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评论的“识”与“述”

2022-10-29 05:05刘晓真
中国文艺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评论者身体语言舞蹈

■ 刘晓真

舞蹈评论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要理解和认识舞蹈艺术,是要懂得舞蹈,事关“识”;另一方面要以文字语言呈现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是要懂得如何评论舞蹈,事关“述”。在这二者关系中,懂得舞蹈不等于懂得如何评论舞蹈,如何从第一个“懂得”转变为第二个“懂得”,便成为舞蹈评论的重要任务。本文尝试从“实践性”的角度阐述和分析舞蹈评论中的“识”与“述”。

一、舞蹈评论的对象和视角

舞蹈评论应当从实际出发,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以历史来源、艺术特性和行业变化为基础,对评论对象进行划定、观察、分析和评判。而评论对象的设定和选择往往与评论的视角息息相关。

20世纪以来,现代观念催生了艺术领域的革命,让舞蹈家觉醒于个体的身体表达,通过舞台上的动作文本,为舞蹈争取到独立身份,这个历史过程构成了舞蹈独有的内涵。但是,舞蹈在获得独立艺术门类的合法身份之前,在不同文明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千差万别,无论是在宫廷宴会、民间礼仪中,还是在神圣祭祀、世俗娱乐中,它都不是以单纯的动作形式来示人的。自此,内置于舞蹈的历史累积和文化基因就构成了舞蹈评论无法绕开的经验和视野。换句话说,作为评论对象的舞蹈,不只是动作本身,还有它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舞蹈的行为和动作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根植于特定群体的文化结果。因此,舞蹈评论不能仅仅停留在动作分析的层面上,还要考虑舞蹈行为主体(包括个体和群体)的价值取向、舞蹈行为的语境和功能,以及舞蹈作为文化事件的整体性质。

根据上述,舞蹈评论的对象大致可分作两类:舞台作品(动作文本)和舞蹈文化现象。对前者的评论强调本体分析,重在彰显艺术家的个体性创造;对后者的评论重在观察集体行为的结果或传承,重在文化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舞蹈评论对象的两类划分与评论的视角和方法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舞蹈评论者更多地取道西方美学或文艺理论,更有可能关注和侧重舞蹈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者的个体能动性;如果评论者的价值诉求在于群体文化,那么更有可能通过中国传统文论、人类学或历史学的视角和方法切入对舞蹈文化现象进行评论。当然,评论对象和评论视角、理论方法、范畴使用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舞蹈评论者应当就评论对象的特性进行裁决。

在当代舞蹈界,针对舞台作品(动作文本)的分析和记录已经有成熟的拉班体系,它关注动作的方向(水平)、身体部位、时间值和动态质量等要素。拉班体系的动作分析以身体为中心,从表演者而不是观众的角度分析作品,因此提供了一种内置视角和符号体系来看待和解读舞蹈,试图捕捉时间和空间中的永恒。但是,它并不关心舞蹈编排,也不关心舞蹈作品的外在形式和表演过程,还会在数理逻辑意义上的精确中省略掉很多文化要素。由此,涉及到舞蹈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的评价和判断,在方法上便要转向人类学的视角。从文化意义出发,分析舞蹈的姿势、舞步、动律、风格等身体形态要素与族群传统、身份认同、仪式内涵之间的联系,就更能整体地解读和展现舞蹈的气质内涵。

此外,舞蹈作品中艺术经验的累积和并置以及艺术和社会历史的关系同样是舞蹈评论需要观照的方面。舞蹈作品的得失只有置于其所属的传统中才能品评和明辨,没有任何作品是无源之水,舞蹈评论要在传统所建立起的参照系中对作品进行判断和评价。在这里,评论参照系有内外之别:一方面是舞蹈艺术内部的演变,另一方面是舞蹈的外部社会环境变迁。

总之,舞蹈自身的丰富性决定了在实际的舞蹈评论中使用单一视角和方法是不够的。无论面对的是舞台作品还是舞蹈文化,舞蹈评论者都要在一个宽阔的视野中通过对身体经验的解读、翻译和传递来达成某种文化沟通。

二、舞蹈评论的前提——认识身体语言

懂得舞蹈是懂得评论舞蹈的基础,而认识身体语言则是实现二者的前提。

人们在判断一个人的文化特征时,通常会以口头或文字语言的使用作为参照和衡量,而人的身体语言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只不过它所承载和积累的文化经验更需要用眼睛来观察。对舞蹈评论者来说,身体语言的信息隐含着文化心理的密码,观察身体语言是获悉舞蹈(行为和动作)的发生理由和习俗环境的有效途径,认识身体语言可以打通舞蹈评论对象与文化土壤之间的内在联结。总之,舞蹈评论者需要正视这种“沉默的”语言,为理解和分析舞蹈提供内涵支撑。

