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

2022-10-31 05:54杨林兵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24期
关键词:李镇西石榴孔乙己

杨林兵

(合肥市第六十三中学 安徽合肥 230012)

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要能够及时分析并有效解决,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老师提出的要求。不仅如此,在语文课堂上面对诸如“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排斥?如何让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如何让这些学生对语文逐渐产生学习兴趣?”等问题时,老师在课堂上拨云见日的点拨与引导同样至关重要,而这些点拨和引导常常以提问和追问方式呈现。

在这一点上,李镇西老师就有过探讨,他曾对自己的“成名作”——《孔乙己教学》,大爆“内幕”:李镇西老师在教学大赛完成《孔乙己》教学后获得一等奖,好评如潮。但时隔八年,李镇西老师在回忆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那节课在其他老师看来非常成功,教学切入点独到——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入手引导学生对孔乙己其人进行深入分析,之后研读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学生通过探讨孔乙己的死因,从而对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进行合作探讨,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氛围浓厚,教师的引导恰到好处……就是这样一堂在我们看来如行云流水般的课,李镇西老师却在反思中对其加以否定,认为当时的课带有浓厚的“教师本位观”。他认为,他是在利用自己提出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并没有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他还认为,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不能被教师有意识地牵着鼻子走,要允许学生的思维超出教师预设的轨道,这样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展示出语文教学的独特之处;老师应该真正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留一些空白给学生思考,这样才能彼此走进心灵深处去交流,也才可能真正地走进文本深处。他这种勇于自我反思的精神让我们无比钦服与感动,这反映了一个优秀教育者的良心和进取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一、提问模式

李镇西老师重点反思的是课堂提问方式,那首先就让我们来看看问题教学中“师问”(老师问学生)和“生问”(学生问老师)两种主要的提问模式。“师问”的这种提问方式,即老师依据课文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再以教师的鉴别、判断为标准,引导学生得出符合教师预设的相关结论或答案。“生问”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学生首先自行阅读教材发现并提出自己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再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共同探讨来一起解决疑问。前者侧重于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学答”(学会回答问题);后者侧重于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学问”(学会提出疑问)。

通过对两种主要提问模式的分析,不难发现后一种模式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也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然而,是不是“师问”的传统模式就应当坚决摒弃了呢?语文阅读教学只是采用“生问”模式能行得通吗?在“师问”与“生问”之间有没有契合点呢?就像李镇西老师设计的核心问题有幸地被学生提出,然后他顺水推舟,“真戏(自己的预设)假唱(解答学生的问题)”,一气呵成,成就了一节堪称经典的语文课。

二、问题选择

带着以上的诸多疑问,笔者在本学期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时,就如何寻求“师问”与“生问”的契合点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每篇课文在正式课堂教学前,笔者会预先设置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难易不同、角度不同,同时在心中仔细揣摩各个问题的性质、类型,思考哪些问题最具有概括性,可以拉动整个课堂学习,做到心里有数。然后把学生预习中或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让学生比较所有的问题,谈谈对各种问题的认识,以及它们对于阅读学习的意义,并鼓励他们找出最有价值的问题。通过汇总师生的提问,共同分析每个问题,探讨问题的价值等环节,最终讨论出来的比较一致的结果,与笔者课前的设想基本吻合,试举几例。

(一)总领全局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时,笔者选取了郭沫若的《石榴》作为范文进行教学,在总结了学生和笔者的提问后,笔者与学生共同筛选出以下五大问题:(1)为什么说石榴是“夏季的心脏”?(2)为什么说石榴单瓣的骨朵是奇迹?(3)文中的“演艺”,是否应该写成“演绎”?(4)最后的结尾是否太草率了点?(5)为什么说石榴是最可爱的?仔细分析这五个问题不难发现,前四个问题属于局部性的解答问题,分别从石榴的神韵、花骨朵、果实的成长和果实的成熟四个方面设问,与之对应的便是文章相应段落的内容。最后一个问题是总领全局性的,用它就可以牵动全文的学习,并可以有效解答以上四个问题或者更多的问题。因为《石榴》一文从石榴的形态美写到石榴的精神美。先交代时令,在对比中引出石榴,表明其最可爱。接着写了枝和叶的特征,石榴去长取短的特点得到充分肯定,作者顺理成章地表达出了对石榴的赞美之情。然后,作者描写了石榴的形态和精神两个方面的美,并给予了它“夏季的心脏”的美誉,指出它所创造的这个“奇迹”。作者觉得它“最可爱”的外在原因与深层次原因都在这里点明了。为了展现石榴“妙幻的演艺”对石榴的果实进行了进一步描写。最后又对石榴成熟时的情态加以细致形象的描绘,作者的欣赏之情与石榴的自豪之意洋溢在字里行间。通过带领学生共同分析,不仅明确了本文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可以达到一线穿珠的目的的最后一个问题,更教会了学生如何去提出总领全局的问题。

