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 伟
胸怀“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耕细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为推动能源行业智能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彰显了负责任央企的品牌形象
央企姓党,国企为国。2021年,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中央企业为党为国的责任担当,胸怀“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深耕细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为推动能源行业智能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彰显了负责任央企的品牌形象。
神东煤炭集团严格落实国家能源保供要求,把增产保供、稳价稳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履行能源保供责任。
克服接续 紧张、一线缺员、价格倒挂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供应侧煤炭结构,合理利用铁路“天窗期”安排设备动态检修,逐日、逐面、逐矿、逐站排定增量计划,实现了自产煤生产、外购煤采购、洗选加工、装车外运的高效协同。2021年完成煤炭产量19792万吨,创出25项生产外运新纪录;积极跑市场、抢煤源,外购煤实现最大化补量,创历史最好水平;圆满完成春节、全国“两会”、迎峰度夏度冬、建党100周年等关键时期的保供任务。
制定落实煤质管理、工艺改进提质增效措施近700项,强化矿井、洗煤厂和化验室联动考核,自产煤发热量较计划提高23kcal/kg,提质增效2.1亿元。对接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优先发运高附加值煤种,品种煤超计划222万吨,增效8.9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深入开展技术创效工作,优化工作面设计,推广应用沿空留巷12963米,简化优化通风系统,采取掘锚替换连采、优化掘进面联巷间距等措施,共节约费用6亿元。对外承揽搬家倒面、设备维修、设备租赁、应急救援、工程监理、检验检测等业务217项,创收4.48亿元。
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坚持价值创造和效益导向,构建预算全面管控、责任全面落实的“一盘棋”预算管控模式,推进业财深度融合。将工资总额增幅与同期利润增幅、成本降幅挂钩,落实10个方面62条降本增效措施,2021年实现利润374亿元,是国家能源集团唯一利润贡献超350亿元的子分公司。
神东煤炭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统领,坚持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切实践行“两个至上”,保障矿井安全发展。
建立全员2700项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层级、各岗位安全责任和工作标准,实行“一岗一清单”,实现了安全管理网格化全覆盖,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深入学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坚持保供先保安全,实施矿长记分管理,根据矿长安全责任落实、重大隐患治理等情况,建立负面计分清单和考核标准、记分规则,并将考核结果与安全年薪和职务晋升挂钩,发挥安全主导作用。
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向纵深发展,全面诊断水、火、瓦斯、顶板等系统性重大风险,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逐级开展问题隐患排查,将38条突出问题纳入“两个清单”管理,已整改24条。开展三轮安全生产大排查,排查整改各类问题7529条。建立矿处领导查处不安全行为周通报机制,实行人员不安全行为积分管理,加大高频次不安全行为整治力度,人身伤害事故起数和人数同比下降50%。
深入开展“反松劲、反麻痹、反漂浮”安全专项活动,实行安全包保责任制,业务保安部门对事故单位24小时跟班盯防,事故单位实行矿领导双岗跟班,现场动态达标水平明显提升。制定高风险作业管理制度和安全风险常态化管控10项举措,强化6大类高危不安全行为集中整治,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神东煤炭集团勇担原创科技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的重担,立足世界煤炭科技前沿,全力加强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高效推进智能矿山建设,深入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努力为国内煤矿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神东方案,发挥引领作用。
聚焦主业发展和行业前沿,加大煤矿科技投入和煤炭开采领域核心技术攻关。2021年科技支出14.12亿元,开展科研项目339项,申报受理专利298件。科技创新成果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9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能源集团科技进步奖10项。
顺应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发展趋势,立足企业实际,加快推进智能矿山建设。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22个智能综采工作面、15个智能掘进工作面,投用21类153台井下机器人。13个矿井实现了5G技术应用,上湾煤矿试点“5G+电动车+无人驾驶”技术。建成神东基石可视化系统,自主研发2亿吨智能矿井群一体化生产管控平台,建成全时全融合生产数据仓库,存储数据2.4万亿条。公司成为全国信标委大数据标准化工作组矿山大数据行业组组长单位。
