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苹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10-29 03:29:00强晓敏
果农之友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千阳县千阳苗木

强晓敏,李 进

(1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陕西千阳 721100; 2千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陕西千阳 721100)

千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陕西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和转型升级示范县。近年来,千阳县将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引擎,抢抓陕西省“3+X”特色产业发展机遇,引品种、创模式、育主体、延链条,建成矮砧苹果13 万亩、苗木繁育基地3 万亩,成为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行业标杆。为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千阳苹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笔者就千阳苹果的全产业链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1 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化

按照“四塬二山六廊”的产业布局,规模化建成矮砧苹果13 万亩、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繁育基地3万亩。先后引进培育宝鸡海升、宝鸡华圣、木美土里等果业企业12 家,成立苹果合作组织79 个,注册家庭农场42 个,发展苹果种植大户265 户。建成标准化示范园26 个,万亩大镇4 个,海升农业园区荣获陕西省最美果园称号。

1.2 加工标准化

建成亚洲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全自动分拣线1条、4.0 智能分拣线3 条和4 万吨果品气调库(冷库),“清谷田园”果蔬汁加工生产线2 条已建成使用,生产的果汁、果胶、果冻畅销国内外,建成果袋、果筐、果园机械等5 家果用物资生产企业,千阳红苹果物流园正在施工建设,投产后可实现产销加一体发展、储运服配套协同。

1.3 融合高端化

建成海升苹果示范园、妙耕农业生态园等四大园区,海升苹果主题公园和千湖林海·石鼓娃娃农场开园迎宾,南寨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省级苹果特色小镇,千阳荣获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千阳苹果“田间大学”成为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海升农业园区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2 做法及成效

2.1 攻克苗木培育关键环节,繁育技术国内领先

突破苹果矮化自根砧苗木繁育核心技术,完成国内首次苹果矮化苗木离体嫁接和压条繁殖(图1),建成了现代化专业品种采穗圃、砧木繁殖圃、大苗繁育圃(图2),打造国内最大、配备完整的现代三圃育种体系。建立了中国首个苹果苗木工厂化的商业育种体系,研发全国唯一的无糖组培技术,拥有瑞香红、秦脆等新优品种的生产经营权,引进培育早中晚熟品种近110 个,建设了专业的品种对比园,建成苹果苗木基地3 万亩,年出圃苗木3000 万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2%,成为全国最大的苹果苗木繁育基地,做到了最新、最优、最全的苹果品种在千阳。苗木远销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新疆、西藏、云南、四川等国内50 多个地区。

图1 砧木压条圃

图2 大苗繁殖圃

2.2 引进创新苹果栽培模式,树立样板全国推广

2012 年率先从荷兰引进国际优质矮砧苗木和作务技术;消化创新“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轻简作务”的苹果技术规范;塑造省水60%、省肥70%、省地80%、省工90%,优果率90%,高产的“四省一优一高”新优势,创造了“当年见花、次年挂果、三年丰产”的国内现代苹果生产新纪录;建立的苹果集约栽培“千阳模式”(图3)全国复制推广,成为中国矮砧苹果发展的起源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绩效考核培训暨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现场会在千阳举行。全县拥有果园喷药弥雾机、除草机、采摘平台等各类机械400 余台(套),实现了苹果生产关键环节的机械化。发展矮砧苹果13 万亩,其中绿色生产基地1 万亩、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和良好农业认证面积1.5 万亩。

图3 标准化果园

2.3 深度融合产业发展链条,全域推进提升效益

千阳县坚持延链补链,紧紧抓牢融合方向。建成亚洲最大的、分拣能力20 吨/小时的全自动光电一体化苹果分拣线,赵家塬村、南寨村等建成4.0 智能分拣线3 条(图4),海升、大地丰泰、宝丰村等建成果品气调库(冷库),库容4 万余吨,每小时2.4 万瓶玻璃瓶复合果蔬汁饮料生产线和120 吨果蔬冻干生产线投产运营,引进5 家果用物资生产企业。建成了千湖林海休闲园、宝丰苹果采摘园等农旅园区,海升苹果主题公园开园迎宾、“苹果大道”建成通车,形成了“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赏景”的果旅发展之路。注册苹果商标8 个,“千阳苹果”成为省级农业品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好苹果大赛。

