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控要点

2022-10-29 03:29:00张阿勇
果农之友 2022年10期
关键词:苹果树套袋栽培

张阿勇,王 亚

(白水县园艺站 陕西白水 715600)

俗话说:“每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可见苹果在人体健康维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为苹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钙含量丰富,可代谢掉体内多余盐分,故而成为了老少皆宜的佳品。苹果属于落叶乔木,在我国山东、辽宁、甘肃、河北、山西、新疆的苹果种植面积非常大,尤其陕西是苹果产量最高省份。此外四川、甘肃、西藏与云南等地也有栽培,出产的苹果质量都很好,为种植者带来了丰厚经济收入。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改变与大健康理念的提出,公众关注的不单单是科学的健康生活,更注重正确的健康消费,而无公害苹果则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成为了当前水果领域受关注的宠儿。那么无公害苹果在种植过程中有哪些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呢?这是值得广大种植者探索的内容。

1 种植地的选择与建设

苹果栽培应该选择光照充足、背风向阳、土质疏松的沙壤地块,同时忌在坡度超过25°的林地建园。种植地的水源、空气等条件均与无公害苹果生产要求相符,保证能够因地制宜、适地栽培,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同时,最好是选择长方形地块栽植,南北行,并且可结合地形、地块采取东西行栽植。短枝型品种与矮化苗行株距设定为4 米×2 米或4 米×2.5 米,亩栽培66~83 株;乔砧普通型品种保持行株距为4 米×3 米,亩栽56 株。根据栽植密度与行向,进行打点规划,并挖大穴或丰产沟,沟挖好后铺放10~20 厘米的玉米秸或麦草等在沟底,并根据每株施50 千克有机肥、0.2 千克磷肥的标准,和表土混合均匀后填进坑里,踏实。此外,元帅系与富士系品种互为授粉树,授粉品种和主栽品种配置比应控制在1∶4~5,保证授粉品种均匀穿插种植于植株行间。

2 种植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上应做到因地制宜,即根据当地气候、温度、土壤等进行适宜的苹果品种选择,进而取得满意的种植效果,并且可让果品质量得到保障。通常情况下若环境气候条件符合要求,可选择高产且耐存储的品种。

在苹果树苗选择上需确保无病虫害,苗木主干粗壮,定干处芽眼饱满充实,嫁接口愈合较好,高度在1.2 米以上,根颈粗度在1.0 厘米以上,根系发达,主侧根较粗,且长度约20 厘米左右,并有大量须根。春秋两季均可进行苗木定植,秋季定植最佳。栽植前需先将嫁接膜解除,修根、蘸浆,栽植期间保持根系朝周围充分舒展,并做到边提苗边踏实,横竖成行。

3 土肥水管理

3.1 土壤管理

具体涉及到种植行间杂草的管理,树盘覆盖、翻土与中耕等环节。

3.2 肥水管理

包括施加基肥、追肥与浇灌三方面,其中:①基肥尽早施加。基肥施加时间是秋季,以农家肥最佳,并且可混合少量钾肥、磷肥与氮肥;②适时追肥。每年应对土壤展开三次追肥,首次追肥时间为萌芽后,重点施加氮肥,可少量施磷肥;第二次追肥时间为花芽和果实膨大期,重点施加磷钾肥,并配合施加氮磷钾肥;第三次追肥时间为果实生长后期,在确保水源充足的基础上施加钾肥;③浇灌。成龄果树灌溉包括4 个阶段,即萌芽期、开花期、生长期与冬眠期,果实生长初期土壤不能过湿或过干,中期需确保土壤含水量在14%以下,果实成熟期注意做好水量控制,通过滴灌、微喷等方式进行灌溉,不可使用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灌溉树苗。

4 整形修剪

一年四季均适宜进行苹果树修剪,并遵循“按密定形,因树修剪;平衡树势,从属分明;开张角度,合理用光;夏剪为主,四季结合”理念,重点围绕解决光照与健壮枝组培养两点进行修剪。夏剪主要是将过密枝、无效枝进行疏除,达到通风透光的效果。

5 花果管理

在苹果树花蕾慢慢分离但没有开花的阶段适合疏花,若苹果树开花量太大,则疏除花序的花蕾,花序根据间隔15~25 厘米给予保留,突出中心花和1~2朵边花,且结合实际情况做好人工授粉。苹果树疏果期间,于花落15~25 天首次疏果,清除畸形、伤残果实以及病虫果,各花序保留1 个大中型果实或1~2 个中小型果实。

6 刮皮清园

每年冬季至次年3 月底应彻底清理掉果园里的残枝落叶,刮掉枝干的粗皮以及病枝病叶,再予以集中销毁,加强虫源和病菌控制。

7 病虫害无公害防控技术

7.1 冬剪技术的应用

冬季修剪能够很好地调整果园光照分布,保证果树更好地生长。同时冬剪技术的应用可让病虫害发生率得到控制。故而休眠期需加强病枝修剪,及时清除落果与枯枝杂草,清理结束后带离果园集中销毁。但是在栽培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当地气候等具体情况做好修剪时间以及强度的合理把控,以防影响苹果树开花结果。

