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解码《革命者》的人文诗韵

2022-10-31 11:24夏秋
声屏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革命者李大钊

□夏秋

影片《革命者》体现了徐展雄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同时也是继《荞麦疯长》的另一部佳作。该片讲述了以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先生慷慨就义前的生命中最后38小时为主线,同时以巧妙转场的方式穿插回溯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煤矿工人大罢工”“第一次国共合作”“三一八惨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事件,影片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影像的构造表现出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深刻的思想性。

多视角塑造的文人——实验式的诗韵

在以往的大多数影片中,刻画历史人物一般多采用传记类、纪录片等方式,而本片却创新性地采用商业非线性叙事技巧对老一代革命先驱进行描绘,如倒叙和插叙。在非线性叙事的同时,使用了多个主观视角并联的结构。影片核心聚焦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者——李大钊,但不局限于对其的单一视角书写,而是围绕李大钊先生的生平踪迹延展开来,从与他有过不同交集的数位历史人物切入,以持有不同理念、出身不同阶层、身处不同群体的多层次视角来对李大钊先生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全面、立体、鲜活、多样的解读,而通过张学良、庆子、蒋介石等人的主观回忆来塑造李大钊先生的形象和生平。这和《公民凯恩》在叙事描述方面使人物角色立体化和丰富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徐展雄导演在采访中提到自己拍的不是单纯的主旋律电影或记录片,而是更侧重拍出文人电影风格,所谓的文人电影风格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具有透辟的人性照烛力,赋予人文关怀。在影片中,李大钊先生与报童相遇相识的温暖和报童被枪杀事件,与租界外国人随便杀国人的狂妄形成强烈对照,李大钊先生经历了几次唤醒国人的失败,真实再现了当时底层群众思想的愚昧与人性。第二,运用诗化含蓄的表现手法,写意抒情的审美倾向。“天平”平衡的象征无疑是影片情节中的亮点,历史上是否真实出现过,资料并未记载,而徐展雄导演以此作为推动情节的关键道具,同时表现了每个人的心境,结合着朦胧的自然光,赋予了画面诗化含蓄的特征。第三,重感受体验型的审美心理,淡而有味的美学品格。“李陈雪中送别”的场景,那仅有的一处微光,鹅毛般的大雪以及两人哼唱着歌。这不仅是描绘离别时的惜友情操,同时也播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成功的希望种子。这种采用舒缓而又有情感冲击的视觉盛宴极具东方美学的韵味。第四,采用小叙事手法,人物关系单纯,情节走向简单。影片以李大钊先生就义倒计时进行,先给观众影片人物的结局,以发散式思维使故事情节穿插其中,以小概大。

通过刻画革命人物,讲述重大革命历史以及描述革命年代普通大众生活相关的现实题材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影片也是在主旋律影片基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添加了文人的气息,即一种浪漫的诗画韵律和节奏。与早期的主旋律电影《开国大典》《周恩来》《大决战》等一大批献礼片不同,这些影片聚焦宏大的英雄叙事、壮观的革命场面和战争画面,而《革命者》则多是从人物鲜活平凡的生活角度进行刻画,并赋予虚化的故事情节,因为徐展雄导演认为“伟人,他首先是个普通人”。此外,在这部影片中,虚实结合的手法是一次实验性的创新。徐展雄导演运用多视角手法,通过李大钊先生与多位旁人的相处方式来着重塑造其“邻家大叔”的形象,除此之外还不忘塑造他其他的身份,如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陈独秀的朋友、毛泽东的老师等。另外,在起义失败时无奈流泪、和朋友吵架时的倔强坚定,还有请毛泽东吃饭时心疼饭钱太贵等细节都在丰富李大钊先生作为平凡人的形象,从侧面形象地塑造出李大钊先生就义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境界,这是一种纯粹而深刻的洞悉。可见叙事与情感的建构成功奠定了影片诗韵般的基调。

徐展雄导演运用多视角、多线索的非线性的叙事模式来凸显李大钊先生的普通而伟大,回归生活化的叙事使得人物具有烟火气息,赋予其人性化和人格化,人物效果也得到了充实和立体,这是实验性的创作尝试。以往在刻画革命人物时一般侧重彰显人物的“武”“枪”和“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而本片所刻画的人物是一位文人,如若抛弃主角的打斗场面可能会让观众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本片扬长避短,采取多重视角并选取倒叙的叙事手法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并且摆脱了靠激烈战争场面才能烘托人物革命精神的单一手法,从而在银幕上呈现出具有栩栩如生的文人影像和“诗情画意”般的叙事描绘。在表现影片的特定社会属性时,作品对艺术的探索与个性的拓展就具有了更加突出的必要性、策略性和紧迫感。在此基础上,以放射性多角度的空间结构展示出电影中人物的所感、所思、所触,具有诗史般的韵味。

革命浪漫式的画面——超现实与现实

影片《革命者》的另一大特色就是画面唯美的呈现,运用写实和写意相融合的手法并穿插着舒缓或激昂的音乐,使影片充满了抒情色彩和浓厚的诗意,这恰是蒙太奇的表现形式。电影理论家马尔丹认为,当涵义并非产生在两幅画面的冲击之中,而是蕴藏在画面内部时,这就是象征,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大钊先生唤醒煤矿工人思想进行革命时,工人灯帽上的星星之火,那种凝聚力迸发而出。另外,李大钊先生在狱中用手比出的飞鸟,那是自由的象征,窗外的光线与狱中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凸出了当时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和李大钊先生的信仰——共产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艰难。

