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微
说起印度电影,近年来的《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和《起跑线》三部秉承喜剧风格的现实主义题材商业电影在中国收获了不错口碑,也引发了中国网民对中国电影创作的反思。有网民调侃道:“你们有的这些糟心事我们都有,为什么我们泱泱大国就拍不出来呢?我必须义正言辞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对,我们就是拍不出来!’”其实,调侃之余,人们更应该去思考:宝莱坞电影具有什么样的审美趣味,是如何运用艺术手法的,在哪些方面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研究这三部关注现实问题、实现了跨文化成功传播的印度影片,相信对中国电影的创作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审美趣味”是西方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不仅是审美主体的本己性审美体验,也是人的审美感受能力最本身的特征,还是艺术对象本身应该具备的重要品格。由此可见,引申到电影领域,审美趣味的指涉对象包含电影作品和电影观众两个主体层面,一方面指电影体现的风格特色,另一方面指电影观众的审美能力和喜好。聚焦在审美趣味的第一方面,《神秘巨星》等作为印度电影的典型代表,同样延续了宝莱坞电影的影片风格和叙事方式。
喜剧风格:在捧腹大笑中讲述故事。无论是脑洞大开的、主题轻松的、纯娱乐性影片,还是反映现实沉重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印度电影大都以喜剧风格呈现,这是印度电影一以贯之的审美趣味。《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和《起跑线》作为反映梦想、宗教和教育等相对沉重主题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依旧延续了喜剧风格。当然,搞笑情节的设置十分注重叙事节奏的把握。一般来说,电影的前半部分是搞笑片段的集中地,层层递进,最终服务于整个影片内容主题的表达。也就是说,印度电影通过搞笑情节的设置,让电影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更加深刻地理解影片的主旨内涵和情感表达。例如,《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表现的是民族冲突和宗教信仰的敏感话题,男主人公帕万带小女孩沙希达越过印巴边境时三次碰到巴基斯坦军队,信仰哈努曼神的帕万坚持说实话,告诉巴基斯坦军队是中介布·阿里带他们从暗道爬过来穿越栅栏,必须获得批准命令才走。帕万的执拗和傻里傻气让观众哭笑不得;《起跑线》表现的教育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虽然有些沉重,但喜剧元素仍十分浓厚。拉吉夫妇为了让孩子皮娅上一个好的私立学校,不断搬家,打扮成上流社会又伪装成穷人的桥段让观众捧腹不已。可见,喜剧风格是印度电影的持久性审美趣味,是宝莱坞电影独有的电影风格,也被诸多中国观众熟知和喜爱。
动之以情:以真实情感反映现实问题。“优秀的印度电影在故事和内容上,需要超越地区语言和区域文化差异,表现或关注人性上最共通的情感故事,这样的电影通常都具备非常强的感染力和娱乐性。此类共性,显然也能打动海外观众。”《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和《起跑线》立足于具有普世性的现实问题,表现出强大文化感染力和高度价值认同感。中国和印度作为发展程度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现实问题上更为相似,因此更易引起中国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除此之外,以纯粹而浓郁、简单而强烈的情感带动观众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印度电影深受观众喜爱甚而沉浸其中的重要原因。情感事件、情感模式与情感力量共同构成大多数故事的叙事核心。《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和《起跑线》的情节设计可能经不起严密的逻辑推敲,有一些情节的设置甚至有些刻意,但是在这种感染力的影响下那些所谓不合理的剧情渐渐被观众接受和认可,从而进一步激发情感的响应。例如在《起跑线》中,贫民窟邻居为帮助拉吉凑学费冒着生命危险“碰瓷”,拉吉带着公立学校的孩子们在德里文法学校表演,并发表演讲揭露教育不公平等情节的设置就不太合理,甚至有些刻意,但是这些情节在唤起观众情感共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外,大量长焦镜头和景深镜头的使用能够凸显写实意义,近景和特写的画面景别会给观众带来亲近的感觉,距离的接近会作用于观者的情感,使其产生一种认同的感受。例如在《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对男主角帕万和小女孩沙希达的多次面部特写,以及帕万带着沙希达回家路上景深镜头的运用,多次唤起观众心底的感知和情感共鸣。可见,面对如此深沉的主题,影片没有用说教和宣讲的方式来表达,而是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来传递,这是印度电影独特的审美趣味。
