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造

2022-10-30 11:29叶兆言
人民与权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沧浪亭苏舜钦雕花

☉叶兆言

在苏州东山,有个著名的雕花楼。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甲天下,不过甲天下的园林赞美诗中,不太会提到这个已经很有名声的雕花楼。理由同样简单,它不太好看,太土豪气,珠围翠绕花团锦簇。苏州古典园林的精华,从来都不是依靠富贵气,应该是“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解释,就是苏州的园林以风雅取胜,必须要有很浓郁的文人气,东山雕花楼则是满眼土豪气,土豪气可以有,太多了不行,太多了就俗,俗不可耐。

为什么要这么说?当然与主人身份有关。以苏州园林中的沧浪亭为例,它始于五代吴越王钱缪之子钱元亮的池馆,属于古王孙旧宅。宋朝诗人苏舜钦花了四万贯钱,买下废园,傍水造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一文传世。同时代的欧阳修为它写过长诗,“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后来的归有光,写过一篇与苏舜钦同题的《沧浪亭记》,被选进《古文观止》,让好多爱好古文的人背诵。沧浪亭好像天生就是风雅之地,前前后后的主人都有名,说起来都是文化。古木掩映,屋宇宏敞,明清两代文士在这雅聚,在这游玩讲学,最早的城市规划地图宋碑石刻拓片,也藏在这。

再说拙政园,与古朴苍老的沧浪亭相比,拙政园还有狮子林,要奢侈得多,也逊色得多,它更加富丽堂皇,更加珠光宝气,有点俗,但是还算能忍。说拙政院狮子林有点土豪气,并不为过,本质上它们都是有钱人的豪宅,跟平民百姓没啥关系。苏州古典园林来头大,能够有幸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靠的就是文人气和土豪气,二者缺一不可。

东山的雕花楼只不过是土豪气太重太多。资料显示,为建这座楼,共花了十七万银元,差不多是三千七百四十一两黄金。搁在北洋政府年间,是笔不小的数目。主人又是什么人呢,做棉花生意的,在当时,面粉大王棉纱大王,都是些最有钱的主。因为贫穷,老百姓最重要的事,就是吃饭穿衣,就是吃饱和穿暖。仿佛今天的房地产大亨,仿佛今天的互联网大佬,富豪榜上排名绝对可以靠前。

雕花楼的主人应运而生,有点钱,但与真正的棉纱大王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虽然也在苏州范围内,虽然现在很有名气,论及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的历史地位艺术价值,不提到这个雕花楼也是很自然的事。

大约是在七十年代初期,北京故宫的珍宝馆内部开放,记得祖父曾带我去参观过一次,各式各样的座钟,金碧辉映琳琅满目,介绍词动辄都是用了多少两黄金。然而一点都不喜欢这些东西,祖父也没觉得这些国宝有什么了不起,参观无非是看一眼,看过就算。

将苏州东山土豪的雕花楼,与北京皇上他老人家的故宫放一起说,显然不是很恰当。因此还是让话题再回到雕花楼,为什么我们会不喜欢它,为什么会反感土豪之气。为什么呢,首先是时间太短,迄今为止,雕花楼还没有一百年历史。还得要等待时间的洗刷,事实证明,无论多么难看的玩意,时间一旦长久,沐甚雨,栉疾风,文化也自然而然就有了。时间能够医治一切伤口,时至今日,雕花楼已成了古镇东山的标志景点。

其次是观赏者心态,历史的包浆很重要,人的心境更重要。美不美,珍贵不珍贵,客观是基础,主观才是决定性的,所以美所以珍贵,只是我们觉得它美,觉得它珍贵。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美从来都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如果不是出自于内心深处,便没有任何意义,境由心造。

猜你喜欢
沧浪亭苏舜钦雕花
沧浪亭
树干雕花
寻幽沧浪亭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纸杯变身雕花椅
败给自己的才子
苏州的雕花楼
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