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香 冯玉珠
(河北师范大学 家政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红色资源的重要性,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地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红色”与革命斗争息息相关,代表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个时代的优秀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庭风尚,体现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廉洁自律、亲情友情等方面的精神风貌、群体意识和政治品格。红色家风资源“集精神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于一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所创造出来的,并长久地在家庭范围内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和。
红色家风资源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家庭记忆。其物质载体有红色文物、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精神载体则有文艺作品、英雄事迹、历史事件等,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活的党史教材、宝贵的教学资源。
红色家风资源按内容可分为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严守秘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持家传统。
中国自古以来便由家国天下的历史传统,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畏,是高风亮节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是忧国忧民如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将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植入每个红色传人的心灵深处,舍小家为大家,随时随地响应党的号召,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彰显出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奋读,周树人为挽救所谓“东亚病夫”弃医从文,化身民主战士以笔做剑,并写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对其后代进行严格教育,其孙周令飞更是继承其祖父之爱国主义,立志于传播和普及鲁迅精神,推动现代中国文化创新发展。毛岸英自小深受毛主席影响,主动请缨参战朝鲜壮烈牺牲,将爱国主义深深的刻到了骨子里;贺龙家族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诚是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必需的政治品质。老一辈共产党人们不仅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更是将其作为传家治家之重要内容。赵一曼身受酷刑,却誓死忠诚,不说出党的秘密,“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并在临死前仍然给自己的儿子留下遗言希望自己的儿子尽快长大,进行反动抗日斗争。革命家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生命向后代、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定。忠贞不渝,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最纯真的政治底色和红色基因。
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持家传统。“节约标兵”黄克诚:晚年病情不断加重时,拒绝治疗和用药。“我已经不能为党工作了,不必为我浪费国家的钱财……”“正人先正己”即是他的工作作风也是他的严格家规,他把拒收礼物作为党纪约束自己,作为人生美德要求自己。开国上将钟期光“一粒粮食也不能浪费”,饭菜掉桌上,捡起便吃;自己买信封、邮票回复群众来信;从不就子女成长打招呼。对于父亲钟期光,子女钟德浙是这样评价的:“我的父亲一贯艰苦朴素,公私严格分开,从不以权谋私。”作为“红透了心的共产党人”,其为人处世自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7个子女。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火中走来的经验教训,即便后来经济建设,生活富足,老一辈共产党人们也时刻谨记,不忘对其子女进行节俭教育。
红色家风资源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物质性资源和非物质性资源。物质性资源如红色家庭历史遗存,或者家风展览馆等实体建筑、影音传媒资源等;非物质性资源如文字、家训、家规等。
红色家风多以音视频等为载体记录传承下来,广而人知。如《红色家风》专题纪录片、《家风中华》第三季之家国情怀、《红色家风》公益短片、微视频《红色家风代代传》,更有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演绎出来的老一辈共产党员们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我们亦能从革命遗址的参观游览中领悟红色家风。如宁波首个红色家风主题公园,将“青山绿水”与“红色家风”有机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时代家风传习活动,让红色家风在青山绿水间代代相传;再如南山红色家风家教文化馆、晋江内坑在修缮革命遗址的基础上,建家风家训馆、海南省档案馆设置“中国共产党人家风”专题展览。
当然,我们更多的是从红色革命者们给后代所立下的家训家规等非物质性资源中感悟红色家风。刘少奇教导后代“做自立、诚实、正直的人”;刘伯承奉行的是勤俭节约家风、不占国家的便宜;罗荣臻告诉家人“生活不要搞特殊化”;张闻天的家风家训则是“苛待”自己最亲近的人;周总理更是顶下著名的十条家规规范教导子女。这些家训家规或有文字材料,或为口头流传,这些革命者的后代们都以红色家训中的美好品德为方向,在革命前辈们的潜移默化中收到感染和熏陶。
红色家风资源还有其他很多分类方式,比如按地点分、按时间分等。按地点可以分为陕甘宁红色家风、湘赣闽红色家风、左右江红色家风、京津冀红色家风、江浙沪红色家风;按时间可以分为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家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红色家风、改革开放时期的红色家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红色家风。
红色家风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形象化表达,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挖掘红色家风资源,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全球化背景下,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国家通过新媒介传播其价值观、生活观等,进行文化渗透,推进其所谓“民主化进程”,为瓦解中国自身文化认同,分化、西化中国创造条件。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增强中国话语权的现实所需。对红色家风资源的挖掘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红色家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体现在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上,因为红色家风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每一个红色家风故事的背后都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革命利益大过天”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征程中抛头颅、洒热血,经受艰难困苦考研的精神支柱。对红色家风资源的挖掘,深刻领悟并学习其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红色基因,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人,传承老一辈共产党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进取精神。
挖掘红色家风资源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红色家风的内容大多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而红色家风资源作为红色家风的外在表现载体,对红色家风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领导下得以继承创新,并在传承中不断吸收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红色家风蕴含着崇高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形成了延续至今的优良道德规范,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训我们自小就耳熟能详,曾国藩认为勤俭是一个家庭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在艰难困苦的战争时期、长征时期,为了革命需要,爬雪山、啃树皮……这正是对传统勤俭家风的传承,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今,我们不应该让勤俭节约的家风离我们渐行渐远,于当代青年、于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加以创新,取其精华。
