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 蓉,王迪轩,王巾英,徐军锋,蔡治平
(1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街道街道办事处 湖南益阳 413000; 2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 湖南益阳 413002;3益阳市赫山区种子技术推广与储备中心 湖南益阳 413002)
西瓜是消费者喜爱的一种水果,有机西瓜通过采用非化学肥料和非化学农药种植,质量和效益均得到提高,西瓜病虫害是制约有机生产的关键,益阳市三益有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益阳园缘原农业公司在种植有机西瓜的过程中,探索了有机西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在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适时采用有机农业可选用的药剂防治,尽量把病虫危害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据笔者近几年跟踪调查,益阳市有机西瓜的种植方式主要是大、中棚套地膜覆盖爬地栽培,2 月5—15日于大棚内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地热线保温防寒。3 月上中旬,幼苗3 叶1 心,苗龄30 天左右定植。品种主要选用8424、蜜童,一般每亩产量2500千克左右,有机西瓜平均价格7 元/千克,一季每亩产值18 000 元左右,受消费群体所限,目前种植面积不大,效益略高于常规种植。在有机西瓜种植过程中,对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病虫危害,据调查,有机西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白绢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枯萎病、蔓枯病、绵腐病、炭疽病、细菌性果斑病、疫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瓜绢螟等。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简介如下:
主要采用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 年以上轮作。
选用适应性和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如8424(图1)、蜜童等。有条件的采用嫁接育苗,嫁接苗场要清洁消毒,选用无病砧木和健康接穗的不带菌种子。采用营养钵育苗,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苗基肥,营养钵一次浇透水,嫁接前浇足底水,尽量不用苗顶喷水。注意嫁接操作工具和手的消毒,可用73%酒精消毒。加强苗床管理,当覆膜出现凝露时及时在晴天的中午进行通风排湿。
图1 8424西瓜
合理密植,及时整枝理蔓,整枝理蔓应在晴天进行,打基部侧蔓时应留少半截。适时清除老叶、病叶。大、中棚内采用地膜全覆盖栽培,降湿增地温。
施用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为中性。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追肥在定瓜后进行,适时疏瓜定瓜,追施膨瓜肥,及时喷施含腐殖酸、海藻酸、甲壳素类的叶面肥,以增强群体抗病性。
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采用深沟高畦或高垄种植,雨后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土壤通透性,利于根系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定植后适当控水,发病后严格控制浇水,切忌大水漫灌,禁止下雨前浇水。
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到田外集中销毁,消灭菌源。对拔除病株后的病穴,要撒石灰乳或灌药液消毒。
对根结线虫病发病重的病田,为防止危害下茬作物,在收获罢园后应灌水10~15 厘米深,保持1~3 个月,使根结线虫缺氧窒息而死。
对根结线虫病严重的病田,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每亩撒施生石灰50~100 千克、石灰氮50 千克,深翻土壤后,将瓜田灌透水,覆膜闭棚7~15 天,利用7—8 月份高温天气,使土壤5 厘米深处的地温白天达60~70 ℃,可有效地杀灭各种虫态的线虫。如水源较远,翻耕后直接撒施石灰氮后覆膜闭棚进行高温灭菌杀虫,效果也较好。
大、中棚栽培西瓜可采用高温闷棚,在7—8 月份灌水高温闷棚能使棚内地温长时间维持40 ℃以上,严格密封条件下,土壤达到40 ℃日均温度只需10天。灌水闷棚20 天以上对第一茬连作西瓜枯萎病防效可达90%~100%。闷棚25 天以上对第二茬的防效也达84%以上。
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蝇类等害虫,蓝板诱杀叶螨、蓟马等。每亩挂20~30 块,置于行间与植株高度相同,黄板和蓝板可间隔设置。当色板粘满害虫后,要及时换板。
炒熟的菜籽饼或花生饼具有浓郁的香味,在大、中棚内铺上若干块湿布,湿布上面放纱布,把刚炒好的菜籽饼或花生饼粉撒在纱布上,待螨虫聚集到纱布上后取下用开水烫死,连续诱杀几次,可取得理想效果。
可在西瓜育苗和栽培过程中,于大、中棚的裙膜通风处以及棚门安装防虫网,以阻隔外来虫源进入。
大、中棚栽培种植前,按每100 米空间用硫黄粉250 克、锯末500 克,分放几处点燃,密闭大棚,熏蒸1 夜,可杀灭整个棚内的病菌。
利用捕食螨防治红蜘蛛等螨类害虫。在田间挂捕食螨袋,释放出捕食螨,抑制害螨。
在西瓜定植后,可选用50%硫黄悬浮剂300~500倍液,或0.5%大黄素甲醚水剂600~1000 倍液等喷雾。
