课堂学习的查漏补缺,进行批注式课外阅读,自主探究兴趣课程,等等。还可将自主学习课堂细化为学科自习课、公共自习课等,以此引导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境况,矫正不良的习惯,强化学习的内动力,优化意志品质。
教师可以把一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课堂上完成不了的、想深度探究的学习内容以后续作业的形式呈现出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走向纵深。为了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尝试“提供作业任务单、强化自主管理、根据需求个别辅导”的作业答疑课型,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丰富的课程是落实“双减”政策,推进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培育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我们将素质拓展课程细分为“特色课程+社团课程+年段课程”,这些构成了学校课后服务素质拓展课程群。
1.基于乡土文化的特色课程建设
课后服务素质拓展课程的构建,要体现“在地性”,要在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兴趣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上寻找结合点,逐步探索基于学生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样态,为学而教,以学定教。
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地处美丽的乡村,本地是徐州市贾汪区果蔬试验基地,南临京杭大运河,北靠大洞山茱萸寺,西临潘安湖,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有潘安湖生态文化、马庄民俗文化,还有着源远流长的大运河文化……且学校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独特的学校历史文化,多样的山水、民俗、人文等文化是素质拓展课程建设的基础。于是笔者在专家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构建、实施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运河文化、潘安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大棚果蔬文化等课后服务课程,努力探索乡土文化课程和学科教学的融合之道。
我们打破教室的藩篱,联合乡村街道、社区实施一系列以地方乡土文化为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探寻运河文化”课程,围绕“运河人文、运河风俗、运河美食”等单元主题,让学生在赏运河美景的同时,了解大运河的开凿历史、文化变迁和相关历史名人、风俗人情等,触摸千年运河的文化脉搏,讲好隋唐运河故事,感受历史文化的丰盈和厚重,体味乡土人文之美。围绕“异果之香”课程,不仅在校园空地开辟小农场,进行种植实验,还带领学生来到田间地头,走进果蔬大棚,认识各种水果蔬菜,去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探究大棚反季节植物生长的原理,让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学会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指尖上的二十四节气——剪纸”课程,以自然环境、山川河流、田间地头、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土水文等为素材,围绕“春之声、夏之恋、秋之韵、冬之魂”四个单元开展项目化活动。通过“节气与剪纸”“民俗与剪纸”“创意综合与剪纸”等将学生的艺术创作与周围的大自然融合,让其在创意课程中感悟家乡之美,在活动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学校的“乡土文化大讲堂”邀请学生家长、退休教职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乡村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学生志愿者等在课后服务时间为师生授课,和学生互动交流,实现课程共建。课程项目化、弹性化,学生则尝试“选学走班制”,让其自主选择项目,在自己兴趣范围内尽情探索、发现,在课程实施中提升发现问题以及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打破传统学习模式的时空限制,丰富课程学习资源,我们积极创建以运河文化、潘安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大棚果蔬文化等为主题的乡土文化电子课程资源库,以此增加课后服务的宽度和厚度。云端数字化资源库丰富的内容供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课余随时随地进行深入探索、研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这些具有浓厚“乡土味”的课后服务课程资源更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满足学生爱玩、爱探究的天性,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学生们在“玩”中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创新能力。乡土文化课后服务特色课程的建设、实施,既培养了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又让学生在切身体验的具身学习实践中获得知识的建构和关键能力的发展,实现文化传承,达成从“课堂教学”走向“课程育人”的目标。
2.基于“完整的儿童”培育的社团课程建设
农村课后服务社团课程应该因地、因校制宜,丰富多样,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发挥任课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兴趣专长,鼓励教师在实践反思中不断拓宽课程思路,创新课程内容和方法,用跨学科整合的视野培养“完整的儿童”。例如:农村的创意剪纸、窗花、泥塑、香包、草编等手工类课程能够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素养,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音乐、美术、舞蹈等文艺社团活动能够培养农村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武术等体能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炼其心性和意志力;科普、编程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童诗”课程能够点亮乡村学生的心灯,用诗歌照亮学生的童年,用诗词文化重塑农村留守学生的精神世界,营造浓郁的书香育人环境,构建书香校园文化……
课后服务阅读社团课程采用“一线三结合”的模式,“一线”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线,“三结合”即读与思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读与行相结合。着力把学生自读、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完美融合,形成读物选择、好书推荐、读书摘抄、读书小报、成果分享等多姿多彩的阅读样式,融入古诗诵读赏析、经典诗词背诵、童诗创作等新元素,在系统化、多样化的“悦”读活动中丰盈师生的内心,帮助教师积蓄成长的力量。在家校共读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足球小子”社团课程包括花样足球、足球操、足球训练等,在一系列的训练、实战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体能,锤炼学生意志,提升学生素质。积极吸纳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课后服务活动,俊龙武术社团提供的武术基本功、太极拳、武术操等课程,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还把课后服务和学校少年宫活动有机结合,形成了符合学校特点的课后服务新模式。
3.基于儿童真实成长的年段课程建设