神东煤矿与华为军团强强联合,成立协同创新中心,成功举办鸿蒙工业领域首次商业发布会,积极筹备国家矿鸿工业互联重点实验室。矿鸿系统成功适配井下20种设备、398个应用单元,通过该系统“一碰连”、近场自动识别等功能,实现设备自动接入、智能识别、自主互联,实现人与人、人与机、机与机交互生态,开创了第一代国产工业级控制系统新纪元。
神东煤炭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原则,将绿色发展纳入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构建“先治后采、治大采小、采治协同、以治保采、以采促治”的主动型生态治理方式,创新“三期三圈”“五项协调”“六位一体”生态环境防治技术,持续擦亮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
坚持绿色低碳生产,统筹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做能源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实践者、贡献者、引领者,为美丽中国赋能添彩。深入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积极探索“减+替+汇”低碳路径,力争2025年实现碳达峰目标。“减”,即减少煤炭生产过程碳排放,实现碳排放总量下降。通过采用热泵、新型热管技术回收矿井乏风余热采暖,高效煤粉锅炉取代传统燃煤链条锅炉节煤、水源热泵替换燃煤锅炉、电动防爆车替换柴油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采取全系统智能调速和顺煤流启动方式,减少设备空转和轻载电耗。通过集中简化和规模化生产,实现开采系统简单。采用大断面、多巷道进回风,配套高效通风机、智能通风调风技术,加大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减少电、蒸汽使用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建成2个低浓度瓦斯发电厂,减少瓦斯逃逸排放;“替”,即替换能源消费结构,将煤炭、燃油等化石能源替换为光伏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实现用电用热近零排放。利用采空区、矸石场等建设集中式光伏项目,发展分布式建筑光伏,开展生物质锅炉、区域多元燃料多能互补供热示范等项目,逐步减少、替换传统能源消耗;“汇”,即提升碳汇能力。创建“三期三圈”生态环境防治技术模式,系统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空间结构,累计治理水土流失区与采煤沉陷区496km2,建成全国唯一的采煤沉陷区科技示范园、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建成13167亩“国家能源集团生态林”,优化植物结构,配置不同高度、不同根系种类、不同根系深度植物,使单位面积植物固碳量最大化,实现生态负碳。
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启动创建“神东先行示范区”,规划建设以“现代能源+生态治理+生态产业+X”为特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神东实践创新基地,规划建设万亩生态示范基地和生态健康产业集群,实现水土生态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经济效益提升。成立煤炭开采和生态保护协同创新工作室,初步建成3个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基地。2021年生态建设投资4.66亿元,完成生态环境治理工程113项,治理面积89km2,实现环境零事件。公司获得“责任金牛奖”绿色环保奖、全国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项目奖。
神东煤炭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将全体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高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发挥职代会平台作用,通过广泛征集职工提案、员工代表参与公寓分配、厂务公开等形式,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等活动,打通技术、管理、技能人才贯通通道,助力职工成长成才。2021年发放救助金、助学金681万元,帮扶889人次,帮助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关心关注职工职业健康,开展全员职业健康检查,组织275名尘肺人员康复治疗。持续推进企业文化下基层、文化品牌创建活动,精心组织文体娱乐活动,积极开展职工心理辅导关爱,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围绕产业、生态、教育、医疗、消费等领域,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产业帮扶和消费帮扶、人才帮扶相结合,2021年投入帮扶和捐赠资金8520万元,其中,定点帮扶米脂县、吴堡县3600万元,开展帮扶项目14个,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在米脂县、吴堡县购买春节扶贫大礼包、农副产品累计消费帮扶金额934万元;为两县各引进外部帮扶资金30万元,对外销售农副产品30万元。培训基层干部624名、技术人才543名,招录两县困难家庭大学生20名,帮助两县转移就业困难家庭10人。“送医下乡”,为两县1200名困难群众进行免费体检。积极参加榆林市郝家梁煤矿“7·15”等事故救援129起,挽救遇险人员33名,挽回经济损失超8600万元,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