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朋 娄丽娜 孟攀奇
黄瓜是淮安市丁集镇的农业特色产业,已经有30年的规模化种植历史。在总结淮阴丁集黄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发展对策,旨在促进淮阴丁集黄瓜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繁荣农村经济。
黄瓜是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的农业特色产业,已经有30年的规模化种植历史。江苏省淮安市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位于我国南北交界线,水系发达,交通便利,是北半球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南限。最早自1991年,全市率先引进了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并与草菇种植相结合形成瓜菇轮作特色黄瓜种植技术,通过前茬草菇栽培提高后茬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1],与土壤栽培相比,菇渣基质栽培能有效减轻黄瓜枯萎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黄瓜产量[2],促进农民增收,因此逐渐形成了以黄瓜为主的瓜类蔬菜规模化生产。2005年,丁集黄瓜在江苏省第四届园艺博览会展上获得三等奖,2006年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11年以丁集黄瓜为样本的“淮安黄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称号。2012年以来,“丁集黄瓜”被认定为江苏省级名牌产品,丁集镇荣获江苏省黄瓜产业基地认定和省级“园艺标准园”称号,丁集镇娘庄村被授予全国黄瓜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年,丁集镇获批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发展先导区,2020年5月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截至2020年年底,全镇黄瓜年种植面积约566.67 hm2,年产鲜食黄瓜20万t,为丁集镇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9年开始,围绕黄瓜产品科研、繁种育苗、培育种植、仓储冷链、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等环节,构建了黄瓜产业的核心种植基地,占地40 hm2,包含设施蔬菜育苗工厂4 500 m2、“特、优、新品种”蔬菜种植示范基地7 722 m2;其中钢结构保温拱棚19栋,新型日光温室大棚100栋,年可培育黄瓜等蔬菜苗1 000万株,繁育黄瓜籽约8 000 kg,年产鲜食黄瓜等蔬菜8 000 t以上。目前淮安市场60%以上的黄瓜产自丁集。全镇日光温室、钢架大棚黄瓜种植面积573.33 hm2以上,以黄瓜为主的瓜果蔬菜年产量约20万t。
目前丁集黄瓜种植经营主体达1 000户,经工商部门注册的黄瓜专业合作社有近40户,以丁集镇(娘庄)黄瓜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丁集镇黄瓜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2月成立,现有会员434名,是丁集镇最大的黄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 000余万元,建成日光温室黄瓜大棚681栋,占地80 hm2,以生产反季节蔬菜黄瓜为主,合作社实行阳光操作“五统一”即统一建棚标准、统一采购原料、统一育苗、统一防治、统一销售。2010年丁集镇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十强乡镇”,带动周边如渔沟、棉花、袁集等乡镇种植黄瓜近万亩,产品供不应求,销往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型城市。现丁集黄瓜营销合作社已发展到5家,其中鼎之峰生态农业采摘园年销售黄瓜近千吨。2019年,整合产业富民等资金在丁集镇胡庄村建设了黄瓜产业示范基地,并引入淮安市恒晟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基地集繁种、育苗、试种、推广、技术服务为一体,实现从育苗、种植、加工到分拣包装和线上线下销售,休闲观光采摘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致力于打造成为长江流域新品种黄瓜繁种和栽培示范基地,并辐射到周边市县,形成蔬菜种植产业集聚区。
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当地十分重视科教单位与产业的融合发展。2015年,丁集镇黄瓜产业开始成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国家重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基地,2018年,先后与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原天津黄瓜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研单位以及山东寿光蔬菜龙头企业在黄瓜新品种研发、种苗繁育、栽培技术推广、深加工技术引进等方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2020年,丁集镇利用省市区科技扶贫政策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深入开展人才、技术合作,组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淮阴丁集黄瓜产业研究院。吸引国内专家共同解决丁集镇黄瓜产业发展的品种、技术和模式问题,切实把科研单位科技创新优势转换为黄瓜产业发展优势。
通过政府整合资金,在黄瓜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了高标准的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及大型钢结构拱棚等新型设施。但丁集种植户使用的多为第一代黄瓜温室大棚,棚室低矮、室内拱柱较多,机械化程度不高,配套设施不齐备、自动化程度不高。由于新型温室的构建成本太高,小农户无法承担棚室的改建费用,再加上多年种植,土地连作障碍较严重,导致部分大棚存在丢弃不用的状态。
