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儿童审辩式阅读的价值意蕴及其教学实现

2022-11-01 06:14向天成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理性教学活动技能

向天成 赵 微

(1.贵州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2.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陕西·西安 710062)

引言

阅读是人类文化交流、融合、发展和更新的永恒主题,它是支撑任何民族个体有效地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建构意义和形成价值等系列社会实践的重要认知方式。审辩式阅读是一种基于个体理性思维及其内在价值的发展需要,是以审辩式思维原理为分析技术和理解逻辑的深度阅读方式。审辩式阅读的基本目的是个体对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知识、信息、经验、主张、观念等文本内容进行充分理解、辩证分析、合理评价和创意应用。审辩式阅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海绵吸收式阅读”和“娱乐享受式阅读”,它是一种超越单向性吸收知识的深层次阅读类型,其以探究性、反思性和发展性为主要特征的思辨性阅读。

良好的审辩式阅读不仅仅是个体认知行为的改善和个人理想信念的形成,同时也关涉个体所在社会的整体素养的提升和群体价值取向的确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在儿童认知、人格和价值发展的重要形塑阶段,审辩式阅读有助于促进儿童理性认知的发展和内在信念形成,并不断深化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意识。在儿童正式学习活动中,合理引导儿童从小增强审辩式阅读意识,无疑对帮助民族地区儿童养成理性思维习惯、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取向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民族地区儿童审辩式阅读的时代价值

(一)秉持深度阅读方式是信息时代生活的迫切选择

由于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和信息工具的便捷性,信息化社会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纸质阅读形态,出现了以手机、电脑等移动工具多载体为主的电子阅读形态。阅读形态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日常的阅读学习和阅读生活的变化,甚至还影响了个体阅读效能。有研究显示,虽然电子阅读的信息量大、呈现的方式多元化,但是与纸质阅读相比,阅读效果远不如纸质阅读。从本质上说,以手机、电脑等读屏形式的电子阅读是一种读图式的浅层次的阅读,它无法让个体实现传统纸质阅读的系统性和深刻性。电子阅读对个体阅读学习和阅读生活的影响,不仅仅是制约个体系统地、深入地获取有效知识和有价值信息的问题,而且还是影响个体正常阅读定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显然,电子阅读是信息化社会阅读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人们通过电子阅读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创造信息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常态。然而,“在浮躁的网络阅读环境中,读者容易将原本字斟句酌的‘细阅读’慢慢转变为蜻蜓点水的‘粗阅读’,无法进行有深度的阅读”。人们唯有优化自我阅读思维,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坚持以深度阅读方式参与信息化社会的数字化阅读,并通过深度阅读方式学会理性思考,学会从海量的碎片化数字化阅读中,不断获取系统而深刻的有效知识和有用信息,最终方能积极实现个体精神的成长和人格的健全。从这个意义来说,信息化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在信息化和民族本土化相互冲突和理性融合的时代视域下,学校理应从小学就开始注重儿童深度阅读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深度阅读和理性思考的习惯。

(二)注重理性思维发展是基础教育革新的应然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被动的知识学习方式、按部就班的信息交往方式和常规接纳的阅读思维方式,必然不再能够很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与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准确的判断能力、良好的理性思维和独特的创新性思维。

早在2002年,美国“21世纪学习合作组织”首次提出了“21世纪技能”的概念,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学习与创新的技能和信息、媒介与技术领域的技能以及生活与职业领域的技能。“理性思维”(审辩式思维)被明确列入“21世纪技能”中“学习与创新”层次的具体培养项目。在美国提出“21世纪技能”相关研究观念后,世界各国纷纷对各级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框架做出了相应调整,陆续提出了类似美国“21世纪技能”全新的学校人才培养概念,被称为“21世纪技能运动”。其中,“理性思维”则普遍成为不同国家基础教育关注的重要技能之一。

从国内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看,由于国外“21世纪技能运动”的兴起,结合国内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开始了研制与提倡核心素养教学改革。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公开发布,该文件首次将“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放在了贯彻学校课程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位置;2016年9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该报告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发展原则,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对中国学生发展不同核心素养进行了系统阐释,其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勤于反思”核心技能与21世纪技能所倡导的相关“理性思维”具有本质的一致性。

