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婧
(长江大学 湖北 荆州 434023)
中国很重视儿童教育,最早在《周易·蒙卦》中就写到要好好对待孩童的教育,孩童的教育强大了,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千秋万代。中国古代“小学”教育也称“蒙童”教育,小学教育的原则是在孩童时启发他们智慧,施加正确的教育,一方面是为了使蒙童更好地成长,另外一方面则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在我国历史上对蒙学教育特别重视许多名家都撰写了蒙学教材或者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文章,这对于促进蒙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宋明理学家朱熹,他不仅在理学领域很深的成就,在蒙学教育方面他也取得了颇丰的硕果。特别是他编纂的蒙学教材,《童蒙须知》《朱子家训》《训子从学帖》和《训蒙绝句》也曾传诵一方,风靡一时。虽然朱熹的蒙学教材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但是朱熹编纂的教材将中国美好的传统忠、孝、仁、义贯穿在蒙学教材中,对于现代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本文从朱熹的蒙学教育的基本内容、蒙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对当代的启示三个方面来阐述。
朱熹的蒙学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他编纂的有代表性的教材中,从教材中窥探朱熹的儿童教育,更好的理解朱熹儿童教育思想。
第一个是《童蒙须知》。他的内容很小且篇幅也不长,全文总共只有五节。《童蒙须知》讲述的都是通常在身边发生的小事,通过日常发生的小事教会学生尊重父母、有规矩、仔细严谨地做事,这篇文章完全不涉及说教,讲大道理,通过身边的小事让孩子得到言传身教。
第二个是《小学》。小学分为《内篇》和《外篇》。《外篇》主要阐述的是怎样和别人交往、怎样维系家庭关系、怎样为人处事,并强调了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和纪律,这样才能使家庭美满社会和谐。
《内篇》分为四篇分别是《立教》《明伦》《敬身》《稽古》。《立教》说明的是古代名人的为人处事之道。《明伦》体现的是君上和臣子、父亲与儿子、夫妻、孩子与家人以及朋友之间的这一种关系。《敬身》阐述了古代先贤们的好的值得我们效仿的一面。纵观《小学》这一本书,他主要阐述的是与人之间的人情世故以及古代先贤对于我们的教育作用,这对于蒙童来说也是在以后的立身处世当中也必须要学会的,同时也阐述了孩童的修身养性以及在立足社会中需要遵守的规则。
朱熹的儿童教育原则体现了儒家一贯而之的“中庸”思想,教育方法则是根据孩子的天性以及身心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
在唐朝时期儒学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在唐末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到了宋朝时期,儒学有了新的精神面貌,朱熹吸收各家所长,成为新儒学的集大成中。他继承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并发展了儒家思想并做了新的阐述,朱熹认为“中庸”不偏不倚,过往不及,跟马克思所提倡的辩证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中庸”思想体现在儿童教育上则是,作为教育者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孩子。他的“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智”并举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发达,统治者扩大科举取试的名额,市民阶层活跃,当时百姓的世俗心以及功利心很重,他们往往重视教育带来的好处,却轻视道德教育。朱熹针对当时出现的这种现象,并明确提出了教育一方面是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则是要“明人伦”,强调了教育的功能是教书育人,要重视道德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数人”,只重视知识而不重视道德,就犹如脱缰的野马一样,会达到不可控制的局面,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把“德”“智”相结合。知识的增长能促进道德的提高,而道德的提高反过来也能促进知识的增长,“德”“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儿童是刚刚接触社会,刚刚接触系统的教育,作为教育者要为儿童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并且儿童心智不成熟,外界的事物对他影响很大。所以,朱熹他撰写的《小学》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识字,另一方面也是为孩童的德育奠定基础。在儿童时期要发展孩子的智力,即学习知识,但是同时又要辅之以德育,并且是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孩子,创造条件,使孩子既能够发展智力又能够发展德育,这样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能够分辨是非,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从”他律“的人格最终形成”自律”的人格。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当时的孩童教育中,当时的教育只注重孩子获取知识,却忽视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针对当时的这种现象朱熹提出了“理论与实践要相结合的,就像自己的眼睛和腿一样,如果没有眼睛看不见也不能走得很远,如果走得很远但是眼睛看不见那么也是空谈。知道得越多,那么走的就越远,走得越远,那么知道的也更“知道得越多,实践起来就越笃定,实践的越多,则知道的也会增加。”朱熹又说:如果一定要论谁先谁后,那么则是只先行,如果要是论轻重,则是“行”的重要性要大于“知”。学的再博学再精通,如果没有实践那么也是空谈。”