电影不仅是绘画在银幕上的一种表现,也是叙事文学在银幕上的运用。象征性的文学色彩与画面结合,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把作品寓意展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以黑白影像长镜头作为开头的画面,因白色恐怖事件深埋地下的李大钊先生墓碑至今终于重见天日,修整一番后下了场大雨,红色颜料被冲刷像血一样流了下来,在无色画面的反衬下,红色显得格外醒目,带领观众进入李大钊先生的那个时代,与结尾处其为唤醒国人英勇就义的行为相辅相成,回忆中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影片最后以李大钊先生在驰骋的火车上高举旗帜前行,梦幻般的结尾展现出其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反抗精神。

影片将画面创作与史料相结合,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剧组在开拍前进行了大量的史料调研,查阅当时报刊等记载,但对李大钊先生的记载文献很少,剧组也是尽可能的还原历史人物,同时采用了戏剧性手段对故事进行加工和精简,连接主线的八个人物有真有虚。这种艺术化的处理使李大钊先生的形象塑造别具匠心,故事情节也扣人心悬,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李大钊先生是一个有高度信仰的人,其信仰展现出的精神气质令后来者无比敬仰,这种精神气质和精神感召也是人物多元化的重要表现。对李大钊先生这一代革命者来说,如果他们内心不是浪漫的,他们就无法坚持自己所信仰的一切,那时候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乃至共产党,在中国都还处于早期传播的阶段。现实主义的创作强调理性与客观自然,容易导致艺术的感性和诗性缺失,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诗比历史更真实”,因为“诗倾向于告诉我们普遍的事物,历史倾向于告诉我们特殊的事物”,枯燥乏味的写实不足以表达剧情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和诗性激情。因此,徐导选择通过影片的风格和形式来展现李大钊先生的精神气质,这也使得影片不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作品,而是在某些段落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或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原因。在影片“煤矿工人大罢工”和结尾处李大钊与毛泽东在天安门上的对话等都是以超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展现。此外还有工人与农民合力撑起的巨幅红旗描写和李陈雪中送别的场景,漫天白雪皑皑,一处微弱灯光,行进的马车,与激昂的歌声相结合,都进行了充满诗性和浪漫化的艺术处理,表达了工人与农民精神和灵魂的升华以及李陈为救中国被迫分离的不舍和唤醒国人思想的必胜雄心。这种革命浪漫式的画面表达恰巧生动地升华了人物的情感表达和作品的内在主题。

升华主旨的镜头语言——情感并置

影片《革命者》中群体影像的镜头占据大篇幅,用远景和全景相结合的方式勾勒出当时社会制度的体系和阶层以及群众所处的环境和遭遇,展现出多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场景的整体氛围,让观众保持更为客观的态度和一定的距离去观察人物。如在煤矿场的大众人民的革命起义、上海租界的繁华闹市等无不令人形成对比和反思,以外在的镜头组接手法来衬托内在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能做到诗意化的表达。影片中多处使用了长镜头和固定镜头,其语言背后有其深刻的内涵,如李大钊先生英勇就义时紧绷竖立的绳索,以慢长镜头旋转式的拍摄手法凸显出其坚定的甘愿赴死的信念,以自我就义换天下人醒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一方面是李大钊先生与当时的人民群众的血脉相连,另一方面是与观众的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达到了情感并置。

另外,镜头与镜头相结合会产生不同意义的思想内涵,这是组成影像的基础。影片《革命者》在审讯情节中,巧妙地使用了正反打聚焦,为渲染出李大钊先生所说的“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句话的力量,在那种紧急救援得以成功逃脱,却被李大钊先生拒绝的情况下,将焦平面聚在李大钊先生和庆子两人的双眼中,一个坚定,一个不舍,两人虽不语,尽在眼神中,巧妙地把观众和人物的情绪推向高潮,营造一种诗化朦胧般的画面实属点睛之笔。这就是镜头与人物角色之间的情感共识。

最后,影片由于采用非线性叙事进行编排,因此转场衔接的使用在影片中比较多,其尤为精彩和独特,通过镜头组接创造新的意义剪辑,相互烘托,形成对比和呼应,以此展现出真正想要表达的主旨。影片的剪辑指导杨红雨运用匹配剪辑和声音剪辑进行巧妙转场,以此来服务叙事和表现隐喻,如影片中仰拍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和在监狱中李大钊先生双手比作的飞鸟,而在结尾处,新中国成立时笔直屹立的旗杆和李大钊先生英勇就义时紧绷竖立的绳索,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镜头组接产生的共鸣和隐喻足以令人震撼。在影片结尾儿时的李大钊坐着火车驶向远方的镜头与“煤矿工人大罢工”片段中站在火车上高举国旗进行革命的镜头对比营造出了极强的视觉美感,叶朗先生在《美在意象——美学基本原理提要》一书中提到:“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每一个个人身上,集中体现为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更何况在当时的社会处境下,仍挥洒才华为革命而奋斗,体现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操,影片中结尾的那一刻是李大钊先生与他自己的信仰达到了情感融合,从而使得镜头语言更加诗史化。这正是影片能从内心深处打动人们的地方。

综述

通过上文对影片《革命者》多维度的分析可以发现,整部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之间取得了平衡和融合。独特的剖析视角、成熟的视听语言、深刻的思想内涵塑造了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李大钊先生,这是与以前主旋律电影如《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林则徐》等影片所展现的形式不同,具有创新性。此外,影片贴合时代审美取向,以实验主义的结构叙述并赋予其超现实的画面和情感升华,充分体现出影片的诗韵气息,成功地拓展了重大历史革命传记人物刻画的新向标和新格局,这对意识形态的引导、革命人物的塑造和主流价值观的建构,都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革命者李大钊
李大钊《青春》
论李大钊的建党精神
李大钊
真正的老师:青年毛泽东与李大钊
容忍电动车的“革命者”进来“搅局”
坚定的革命者
打车市场“革命者”Uber的乐与怒
怎样做个建设时期的革命者
革命者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