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爱有情人
——论网络文艺中CP现象的文本性与审美性

2022-10-31 11:16徐晓霖
声屏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群文艺文本

□ 徐晓霖

问题的提出

CP源自英语单词Coupling,含情侣、配对之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CP及其话语是一种相对小众的互联网趣味,使用者一般是网龄较长的年轻女性,主要流行于ACGN同人亚文化圈内部。随着娱乐资本的崛起、网络文艺的繁荣,同人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边界产生模糊,CP文化渐渐深入到网络文艺之中,进一步被商业收编为一种营销策略,与互联网逻辑深度融合、密切挂钩,成为一些创作者吸睛的“财富密码”,更改变了文艺作品的创作格局。

目前学界针对CP现象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从文化工业的视角出发,研究CP热的背后的产业链体系与商业逻辑,该视角认为CP是资本制造出来的一种感官刺激,最终意图是引导观众对文化产品买单。第二种则从粉丝文化的视角出发,研究CP粉社群内部的话语和符号,CP粉通过盗猎的方式实现自我展演,建构自我认同,进行群体狂欢,具有一定积极的文化意义。然则,互联网语境中的CP都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文本,嗑CP实质上是一种审美行为。人们不禁要问:CP为什么好嗑?“嗑CP的快乐”从何而来?如果把嗑CP上升至艺术文本与审美的高度,那么它则是一种事关全人类的哲学问题与文化现象。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分析CP以及嗑CP的行为的本质,并且提出如下观点:CP是一种艺术文本与审美对象,嗑CP与其他艺术接受和文化消费一样,形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以情感为中心的审美经验。

CP现象:爱情元素在网络文艺中的新运用

CP:人设大于人物,化学反应至上。在互联网语境中,广义的CP可以泛指任意两个存在联系的主体,狭义的CP指在特定语境中存在浪漫关系的两个人物。特定语境可以是文艺作品也可以是现实生活,浪漫关系可以是先设的也可以是后设的,两个人物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如此看来,CP与传统文学中二元对立的人物有着一脉相承的相似性:许多爱情题材浪漫小说中的两个主人公都是经典CP,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它们的共同点都在于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可信可靠的人物关系、行之有效的行为叙事。

然而,网络文艺时代的CP与传统文学中的爱情主人公存在一定的差别。北京大学肖映萱区分了普通言情小说与CP小说的区别,她认为CP的写作模式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爱情叙事,更是人物以及世界观设定的组合和搭配:“两个角色、两种行为逻辑的搭配与互动,形成了一组独立的‘CP’叙事和情感模式,也可以脱离文本自由行走。”网络文艺中的CP塑造主要有以下三个维度:人物设定、人物关系、剧情设定。注重人设是网络文艺的显著特点,在网络文学社群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倾向于用常见的人设类型去概括主人公性格,以达到迅速吸引固定口味受众并进一步推广的目的。肖映萱指出,CP人设的编码/解码是一项需要习得的技能,读者只有深入文学创作、阅读活动以及偶像粉丝文化社群,这种数据库才会被建立起来。人物关系是CP模式的重中之重,而原作对于两人关系的暗示以及描绘力度是CP粉想象的起点,很大程度影响了这对CP是否会被亚文化圈关注。竹马、天降、红白玫瑰、情敌、搭档,背后都是一套符合人物逻辑的相处模式。除此之外,模式化的剧情进程也为CP模式的确立提供了文本背景的支撑,追妻火葬场、情敌变情人、先婚后爱、失忆、破镜重圆等关键的剧情背景设定和呈现也对CP是否受欢迎有着重要的影响。

仅仅有设定还远远不够,CP中最重要的是“化学反应”,或称“性张力”“CP感”。一对CP般配与否,一方面是文学文本赋予的,另一方面极大地受人物的外貌条件与演绎方式的影响。在视觉文化语境中,CP感或性张力可以被归因为身体形象的气质、神态、眼神、肢体接触等,这些文字难以具体表述的物理特性通过电视、电影等视觉性的媒介表现出来,使得影像时代比文字时代拥有更繁盛的CP文化。现今,许多创作者在选角时就注重比对演员的身高、体型、发色、声音、面部特征,力求碰撞出最符合观众审美的CP感。有“性张力”的演员及表演方式不仅能够影响观众对于角色的共情和情绪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能够给观众提供文学文本之外的想象。总而言之,CP的“化学反应”是一种非文学性的审美要求,它更多地指向视觉感官甚至荷尔蒙的刺激,这也是观众阅读传统文学中的浪漫关系和网络文艺中的CP时需求的主要不同之处。

