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改进方法探讨

2022-11-02 13:15吴培建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19期
关键词:仪表计量装置

吴培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 广州 510725)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需要的统计数据越来越多,对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经验式统计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统计工作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与应用,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数据质量提升,使统计工作更进一步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一、信息时代数据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提出和两化融合的不断推进,企业为了获得可持续竞争力,需要做到数据、技术、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四要素的良性循环[1]。企业围绕数据这个中心要素,开展技术提升、业务流程优化、组织机构与匹配业务,通过明确管理职责、夯实基础保障、规范实施过程、加强评测与改进来建立管理机制,实现企业业务过程管理和全局优化,使企业具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使企业获得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二、生产统计在企业整条数据链中的位置及作用

生产统计主要应用SMES系统开展工作,SMES系统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等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统计业务的高度融合,实现生产统计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应用全过程管理信息化的系统,在企业信息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是生产经营中信息沟通的桥梁。SMES系统纵向集成控制平台DCS、实时数据库、PHD等的数据,横向集成LIMS、PIMS、提货易、计量管理、ORION等系统数据,支撑ERP、全面预算、技术经济指标、总部生产营运指挥等系统,是生产经营指挥平台的核心,也是生产活动与管理活动的桥梁。生产统计工作以SMES系统为基础,围绕周围的系统开展各项工作。

三、SMES系统的应用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

(一)计量设备不足,计量设备精度不高,计量设备管理要求不高

计量设备不充足,存在计量点计量仪表缺失情况。目前,生产物料的计量器具配置率为92%,仍然需要手动补充数据。现有的考核及管理要求与计量设备的精度不相匹配,在企业的计量设备配置中,质量流量计的配置率相当低,除进出企业的物料计量是质量流量计外,企业内部互供及装置内计量仪表90%以上是精度在2.5%的计量仪表,而企业的装置损失率指标却都在百分之零点几之内。因此,与没有SMES系统相比,当前的统计数据质量虽然有了大幅提升,但远未达到企业精细管理要求。

对计量设备管理要求不高,也是造成数据准确性达不到管理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生产千变万化,物料的流向错综复杂,但在设计或技改技措时,对计量仪安装位置考虑并没统筹,没有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例如,炼化互供物料丁烯-1经常发生炼化互供数据不一致情况,具体分析发现是计量仪表位置安装点不科学,并未考虑装置产品不合格时的情况。

丁烯-1互供涉及5个部门,互供没有单独的计量仪表,目前SMES系统互供引用的表是炼油丁烯-1装置的FI420,以这块表作互供存在缺陷是当丁烯-1不合格时,也经过这块表,因为互供时涉及5个部门6个岗位,有一个环节操作不正确,都会导致互供量不一致。丁烯-1装置产出合格丁烯-1时经FI420流量计互供至化一TK0615BC两个罐;不合格时也经FI420流量计送往西二罐区G1009罐。如果FI420计量仪表的安装置后移至化一贮运罐区这条管线,就不会发生炼化互供数据不一致情况。

(二)不同视角下对数据的调整随意性较大

在SMES系统中,包括班组、调度、作业部统计、公司统计四个层面数据,是处于不同视角下的装置投入产出数据,是多层递阶的物料平衡。

班组是基于计量仪表读数、基于装置投入产出平衡;调度基于班组提报表的装置数据、罐区罐量、互供班量、进出厂班量按一定规则进行推量的数据;作业部统计在调度推量基础上,进行装置平衡、罐区平衡;公司统计在全厂进出厂数据、互供数据、罐区罐量、仓库库存基础上,逆向倒推的装置投入产出平衡值数据。正向平衡与公司统计的逆向平衡,如果装置投入产出完全吻合一致,那就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进出厂计量、罐量计算、仓库计量以及装置生产的波动和装置塔罐液位的变化,都会对装置投入产出的数据产生影响,并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在进行数据溯源时发现,每层数据的调整都存不能明确说出为何调整数据的理由,如计量仪表故障、系统集成出错、网络中断、采集直供方数据等。

图1 多层递阶物料平衡示意图

(三)上层系统需求与现场实际生产不相符,人工干预数据,导致数据准确性下降

生产统计的数据最终都是为企业财务核算服务,支撑企业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在核算需求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不匹配时,尽量选择系统去完成拆分或合并,或者在生产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择机再处理,而不是为核算而降低数据质量。

例如,在同行业丁二烯单位成本的价格比较中,发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丁二烯单位成本价格远低于其他企业。分析发现丁二烯装置产出基本一致,公司与兄弟企业的丁二烯装置产出物料用途一致,主要都是作为MTBE装置原料使用,极小部分用于燃料和对外销售。但物料命名却存在差异,兄弟企业将作为原料使用的部分命名为“抽余碳四”或者“碳四抽余液”,通过系数法分配成本,将作为燃料的部分命名为“液化气”,按副产品以固定价形式来分配成本。公司将丁二烯装置的该组分全部归集到“液化气”物料中,以固定价形式来分配成本。

进一步与兄弟企业对比后发现,其他企业作为液化气消耗的物料,都具备单独计量条件,而公司丁二烯装置产出物料经过计量仪表FIQ2307至化一罐区,然后送炼油MTBE装置作原料和送化工各装置作燃料,并不具备单独计量条件。如果把核算规则完全贯彻到底层数据,数据准确率将大幅下降。因此,决定增加计量仪表或者用途改变,完全作为原料用途时再把液化气更名为抽余碳四,在不具备条件之前,由财务还原处理计算出丁二烯单位成本再进行同行业比价。