积极关注儿童理性思维的发展,既是21世纪国际学校人才培养的共同诉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人才改革和学科教学革新的应然要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生活与交往形式的剧烈变化,面对多元的价值观念、复杂的社会问题,学会理性思考和合理判断,必然是人们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民族地区基础学校教育理应不断承担起发展儿童的理性思维的重要教学任务,引导儿童养成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发展审辩式阅读技能是阅读教学深化的内在诉求

小学语文课程是开启儿童阅读发展的正式学习载体,儿童从学校语文教育中无疑会获取正确的阅读认识、有效的阅读策略和灵动的阅读思维。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一种重要语言技能,语文学科培养目标必然要求阅读教学理念和阅读教学方式的变化,同时阅读教学理念的变化也是当前社会人们阅读生活形态的重要反映。学界对语文学科教学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变化主要经历从培养语文能力到发展语文素养,再到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阅读教学也随之发生了从“教课文”向“教阅读”的转变。

“教课文”与“教阅读”既有本质的区别,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教课文”主要是关注学生对课内学习的把握,即对课文文本内在要素与整体内容的理解,“教阅读”则更关注学生文本意义的创新构建,即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运用与生活实践。从以上两种阅读教学形态的内在联系看,“教课文”关注的是学生一般阅读学习任务的完成,“教阅读”是指向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与拓展。新时代阅读教学理念的深化,为不断重视民族地区儿童审辩式阅读技能的学习提供了教学依据和阐明了发展任务。

二、民族地区儿童审辩式阅读的教学过程

(一)系统认识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基于发展人的根本教育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规范和激励儿童能动地学习与运用学科课程所预设的文化知识和智慧经验。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基础性任务是帮助儿童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儿童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获取是任何教学活动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一般任务是帮助儿童从文本中获取规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关注儿童对文本内容的系统认识是语文审辩式阅读教学的基础性任务,通过感知性阅读、分析性阅读认知活动,引导儿童系统认识和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结构和主题等问题,以便帮助儿童获取必备的语言知识、文本信息及基本语言技能。引导儿童对文本进行系统认识必然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语文审辩式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性环节。

(二)合理质疑的过程

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当儿童获取了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儿童思考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背景、前提、依据及其适应范围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以致儿童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和更有效提升学科素养。指导儿童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办法是支持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儿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首先不是发展儿童提问技能与技巧的事情,而是鼓舞儿童敢于提出问题和表达自我想法,不断树立学习自信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审辩式阅读教学尤为重视引导儿童发展文本质疑的能力。在反思性阅读层次,通过问题质疑的阅读认知技能帮助儿童对文本中内容、观点、结论等提出质疑和自我看法。引导儿童对文本进行质疑,并不是否定文本的合理性,而是帮助儿童能够辩证地、多视角地理解文本和更好地从文本中建构意义,从而逐渐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和掌握深度阅读的基本技能。发展儿童对文本合理质疑的阅读认知技能必然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语文审辩式阅读教学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深入探究的过程

当儿童在教学中对所学知识产生了疑问和观点,教师接下来的任务是指导儿童运用教学资源探究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如果儿童提出了问题,教师不及时给予反馈和进行下一步引导,那么儿童不仅不能获取实质性的学习进展,而且还会挫伤自我学习和自我发现的信心与积极性。“追求正确性是人类为了改变想法而自觉进行的努力。”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儿童问题探究的引导,帮助儿童发展知识探究能力,不仅有助于儿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丰富自我认知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儿童加强学科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联系,拓展思维空间和锻炼实践能力。

审辩式阅读的教学活动积极关注儿童发展文本反思的阅读认知技能,其实质是强调对儿童文本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审辩式阅读教学活动中,应指导儿童通过文本上下关系的推理或相关资料的搜集,思考深层次的原因和寻找可靠的证据,从而有效解决文本疑惑。通过深入的问题探究启发儿童寻找文本问题的解决思路,是儿童积极回应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根本途径。关注儿童对文本问题的深入探究,这自然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语文审辩式阅读教学活动的必备环节。

(四)自主发展的过程

发展是个体不断成长、适应和改变的过程,它是突显个体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实践状态的重要标志。儿童的发展既受客观性的限制,总是遵循一定顺序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等演变规律,即从不成熟向成熟、从被动向主动、从不稳定向稳定的方向演变。与此同时,个体的发展也具有能动性,即个体能够积极适应周围环境和主动参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思维发展特征,合理引导儿童系统获取知识经验,促进儿童心智、体能的积极发展,而且也需要关注儿童自身发展需求及其发展水平,有效帮助儿童实现个体化和自主性发展。

