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军
(镇雄县中医医院药剂科,云南 昭通 657200)
药学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医疗、预防以及保健等领域。药师是医院药物治疗的直接管理者,在药学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临床药学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化管理模式与规范化服务内容,结合县级中医医院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药师发展机遇,如何转变与创新县级中医医院药学服务,成为重点研究课题[1]。本研究对在本院工作的13名药师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新医改背景下对县级中医医院开展药学服务模式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5 在 本院工作的13 名药师纳入研究,其中男性药师6名、女性药师7名。纳入标准:(1)具有药师执业资格;(2)药师了解本次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实习药师。
采用问卷星形式进行线上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本院开展药学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遇到的主要问题与原因,以及对开展药学服务的建议等,接受研究的药师需自行在电脑端或手机端填报,按照真实情况填写,发放调查问卷为13份,回收有效问卷为11份,有效率为84.61%。
(1)开展药学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调剂、用药指导、处方评价、不良反应上报、用药错误剖析、创建患者药历、药品申购管理。(2)开展药学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医学知识不能参加药物救治、疾病知识匮乏不能引导患者合理用药、面对患者时沟通能力较差、药学发展迅速未合理参与再教育、主修西药不了解中药学知识。(3)开展药学服务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包括主管部门对药学服务重要性认知不足、临床药学服务工作风险大、医护人员对药师缺乏信任感、患者及家属对药师缺乏信任感、医药学相关再教育与培训较少。(4)总结药师提出的建议,包括定期召开药物咨询服务、开设药学服务热线与窗口、促使药师主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转变服务理念取得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专科化培养药师、综合全面培养药师。
目前本院药学服务模式开展主要内容为传统调剂与药品申购管理,其中创建患者药历与用药错误剖析模块应用较少,见表1。
表1 药学服务模式开展主要内容[n(%)]
目前本院在开展药学服务模式工作中遇到问题依次为,疾病知识匮乏不能引导患者合理用药、主修西药不了解中药学知识、药学发展迅速未合理参与再教育、缺乏医学知识不能参加药物救治,以及面对患者时沟通能力较差等,见表2。
表2 药学服务模式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n(%)]
目前本院在开展药学服务模式工作中问题产生最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门对药学服务重要性认知不足、医药学相关再教育与培训较少、医护人员对药师缺乏信任感、患者及家属对药师缺乏信任感,以及临床药学服务工作风险大等,见表3。
表3 药学服务模式开展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n(%)]
目前本院在开展药学服务模式的建议主要有,转变服务理念取得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定期召开药物咨询服务、综合全面培养药师、促使药师主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开设药学服务热线,以及专科化培养药师等,见表4。
表4 开展药学服务模式的建议[n(%)]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本院药学服务模式开展主要内容为传统调剂与药品申购管理。其中,创建患者药历与用药错误剖析模块应用较少;在药学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为疾病知识匮乏不能引导患者合理用药、主修西药不了解中药学知识等;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主管部门对药学服务重要性认知不足、医药学相关再教育与培训较少等;相关建议主要有转变服务理念取得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定期召开药物咨询服务等。
在药学再教育中,仅注重培养药师的药品生产能力、研发能力以及药品检验能力,而对药师药学服务能力培养不足,导致药师对医院药学服务以及药学实践认识不足,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与药学实践,在相关环境影响下,药师很少与医护人员沟通,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方面也相对缺乏能力,无法满足相应要求,不能有效地开展更深层次药学服务。同时,中医医院药学人员普遍配备不足,综合素质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受到传统观念束缚,导致药学服务发展举步维艰[2]。
开展药学服务前,监测全院合理用药、点评处方合理性、监测血药浓度,以及定期报备药品毒副作用为药师日常工作重点。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工作通过智能化替代,药师可运用更多时间研究用药合理化工作,将工作模式逐渐从过去以药为核心转化为以患者为核心。此外,医院普遍对药学部门不重视,领导等相关人员对药师工作认可度较低,药师的作用不被患者及家属所理解。虽然医院药学部门在努力提高药学服务能力,但药师在承担主管部门与医院的任务时比较被动。因此,药师只有积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药学服务模式,提高药学服务能力,才能赢得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认可[3]。