(四)业务流程发生变化,各系统维护不统一和不及时,影响数据质量

当生产流程发生变化,物料流向有调整时,可能会对业务变化及数据质量有所影响。例如,2019年初,氨水由原来直供动力消耗调整为外销,再购进作动力辅材消耗。这种业务调整,需要增加销售量统计、物料采购量统计,涉及销售合同及采购合同的签订,涉及动力消耗部门与采购量的衔接,完全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因准备不够充分,业务调整对数据流影响考虑不周全,最后到月结时发现业务调整,而物资采购却因为采购合同未签订,还在招投标状态,只能继续以原来的核算模式作结算。

统计数据绝大部分集成于底层的实时数据,当实时数据库、LIMS等系统因生产变化调整时,往往并未考虑其他系统的集成,各系统的维护不统一、不及时,造成数据缺失或更新不及时。例如,化工干气制乙苯装置的表都是孔板表,集成LIMS系统的密度,当LIMS系统的位号发生变化时,集成接口并未进行重新匹配,造SMES系统的采用的密度一直处于不变状态,而在实际生产中原料和产品的密度已经改变。

四、结论及建议

(一)提高对数据重要性的认识,把对数据的管理当作一项重要业务来抓

信息系统是业务数据化,管理上就该数据业务化,坚持谁的数据谁负责原则,落实责任,层层对数据把关,层层对数据负责。数据的提供者均需要对数据的调整变化有所掌握,并对出具的数据负责。对装置投入产出整条数据链数据进行界面整合展示,清晰看到数据的变化,并进行有效的管控,确保装置数据与生产实际情况尽可能匹配。对罐区的管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单罐收付,通过高精度的罐量数据对装置的低精度计量仪表进行标定和确认,然后在调度的推量规则设定时,设定该侧线表精度为100%,以此来降低单罐多收多付时对装置投入产出的影响。

精准的收率数据是真实反映装置的运行性能,控制目的产品产量的重要依据;精准能耗数据,能真实反映装置的用能分布,及时发现用能瓶颈;精准的物耗数据,能真实反映装置的消耗,有效控制装置的生产成本。因此,统计工作要纵向到底,充分分析装置指标与设计指标的差异,在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夯实基础数据的同时,帮助装置找出生产的瓶颈,确保服务于生产。

(二)补充计量仪表,提高计量仪表管理水平,增加自动采集量,减少人工干预

对缺少计量表的计量点,逐步新增计量仪表,增加自动采集数据量,减少手工补充数据;对不同视角下的数据,通过表-表、表-罐校正等方式,逐步减少偏差,并形成一定的管理流程,业务跟数据实行同步管理,确实把数据管理当作业务管理的一部分。统计工作向计量延伸,增加计量管理知识,及时了解生产的变化对数据的影响,全面了解生产情况,主动了解企业新建项目、技改技措项目情况,督促计量设备的完善。

(三)改变传统的统计服务模式,向生产实际靠拢

企业习惯于对照计划指标,通过统计数据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这容易忽略对生产实际数据的分析,不利于解决内部的差错和生产管理的持续性改进。因此,统计数据需向实际数据靠拢,向反映生产实际情况过渡,将生产中的数据及时反馈到管理层,持续推进生产管理精细化。

(四)加强统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统计岗位的门槛低了,但对统计人员的要求却提高了。SMES系统理顺和规范统计业务流程,消除业务处理过程中的重复劳动,业务处理的随意性被系统禁止,统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统计人员接触和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不仅要了解生产情况,懂业务流程,还需要懂数据流程及系统逻辑,否则当有新业务模式或业务变更时,就无法做到快速解决和处理,无法满足管理提升的要求。

因此,要加强统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系统应用能力及应急能力,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服务于系统,被系统绑架。

(五)当业务变化时,形成规范、统一的处理模式

当有新增或业务调整变化时,应加强部门间协调,全局考虑整条数据链的变化,业务流程动态信息及时获取,进行流程固化和优化处理。如前面提到的丁二烯产出物料归集问题,在业务需求有变化时,全局考虑,在满足需要的同时,选择工作量最小、影响最小的业务端去处理和解决问题,而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从最底层开始调整改变。因为底层数据为支撑上层数据,颗粒度是最小的,操作也是最频繁的,工作量会成几何倍数的递增,因此,一定要考虑业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六)加强统计监督,切实履行统计职能,做好统计分析

统计的监督职能就是检查计划完成进度、分析计划执行情况、评价工作实绩,以及揭示企业经济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实行全面、系统的检查、监督和预警。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统计工作由事后统计向事前预判、事中控制、事后统计与分析转变。通过日平衡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高效的措施进行改进,顺利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写统计报告分析,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快速提系统升应用能力。开展统计分析工作时,统计人员在研究数字的内涵以及其内在关系的过程中,可以促进统计数字质量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提升统计人员综合素质;在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扩大了解范围,了解相关系统、数据的递阶变化、系统的设计和集成逻辑、生产的变化、进出厂物料流程的改变等;通过统计分析,统计人员能及时掌握市场变动方向和企业发展情况,变被动为主动,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和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找出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对探索经济发展规律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通过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很好地找出统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找到这些问题之后,才能够及时进行纠正,有效地推动统计工作的发展。

统计部门掌握了大量准确的统计资料,可以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行状况、经济情况和企业发展目标等,统计分析是促进统计工作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仪表计量装置
汽车组合仪表氛围灯结构设计与开发
教你辨认枪口装置
浙江派沃自控仪表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电气仪表自动化安装与调试分析
对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计量生活之本
轰趴装置指南
探讨自动化仪表安装调试技术要点
关于几个重要保护定值完善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