7.2 采取果实套袋法

果实套袋应选用特殊纸袋,能够有效预防炭疽病与轮纹病等常见病害,同时能避免农药或灰尘等对果实造成污染,使得苹果质量以及美观度得到保障的同时,又达到无公害栽培要求,是现阶段无公害生产大力推广的模式。不过,套袋的使用会增加人员工作负担,费时费力,同时套袋不规范的情况会让果实受损掉落或反而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套袋处理期间务必选择适宜果袋(图1、图2),同时要注意除袋时间把控,方可取得良好的病虫害防控的效果以及提高果实质量。

图1 纸袋套袋

图2 薄膜套袋

7.3 杀虫灯诱捕技术

杀虫灯依靠特定波长引诱害虫成虫,常见的有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图3)与物联网杀虫灯,使得害虫直接掉落于接虫袋里,进而达到清除害虫的目的。该技术的应用能够让田间产卵量大大下降,进而发挥良好的虫害防范功效。

图3 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

7.4 草把引诱技术

每年9—10 月苹果树下会产生大量的山楂叶螨、卷叶蛾、潜叶蛾等,这些虫蛾类主要在树下过冬,因此应在果树树干与树枝下缘部位捆绑一定量的草把,同时直接把害虫引诱至草把,进入冬季后或早春时节则把捆绑的草把直接解下,带离果园集中销毁,可取得不错的虫害防控效果。

7.5 生物防治技术的科学使用

生物防治属于无公害栽培技术中非常受关注的一项技术,是依靠生物资源来有效控制病虫害,也就是选择昆虫性信息素、拮抗微生物与天敌昆虫来消除昆虫。一旦苹果园遭受某种昆虫的严重侵害,则可通过引入该昆虫天敌的方式给予解决。典型的即苹果卷叶虫、梨小食心虫严重时,可释放赤眼蜂来消除;并且,若要使生物天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天敌活动频繁时坚决不可使用农药,或尽量选择低毒药剂展开防范处理。

7.6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控

在苹果树栽培管理期间应结合当地气候等多项因素把控病虫害发生规律,强化病虫害预测监控,制定合理的化学防控方案,保证所用药物科学合理,具体包括用药面积、次数、浓度等,且要做到选用的化学药剂低毒无残留,生物农药(包括病原微生物杀虫剂、农抗类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等),不但能够取得良好的病虫害杀灭效果,还不会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同时,应重点掌握如下用药禁忌,即禁用的杀虫剂为久效磷、三氯杀螨醇、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等剧毒农药;果实生长前期可根据情况使用速灭杀丁、灭扫利等中毒农药,不过在采摘前30 天左右严禁使用;禁用的高残留杀菌剂为五氯硝基苯、福美胂等,并且采果前一个月严格禁用代森锰锌、乙磷铝等药物;此外,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农药喷洒器械的改进优化,达到科学合理施药的效果,并根据药品说明书要求,在化学药剂使用时做到规范操作,增强病虫害防控效果,减少苹果农药残留量,促进果实质量大大提升。

7.7 常见病虫害无公害防控技术

此处简要列举几类病虫害无公害防控要点,主要内容包括:(1)腐烂病。①发病高峰期将发病组织刮干净,保证病斑边缘整齐光滑,并在刮除部位涂抹溃腐灵原液或5 倍液给予保护,促进愈合,若病情较严重,还需在1 周后再涂抹1 次;②发芽前、果实膨大期(7—8 月),使用溃腐灵对整个树干进行喷施(对弱势树、皴皮严重植株与乔化树体)更适用;③平时加强果园枯枝残叶的清除,集中烧毁或深埋,采果结束使用靓果安实施一次清园处理,并添加适量内吸性药剂或渗透剂,效果更显著;(2)炭疽病。①套袋保护;②落花后10 天开始,间隔10~15 天喷洒1 次,直至8 月中下旬结束,遇到多雨天气可增加喷洒次数,所选择的药物为:800 倍液80%代森锰锌或600 倍液50%多菌灵,或800 倍液安泰生交替使用;(3)卷叶虫。选择2.5%菜喜1000~1500 倍液、20%好年冬1500 倍液;45%杀螟松交替喷洒。(4)苹果蚜虫。使用48%毒死蜱或50%杜胜控制,可取得不错效果。

8 小 结

大健康产业是当前极具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主要涵盖到药品、医疗服务、美容、健康食品、保健食品、养生、体育休闲等多方面,属于继IT 产业后兴起的第五波经济发展新浪潮。而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作为果树栽培领域的重点产业之一,更符合公众的绿色健康水果购买需求,相信只要在栽培期间的全过程管理中,将各类创新技术以及果树栽培种植技术充分结合,并通过有效举措强化病虫害防控,必然能让苹果产量与品质得到双重提升,为种植者带来丰厚经济收入,还可带动果业产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苹果树套袋栽培
套袋与不套袋对‘宫崎短枝’苹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特产研究(2024年1期)2024-03-12 05:40:10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油麦菜栽培要点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22 03:28:43
自然栽培的味道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8
套袋
商业文化(2017年26期)2017-03-20 03:26:48
苹果树
夏季苦瓜栽培
湖南农业(2015年5期)2015-03-18 23:30:47
苹果套袋后更需要补钙
山西果树(2014年3期)2014-07-15 20:53:05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