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昌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语文课程内容,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无论是出现的频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出现26 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4 次〕,还是学习内容的比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都凸显出其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地位。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的描述,主要载体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言语材料类,如汉字、成语、格言警句等;二是故事类;三是古典文学类,包含古诗词、古代小说、古代散文等;四是文化习俗类,主要有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古代文化常识等。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文化获得的过程与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交融共生的。教学中要以理解和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和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中华精神、荣辱观念,提高审美情趣,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1]。
新课标在“学段要求”中,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学习目标(见表1)。从初步认识到感悟内涵,从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表现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从教师指导到自我提升的文化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要求在理解程度、关注范围和主体自觉程度上都呈现出比较鲜明的学习进阶特点。教学时要遵循进阶特点来展开,实现教学目标、内容安排与学情特点的步调协同。
表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段要求”
新课标规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学习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二是“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三是“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这些学习内容是弥散于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中的。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做了相关安排(见表2)。
表2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学习内容
这里,紧扣言语材料,提出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如通过诵读、记录、整理等活动来积累语料,通过分类整理、交流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通过日常读写运用来体会表达的特殊效用,逐步培养文化的自尊、自豪与自觉意识。
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注重的是运用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来进行交流,如第一学段提出“学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纸质或多媒体短文,将读到、听到、看到的故事讲给他人听”,第二学段要求学习具体、生动、清楚地讲述反映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注重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学习思考问题,要求“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如第二学段规定“阅读……中华智慧故事,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思考的方法”,第三学段要求“阅读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短论、简评,结合校园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习有理有据地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育部2021年8月颁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2]。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据教材主编陈先云介绍[3],包括汉字文化、古代蒙学读物、古代文学作品、历史名人故事、文化艺术、文化常识和民风民俗。
第一,以文本形式出现,主要是识字课、选文以及“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统编教材一改之前先学汉语拼音的习惯安排,第一课改为全汉字的识字课《天地人》,全课只有六个字“天地人,你我他”,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以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品《龚半千诗意》作为背景,广袤天地,两人立于其间,意境深远,与课文相得益彰。
选文的编排既有分散也有集中。集中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安排专门的故事单元,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寓言故事单元,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神话故事单元,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历史人物故事单元,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民间故事单元,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古典小说单元;二是设置综合性学习单元,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传统节日”和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内容还分布在单元导语、课后的思考练习和阅读链接、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处,以直接的学习内容、隐含的对教与学的提示等形式,立体构建了有意学习与无意注意相融的传统文化学习时空。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点示着传统文化的根脉价值。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属于文化常识的内容,隐含着中国人独特的生活趣味和诊疗方法。
第三,是以文化艺术形式呈现的传统文化内容。小学语文12 册教材的封面设计洋溢着浓郁的“中华风”,以生活场景化的方式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如过春节、元宵赏灯、端午包粽子、下围棋、贴窗花。统编教材各册均编有“书写提示”,一、二年级每册安排三次“书写提示”,重在对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进行指导;三至六年级每册有两次“书写提示”,介绍书写知识与技能,传播书法艺术文化,培养审美情趣。“书写提示”既能让学生掌握写字知识和技能,又能陶冶情操,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
文化自信,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用语文育人的首要之义。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的中国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为了培根铸魂,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中国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5]。
语文学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是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的领悟,与引导学生理解和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把“立言”与“立人”统一起来,在培育言语文化品格中育人,在以文化人中提升言语文化品格。这是学科育人的语文路径与独特性所在。
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意合的而非分析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母语和母语教育对语感的高度重视,而良好的语感离不开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滋养。语文学家、教育家夏硏尊先生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后的一信念》一文中阐述道:“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正是传统文化的浸润,使我们的语感不断增强,既能“得意”,更能领悟到文字背后的情趣、诗意、意味与美感。
言语智慧的表层是言语技巧,内核是文化积淀。“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全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6]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弘扬、对言语智慧的培育与提升结合起来,互为表里,相融共生。《杨氏之子》中杨氏子的聪慧,不仅仅在“应声答曰”的应对之迅捷上,更在于“为设果”的待客之礼上,运用“夫子”的称谓之敬上,使用“未闻”的语气之委婉上。通过揣摩领悟,学生才能比较深刻地认识,一个人的言语智慧水平往往整体体现为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高低。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学生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表达交流能力,是核心素养的现实化。