(二)有价值的问题

在学习《灯笼》一文时,笔者和学生共同确定了以下问题:(1)第1自然段中,作者叙写自己小时候火、光的情景,有什么作用?(2)速读第2自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3)研读第3~10自然段,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为什么要回忆这些事?这些事有何意义?在确定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探讨明确了每个问题的提出目的,第一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语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笔者和学生都认同这一问题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对常规段落的作用进行把握。第二个问题的提出则让学生体会语段承上启下的作用。简单地了解一下重要语段的作用。第三个系列问题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师生共同探究,让学生明白了每个提出的问题都应当具有一定的价值,进而思考如何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由谁提出

这些问题都是师生一致认同的,在实际的阅读学习中也证明了是最有价值的,就像李镇西老师提出“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样的问题一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能经常找到这样的问题,确实是不错的做法,因此笔者认为李镇西老师完全不必去自责,相反,还应感到自豪才对。因为这里反映出了李镇西老师提问的技巧之高超。这种技巧源自教师坚实的教学基本功,它需要教师能吃透教材,并深入领会文本意旨,是建立在对学生知识层次、心理特征和情感态度的准确把握上的。

李镇西老师追求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所以尽力想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中发散光芒,这是理想的教学境界。他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做到了,所以他应该满足才对,但就是因为学生的问题与自己的预设相同,就反思并忏悔大可不必。这一方面说明教师对教材、学生、教法等都准备得充分,均相当到位,应该感到骄傲才对;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能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关注问题的价值。这不也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引导吗?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应当以学生的提问为基础,以教师的引导为方向,以问题的价值为标准,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来构筑。

四、如何提出

语文教师都应该学习李镇西老师对于“问题”的专注程度。此外,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节课提出几个问题比较合适?教师预设的这些问题,学生能否正确回答?如果不能,老师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老师教学前是否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学生在提问范围之内?教学的进度如何在提问中一步一步推进?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在提问中体现?……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觉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直接提问式

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层次性,字词之类的浅层次问题由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解决,适当表扬,增强他们对语文学科的自信心。比如在教学《〈论语〉十二章》的时候,有不少字词与学生印象中的字词有出入,比如“吾日三省吾身”的“省”,怎么读?教师可以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学生一看注释,很容易就能够知道读法。对于这样的古文,教师如果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个字在这里读xǐng?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顺理成章,就不用单独再教这个词语了。

(二)逆向提问式

有些问题教师直接提出未必能够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如果采用间接或者反向提问的方式,效果也许会更好。比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有些问题可以在开头这样设置:如果安陵君接受了秦王的条件,接受了交换土地的想法,会发生怎样的结局呢?这样的提问会让学生立刻进行思考,很自然地得出结论,那么后续的精彩对决也将不复存在了。再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结尾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唐雎效仿三位侠士的做法,他能否成功刺杀秦王?如果能够刺杀成功,又会出现怎样的结局?语文课堂上如果经常性地采用这种逆向提问的方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三)比较提问式

比如,教师在教学《鱼我所欲也》一文时,针对“呼尔而与之”这句话,提出把这个“呼”字跟“喊”字调换一下,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这两个字在意义上产生怎样的变化?“喊”在感情上不带有明显的贬义,而“呼”这个字则带有明显的不屑的情感,表现了施舍者那种不耐烦的居高临下的感情。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之处。再如,在《孤独之旅》一文中,当鸭群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吓得东奔西窜,作为父亲的杜雍和让儿子进窝棚歇歇时,杜小康却说“还是分头去找吧”,在此处教学的时候,笔者问学生,这句话中的“分头”一词如果换成“一起”,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学生立刻进行比较,感悟到只有“分头”才能表现出杜小康在经历暴风雨洗礼之后逐渐走向成熟,而“一起”这个词只能看出对他爸爸的依赖,个性的成熟无法表现出来。《孤独之旅》一文的最后,当杜小康在草丛里发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时,他非常高兴地跑过去捡起来,然后朝着他爸爸睡觉的窝棚大喊:“蛋!爸!鸭蛋!鸭下蛋了!”笔者先让学生体会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学生们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没有挑战性,学生似乎很失望,笔者紧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在这里把“蛋”和“爸”调换位置,就变成了“爸!蛋!鸭蛋!鸭下蛋了!”这个句子和原文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认真思考后得出了自己的认识。老师可以将学生表述不完整的地方提出来,说出原文这样表达的用意是表现杜小康在经历风雨之后的成长,如果调换顺序,这种表达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其实这里的感叹号也可以采用比较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用意。笔者认为,比较提问的方式直接明了,提问所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

(四)追问式提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诸多问题肯定都会深思熟虑,但这期间难免存在歪打正着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即便回答是正确的,学生也未必能够真正理解。为此,可用追问进行试探,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流露出他们的思维轨迹,教师恰当引导,以保证他们对问题真正理解。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有很多技巧,只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文本与学情进行深入分析,高质量的语文课堂还是能够呈现的。

猜你喜欢
李镇西石榴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石榴
石榴
石榴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石榴
怎样让别人打不倒你
爱心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改变自己袁才有可能改变整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