总而言之,网络文艺中的CP是人物设定、人物关系、剧情设定和表现以上维度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的集合,它创作的技法严格意义上来源于一些传统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本质都是为了体现、赞扬某种人类普世认同的理想的情感关系。然而,当代人嗑CP有时并不是为了在作品中读到高尚动人、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而是在这个口味可以自由排列组合的时代,遇到了自己最称心满意的一种爱情。

嗑CP:旁观多于代入,情感高于人物。广义的嗑CP只包括“输入”行为,只要接受、认同角色的浪漫关系就可以算作嗑CP;狭义的嗑CP则包括了输入之后的再“输出”,包括阐释与改写两个层次:由此嗑CP分为两个阶段,输入部分属于审美行为,输出部分属于参与行为,在这两个阶段中,读者都始终保持对情感关系的审美状态。

和现代社会的任何娱乐手段一样,嗑CP是一种逃避现实、缓解生活焦虑的方式。嗑CP在如今的互联网几乎不需要任何硬性的金钱门槛,读者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社群,就能够免费获得海量的满足自己精神需求条件的文艺作品,而这些作品的生产与创作也大多数不出于盈利的目的。然而,嗑CP与阅读浪漫小说获得幻想与安慰的机制并不完全一致。女性在阅读浪漫小说时将自我代入女主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行为,在这样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视角与叙事当中,读者对于男主角的身份、行为、价值观念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被认为映射了读者心中最理想的择偶标准,嗑CP则不然。CP粉的视角一般是旁观的、置身事外的,嗑CP时代入任何一方的行为在CP社群中会被认为相当冒犯,甚至会受到“梦女(幻想自己与主角产生浪漫关系)不配嗑CP”的教育。然则,CP粉的审美选择依然是理想爱情观的自我书写,只不过这种理想可以是不受现实生活个人经验的影响的空想。CP粉俗称的“端水”要求对CP粉对CP双方赋予同样的理想价值观,建构双方互相倾慕的前提。因此,与一些浪漫小说专注塑造一个被幻想对象不同,嗑CP实际上是在塑造两个被幻想对象,并且在这过程中观众不断地深化对情感关系的阐释与解读。

嗑CP的背后:向真、向善、向美

文本的解放与复活。虽然CP这一词汇诞生于网络文艺之中,但类似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接受行为在文学史上早已存在,为什么是网络文艺的环境诞生了CP?本文认为,CP的出现与读者中心论的文本观密切相关,后结构主义、现象学、解释学、接受美学文论都能为CP文化之繁荣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

罗兰·巴特在其著名的论文《从作品到文本》中重新定义了“文本”这一使用多年的旧词,并赋予了其新的后结构主义的含义。在巴特看来,文本与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作品自身作为一般符号发挥作用并代表了符号文化的一般类型,文本则相反,常常是所指的无限延迟:文本是一种延宕,其范围就是能指部分”。文本与作品两个概念的分离进一步强调了文本在艺术作品中独立自足的地位,它自身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可以跨越多个作品、获得意义的复合,同时它尝试取消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区别,要求读者主动的合作。姚斯认为,“只能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使文本从死的物质材料中解脱出来,拥有现实的生命。”

如果说组成网络文艺的是浩如烟海的诸多作品,那么赋予它生命力和源源不断的观众的则是它的文本,它可以脱离作品本身被讨论,是作品的“延宕”部分,文本的开放性也是能够容纳这些讨论的前提。网络文艺欢迎被讨论和改写,网络文艺中的CP更是如此。不管原作有没有明示两个角色之间存在浪漫关系,对观众而言都不重要,因为观众有权力推翻原作的意图。在这个意义上,嗑一对原作中并无明示的CP,是杀死作者的一种方式。如在欧美亚文化圈影响力巨大的福尔摩斯与华生CP,他们作为文本的能指完全超越了无论是原著小说或多版本影视改编中所描述的那些有限的情节,观众对于他们二人关系的推测、编排和幻想已经完全不受任何一个官方或者权威的控制。在观众的眼中,他们象征着一种特殊的人物关系,同时也正是作为文本,他们以及他们的故事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可以跨越代际、媒介、国别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与阅读。