身体语言的养成通常有三条路径:家庭、族群(社会)和审美(专业),这三条路径相互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共同构成了认识舞蹈作品和文化现象的前提。

一般情况下,日常身体语言的养成来自舞蹈行为个体的家庭。在舞蹈创作中,准确捕捉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就是要呈现出人物个性特征,而反映个性特征的行为举止和动作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文化内涵息息相关。比如,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无论是钟鸣鼎食之家,亦或诗书簪缨之族,还是耕读小康之户,对未出阁的女孩管教极其严苛,在不出门户的生活中,女子坐着的时候双腿不允许叉开,吃饭时上身不允许趴在饭桌上,如此种种规训,都是特定身体语言产生的土壤,也由此造就了传统女性的风度仪容。由此可知,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正是每个个体身体语言的来源。对于舞蹈评论而言,倘若能够深入到这一层来理解舞蹈的创作和生成,就打开了获得身体语言密码的途径。

从身体语言的家庭语境再往外走,到一个更大的社会空间里面,就可以看到身体语言的族群(社会)养成,即某个地区或群体会有潜在的、共同的身体语言表达。现代社会里,我们在一般的社交场合见面会握手致意,但是这种身体语言的语义如果换到另一个文化语境也许会失效。因此,对于舞蹈评论而言,需要了解的是每个文化所独具的身体语言。比如,在小乘佛教地区,人们礼佛的时候是侧身伏地,这与藏传佛教地区的五体投地和汉传佛教地区的跪拜有着很大差异,而身姿、体态差异的根源就在于不同区域人群的生活和心态。如果能够细究身体语言的族群环境,再来进行舞蹈评论,就会超越表层的风格,深入到精神层面进行分析。

当下舞蹈创作中的人物塑造时常出现精神气质把握上的偏差。以少女形象为例,邻家有女初长成的阶段,大多时候是青涩和含羞的情态,而舞台作品多有表现奔放热辣的格调,这有违常理和常态。不少编导会因为傣族舞蹈“三道弯”的特点,塑造出端庄不足、妖娆有余的傣族少女形象。倘若对身体语言的家庭养成和族群(社会)养成有所了解,追溯她们成长所处的社会氛围,就自然能够准确把握少女安静内敛的气质。舞蹈评论者倘若在观察身体语言时注意到家庭养成和族群(社会)养成,便能够对文化的理解落在实处。

身体语言的审美(专业)养成是在专业教育环境中完成的。学院中身体语言的养成有两类,一类是对传统舞蹈种类的归纳和继承,另一类是以更新为目的的编创。前一类是专业教育对身体语言之族群(社会)养成的体制化整理和雅化改造,后一类融合了创作者个体的身体语言习惯和工具化操作的编创技法。

编创技法使舞蹈创作者能够掌握动作语言呈现的某类方式或规律,可以直接而有效地建立起某种风格表达系统。不得不说,在专业语境下,编创技法所形成的惯性正在深刻改变着带有文化属性的身体语言。这类技法基本上是在西方舞蹈经验中摸索出来的程式,浸透着抽象思维和数理逻辑,它对身体语言表达的干预和重置,造就了专业审美规范和趣味,在此影响下的作品成为职业舞蹈评论面对的主流样式。对于舞蹈评论者而言,辨识专业审美养成过程中理性工具的使用,对于分析和判断舞台作品及其与文化根源的关系是大有助益的。

对上述三种身体语言养成的观察,实际上是在积累评论者的舞蹈视觉经验。能否对舞蹈做到准确深刻的分析和阐释,取决于对身体语言的了解程度。观察、熟悉和掌握身体语言的三重养成,能够建立辨析和判断的参照系,使舞蹈评论者能有效解读舞蹈文本和舞蹈文化现象及二者互文关系中的身体语言信息。而如何准确表达所观察到的身体语言,便要落实到舞蹈评论中的描述和阐释上。

三、对舞蹈的描述与阐释

舞蹈评论涉及对作品或文化的说明、分析、解释和价值判断,但归其两点就是描述和阐释。描述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陈述和事实罗列上,而要深入解剖动作,呈现形式和情感、意义的内在联结,为阐释提供基础。因此,舞蹈评论既要专注于舞蹈这个自在之物,在捕捉和记录动作的同时,还不能割裂动作和文化以及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眼界足够宽阔的评论者往往会通过强化细节来提炼普遍的意义。

舞蹈评论者作为外在观察者,要有高度的事实意识,描述是基于对舞蹈的了解,展示动作技术、动律特点、动作之间的共存方式、舞者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作品的意境以及文化现象等方面。以舞台作品的语言生成为例,舞蹈的动机是什么?动机的发展是即兴还是编排?推进动作变化的具体编排方式是什么?如何从上一个部分发展到下一个部分?结构的进程如何转换?……这一系列的问题和作品的呈现有着紧密关系,涉及创作者的选择和提炼,也是舞蹈评论把握舞台文本的根基。有关这些要素和内容的描述可以从记录的层面对抗舞蹈转瞬即逝的特性,虽然不能全然地复原运动过程和作品全貌,但为分析和阐释编导的构思和动作的文化生成提供了信息证据。