朱熹在孩童教育中讲究用“事”来教化蒙童,要求孩子根据“事”来行事,朱熹的“事”比较晦涩难懂,但是朱熹并不要求蒙童明白“事”的深刻含义,只要蒙童在行事的时候能根据“事”的规则行事,这也体现了朱熹重视对于儿童的道德教育。朱熹的知行相辅相成这就要求孩子在课堂上习得广博的知识,在课后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这样就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孩子有了丰厚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也能体会到知识带来的快乐。
3.树立目标与实践
孩童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是一张空白纸,需要教育者辅助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带,而“立志”在孩子的人生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立志”说明孩子首先要有一个远大的志向,对未来有一个规划,有了远大的志向,并为志向为之努力,那么孩子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人生的快乐。反正,没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指引,将一事无成。朱熹说:“读书读多了自然就记住了,义理不精通,花心书思也能达到精通,只有立下志向这个事是需要很认真地对待。但是立志不是空口说白话,需要与“践行”相结合起来,并且应该从长远出发也要着眼于现在的小的方面立志。即既要有长远的高处的目标,又要有短期的具体的目标,并且在孩子的立志过程中,父母、老师要对孩子的行为提供机会,并在实践中进行指导,使蒙童在实践中获得他们的目标,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加坚定目标,并未目标奋斗一生。通过实践行动培养他们的习惯,并且使这种习惯变为一种品格,即强化了孩童的品格教育同时也为立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给予积极正面反馈
朱熹的中庸思想还体现在对于儿童规范进行引导,孩子具有可塑性,朱熹非常注重对儿童进行引导和规范,朱熹在《童蒙须知》《训学斋规》中制定了详细的道德规范,让学生从着装、言行举止、再到打扫、读书写字、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有章可循。儿童的心理特征是随着接触的事物增多,他们的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可变性到可塑性。在八岁之前的儿童他们对于读写、感官体验、言语、动作以及其他细小的事物都是非常敏感的,根据这一特点,教育者要抓住好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引导好学生向健康的心理发展,并且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规范,让孩子逐渐明辨是非。这样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价值,在引导中给予孩子多的赞美,多说“好”少说不,给予孩子一个自信的积极的环境。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不要认为他还是个孩子就一再的否定孩子的想法。多给予积极的正面反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顺其性情,寓教于乐
朱熹正确的分析出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天性,如果教育者能根据孩子的天性进行教学,那么孩子将会受益终生,否则,贻害无穷。根据孩子的活泼好动,喜欢自由,玩耍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音乐、舞蹈等教学方式,让孩子和老师一起互动,这样孩子在玩耍中得到了知识,并且这个知识会在他的脑部一直盘旋,当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孩子能够立马想到老师用的什么方法。其次,还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动画具有生动、形象等特点,而且小朋友也都喜欢动画片,能够一开始就激发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沉浸其中,使得孩子在乐学中得到知识。最后,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乐学。中国有许多名人故事,这些名人故事背后也有着许多的优秀价值观,教育者可以通过讲述名人典故身后的意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2.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古今中外都有人提倡过也呼吁过,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这种教学方式,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落到实处。朱熹主张采用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天性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每个孩子由于他出身的背景,所接触到的人和事的不同,所以每个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作为教育者,应该根据孩子身上不同的特点,对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杜威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生活。”首先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教育,生活实践是大家一切知识的来源也是检验知识的试金石,孩子有了丰富的生活的经验多姿多彩的生活,那么对于孩子在以后的学校教育中会有一个基础也能够让孩子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初步的形象认知,其次,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教育,让孩子在以后的课堂中,能够拥有丰富的学识。根据建构主义原则,作为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生活中所拥有的知识来进行教学。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差异以及优势和劣势,作为老师则应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肯定儿童期价值,让儿童成为教育主体