当作品中出现CP或者观众识别到“这是一对CP”时,CP就在作为一个开放的文本结构在召唤观众的关注与解读。观众尊重作品的故事情节和背景,但他们在嗑CP时并不那么在意这些。相反,他们会从作品中提取出文本,剥除掉CP所在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提炼出核心的人物关系关键词。当作品没有给出他们想要的结果时,他们便用自己的方式去阐释和改写故事的逻辑脉络。对于CP粉来说,人物对彼此的情感是首位的,这种情感是跨越作品、跨越文本的灵魂。这个过程是艺术接受主体通过作品提升自我地位、强化自我意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艺术接受客体——文本获得独立、从作者的意图中解放出来的过程。

现象学美学进一步用关系性的思维取代了实体性的思维,杜夫海纳认为,艺术作品只要被接受主体审美地知觉,它就是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CP粉付出真情实感,从CP的相处模式中见到爱情、见到真善美,CP就是审美对象。中国人民大学张永清总结了现象学角度的审美对象的三个构成元素:感性与意义、审美知觉、情感先验。在客体极也就是CP当中,由身体特征构造出的CP感是一种物理性的媒介材料,它的直观、可感、生动使得观众的感性被调动起来,通过情节的推进生成意义,这个意义是交给开放的、创造的,交给读者的,最终构成一种情感的统一体。

总而言之,CP文化的出现与读者地位的提升密不可分。CP粉在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解读的过程中也会意识到,CP的意义是自我赋予的,自我才是文本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因此,CP粉一方面杀死作者,一方面自我创作,再加之社群内部的良性互动与反馈,CP粉得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情感的转移与抒发。嗑CP的快乐从何而来?嗑CP是一种艺术审美,那么嗑CP带来的快乐则是在艺术接受过程中,人的感性情感受到极大程度的撩拨与激发,激发生命经验联想的结果。CP粉嗑CP主要甚至唯一的目的,就是满足情感的需求,获得精神上的松弛。作为一种审美行为,CP粉在阅读和接受网络文艺时和接受任何一种艺术作品一样,面对审美对象时先是保持一种无关利害的审美距离。匈牙利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认为艺术作品对接受者的吸引力是一种“性爱式的”,因为人在审美时悬置了自己的实际功利,自己抛弃自己,而“自我抛弃是性爱的一种姿态”。CP粉对于CP的感情也在该范畴之中,CP粉在消费CP的过程中享用了亲密关系带来的荷尔蒙上的安慰,却不用承担真实的亲密关系所需要面临的信任、沟通、社会责任问题。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现实生活中的恋爱是功利的,而嗑CP却是不功利的,是一种全然的灵魂的、审美的活动,没有风险只有快乐。

另外,CP粉的快乐还建立在见证与体验真善美的结果上,这也是审美行为的终点,是一种类似“卡塔西斯”效果的达成。在CP粉社群中,“我搞到真的了”“我可以是假的,但我CP一定是真的”此类发言表述不绝于耳、长盛不衰,对于CP粉而言,“真”是一种最高的赞美。在CP粉社群中,当CP粉说“我CP是真的”时,他们并非不清楚自己正在经历的是一场一厢情愿的自我感动。亨利·詹金斯在分析粉丝进行同人创作时指出,“粉丝圈生成于某种迷恋与挫折感。如果没有迷恋,粉丝们不会不断参与;如果没有挫折感,粉丝们不会不断地改写和改造。”正是文本的虚构性所带来的挫折感促成了普通观众到CP粉的转变。他们清楚他们所钟爱的人物和关系是水中月镜中花,肯定原文本(作者)的虚构性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自我虚构的合法性。

为什么是“真”这个形容词?CP粉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真”作为最高赞美,对艺术虚构感到挫折的背后,是因为“真”与“善”和“美”是一体的。当CP粉说“我CP是真的”时,他们真实的含义是,“我CP是善的,是美的”。对于CP情感关系的价值认可与追求是CP粉一切审美活动的中心。

结语

“如果没有爱,所有的艺术都会荡然无存。”从这个角度讲,网络文艺中的CP们富有着情感的张力,他们的爱情童话为经历着现代性危机的人们提供了见到真、善、美的机会与可能。明确嗑CP是一种审美行为,创作者才可以更好地从创作的角度思考如何通过塑造立体的人物和真挚的情感,如何写真、写善、写美。正是因为世人皆爱有情人,所以情才会成为艺术永恒的追求。

猜你喜欢
社群文艺文本
1942,文艺之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社群短命七宗罪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艺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