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飞.马运锋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临床科学的一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对临床医师的临床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作为医学院校和教师应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训练,提高教学质量[1]。随着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在病人实体操作实训时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继而影响到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学质量[2]。为了给学生增加实践机会,有相关研究学者和临床医学专家指出可以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学生到医务工作者转变的桥梁,是培养合格医师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由于医患关系紧张、患者自我意识增强,以及相关法规的限制导致学生只能说不能做的现状,特别是一些急危重症在处理时不能够对学生进行示教的现实,使临床教学质量大打折扣[3]。这就使学生由于实践匮乏而不能够从容面对患者,学生的不从容表现导致患者的不信任,以至于拒绝学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操作及必要的沟通,使学生的成长速度减慢,不利于医学教育的发展。所谓标准化病人,主要是通过塑造符合临床病状的病人,从而为练习者提供参考以及模拟环境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模式主要应用在实训性较强的医学领域,最初兴起于西方,而后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医学资源需求的迫切性开始逐渐在我国流行[4]。学生标准化病人是指,学生在经过培训后模拟病人的症状体征,表现出病人临床实际问题,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去扮演病人,充当评估者的功能。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可以对医学生各项临床实践技能、多种临床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应用较多,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融入情境教学法,在经过反复实践后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反馈。
按照标准化模拟病人标准和要求对医学生进行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按照《中医骨伤科学》教材,以及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择常见的骨伤病症作为学生标准化病人实训项目,病症部位包括肩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胫骨中下段骨折、桡骨远端骨折、骨髓炎、膝骨性关节炎、肩周炎和腰椎间盘突出[5]。按照自愿、健康原则选取30名考试成绩处于中上水平的优秀学生,15名学生充当模拟病人,由教师和高年资骨伤科医师对学生展开培训,对典型患者的典型病症进行模拟。选取2017级中医学专业中医四班学生98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9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两组理论授课教学由同一个老师进行。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辅以病案讨论和普通实训及作业进行施教。
观察组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经过培训的学生分别充当骨伤科八个典型病种模拟病人:挠骨远端骨折、胫骨中下段骨折、肩关节脱位、髓关节脱位、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骨髓炎。并配合一些道具(如红汞等),模拟病人在不同病症时的真实反映,包括症状、痛苦表情和体征,供医学生实训操作训练。并对模拟病人展开望、闻、问、切、动量诊,对模拟病人的过往病史进行询问,常规进行体格检查,医患对话和信息交流等,让学生对病症和病种有清晰的认识,按照教科书指示对诊断要点和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做出初步的医学诊断,并给出理法方药。
根据教学大纲的考核办法规定,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在学期结束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进行目标考核。理论考核内容包括中医骨伤科学教材的章节内容,实践技能包括对关节和筋骨检查法、伤科六诊、神经血管检查法、夹板和石膏固定法、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这几个项目,按照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学生不同教学方法的意见反馈进行收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关于培养动手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沟通能力等方面内容。
采用SPSS 23.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本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其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行t检验,P<0.05表明组间所得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49名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74.68±4.57)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为(71.43±4.55)分;观察组49 名学生理论考核成绩为(82.43±5.31)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为(86.26±4.07)分。观察组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理论考核成绩 实际操作成绩观察组 49 82.43±5.31 86.26±4.07对照组 49 74.68±4.57 71.43±4.55 t值 5.745 17.005 P值 0.000 0.000
通过对观察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共发放49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9份,有效率100%。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的有47人,占比为 95.92%,只有2名同学认为自己已适应了传统教学法,暂时不认可,占比4.08%;46名同学认为应用标准化病人的方式能够巩固理论知识,令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占比93.88%;43名同学认为该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比87.76%;在与模拟病人沟通交流过程中,46名同学认为能有效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和水平,占比93.88%;有45名学生乐于充当模拟病人,不仅可以收获劳务报酬,有效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还有助于促进学习,占比91.84 %,见表2。
表2 观察组学生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评价[n(%)]
标准化病人最早是1968年提出来的,经过训练可以准确复制表达实际问题的病人,主要是由非医疗工作人员的正常人或真实患者来模拟病人症状体征,对病人在临床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准确表现和反应。这种方法最初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应用比较广泛[6]。1998年,在我国首次使用,在临床能力评估方面具有多种优势,例如可以重复使用、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等,在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中应用更加普遍。学生标准化病人是将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进行临床基本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与指导。经过培训后,学生在假定情境当中来充当患者角色,创造真实的伤病情境,让学生进行望、闻、问、切、动、量诊。学生利用课本知识来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并与病人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对课本教材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临床基本技能[7]。
在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主要目标是对临床医学实用性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在传统医学教学中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同时会辅以病案讨论和多媒体教学。虽然这种方式有助于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学效率较高,但这种教学方式是属于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中比较被动,学习兴趣较低,动手能力差,缺乏对学生技能训练,学生在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8]。随着互联网普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来获取知识,课堂中理论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来获得,降低了对课堂理论教学活动的依赖,学生的主动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对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才是当前医学教育中的重点任务[9]。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护理带教工作中更加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主要以授课为基础,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在师生之间难以达到良性的互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致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10]。通过培养标准化学生模拟病人,将其应用于骨伤科实践教学,建立现场模拟病人场景,对学生实施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其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改革旧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以教科书、教师、课堂为中心的“老三中心”教学方式。其转变成注重学生发展、注重学生学习、注重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教学方式[11],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式,培训标准化学生来作为病人,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建立模拟情境,开展模拟教学,充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教学。在学生标准化病人中,可以让学生直接与模拟病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进行望、闻、问、切,提升医患沟通能力,对病人的既往病史进行询问,并常规进行体格检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学习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可以让课堂中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更好消化,加强课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性[12]。同时,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的应用,还能有效解决师资资源不足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适当获取劳务报酬,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也为学生医师资格的考试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学生今后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13]。在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过程中,需注意要在遵循自愿、健康的基础上,选择成绩中上水平的学生来模拟病人,具有良好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者,无皮肤病或传染病者,对典型病例中真实的患者进行准确模拟。其在培训过程中应选择骨伤科专业临床医师作为培训教师,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在选择典型教学病例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筛选,在选择实训项目时具有较强的模拟性,症状体征典型,在模拟病人实训时应注意用力适度,确保规范化操作,掌握技术要点,避免对模拟病人产生伤害。
在传统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是学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采集病人的四诊资料,再进行临床诊治医疗实践,对医学生操作训练还是依赖于教学医院实际操作训练。但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改变,对于部分无医师资格的实习医生,临床技能训练机会减少,很难对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进行训练,在教学中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对医学生器材器械操作和使用的练习,学生对既有知识无法从理论过渡到实践,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难以达到医疗教学目的。而且随着医学生人数增加,临床技能实践操作资源更加匮乏。因此,对临床教学改革的讨论很有必要。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对临床中医骨伤典型病例有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应用,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脱节的情况,学生可以在模拟的情境中来接触到临床,给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进行临床操作技能实践,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学生标准化病人是对疾病的各个阶段和进展变化来进行实践模拟教学,让学生可以对病程发展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对理论知识体系有更加深层次的掌握,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将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实训中能够有效解决医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从而为社会以及医学界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学生标准化病人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应用,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自己模拟病人,解决师资资源不足等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