艺术手法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所运用的具体表现手段。聚焦到电影领域,艺术手法的运用多样而复杂,体现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风格样式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旁白、景别、声画、色彩色调、光线、蒙太奇、意识流等。《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和《起跑线》在延续宝莱坞电影审美趣味的基础上,又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受众的观影习惯和受众特点,在艺术手法上,通过精简歌舞因素、重视现实题材和丰满形象塑造等举措谋求与中国观众审美趣味的契合。
精减歌舞元素:从霸占荧屏到辅助剧情。印度电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常常给观众一种“一言不合就跳舞”或者“三支舞,六首歌”的歌舞片的刻板印象。大量歌舞元素的出现,最初是为了满足印度人民的需求,歌舞可以带给他们脱离现实困境的希望,可以唱出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的梦想。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海外观众的审美趣味,吸引世界主流观众,印度影片开始顺应国际化趋势,对影片中的歌舞元素进行了两方面调整。
一是精简影片中的歌舞段落。歌舞元素的作用不再局限于营造影片的喜剧风格,而是更加突出其作为一种叙事手段的功能,即歌舞元素逐渐MTV化,其和内容情节相互结合共同讲述故事的构成模式带给了印度电影的独特魅力。阿米尔·汗制作电影《神秘巨星》时,主动把片长控制在150分钟内;《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中国上映的版本删减了18分钟,其中大部分是歌曲片段。精简后的歌舞片段在营造影片喜剧风格的同时,也更具叙事功能。
二是融入现代流行的新鲜元素。考虑到受众国际化和年轻化的特点,印度电影中的音乐不再传统,而是配合摇滚、说唱等形式增添世界流行音乐的味道;舞蹈也改变了表现方式,动作设置上融入劲舞、街舞等现代舞蹈动作,更易被国际观众接受和喜爱。例如在电影《起跑线》中,没有宏大华丽的歌舞场景,更多的是融合了新鲜元素的现代歌舞,这些歌舞片段在营造喜剧氛围、推动影片叙事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拉吉夫妇假扮上流社会人士,各种名牌穿在身时的搞笑音乐;拉吉夫妇搬到贫民窟学区房后逐渐适应生活,并和邻居和谐相处、开心聚会时的欢快音乐;拉吉夫妇捐助公立学校,听到那些有才华的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富有动感节奏的现代流行音乐,在拉吉的带领下公立学校的孩子们在德里文法学校表演的节目。这几个歌舞段落配合着影片中拉吉一家在上流富人环境中被当热闹看,在和底层贫困百姓相处中体会到人间至善的温暖,公立学校孩子因缺乏公平教育机会才华无处施展甚至被埋没等情节的发展,很好地辅助了人物情感的抒发和电影主题的表达。由此可见,印度电影正在逐渐摆脱歌舞电影这一刻板印象,精简传统歌舞和融入现代流行元素的歌舞元素帮助印度电影延续了中国观众熟知的喜剧风格,更重要的是其发挥的叙事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中国观众的认可。
重视现实题材:从纯商业电影到“平行电影”。不同于以往以豪华场面、艳丽服饰、大牌明星和摄影特技吸引观众的纯商业电影,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新电影——“平行电影”出现,这种新电影用朴素的、真实的民族感情描绘这个国家的光荣和灾难。在叙事角度上,不再以男女主角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更加注重与社会发展保持有机互动,敢于剖析整个国家的社会问题。《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和《起跑线》三部电影分别聚焦在家庭暴力和追求梦想、爱与宗教信仰、阶层固化与教育不公的现实问题上,用平实手法再现生活,真实地反映现实问题。在《神秘巨星》中,伊西亚独断专横的爸爸经常对妈妈娜吉玛拳脚相向,还严重扼杀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在《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印度教教徒帕万在帮助有语言障碍的巴基斯坦小女孩沙希达与家人团聚的过程中,遭遇领事馆冲突、被旅游局欺骗等,四处碰壁。在《起跑线》中,身为中产阶级的拉吉和米塔夫妇,为了让女儿皮娅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在假扮上流社会人士和底层穷困人民之间游走。这三部影片反映出来的梦想、宗教和教育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也是每个国家都正在面临且亟待解决的典型问题。
包括《神秘巨星》在内的三部印度电影虽然是商业电影,但也都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作品,即以商业电影的敏感和嗅觉呈现和回应着诸多难解的现实问题。它们表现出的共性,对现实问题的聚焦,对社会顽疾的反省,对平民生活的观照,正好填补了中国银幕上普通人真实生活的空白。