药学服务不仅可有效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自我健康管控理念,以及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同时开展药学服务可以规范患者用药,提升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可显著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因此,县级中医医院应更加重视药学服务,根据县级中医医院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合理转变药学服务观念,逐步改变传统药学服务方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在药学服务中,药师应主动向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相关知识,帮助其重新认识药学服务。同时,药师要严格遵循以患者为治疗中心的原则,与医患保持有效沟通,定期召开药学服务宣传活动,促进药学服务快速发展,调动药师工作的积极性[4]。
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沟通的重要性。不同患者文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不同患者,应采用不同语言与沟通方式进行合理沟通,防止因沟通障碍而导致药学服务质量的下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药师要耐心聆听患者用药咨询,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药患关系,赢得患者对药师的信任[5]。
新医改政策出台后,逐渐彰显出药师临床工作重要性。为适应社会发展基本要求,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培养药师综合能力,从而建设优秀的药师队伍,促进药师团队水平达到规定水准。同时,需定期开展评估工作,掌握药师团队知识库是否与时俱进,是否掌握最新药品,从而全面提升整个药师队伍的综合水平,满足患者实际需求,促进药师服务质量不断提高[6]。
药师通过开展药学服务模式,可直接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以及降低药物治疗成本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难的主要原因是药师对疾病知识匮乏不能引导患者合理用药,导致药师缺乏医疗决策权。临床药师只能向医师提出建议,导致药师无法发挥临床作用。为合理解决这个问题,县级中医医院应积极探索协议处方制度,药师需要在确保药品供应的基础上,加快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加强药师队伍建设[7]。
开展药学服务过程中,药学服务内容不应一成不变,相关部门应及时更新药学服务内容,尽可能满足患者用药需求,从而推动药学服务进一步发展,县级中医医院核心理念应为向患者提供连续、全面及长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从而促进结核病、精神障碍及慢性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基于以上情况,药师可建立特殊群体药历,以便于主治医师及时掌握患者治疗与用药情况、近期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药物毒副作用,协助主治医师随时调整患者后续用药治疗方案。
药师应定期对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开展用药随访工作,通过电话或短信等形式掌握其用药现状、疾病变化情况以及精神状况等,在随访过程中,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并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与用药习惯,并对患者实施用药健康宣教,从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发生概率,进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此外,药师可随护理人员定期上门访视精神障碍与糖尿病患者,了解患者体重变化,帮助其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叮嘱其适当实施体育锻炼,从而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药师可构建药学服务平台,定期发布药学专业相关知识,具体内容包含:如何正确使用抗菌类药物、妊娠期及小儿用药注意事项、哺乳期抗生素类药物安全服用方法,以及高血压类药物常见服用误区等,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患者提供用药咨询与健康指导等服务,确保内容具有实用性、及时性以及直观性,从而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
长期以来,患者普遍认为药师仅为医院发药人员,致使整个社会逐渐演变成“重医轻药”形式。为强化患者对药师工作重视程度,在县级中医医院药房应增设用药服务咨询窗口,并配备沟通能力与专业技能较强的专职药师进行用药解答,同时向患者提供常见剂型药物服用方式与常用药物注意事项等宣传手册,加强患者对药学服务认知程度,提醒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县级中医医院应重新制定药事部门考核制度,由原有职称绩效转为能力绩效,参考药学服务能力对药师重新进行分级,构建新型药学人才梯队,建立“调剂药师-审方药师-咨询药师-助理临床药师-临床药师-责任药师-班组长”逐层递进人才筛选模式,为临床合理用药与药事管理工作提供人才储备。
建立公正、公平及公开的药师绩效考核制度,采用科学评估措施,改变固有单一化考核制度,更为重视药师个人业绩与贡献,将合理用药建议、参与疑难病例会诊及监测用药毒副作用等三十余项指标纳入考核评分项,若工作突出的责任药师与临床药师月收入差距可高达几千元,通过改善考核制度,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从而充分调动药师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新医改背景下,县级中医医院药师要转变观念,以患者为主体,提升药学服务水平,结合县级中医医院特点开展药学服务,从而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临床药学核心竞争力,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体现药师的作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