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仁言
9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常委会全体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值得注意的是,除主报告外还有17份附件、20份报表,亮出了我省国有资产的最新“家底”:
——一组令人振奋鼓舞的“成绩”。五年来,全省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总额累计增加109968亿元,增长111%,年均增长20.5%;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额累计增加32354 亿元,增长59.8%,年均增长12.4%;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累计增加13861亿元,增长64.3%,年均增长13.2%。
——一张描绘只此青绿的“画卷”。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域约占国土空间面积的16.9%;截至去年末,已发现各类矿种135 种,森林覆盖率15.1%;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共210 处,海洋总面积34275平方千米。
——一场力度前所未有的“腾挪”。截至去年末,全省138项改革任务完成进度达到89%,其中省属金融企业改革完成进度超过90%,全面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取得初步成效,国资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速突破。
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2018 年,省委出台《关于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不断深化拓展。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连续每年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实现了对党中央确定的四大类别国有资产管理专项报告和审议监督的首轮全覆盖。按照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规划安排,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2021 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9 月28 日下午,联组会议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小敏,副主任樊金龙、王燕文、许仲梓、马秋林、曲福田和秘书长陈蒙蒙出席会议。副主任刘捍东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代表省政府作表态发言。
据了解,为开展好此次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先后赴泰州市、无锡市、宿迁市及部分县区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当地人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情况介绍,实地考察部分企业,同部分省人大代表交流并听取其意见建议,与有关部门座谈。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向会议提交了2021 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联组会议上,12 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围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创新国有金融企业服务、建立健全土地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审计厅、国资委、地方金融监管局等6个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紧扣问题、一一答复,其中既有政策解读,也有实施措施,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整改和承诺。一问一答间精彩互动,既回应了群众关切期盼,更凝聚了共识和合力。
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守护好、发展好。
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陆永泉委员对国有资产管理关注已久,他率先发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涉及部门多、情况复杂,如何解决设备未入账或闲置导致的账实不符、资产利用效率不高、绩效评价有待提升精准性和实效性等问题。每一问,都触及资产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县乡基层部门的确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省财政厅厅长张乐夫坦诚回应,下一步将不断夯实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资产清查、登记入账、建立追责机制。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全省各级各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履职能力水平。推动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清查入账,加快完善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能。设立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深度打造政府公物仓,推动存量资产的调剂共享盘活利用。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评价结果运用力度。强化国有资产财会监督力度,结合财会监督检查、财经秩序专项整治以及审计巡察等工作,对国有资产管理事项重点督查。
审计监督是对国有资产最专业最权威的监督。去年7 月,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今年起新修订的审计法开始实施。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戴元湖委员对审计监督寄予厚望,详细询问了省审计厅细化举措抓好落实“一法一决定”的相关工作。“近年来,省审计厅坚持依法履职,发挥审计的常态化‘经济体检’作用,加强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督检查,通过关注资产底数是否准确、配置是否合理、出租出借处置是否合规,以及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等情况,促进行政事业性资产优化配置、规范管理、提升效能。结合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资产权属登记、投资收益、担保处置,以及风险防范化解等情况,促进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推动国企做大做强、健康发展。结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着力促进自然资源资产有效保护、有序开发、集约利用。”省审计厅厅长侯学元从容不迫地答道,并表示将通过加强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协同贯通,共同推动我省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让国资家底更厚、效益更优。
国资监管是长期的经常性工作。镇江市医疗集团副理事长孔繁芝委员注意到近几年国有资产审计报告所反映的相关风险情况,她提问省国资委如何加强管理、推动整改?省国资委主任谢正义并不回避,直言审计反映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他表示,针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省国资委已与省相关部门,出台包含在省属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分类管控主业和非主业投资、向省属企业派驻财务监督专员和统一选聘企业年报审计等监督制度的多个文件,从而构建对国有企业经营决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他还表示,目前正提请研究建立省属企业外部监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各类监管事项在不同监管主体间“能交接能落实”“能上手能出手”“能开场能收场”,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并将省级层面行之有效的国资监管制度向市县国资监管机构推广,并诚请省人大及人大代表加强对国资监管工作的指导监督。