丰满形象塑造:平凡人物也鲜明。印度电影经常用平凡人物来叙写普世主题,注重叙事的个体化和生活化,因此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十分考究,不但要具有典型代表性而且要真实符合实际。为了适应中国观众的审美口味,印度电影中的人物总是情绪饱满、个性鲜明,即使是“不起眼”的配角也让人印象深刻。在《神秘巨星》中,热爱音乐的普通女孩伊西亚为了不忘记脑海中那段旋律,面对老师的提问选择一言不发的单纯与可爱;在平日处处隐忍丈夫的娜吉玛,在机场为了女儿的吉他奋起反抗的勇敢与决绝。在《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对哈努曼神万分虔诚的男主人公帕万,在带着小女孩沙希达偷偷跨越边境被抓时,依然选择不说谎的“一根筋”;有着语言障碍的可爱萝莉沙希达不能说话,却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国家赢得板球比赛时的欢呼雀跃。在《起跑线》中,风趣幽默、尊重妻子、家庭富裕却土里土气的服装店老板拉吉;为了让女儿皮娅接受更好的教育,每日操心念叨孩子如果上不了好的私立学校就会沦为吸毒被抓境地的妈妈米塔;伸出援手多次帮助拉吉一家度过难关的邻居,在没有被选中上德里文法学校的儿子问道“所以我们不幸运,对吗,爸爸”时语重心长为孩子解释的爸爸等。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和圣人,而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他们一点都不完美但正是因此而真实。他们就像是观众自己或是身边的朋友,当人们心怀代入感去看待人物在电影中的所作所为时更多的是理解,而不是疏离感和距离感,这也是印度电影能够直击观众内心的重要原因。
现实关怀与寓教于乐。面对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缺席和现实主义题材缺乏的中国电影发展现状,电影创作者更要担负起责任感和使命感,创作出更多反映老百姓真实生活、映射社会现实问题的作品。印度电影在中国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影片主题与社会发展的同步互动,正如不少网民在评论电影《起跑线》时所说的:“中国教育的痛,居然被印度人拍了出来。”虽然中国电影体制存在诸多限制,但是这不应该成为诸多电影创作者拍娱乐性质商业片“捞钱”的借口。中国有不少声称为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但是编剧、导演并未深入实际了解和熟悉,影片细节严重与社会脱节,难以引发观众的共鸣。像《亲爱的》《失孤》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影片少之又少,影视作品帮助反映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外,不是所有现实题材影片都要与沉重和残酷相联系,寓教于乐的呈现方式可能会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选择。将喜剧风格与现实担当完美融合,不再用血淋淋的惨痛现实引发观众的消极思考,而是用一种看似柔和欢快的叙事风格直击观众内心,这样更能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彰显更好的教育意义。
视觉奇观不等于高质量影片。印度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拍出高质量作品,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更看重剧本,而非特效或明星。这使电影的预算结构日趋合理,绝大部分演员的片酬不到总体项目成本的30%。《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中,除了在开头部分使用了一个火车段落的插叙手法外,整体基本按照单线叙述进行,并没有运用复杂的剪辑手法和斥巨资制作特效。换句话说,艺术手法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当然,内容依旧为王,好的故事才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因此,中国电影的创作不应花大成本在请大流量演员,制作炫技特效和复杂的剪辑等操作上,而是应该首先挖掘出好的题材和好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法将影片主题予以艺术层面的提升。
在背景音乐上下功夫。以音乐为特色的印度电影为适应国际受众的特点适时进行着调整和变化,改良后的现代化音乐的接受度相对更高,因而更有利于观众对电影叙事方式的理解。无论是饱含抒情意味的慢节奏背景音乐,还是节奏较快、凸显紧张气氛、唤醒观众融入情境的提示性音乐,他们在帮助影片叙事的同时也深深印在了观众的脑海中。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也是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中国电影创作者应该积极在背景音乐上多下功夫,发挥音乐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将其与剧情发展紧密结合,为影片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