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 琪 珠海市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和新课标贯彻的重要观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阐释高中历史课程根本任务时指出,应当“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那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呢?2022年广东高考历史第18 题(下文简称“第18 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在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与提升中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兹围绕这一思路详述,以求教于方家。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种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材料二: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周恩来选集》
材料四: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现代化”内容变化的原因。(8 分)
(2)指出材料四中“现代化”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6 分)
第一问要求学生分析“现代化”内容变化的原因。学生首先要知道什么变了、变得如何,才能进一步探究缘由。题中改变的其实是不同时期与“现代化”关联的史事。材料一提及的军工、装备等内容共同指向了军事;材料二中的交通运输业等基本都与工业相连;材料三要结合时代背景,从抗战、“一化三改”、国民经济调整等角度答题。
第二问针对材料四展开。材料中的“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表明,答案应在此句之前。材料前两句话接连运用了两个“同时”表并列,但语气上均侧重后半句。由此,便浮现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三大关键词。题干还要求对意义进行阐释,这便不止于对时代背景和具体史事的解读了。学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家国情怀导向才能正确作答。
该题的设计契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四层”考查内容和“四翼”考查要求。解题时,学生能从追求“现代化”的嬗蜕中理解党领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是“核心价值”的内容体现,属于观照现实的应用性考察;能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和史事线索探究原因和意义,体现了“学科素养”中的历史解释等,属于综合性考查;能广泛提取史料关键信息,精准分析核心概念,视角新颖、方法独特,体现了对“关键能力”的训练,属于创新性考查;能立足教材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梳理运用,是对“必备知识”的有效检测,属于基础性考查。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认为,作为有机整体,“四层”考查内容之间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四层”考查内容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学科素养是连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的重要环节。历史解释的开展无法回避历史研习者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导向,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也必然在大量的历史解释中不断提升。
历史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解释的对象是多元的。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碎片化,它要植根于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框架内。解释本身也并非无的放矢,需找寻突破口。基于此,命题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作为抓手的大概念(Big Idea)——“现代化”。“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任意一个概念、观念都有其自身的知识内涵与情感色彩。
目下学界热议大概念时,多强调其知识内涵及由此带来的学习内容结构化。题目中的“现代化”正是如此。如材料二涉及的交通运输、农牧等行业的直接关联并不大,恰是“现代化”将这些国家层面的努力聚焦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下。又如,四则材料均为相对独立的文献论著,发表在不同时期,反映了不同年代国家建设的重心所在。而“现代化”将文本内容整合,把各时段物质、精神层面的成就统摄于共同发展的主题之中。上述聚焦、统摄、整合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这正是学界关注较少的大概念的主观情感功能。
概念或者观念的主观性往往会随着使用者的后天加工而日益繁复,接受概念的学生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概念背后价值观的影响。题干给出的“现代化”这一大概念本意是用来描述军备、工业等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学生以此阅读某一则史料时,即能体会到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这是价值观念的单维度培养。而当题干运用“现代化”将四则材料串联起来分析意义和原因时,学生通过长编考异的基本史学研究法,能深度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国人由求独立到求富强再到求文明、求法治的心路演进历程,这是价值观念的多层次培养。
这种“现代化”目标追求的转向与心态思路的嬗蜕,有力地说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学生完成考试后,理想信念必然得到了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等观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图1 第18题的知识、情感结构
该题中的大概念是基于历史解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抓手。这也为“双新”“双减”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重要启示。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必须坚持引导教学”,这是“一核”的重要内容。第18题充分考察了学生的单元整体意识、概念解读能力和价值判断,能较好地实现“教学评”深度融合,给一线教学带来了颇多启发。
任一史事的发生都是此前复杂进程的结果性呈现,同时也是此后历史演进的重要动力。教师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向前和向后的两种眼光看问题,使学生逐步形成大单元甚或跨单元意识。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8 课为例。该课中的几个子目间存在较强的时间交集或逻辑关联。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带着学生“向前看”,厘清历史事件的缘起。课堂伊始,教师发问:伟大的转折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转折?由此引导学生翻看第九单元内容进行作答,从而理解转折的“伟大”恰由“曲折”的终结牵引出来,这即是跨单元意识的培养。其次要教会学生“向后看”,摸清历史事件的影响。教师在讲完第一子目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讨论:“伟大的转折”产生了什么影响?指引学生翻看第十单元剩余的内容,理解伟大的转折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第29 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是伟大转折的成就。这就把整个单元以一条线索串联了起来。
通过上述方法经常性地培养学生的单元意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整体性的构建,且对于高考原因类、影响类主观题的作答具有极大助力。但“向前看”与“向后看”都需要尺度上的把握。在教学中既不能无限制地发问“为什么”,也不能无的放矢地探求“怎么样”。这就需要大概念来帮助学生有理有节有度地解释历史。
新课改以来,部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的体例由以往的专题史变为通史,教学难度加大。这突出表现在部分课时内容没有给学生和教师以处理教材的抓手,比如“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等篇目。
基于此,教师首先要将课本中的重要概念讲清楚。因为课本单元标题、课时标题中的主要概念往往渗透着时代主流特征。比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十单元的标题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师在讲授课时内容前先将主标题中的关键概念厘清:什么是现代化?为什么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此前的中国史中有没有现代化印记?长期如此,学生便可熟练掌握解释历史的新视角和跨学科的分析取向,应对18 题这样的考查方式自然游刃有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通过思路讲解,引导学生学会提炼大概念的方法。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单元为例。在单元教学开始前,教师应在预习学案中展示单元课标,并要求学生对课标要求和课本内容进行主题主旨的概括归纳。通过基本的语义逻辑推理,学生基本能总结出,课标要求“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措施”,“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和教训”。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28课讲述了中国为步入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的努力,29则阐释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国家行为”。由此,学生不难从共性、抽象性和上位性三个角度归纳出“社会主义”这一单元大概念,将单元知识结构化为三个问题,即:新中国为什么能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如何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怎么建设?
大概念虽然为学生解释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角度和切口。但史事层面,历史研究又难以摒除主观色彩的介入,历史的评价与意义能够走向正轨仍需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循循引导。
例如,在讲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时,课本既谈到了经验也讲到了教训,二者皆处于“社会主义”这一大概念的统摄下,学生该如何进行评价呢?若单纯地就事论事,便容易陷入偏执,一叶障目。如教师能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曲折与教训正是在“艰苦奋斗”中不懈追求富强的重要体现,体会到历经坎坷后的辉煌成就更显“奋发图强”的爱国力量,那么这一时段的史事、概念便一应串联到主流精神层面上来了。通过对这种历史解释方法的学习,学生自然能够学会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正确看待近现代史苑中的满目琳琅。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大概念为中介,引导学生在历史解释过程中不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从而在内化于心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高考动向,实现教学评的深度融合。
[1][6]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14—15 页。
[2][5]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6、11 页。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24—25 页。
[4]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5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