审辩式阅读教学活动强调引导儿童通过系统的文本认识、合理的问题质疑和深入的文本探究等阅读认知环节,获取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其根本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引导儿童获取良好的文本阅读技能;而且更为注重培育儿童面向其他学科阅读学习及为社会阅读生活所需要的阅读能力和思维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语文审辩式阅读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无疑是指向儿童的未来阅读学习和阅读生活,目的是为了极力促进儿童的自主性阅读和个体化发展。

三、民族地区儿童审辩式阅读的教学路径

(一)增强教师个体性思维,加深审辩式阅读教学感悟

审辩式阅读教学是依托文本载体,帮助儿童学习深度阅读与理性思考的重要教学活动。其中,思考是人的本能,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然而有质量的思考和有意义的思考却不是随处可见的,它需要人们加以学习和练习,只有认识了理性思维规律,掌握了理性思维技能才能实现有效的理性思考。“思想性、思辨性、建构性和创生性是审辩式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师教导儿童思考,教师必须先会自觉地思考。教师自我思维力是开展审辩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自我思维力的提升必然有助于帮助教师提高对教育发展的敏锐力和教学实践的洞察力,有助于改变其固有的教学思维模式。为了有效地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语文审辩式阅读教学效果,教师无疑需要增强审辩式思维的学习,清楚分析与论证的基本原理和实践要领,以加深对审辩式阅读教学的系统感知,准确把握教学环节,科学构思教学活动。

(二)拓展跨学科教育联系,凝聚审辩式阅读教学智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已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追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学术界早已出现提倡“新语文”“大语文”等呼声。但我们可以从这些呼声中觉察到常规的就语文学科而教语文的教学观念,势必不利于语文学科的与时俱进与语文学科内涵的发展。就基础教育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如果教师仅仅以引导儿童追求知识构建的单一阅读教学思维,对儿童的个体性发展与社会化发展则显得有些狭隘和功利,其不可能帮助儿童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理性思考者和正能量建设者。有效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坚持从小抓起、从小培养,帮助青少年自觉把个人理想和追求同国家前途、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思想深深扎根于青少年心灵深处。”基础教育学校的语文审辩式阅读教学是启发儿童基于深度阅读与理性思辨的学习,进而强化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教学活动。为了实现发展儿童深度阅读技能与理性思维的根本目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语文审辩式阅读教学需要有机融合多学科的教学思路,灵活运用其他学科教学方法,进而帮助教师凝聚审辩式阅读教学智慧,以有效促进儿童积极发展深度阅读技能和理性思维。

(三)优化多视角文本解读,激发审辩式阅读教学创造

文本解读是决定阅读教学设计方向和阅读教学实效程度的关键,它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帮助儿童实现与文本、作者之间发生积极联系的重要载体。教师个人经验、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必然会影响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因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取向。在审辩式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提倡教师加强个体性思维的学习,坚持理性思维方式,增强理性思维素养。教师对文本的积极解读直接关涉儿童理性阅读价值观念的形成。尽管在教学客观意义上需要尊重教师教育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选择,但只有当教师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对真的、善的和美的价值观念的阐释,才可能促进儿童的理性养成和精神成长。“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突显时代特征与目标指向”,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对审辩式阅读教学文本内容的解读,理应坚持一元与多样的融合,优化多元文本解读。因为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的多元化文本解读,是不可能有效实现人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结语

理性不仅是对社会共同标准的崇尚,同时也是对民族区域差异的认同。秉持理性是消除偏见、解决矛盾和统领价值的重要方式。理性认知的塑造、平等交往的推崇与和谐共生的倡导是积极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前提。尤其在信息化社会,凭借理性思维方式,有效鉴别、准确获取与高效利用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个体社会生活、职业发展的必备能力。审辩式阅读是帮助个体发展理性思维,合理判断信息和积极形成正确价值的重要认知方式之一。在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是面向儿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场域,“课堂教学仍然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依托和关键环节。”民族地区儿童早期阅读品质的提升与阅读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能够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起点与人生发展的开端,进而养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和形成积极的民族价值取向。鉴于此,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理应从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出发,极力拓展自我思维,创新阅读教学理念,将儿童的现实阅读学习与未来阅读生活紧密结合,从个体深度阅读发展的层面,激发培养儿童的阅读乐趣、发展儿童的深度阅读认知技能和优化儿童的理性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理性教学活动技能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欲望膨胀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拼技能,享丰收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