江苏国资国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让国企改革发展步稳蹄疾,让国资发展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委员们问效能、问担当,聚焦关键问题。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任杰委员注意到,相比上海、浙江等兄弟省市,江苏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头部企业中,国资占比还不多,整体实力偏弱。他希望省国资委拿出推进全省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的具体举措。对此,谢正义介绍了江苏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方面的情况,并表示省国资委将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推动国资国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一方面加强与央企、大院大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吸引产业类央企来江苏设立实验室,发展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明确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研究确定几个重点,加强省市联动,形成战略协同。特别突出企业家的主体地位和人才支撑引领作用,真正创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环境。
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董事长丁锐委员接着问道:“今年以来,受疫情散发和国内外经济复杂形势交叠影响,我省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亏损面较大、再投资面临压力,如何替中小微企业寻求破解办法。”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查斌仪局长表示,将会同省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普惠金融各项工作部署,加大普惠金融政策宣传推广力度,扎实开展“普惠金融县区行”活动,推动普惠金融政策和产品直达基层;落实落细普惠金融政策举措,引导金融机构用足新增再贷款额度,做好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尽快与储备项目对接;加强普惠金融工作创新,深入推动普惠金融“一网通”工程,持续推进征信赋能普惠金融工作,加快完善数据共享,支持符合市场化应用场景的征信产品开发投运;进一步发挥政府性担保机构的撬动作用,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外地国资系统在我省资本市场动作频频,据报道,仅2019年至2021年,外省就收购了我省10 家民营上市公司。“请问我省国资对外收购情况如何?如何看待国资收购民营上市公司这一现象?”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于敦德委员向省国资委辛辣发问。谢正义应询道,外地国资收购我省上市公司的同时我省国资也在进行收购,我省的收购行为主要以省内企业为主。就当前情况来看,被外省收购的标的注册地大多未变更,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国资收购民营上市公司利弊仍有待观察,其风险问题已引起国资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国资委多次强调从严管控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他也表示,今后工作中将重点把握三个方面,即:聚焦主责主业,省属企业投资行为要围绕企业主业开展。紧扣服务江苏主场,要求省属企业在省外的投资原则上首先要直接为江苏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按市场规律、企业发展规律、依法依规进行。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资产的管理与营运,涉及面广、影响面大。江阴市华西新市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委员关注推动全省各地财政部门全面切实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推进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强化国有产权全流程监管方面等有关安排。对此,张乐夫条理清晰地作了介绍: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统一规制、分级管理原则,依法依规管理本级国有金融资本。二是织密制度的笼子。落实制定在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转让、房屋出租、负责人薪酬、等管理的多项具体制度。三是推动改革创新。制定了《省属金融企业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意见》,做好具体任务的细化分解和落实措施。目前,省属金融企业“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全面建立,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进一步明确,董事会的建设和职权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并积极探索推行任期制和区域化管理。四是强化监督考核。将经营业绩、深化改革、科学管理、风险防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都纳入考核范围。
江苏地处江海河湖汇聚的平原水乡,“一水护田将绿绕,村前村后稻花香”,繁体的“蘇”字是最好的演绎。
今年以来,全省持续晴热高温少雨,长江、淮河来水严重偏枯,部分河湖库水位下降。从事湖泊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物理湖泊与水文研究室研究员胡维平委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向省水利厅提问,在统筹水旱灾害防控、保障河湖生态水位和严格河湖空间管控以及推动河湖生态修复方面还存在哪些突出制约,如何有效解决?省水利厅厅长陈杰的回答给大家吃了“定心丸”。他说,面对今年严峻的干旱形势,通过多年形成的科学调度体系,提前为春灌及夏栽用水储备充足水源;采取临时架机、启用翻水线等方式实施应急补水,保证丘陵山区水源供水能力;密切监测河湖水位,及时补水,有效保障洪泽湖等全省重点河湖生态水位,从而满足了高温干旱期间人民群众饮水和农业用水需求,秋粮丰收在望。对于河湖空间管控和生态修复,陈杰表示,省水利厅通过对河湖“两违三乱”项目开展清理整治,全面建立清晰的河湖管控边界,严格河湖空间管控,同时发挥全省各级河湖长牵头协调作用,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并要求相关部门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职责。
问深不问浅,问专不问宽。2021 年,国家对江苏下达620 亿立方米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报告中反映全省水资源总量为500.8亿立方米、用水总量为567.6亿立方米。“请问省水利厅,是如何做好水资源管控和水源优化调配的?在水资源管理改革方面还存在哪些突出的制约?如何破解?”淮安市农科院研究员顾正中委员抛出三连问。陈杰介绍,在水资源调配上,坚持用好外调水、拦蓄雨洪资源和用好再生水,在水资源管控上,采取管总量和管定额两手抓,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针对当前水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的节水意识不强、部分地区农业大水漫灌、城市老旧小区和农村管网漏损率高,以及群众对江苏丰水地区守着河湖抓节水还没有形成共识等突出问题。将进一步推进水权水价改革,通过水权确权,实行差别水价、阶梯水价,以市场调节来抓节水,在我省水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不同于其他国有资产,推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高质量发展,必须放在更宏大的空间和历史维度上来统筹推进。