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2022-11-01 06:14李永皇
贵州民族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传统

李永皇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19;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贵州·贵阳550004)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丰富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国家文化繁荣与发展。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因此,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提高民族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中华民族同心聚力、团结一致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一)“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是各民族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忠诚、热爱的道德情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对亲人同胞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文化,这些爱国主义文化既体现于蕴含深刻情感的经典名言,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体现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维吾尔族木卡姆文化的唱词中的“天下一片昏暗,把奴隶献给苏丹,疆域变成了废墟处处凄惨。在侵略者的践踏下我们葬身荒滩,但我们发誓绝不屈服于阿拉伯人的野蛮。”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反抗阿拉伯强迫传教的爱国主义情感。土家族过年有吃大肉的习俗,将肉同几种菜合在一起吃,即“合菜”,是为了纪念当年土家族儿女在抗击敌人大获全胜得到大肉的奖赏,当前土家族则通过“煮合菜”的形式为战士送行,并在此过程中深化、传播土家族的爱国情怀。从古到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代代相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是各民族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尊崇品德、努力向善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追求,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优良品德的仰慕、推崇和对高尚德行的笃定坚持,反映了各民族对是非、正邪、善恶、美丑的判断和认识。“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既为个体发展提供了道德指引,也能为各族人民团结同心、生生不息提供强大动力。“德善”文化既体现在儒家的仁爱思想和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观念,道家的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等五善,墨家的兼爱非攻的平等正义之德之中,也体现在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所凝结的善道善举,如尊老爱幼、诚信友善等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品质和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等民族独特的品格和精神中。在“德善”文化基础上,通过村规民约、道德评价等规范,引导各族人民知善、信善、行善,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既体现于各民族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行为规范,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体现于各民族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如苗族等民族接待客人时,常以“长桌宴”的形式招待客人,充分表现了民族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

(三)“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

“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尊老爱幼的思想观念,反映了各族人民对父母的爱戴和尊敬、对亲情、亲缘关系的依赖和对故土的思念和眷念。我国各民族是尊崇孝道、以孝育德的民族,“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对维护民族团结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既体现于儒家孝道文化,如先秦时期孔子的“礼”“敬”之孝、孟子孝为本性的孝道思想、西汉时期“以孝治国”的思想制度,及《孝经》 《弟子规》等关于孝道的儒家著作。这些著作记载了关于如何行孝、如何与父母相处的内容,或以“卧冰求鲤”“弃官寻母”等故事形式传播了中国古代尽孝行孝的美德精神,也体现于我国民间的孝道文化和家庭和睦的生活图景。如彝族人民在吃饭时请长者先入座、出行时礼让老人、丧葬中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全程弯腰、抛撒谷粮等行为,体现了彝族文化要求守护孝道、践行孝道的内涵。羌族对祖先劳动精神的崇敬和日常生活中对长辈亲人的尊敬和爱护,体现了羌族人民养亲孝亲的家庭美德。侗族人民视孝为人伦之本,其民间歌谣《父母恩情比海深》唱道:“父母恩情听我讲,细细思量听分明,崽怀在身娘辛苦,子女落地母忧心……孝顺父母人称赞,怠慢老人相邻议纷纭。”该歌谣彰显了侗族人民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四)“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

“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勤劳勤奋、崇尚节俭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反映了各族人民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赞美。“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不仅体现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等箴言警句,也体现于我国古代关于勤俭节约的故事,如《史记·管晏列传》记载,晏子“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此外,还体现于各族人民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和日常行为,比如“省吃俭用,难关易过”“紧紧手,年年有”“勤俭持家百日够,大手大脚一日光”等谚语,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又如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了以勤俭为荣、奢靡为耻的价值观,他们认为浪费食物就是犯罪,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会导致减寿。再如:“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一粒米如珠,一菜不许烂,节约虽有限,万合是十石,滴水汇成河,粒米攒成筐。”这是布依族人民从古至今把勤俭持家当做修身之要、持家之宝、兴业之基,这种家风代代相传,铭记在布依族人民心中。

(五)“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

“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稳定、团结协作的社会关系,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和谐关系和共同团结奋斗的美好图景。“和”文化包括和合、和平、和气、和谐、中和、祥和等内涵,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管子也曾言“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正是在这种“和”文化的熏陶和引导下,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和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既体现于各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民族关系之中,又体现于在长期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套与人为善的行为准则之内,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历史上著名的六尺巷故事和将相和故事,都是“以和为贵”的典型事例,至今广为流传。同时,各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各自的“和”文化和“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如仡佬族的“和合”文化要求邻里和谐、和睦相处,与其他民族建成了友爱互助的民族关系。