图4 智能分拣线

2.4 建立层级网络人才队伍,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坚持“产业发展关键在人”的原则,在培育壮大人才队伍上下功夫。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平台,成立了西农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和宝鸡新时代苹果研究院,组成了以李丙智、张满让等教授为核心的苹果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不断攻克苹果育苗、生产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以宝鸡海升、宝鸡华圣、木美土里等公司的硕士、博士和县果业发展中心的中高级农艺师为核心,组成苹果生产管理指导团队,常年在南寨、张家塬等苹果产业重点镇村基地进行指导;依托“苹果田间大学”培训平台,培育千阳苹果师傅169 名、职业果农600 余名,组成了苗木嫁接、生产管理、机械服务等苹果专业化服务团队,为千阳及全国苹果主栽区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完成了技术“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

2.5 出台政策保障发展有力,产业增收能力显著

2012 年以来,千阳县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争取到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支持苹果全产业链发展;制定苹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每年安排300 万元,支持创建品牌、宣传推介及人才培育等。同时,千阳县财政每年整合各类资金1 亿元,重点扶持苗木基地建设、品质提升、冷链物流、果品加工、人才培育、品牌创建、宣传推介、果旅融合等内容的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加速苹果产业集群发展。先后引进海升、华圣等龙头企业12 家,与农户技术共享、设施共用、信息互通,带动1.1 万户果农年均增收1.5 万元以上,人均增收超过5000 元,6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 万元,宝丰村跻身全省村集体经济发展20 强,560 名职业果农向全国技术输出,人均年增收5 万元。

3 发展短板

2012 年以来,千阳县抢抓国内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机遇,按照“大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思路,举全县之力发展现代苹果产业,荣获中国苹果名县、中国苹果强县、中国苹果苗木之乡等多项荣誉,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对标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要求,千阳苹果产业依然存在一些短板:

3.1 苹果产业链健全但发展不平衡

虽然形成了苗木繁育、种植管理、贮藏分拣、加工营销、果旅融合等全链条发展业态,但除苗木繁育和种植管理外,其余链条环节上的参与主体数量少、加工产品相对单一。

3.2 社会化服务零散效益不高

目前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无“领头雁”,个别村开展土地托管、苹果苗木嫁接、果园管理个别环节等服务内容,没有形成县镇村服务网络,群众利益联结不紧密。

3.3 销售方式相对传统,线上销售占比不高

千阳县苹果销售模式主要为果商集中采购、果商定价,因县内小型和简易冷库较少,果品贮藏有难度,果品销售方式以地头批发、零售等为主,果品附加值低。

4 发展建议

4.1 建设产业发展专业村

根据镇村立地条件、自身优势等,围绕苹果种植、冷藏分拣、加工物流、果旅融合等内容,盘活现有资源,建设苹果种植村、冷藏分拣村、加工物流村、果旅融合村。同时制定发展路径,将各个专业村利益联结起来,最终形成抱团发展。

4.2 培育多元化营销人才

深挖当地能说会道的人,在县职业中专开设网红培训课,培育百名苹果网红,让网红进果园、进分拣线、进专卖店常年进行直播销售;组建苹果市场开发团队,不定期赴全国各个城市的档口、大型卖场、大中院校等开发销售市场,开拓中高端果品销售路径;培育地头经销人员,通过引导外地客商开展田间地头批发销售,加快中低端苹果销售。

4.3 培育社会化服务的“领头雁”

成立千阳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社,整合县内贮藏库、分拣线、农机等各种资源,牵头开展包括土地流转、生产管理、农资机械、加工营销等内容的服务,在各镇村设立服务站点,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社、站点、托管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社会化服务所有参与主体利益最大化。

4.4 品牌打造与宣传

开展“千阳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和“千阳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利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千阳苹果,充分利用千阳县在外大学生资源,通过微信朋友圈、学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千阳苹果;在大型水果档口、商场、大中院校、地铁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开展千阳苹果宣传活动。

猜你喜欢
千阳县千阳苗木
陕西宝鸡千阳县南寨镇:防病防虫保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千阳县文化馆传承人培训
百花(2021年3期)2021-09-10 17:46:24
千阳县剧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百花(2021年3期)2021-09-10 17:46:24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4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34
苗木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20年1期)2020-04-16 12:48:22
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 19:24:06
《灿烂千阳》中的女性成长和救赎主题分析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