用培养好的木霉菌在发病前拌土或制成菌土撒施均可,用培养好的木霉菌0.4~0.45 千克加50 千克细土,混匀后撒覆在病株基部,每亩用菌1 千克。
图2 西瓜病毒病病株
从苗期开始,经常喷施0.2%~0.5%的波尔多液(浓度由低到高)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700 倍液,并可使用一些叶面肥,以增强植株的抗性。发病初期,可选用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0.5%几丁聚糖水剂300~500 倍液,或每亩用0.5%香菇多糖水剂200~250 克,对水30 千克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7~10 天喷1 次,于定植后、初果期、盛果期早晚各喷1 次。
定植前,每亩用5%淡紫拟青霉粉剂1.5~2 千克,拌细干土50 千克进行撒施、沟施或穴施。
移栽期,每亩用2.5 亿孢子∕克厚孢轮枝菌微粒剂1~1.5 千克与农家肥混匀施入穴中;定植期或追肥期,每亩用2.5 亿孢子∕克厚孢轮枝菌微粒剂1.5~2 千克与少量腐熟农家肥混匀施于作物根部,也可拌土单独施于作物根部。
田间零星发病时,用高锰酸钾1300 倍液灌根。瓜苗定植后,及时穴浇或浇灌80 亿个活芽孢/毫升地衣芽孢杆菌水剂500~750 倍液药液,每株50~100 毫升,每10~15 天浇1 次,连续浇灌2~3 次。
用10 亿CFU/克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泼浇,或每亩用10 亿CFU/克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40~680 克,对水80~100 千克灌根。
图3 西瓜蔓枯病叶典型病斑
定植时,用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 倍液,或2.1%丁子·香芹酚水剂600 倍液灌根。缓苗后至生长期,每株灌0.2~0.5 千克药液,隔7~10 天1 次,连续2~3次。对茎蔓染病的,可在发病初期,用2.1% 丁子·香芹酚水剂100 倍液加少量面粉拌成稀糊状,用毛笔涂抹病部。
在瓜田施用枯草芽孢杆菌或哈茨木霉的培养物,以利土壤中拮抗微生物得到繁育,从而达到抑制病原菌生长。
苗期发现病害,可喷淋2.1%丁子·香芹酚水剂600 倍液,防治1~2 次。重病区在种植前每亩用硫酸铜5 千克均匀施在定植沟内,或用水稀释后泼浇土壤。发病初期,可选用56%氧化亚铜水分散微颗粒剂8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在发病初期,每亩用1.5 亿活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300 克,对水50~60 千克,均匀喷雾,每隔5~7 天喷1 次,连续防治2~3 次。
每亩用10 亿CFU/克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200 克,对水50 千克喷雾。
图4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子叶上的条形病斑
连续阴雨天气后,或在发病初期,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 倍液、80%乙蒜素水剂1000 倍液、56%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600~800 倍液等均匀喷雾。隔10 天左右喷1 次,防治2~3 次。
发病前提倡使用恩益碧,每亩用65 毫升,对水250 千克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100 毫升。
图5 蚜虫危害西瓜
危害初期,可选用3%除虫菊素乳油800~1200 倍液,或10%烟碱乳油500~1000 倍液、2.5%鱼藤酮乳油400~500 倍 液 、0.65%茴蒿素水剂300~4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危害初期,可选用0.5%藜芦碱醇溶液800 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1000 倍液、1%苦参碱6 号可溶性液剂12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成虫危害初期,可选用16 000 国际单位/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1%印楝素乳油750 倍液、2.5%鱼藤酮乳油750 倍液、3%苦参碱水剂800 倍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800~1500 倍液、1万PIB/毫克菜青虫颗粒体病毒+16000 国际单位/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0.5%藜芦碱可溶液剂1000~2000 倍液等进行喷雾。
前期预防或发生初期,选用0.3%苦参碱水剂600~800 倍液,或5%鱼藤酮可溶性液剂(成分为5%鱼藤酮和95%食用酒精)400~600 倍液、0.3%印楝素乳油1000~1300 倍液、10%烟碱乳油800~1200 倍液等喷雾防治,5~7 天喷洒1 次。虫害发生盛期可适当增加药量,3~5 天喷洒1 次,连续2~3 次。
通过采用以上综合措施,有机西瓜病虫害的危害率可控制在5%以内,但有机西瓜的病虫害防治重在通过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手段进行防控,一旦大面积发生病虫害,采用以上所述的有机农业准用的药剂防治,效果仍不理想的,建议在西瓜的有机种植中,尽量采用设施栽培方式,以便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生存环境,以达到尽量不用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