(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昂扬向上、自我超越和不断进取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状态,反映了各民族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品质以及奋发图强、砥砺奋进的奋斗形态和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卓越的创造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既体现于经典名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又体现于历史上自强不息的故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大禹治水”“修筑万里长城”等传说故事,这些经典名言故事表明,民族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此外,还体现于民间文学、音乐等蕴含“自强不息”的精神,如《格萨尔王传》记录了格萨尔王凭借英勇睿智、正直善良的品质,通过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最终成为旷世英雄的人物,深刻体现了藏族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又如《张秀眉之歌》描述了清朝咸丰年间张秀眉带领人民起义反抗清朝暴政的斗争之路,塑造了一位坚强不屈、敢于牺牲的民族英雄形象,体现了苗族人民坚强、勇敢、自强的民族性格。

(七)“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

“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伦理和哲学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价值追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生态图景。远古时期,“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使先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体现了各民族的生存智慧和发展智慧。“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既体现于先贤先哲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如孔子的“知者乐山,仁者乐水”,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体现于各民族尊重自然的具体实践当中,如蒙古族“逐水草迁徙”的生产方式,智慧地保护了草原的生态环境,表现了蒙古族人民与自然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壮族在村寨附近种植“风水林”,严禁砍柴打猎,体现了人类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有对树木崇拜和以树木为“保爷”的习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凝结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56个民族共同心理的反映,两者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伟大祖国的土壤中培育发展起来,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提供方向,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依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不断铸牢共同体意识提供核心佐证与可靠资源,中华民族成员依靠共同的文化特征不断强化社会认同和心理认同。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各民族认可、共同遵守的诚信友善、团结奋斗等传统美德和思想理念,这些传统美德和思想理念书写了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呈现各民族共建的历史记忆,使各民族成员深入认识民族悠久厚重的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发展而来的,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印迹,不仅可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可以通过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各族人民在历史事实的感召下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从而铸牢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友爱的民族关系,进而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等道德品质是民族全体成员共有的价值精髓,这些道德品质让各民族能够正确对待差异性,正确认识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意义,为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享、共乐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和现实基础。

(二)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源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民族文化深层本质的体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天然的共生联系。一方面,民族精神蕴含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是民族文化中积极价值观念的深刻体现。另一方面,民族优秀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神命脉和内在灵魂,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等都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创造、认可且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品质的总和,是民族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不仅可以规范和引导民族成员向前发展,保证着社会的安定有序,还可以把整个民族紧紧凝聚团结起来,使民族成员同心同德为本民族和国家整体利益自觉调控个人的行为,将民族和国家的共同价值目标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从而实现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契合。”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利于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推进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民族伟大精神要不断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充实和培育新的精神财富,强化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自觉意识和认同感。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完善民族精神宣传教育体系,提升民族精神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化优秀传统文化在宣传教育上的积极作用,以此大力推动各族人民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到民族大家庭中,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有利于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

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各民族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基本的力量,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和内在基础,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发展的历史根基和文化理想的坚守,才能推动民族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增强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一直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关切点,更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愈发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明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文化自信的树立与坚定存在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必须依托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

民族的文化自信根植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的文化自信起源于各民族对民族文化的信赖感、尊崇感,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激活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提升文化自信的丰富资源,有利于推动各族人民更好地认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思想道德,有利于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生理想、经世之道等精神,在认知升华中增强文化自信。

(四)有利于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离不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蕴藏着民族富有道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思想,通过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承、内化,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念、审美价值、心理活动等。例如,苗族的“芦笙会”、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马尾绣技艺传承等,都承载着各民族不同的价值情感和道德情操,是各民族在从事这些活动和生产技艺中,深刻内化了的道德品质。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高尚道德情操的传承,蕴含着民族高尚的精神品质,如艰苦奋斗、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勤奋勇敢等,这些民族共有的精神品质,不断孕养着民族的高尚道德情操、良好行为习惯和崇高心理品质。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利于挖掘传统文化中高尚的道德观念,使人们在动心动情中体悟道德,培育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德育体系,从而提升德育教育效率和质量。传统的德育模式如家风家训便以家庭教育的形式将道德规范内化到家庭成员的意识深处,塑造出了高尚的道德品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这些传统的德育模式为当前社会公德建设和个人道德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推动构建多元灵活、卓有成效的德育体系。