作为孩子的父母或者老师,首先得意识到孩子首先是独立的个体,作为成年人,要尊重孩子,公平公正的对待孩子。在当今世界,很多父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要夺取名利或者争得面子的一个工具,一味地压抑孩子,让孩子每天有忙不完的作业,每天说着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这样的话语,让孩子生活在愧疚当中,实则,忽视了孩子自己也有思想,孩子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身心特点。孩子是独立的,而非父母个人的财产,孩子需要学习,但是更多的是要建立在孩子他们自己的特点上所学,孩子是教育的主体,作为家长、教育者做得更多的是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是非,而不是强制性的压迫学习。朱熹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以及天性,提出了“孩子的人情世故,比如群臣之间的对待、父亲、兄弟、好友之间的人情世故,都需要再孩童时期打下基础。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教小孩,对于义理可以只说个大概,但是要加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朱熹强调孩子的教育要注重实践,要从具体的事情出发,不能泛泛而谈。朱熹的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教育内容,儿童的内部思维,根源还要来自外部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孩子才能够获得丰富的学识,才能从感性的地步升到理性的地步。孩童时期,孩子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是处于正在形成过程中,父母、教育者教孩子具体的事情,不仅能够让孩子从具体的事物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也能够从具体的事务中锻炼思维。其次,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是拥有独立的人格,在教孩子具体事务时,应要注意,孩子是自己的主人,作为孩子的长辈,不应该过度干涉,要注重孩子的感受。“教以眼前事”这个观点和外国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有相同之处。蒙台梭利认为“来自智力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来自儿童的感官。”因此他设计了很多教具让孩子使用,使孩子在玩教具中获得发展。并且儿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作为教育者要看到孩子这一特点,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以及他们的探究性。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中包含着对于儿童重视实践以及从微小的事情做起,尤其是蕴含着对于道德教育的建设。而朱熹的孩童教育也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所以朱熹的孩童教育首要的目的则是加强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其次则是根据孩子的天性和特点采用各种合理有效的方式教育孩子。朱熹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时代的烙印,有一定的封建伦理纲常的成分存在,但是也不可否认他在儿童教育方面所做出的杰出的贡献。
首先朱熹根据他的过往经历以及所出的时代的背景,提出了在儿童教育方面的理念。朱熹看到了当时儿童深受当时当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儿童的摧残。从而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朱熹儿童教育方法的最大的特点之处在于他重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是要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的。朱熹提出的这个理念距今有一千多年了,但是在当今教育当中仍然有一部分教育者认为孩子不是独立个体,抹杀他们的个性特征,还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仍让是以讲授为主,孩子在课堂上表达他们观点和想法的机会很少。在生活中,教师也会用一些约束大人的标准来约束学生,使得学生在很多认知上都趋于一致。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应当看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尊严,作为教育者应当遵循孩子发展的规律,孩子的身心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以及健康成长。
其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是苛刻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一个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吸收知识,创建更好的人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古代以前,常常把老师架在一个高出,老师的威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这样的思想关系使得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不利于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升。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者要严慈相济,宽严相济这样师生才会有一个和谐的关系。
最后,孩子首先要有优良的品格,这样的孩子才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才会不做有愧于家庭、国家的事情。思想品德建设是所有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是朱熹儿童教育最核心的一点。朱熹继承了儒家德育重于文教的传统,把道德教育放在儿童教育的首要位置,并在自己的学生中积极地开展道德教育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