但是,是否对作品形式上的细节描述越多就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样做会妨碍对作品整体状况的把握,因为动作不像文字,很少有组合规则来保证清晰、明确地表达思想,它通常只能模糊地创造意义。舞蹈有自己的语言表达,皆呈现和建构在一种盘根错节、互相渗透的风格中,上述关于舞蹈作品语言生成的系列问题已经触及到了捕捉风格、进行舞蹈描述的肯綮。

当然,对于具体的舞蹈评论而言,如果评论者没有明确的观念取向或立场观点,阐释就很难在细节描述上找到突破口,从而有效地将舞蹈作品或舞蹈文化中存在的某种张力或线索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需要在整个评论中将评论者的观念和观点贯穿始终,将舞蹈描述的细节纳入到某种统一的模式,引领读者在其自身的观赏和思考中获得指引,方能达到阐释的有效性。

此外,对阐释意义的凸显是需要用概念范畴来塑造的,搭建动作、概念和意义之间的有效联结是舞蹈评论的核心任务,对舞蹈进行阐释的困难也正在于此。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并非依靠外在的抽象理论就能解决,更关涉舞蹈评论者的文字表达。

四、文字修养和审美输出

文字能不能抵达舞蹈的彼岸是有关舞蹈评论的永恒之问。笔者认为优秀的舞蹈评论兼具两个特点:既能够用诗化语言表达舞蹈审美的精微之处,也能够在传达舞蹈艺术奥秘的同时散发文字自身的魅力。在这个寻求、实现舞蹈评论对象之美和文字自身之美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可能来自于舞蹈评论者对舞蹈与理论之间关系的理解。

不少情况下,舞蹈评论者会使用某个流行概念或者某种理论路径,其资源多来自于美学(哲学),以此来“武装”舞蹈评论,好像不如此就无法“登堂入室”。这种做法看上去得到了理论支撑或者找到了适应潮流的话语方式,但是否能达成有效的舞蹈评论呢?

如何让抽象概念背后丰富的语义展现它的魅力?对于舞蹈评论者来说,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拆解和具化。比如,“舞蹈的精神内核”这个词,让它从抽象概念落实到具体认识,可能会有很多答案。有人会说这个概念反映的是生命的真诚、本能的冲动,那么“冲动”是如何体现的呢?冲动反映在身体上,是呼吸带来的起伏。再具体往下,身体呼吸在舞蹈中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训练体系,就是玛莎·格雷姆的收缩—放松技术……诸如此类的概念拆解和事物具化,是使舞蹈评论能够脱离空洞表述的一种方式。

对评论对象的认识能否从精神层面的抽象概念迅速找到对应的技术呈现或身体经验,是在考验评论者舞蹈认知和理论修养的双重功力。把普适的“万金油”式的概念词语化为舞蹈独有的经验,将概念层层破解,落实到经验上,是找到诗化表达的可能性途径。哲思和生命的真诚之间,常常会有概念之“障”,舞蹈评论者要有意识地超越它,释放艺术感受力。

舞蹈始终与人类的经验、感觉和行为有联系,具体而微的动作和意义的象征之间形成参照和互证,带有隐喻的意味。舞蹈评论要找到恰当的语言去接近那个意味并与之共鸣。表面上看,这是理论修养的问题,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把握。在崇尚理论表述的氛围中,不少舞蹈评论从理论出发,在写作中套用一些看上去具有普适意义的概念和术语,结果往往是架空了舞蹈评论,这个过程不仅让作为评论对象的舞蹈艺术失色,也让理论概念本身的使用减效。所以,评论者要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寻找、提炼、发现合适的语言,这是舞蹈评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总之,写作本身是内在于评论者个体的存在,而舞蹈评论则是要从评论者审美感悟的此岸到达舞蹈艺术的彼岸,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输出。评论者将自己的灵性和哲思体现在文字中,这个将舞蹈的认识和理解外化的过程,正是身体实践和文字实践的审美价值走向合一的过程。

舞蹈评论无论是从经验出发还是从理论出发,都是成立的,前者侧重自然生成,后者侧重塑造规训,这两种路径都能够成就优秀的评论。文无定法,评论写作也需要不断尝试和验证,舞蹈评论的实践性就在于从不同的路径通往舞蹈审美的理想境地。

猜你喜欢
评论者身体语言舞蹈
网络新闻评论者的伦理责任问题及应对路径探析
舞蹈课
身体语言
新闻评论的写作方法讨论和研究
身体语言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雪地上的舞蹈
仲夏夜·轻时光生如夏花
卷首语
新闻评论少不了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