(五)有利于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人类能够摆脱自然界的束缚,能够求得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主动地利用自身的文化改造自然,求得生存和发展。”可以说,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这种价值观念逐渐内化为民族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这种生态理念逐渐成为各民族的行为准则,推动各民族逐渐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新时代,人们更应该培育和牢固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人们牢固树立保护自然生态理念的重要路径,既有利于帮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保护自然是我们必须遵守的价值理念,并不断提升各族人民对保护自然重要性的认知度、认同感、参与度,推动各族人民自觉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其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又有利于完善生态教育体系,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不断丰富生态教育的内涵,将生态理念转化为人民能理解、易吸收的教学成果,构建更为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不断提升生态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时代精神是民族和国家进步的精神动力,因此,只有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应结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内含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之一,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而以时代精神激活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2.彰显时代创新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融通古今,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时代创新精神。新时代,要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为广大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在继承和弘扬的过程中要将其置于当代文化语境中,积极融通古今,比如对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3.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当今,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冲突日益激烈。一方面,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文化、没有时代精神,则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另一方面,要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只有不断从时代精神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增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传承延续下去。因此,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时,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民族文化繁荣昌盛。

(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文化认同是各族人民凝心聚力的重要纽带,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以及各民族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过程。

1.弘扬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创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为主线,以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为主体,创新节日形式,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内涵,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浸润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

2.发挥“共享书屋”功能。第一,把“共享书屋”建设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组织开展各种公益阅读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使“共享书屋”成为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阵地。第二,把“共享书屋”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平台,教育各族群众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个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促成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第三,把“共享书屋”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活动窗口,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在鼓舞人心、凝聚人心中的作用,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民族关系。

3.突出载体作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节日特点,不断丰富各种节日活动的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孕育出不同的活动形式,不断提升节日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在重阳节期间,要突出孝道文化,开展敬孝活动,以此来推动各族人民继承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孝文化。

(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构建和谐校园。

1.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要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营造“人人为教育之人、处处为教育之地”的良好育人氛围。因此,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在民族高等院校开设民族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选择。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使之贯穿于从启蒙教育到继续教育各个领域,让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达到有机统一,从而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内化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国家培养和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地方,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展示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场所,具有强烈的教育功能。坚持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把各种日常礼仪灌输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渗透在各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德育思想融入到学校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之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故事演讲比赛,讲活中国故事,让学生自觉接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厚植爱国情怀。

3.营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学校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作为载体,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学校建筑、教学设施之中,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比如,在学校教学楼设计上,注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在人口较多的苗族和侗族地区,学校教学楼可分别设计为苗族吊脚楼和侗族鼓楼样式,让学生感受到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学校文化墙上,定期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展板,宣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德育价值,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校园充满民族优秀文化底蕴,最大限度地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把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宣传家庭美德,培育良好家风,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真正提升家庭教育实效。

1.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家庭教育。习近平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日常生活中,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家庭教育之中,即家长要经常性对孩子进行传统德育教育,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家长要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团结友爱”“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道德精神用于教育子女,引导子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2.大力弘扬和传承优良家风。“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家庭成员彼此间的爱护、文明礼貌的风气、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子女的良好品德,促进其美德发展,对孩子传承家庭美德都是积极的动力因素。”家风家训是新时代文明的象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家风建设的“根”和“魂”,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要以家风家训为镜,深入挖掘传统家风的丰富资源,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家规家训、家庭美德作为一道精神“大菜”,与家庭成员共品共鉴,使其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的新型家风,让美德在家庭中传承发展。

3.增强孩子的亲身体验。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家长应该经常性地引导和陪伴子女参观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观赏民族歌舞,增强下一代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使孩子在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接受道德教育,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家庭开展“文化润德”亲子阅读系列活动,把读书学习的气氛带入家庭,营造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家庭良好氛围。

四、结语

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世代相传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民族成员的道德培育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新时代,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思想成为各族人民群众共同认同的行为准则、价值理念,既推进了民族和谐共融,也推进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传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MINORITY REPORT
拿出精神
少年力斗传统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