挖掘红色家风资源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良好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同根同源的,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文也提到红色家风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红色家风如家风一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互通,相互影响。“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同时“爱国”也是红色家风的首要内涵,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是红色家风区别于一般家风的重要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时代新人,而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首先在家庭,通过家庭对红色家风资源的开发,在家庭教育中感悟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时代青年对祖国的深厚依赖,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挖掘红色家风资源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要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普及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学校的思政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引入红色家风案例,更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以红色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磨炼心性、砥砺道德品格,有助于推动思政教育更好的落地实施。
挖掘红色家风资源,有助于推动红色旅游研学,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受革命建设的特殊性影响党来自基层、深入群众,在党的带领下所形成的红色家风自然也深入乡村、深入群众。红色家风以红色家风资源为载体,借助红色家风资源组织开展活动不仅能领略红色家风的独特内涵,还能够发挥联动效用,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红色家风资源与旅游相结合,开发红色家风旅游参观路线,发展红色家风研学基地,同时利用乡土文化,开设红色民宿,注重利用红色文化与旅游的联合效应,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庭在红色家风的传承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对红色家风文化教育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家庭教育中忽视德育,将红色基因素质教育寄托于学校老师身上。父母对于孩子的文化成绩、技能提升非常重视。有78.3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其次,家庭教育中,家长不清楚红色家风的具体内涵,对红色家风的认知混乱,将传统家风与红色家风相混淆,这一点在调查中体现得非常明显,有55%的人将“孝亲孝友”作为了红色家风的内容。在家庭教育中要求子女有孝顺、勤奋、坚忍、好学、谦虚等品质,忽视了红色基因特质的传承。由于红色家风资源没有相对固定统一明确的主题,对一些红色家风的典型事例大家并不了解。更遑论对红色家风资源的开发与挖掘,据调查,有近八成的被调查者没有特意对其所在家庭或地区的红色家风资源进行自觉挖掘和开发。再次,家庭教育中缺乏红色家风实践活动。红色家风资源更多的是作为红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实体资源存在,通过访谈了解,有将近2/3的人没有通过家庭参与过红色家风实践活动。由此可见,物质性红色家风资源的社会开发利用率很低。
目前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在学生中传承红色家风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但学校教育中关于红色家风的传承不够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红色家风文化教育体系散乱。红色家风进校园的主要方式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并没有开设红色家风相关课程,思政课程中涉及红色家风内容少且缺乏系统的研究。据调查,多数教师学者没有接受过红色家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的业务培训,难以掌握其教育方法和精神内核。这是在理论研究层面出现的问题——红色家风理论研究欠缺。
在政府管理层面来讲,红色家风资源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缺乏一个有针对性地红色家风资源管理规范制度和部门。弘扬传统家风,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而对于红色家风资源的开发与整理工作只能依附于政府举办的家风活动中,对红色家风的整理收藏工作也没有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此外,关于红色家风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制度也还未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着红色家风资源的整合工作。红色家风资源多作为红色旅游基地,虽然每年都会有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调研,但多“感悟红色基因”,对“研究党性党风、红色家风”较少。
传承弘扬红色家风,首先要合理开发,保护利用好红色家风资源。对照问题与问题存在的原因,对于红色家风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应从以下几点进行:
我国红色家风资源虽然丰富多样,但其分布过于分散,受早期革命游击战主要在农村、社会建设也主要在农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红色家风资源多分布在各个村庄,所以要在健全相关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政府部门团结社会各界一切可以团结力量搭建红色家风交流的官方平台,注重资源整合。要加强与各级政府资金项目挂钩的各种政策配套支持,促进与培育更多愿意从事基层红色家风和教育阵地建设志愿服务事业的公益专业型社会组织机构的挂牌成立,并加大扶持此类基层公益组织活动推动乡村红色家风基地建设。此外,尽快将诸多有价值的革命遗址申报列为“基地”及文保单位,加强其软、硬件建设,才能使之得到保护、开发利用。
红色家风资源剩不在量多,而在于其质精。对红色家风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老一辈革命家们舍生忘死,无怨无悔,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奉献一切,正是这种家国情怀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着重推重红色家风研究,丰富红色家风相关的理论成果。要以家庭为单位、以学校为单位,善于发现红色家风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价值。
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和规范标准,是保护利用红色家风资源的必要之举。在深入做好中华红色家风文化普及教育传承及创新建设中,政府要特别加强舆论宣传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以及做好相关工作监管。要在全国范围内出台红色家风资源管理办法,并搭建相关部门专门负责红色家风资源的管理工作,对红色家风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进行整体规划、具体落实。各级政府要不断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出台,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相应国家地方政策措施的工作监管与落实。全面摸底调查各类红色家风资源,并逐级进行分类划分,对全国各地各类红色家风资源进行科学、系统的归类整理,建立红色家风资源数据库,加强政府对红色家风资源的线上线下双线管理。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红色家风、传承红色家风的重要氛围。百年奋斗征程中革命实践众多,但人们知道的很少,要通过宣传、文化熏陶,适时组织开展活动,把爱党爱国、修身自律,勤劳节俭、勤奋好学等等家风植入每个红色传人心灵深处。在社区范围内,可定期开展红色家风宣讲活动,响应妇联活动安排开展“最美家庭”评比活动,领导社区向好向善。在社会范围内,充分利用红色家风资源,利用博物馆、革命遗址等场所开设红色家风展览馆等红色家风宣传场所。例如厦门市海沧区廉政教育基地开设红色家风展览馆,并联合举办一系列红色家风活动,让前来参观的人们充分了解到革命先辈秉承的好家风好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