年段主题课程指向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培养,在选择和确立活动主题时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圈,从学生自身成长需要出发,精选对学生素养发展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课程遵循内容横向链接和学段纵向衔接的原则,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农村自然、生活和社会等维度确定选题,确保课程主题设计体现系统性和层递性的特征。下面以低年段课程构建为例,浅谈如何让“自然教育”系列课程落地。
大自然是学生学习的天堂,更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但是,在当前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下,很多学生和电子设备相处的时间比投身大自然的时间多得多,学生“自然缺失症”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教育话题。为治疗现代学生的“自然缺失症”,我校的低年段课后服务课程围绕自然确立课程主题,一年级设置了“花儿课程”,二年级设置了“小园丁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去听、去看、去感受、去触摸,让他们在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同时,完善对世界的认知,感受生活的美好。
“花儿课程”意在让学生体验生命的丰富多彩。一年级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惊喜,更多是用感官去认识外在的世界,“花儿课程”意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打开五感,引发他们的真实体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注目一朵花独自绚烂绽放,观察一只蜜蜂自由嬉戏,触摸零落的一片花瓣。任何一次细微的感知,都会触动他们丰富而纯粹的心灵,引领他们进入一个神奇的自然秘境,让他们体验到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知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
“小园丁课程”强调学生的具身体验,它以个人经验为基础,以具身认知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亲力亲为中培养亲近自然的能力。一块小小的植物园,就是学生的另一方天地。亲手种下一粒种子,管理一株葡萄,学会观察植物的形状、颜色,他们打开的是花的世界,发现的是果的奥秘,在具身体验中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拓展植物的相关经验,形成的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植物的尊重。这样,世界在他眼中,便不再是课本上单一的、固定的形象,他们窥见的是一个流动的、多变的、值得探索的神秘世界。一朵花、一棵草、一株苗……学生获得的是对生命万物的察觉和尊重,而这种自然教育会迁移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沉淀为生命的底色。
农村小学课后服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素养不足、服务能力有限、激励性评价不足等问题亦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发展,需要多方合力共同构建课后服务师资建设支持系统。
鉴于课后服务发展的城乡差异性、学校差异性,为加强偏远农村学校课后服务,可逐步探索实施城区先进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活动,鼓励先进学校优秀教师定期到薄弱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打通片区内学校课后服务,片区学校之间实行资源共享,尤其是师资的相互补充,实现抱团发展。允许学生近距离跨校选择课后服务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开放的选择空间。通过课后服务实践共同体建设,让优秀师资“流动”起来,实现课后服务区域均衡发展,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以学科教学为专长,指导学生课后文体、科技等活动并非其强项。农村学校缺乏体育、艺术、科技等课程专业教师,一方面学校可以引进校外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统筹整合社区、志愿团队、家委会等社会资源开展服务活动,鼓励其采取志愿服务、有偿服务等形式进入课后服务教师专业队伍,实施资格准入制度,形成多元化竞争的教师选聘机制。但这些做法只能解一时之困,外聘人员多缺少对农村学生学情和课程现状、问题的深入了解,不能够扎根本校,坐班教学;工作往往缺少持续性,会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培养本土、本校的艺术、体育、科普等专业教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联合其他部门及社区等多进行一些学校课后服务拓展性特色活动课程培训,实施艺术、体育、科普等专业“菜单自选式”项目课程培训。亦可以分批次通过实施乡村小学课后服务项目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坊、综合实践活动乡村教师培育站、区域研修共同体等研训项目来帮助农村学校培育和孵化课后服务专业教师,诊断学校课后服务,为学校提供智力支持。待工作室和培育站的骨干教师成熟后再向周边辐射,系统性地提升农村学校的素质拓展课程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课后服务的质量提升更需要与科研相结合。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课后服务行动研究,提升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强调从课堂、课程中来,从问题中来,到现实中去,运用研究的视角发现自主学习课堂和素质拓展课程构建、实施的问题,并分析问题,批判性吸收经验,最终通过思维碰撞、研讨交流、诊断预测等方法解决课后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学校适时跟进干预,助力研究,以此提升课后服务课程品质,提高服务质量,培养专业教师。
对于课后服务教师的评价和考核要科学制定细则、方案,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奖励性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加大课后服务经费向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参与教师倾斜。采取学生评教、家长满意度调查、教师自评等方式对课后服务的质量进行反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坚持评优、评先、培训向课后服务一线优秀教师倾斜的原则,努力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职评制度之中,探索参与课后服务教师职评“教育管理工作”一项加分政策。
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定期评选课后服务优秀课程、优秀成果、优秀单位、优秀教师等,推广先进地区的优秀教师和先进经验,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优质课后服务做大做强。坚持为课后服务任课教师提供更多的服务,努力为教师解决因参加课后服务而产生的家庭生活难题,解除其工作的后顾之忧,让教师们不因延时工作而苦恼,不因参加课后服务而影响家庭生活。给予任课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创设和谐、宽松、友好的学校工作氛围;关注任课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帮助教师建立专业价值认同和自信。如此,才能保障课后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课后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诸多层面,课后服务课程的构建、实施与评价以及课后服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亦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多方合力,整体联动,才能保障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在此话语之下,农村学校的课程、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将发生改变,构成一个新的实践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