这既是巨大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规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去年6月,江苏公示了《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该规划是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顶层规划,构建了未来十五年江苏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实施过程中如何解决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打架’的问题?”面对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委主任汪泉委员的提问,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从三个方面作出了回答:在全省构建了省、市、县、乡(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四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布局,强化省级规划对市县乡规划、总体规划对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合理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确保“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按照要求,将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纳入,加强专项规划与“一张图”的核对,持续开展“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多措并举推动实现“多规合一”,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品质空间支持。
前不久,省两办印发《江苏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实施总体方案》,明确试点范围为省级和南京、苏州、南通三个市。“请问目前试点工作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下一步有何打算?” 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孙大明委员很关心这一新动向。刘聪一一回答,他说,目前已编制《江苏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实施总体方案》和自然资源清单,明确了代理履行的职责边界,开展资产清查,基本摸清资产家底,开展理论实践探索,为制度创新积累了经验。“这项试点工作概念新、理念新,像湿地和水资源、海洋资源等在概念上、空间范围上存在交叉,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和解决。”刘聪坦言,针对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将持续深入推进试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类资源,尤其是湿地、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的调查监测、确权登记和资产清查工作,明晰空间范围和权属界线,夯实工作基础。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试点取得更好效果,使江苏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得到更好保护和利用。
“当前,自然资源‘保’和‘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严格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制度。但也要看到,有些地方还存在非法占用耕地,因土地整治等产生的新增耕地抛荒、闲置,以及未按规定开展耕地质量评定的现象。”作为专业人士,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姜东委员对于建立健全土地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十分关注。刘聪在询问中作了介绍,面对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我省主要从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两方面发力,在资源严格保护方面,创新开展省级“日监测”卫片执法检查,实现省域监测全覆盖,对发现的违法用地行为及时制止、依法依规严肃处置,同时开展违法用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等专项工作,坚决遏制违法占用耕地问题,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构建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双平衡”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先补后占”机制,让储备新增耕地保持稳定耕种状态,不得抛荒、闲置,确保耕地质量不下降。在资源合理利用方面,健全平台信息共享,机制协调推进、制度支撑保障、专班统筹调度的重大项目保障机制,搭建重大项目用地全程服务监管系统,实时跟踪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土地资源要素精准保障。近五年来,保障省重大项目新增用地面积17 万余亩,确保了重大项目应保尽保。
专题询问结束后,费高云对省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入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表示感谢。他表示,省政府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监管、国企改革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把高质量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作为担负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的重要支撑,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一是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动国资监管“1+N”制度体系落实落地,深化国企改革走深走实,不断做优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完善财政金融“双轮驱动”政策体系,深化省属金融企业改革,全力推动国有金融资本布局持续优化。三是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深化省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和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大力盘活存量资产资源,构建国有资产新发展格局。四是加快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保障机制,扎实推进所有者权益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全力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刘捍东在作会议小结时指出,专题询问重在问出责任、问出思路、问出举措,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和专题询问中提出的问题,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推动我省国有资产管理迈上新台阶,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查找短板不足,为更高质量做好后续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他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拓展代表参与监督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规范国资报告口径和范围,健全国资管理评价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实效;始终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不断提升人大监督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