具体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从言语材料、思维方法、思想内涵和审美趣味等多方面为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的锤炼提供着支持。这在六个学习任务群中都有着清晰明确的表述。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在第三学段提出“诵读优秀诗文,分主题梳理自己积累的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对联等语言材料,并尝试运用到日常读写活动之中,增强表达效果”。“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第一、第二学段都提出了把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讲给他人听的交流要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提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并思考成语、对联、谚语、绕口令等多种语言现象的特点,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这是为学生表达交流提供基本言语材料和内容。
有的则提示着思考问题的思维路径与方法。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要求“阅读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尤其是中华智慧故事,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思考的方法”;第三学段要求“阅读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短论、简评,结合校园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习有理有据地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
古诗词、古代小说、古代散文等是具有重要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滋养着学生表达交流的艺术化方法与审美性追求,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的一种表现。“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就要求“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形象和语言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1.真实的文化情境,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建构文化主体性
学习内容常常是散布的,必须用恰当的文化主题来统率和整合,建立学习内容、学习主体和真实情境之间及三者内部的关联,才能让学生认识和发现语文学习的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并在知识、情感、心理等多向度联系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结构化、稳定性。
如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人文主题是“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许多的思考”,选编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四篇课文,口语交际是“趣味故事会”,习作为“这样想象真有趣”和一个“语文园地”。有趣的故事是这个单元的凝聚核,有童话故事与民间故事的阅读,有故事的讲述与分享,有故事的想象创编。因此,可以设置“我是故事创讲人”主题,以在APP 上开设“有声有色的故事”栏目为文学文化类情境,引导学生以“故事讲创人”的身份,朗读故事,讲述故事(含复述与生动讲述),创编故事,理解故事的叙述顺序、情节安排的艺术,领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带给人的思考启示等(如民间故事的结局总是坏人被惩治,好人得到好报的“惩恶扬善”的主题),把语文学习与文化传承融合起来。
2.明晰的对话语境,学生在话语展开中增强文化自觉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隐含着“我-你”的对话结构,一是“我”与历史人物的对话,在跨越历史时空的对话中,重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二是“我”与异域文化者的对话,在跨越文化地理空间的对话中,重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三是“我”与昨天的“我”、未来的“我”的对话,在文化心理的联结中,重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自觉。
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选编了《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围绕传统节日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则贯穿整个单元,分别是了解传统节日、交流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等内容。本单元以传统节日为主线,融合了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等多种类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丰富与辉煌成就。可以设置“为外国小朋友介绍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主题对话情境,赋予学生文化传承人的身份,在有目的、有对象、有话题、有语料资源的具体对话活动中,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自觉性与文化自信力。
1.在做事中亲历文化实践体验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7]。无论是亲切感还是感受力,都要求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和观察领悟,也就是要经历具身性的学习。这就需要整合语文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设计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具体做事中获得深刻而多样的传统文化体验。
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选编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二),口语交际是“讲民间故事”,习作为“缩写故事”,“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可以设置“我是民间故事传讲人”单元学习大任务,引领学生以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在课文阅读中学得民间故事的典型表达经验,在更为大量的中国民间故事自主收集、阅读中丰富民间故事的言语经验,在民间故事讲述中进一步稳固民间故事的言语经验,在缩写民间故事中扩展民间故事的言语经验,获得文化创造的体验,进而建构对民间故事蕴含的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
在单元大任务统领下,构建为学习任务群。任务一,讲讲一块石头的故事,分解为两个具体的活动:讲述与聆听,说说(写写)我们的英雄(包括人物评价、为“海力布”石头写简介);改编(包括缩写故事)与重述(改变视角),讲讲劝说搬家的情节。任务二,说说两颗星星的故事,分为三个子活动:根据人物关系讲故事,发现情节起伏评人物,精选内容绘制连环画。任务三,到“民间”找故事,具体有三类活动:听村子(或社区)里的民间故事能手讲故事;收集与比较民间故事,如四大民间故事的比较;在其他艺术形式里发现民间故事,如绘画、雕塑、戏曲、歌舞、影视、剪纸、服饰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任务四,“从前有座山”民间故事会,多种形式讲民间故事(同一故事的不同版本讲,根据连环画讲,不同视角讲等)。多维度的实践活动,不断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2.在生活中领悟文化实践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历史深处走过来的,更是深刻影响着我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思维方法的活的文化资源,无时无处不在,拥有鲜活而丰富的现实文化形态。我们要通过富有吸引力的实践性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传统文化生活现象,关注、了解,参加、体验,认同、传承。
新课标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对如何参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见表3)。
表3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学习内容
这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给出的活动内容包括节日活动、风俗活动、文化主题活动、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活动形式有参与、参加、参观、探寻、传承、分享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让学生积极投身其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课标指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的真实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完成的方案、海报、调研报告、视频资料等学习成果为依据”。这里的评价属于表现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文化参与意识与能力,同样适合运用表现性评价,来评估、反思目标达成情况,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的故事讲述,根据新课标,结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要求,可以设计这样的评估表[8](见表4),从信息认知、信息筹划和言语表达三个维度,分为四个年级,构建一个进阶式的表现性评估量表。
表4 故事讲述活动表现性评估表
在多元对话中既充分肯定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现和创造,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断提高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