目前丁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较大,基本都在50岁以上,其中以60岁为主要劳动力,且以女性居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收入高于黄瓜种植收入,导致了黄瓜种植规模萎缩,黄瓜大棚闲置较多。本地种植户虽然具备一定的种植经验,但整体技术素质不高,仅靠基层农技推广难以形成高效的技术服务体系。缺乏科研院校先进、适用技术的科技支撑,致使生产盲目性、随意性大,凸显了专业人才的匮乏。以户为单位的普通种植户对病虫害防治、工厂化育苗、本地特色品种研发和种植能力的水平较低,管理方式粗放,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保障。
本地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为主,虽然成立了黄瓜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但规模较小,黄瓜的品质和效益与山东寿光等地相比较低。较小的种植规模使种植户不能和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种植户需要承担病虫害和市场不稳定的双重风险,利益联结不实。政府对黄瓜产业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低,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
黄瓜产业链很长,包括种子研发、黄瓜生产,黄瓜仓储运输、黄瓜清洗保鲜等初加工、黄瓜二次加工及黄瓜种植衍生的农旅观光等,丁集优势主要在黄瓜生产上。虽然丁集每年生产鲜黄瓜近20万t,但几乎都以鲜黄瓜外销,黄瓜加工产业很少。2019年底,通过引进种苗企业和科研单位,填补了育苗和栽培示范等发展链上的关键环节,但依然存在明显的缺链、断链之处,黄瓜冷链仓储、保鲜、运输等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休闲农业、文旅观光、科研教学、网络直播等结合不紧密。
丁集目前没有统一的集散市场,也没有信息化的交易平台。虽然也有一些电商采购、超市直采,但所占比重都比较小。大部分鲜黄瓜还是依靠“合作社+经理人”模式进行销售,主要由农业经理人进行黄瓜收购,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经理人上门收购,在田间地头就解决了黄瓜销售问题,但黄瓜销售价格和收购数量均由经理人控制,经常出现产量高但收入反而低的现象。销售渠道单一、信息获取滞后,无法突破区域性生产和销售的枷锁。
种植大户、合作社的生产已逐渐取代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特别是高效农业发展必须走园区化、基地化道路,以基地和园区为核心,一站式解决繁种、育苗、种植、栽培试验等多个环节的问题,从而带动“一家一户”种植模式能够搭上园区这个平台,同时培育带动更多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参与到黄瓜产业发展中来,形成丁集黄瓜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渠道整合资金,积极向上争取产业扶贫资金、产业富民资金,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口子放水”的思路聚合投放,集中投入到黄瓜产业复兴中,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坚持项目化运作,围绕黄瓜产品科研、繁种育苗、培育种植、仓储冷链、农产品加工及销售等环节,补齐上下游短板。聚焦拉长补齐、延伸拓展黄瓜产业链条,重点建设优质黄瓜生产示范基地、加工与仓储物流设施和电商销售平台,实现繁种育苗以及仓储冷链、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环节与农业生产无缝对接。
依托“院校+”合力促创新,在相对种植面积小、品种推广范围局限性大、市场化程度低等不利条件下,贯彻“科技兴农、人才兴农”的发展理念,“主动走出去,诚心请进来”,搭建丁集镇黄瓜产业基地与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共同破解丁集黄瓜发展技术难题,建成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华东试验基地。同时,加强与省内科研院校的合作,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淮阴丁集黄瓜产业研究院、扬州大学黄瓜产学研基地,打造科研单位与生产基地间的有效衔接通道,将科研院所最新的品种、技术引进来,通过筛选、改进、示范,推广下去,以科技创新推动黄瓜产业技术的持续、高效发展。
成立淮安市状元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21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多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努力打造“1+21+X”经营主体体系,各经营主体在本职范围内各司其职、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当好土地流转的“组织员”。积极鼓励村集体领办土地合作社,农民以承包地入股,委托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当好产业发展的“领跑员”。率先在丁集、胡庄、娘庄等村成立由村集体领办的劳务公司,为周边村民特别是相对贫困户提供劳务信息咨询和劳务分包服务,组织村内赋闲和零散劳动力开展劳务项目,帮助群众特别是有劳动力的低收入户和相对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提高家庭收入。以胡庄村劳务公司为例,该公司与黄瓜产业园开展合作,按照用工需求进行育苗、嫁接等不同环节的专业订单式培训,目前已培养蔬菜生产职业农民近400人,帮助128人通过劳务公司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14 000元。
丁集黄瓜目前以鲜销为主,经销商直接到田头进行上门收购,且已与省内多家农批市场、苏果等大型超市及生鲜企业实现了对接,产销同步。下一步应积极探索黄瓜冷链仓储、精深加工,纵向延长产业链条,黄瓜产业由直接销售,到分拣、贴牌、包装等粗加工,逐渐向精深加工、贸易物流、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领域拓展,形成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扩大产业增值空间,减少损耗、保障品质、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市场“双繁荣”,推动丁集镇黄瓜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可持续发展。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淮阴丁集黄瓜历经了“产品培育期—产业成长期—发展低谷期—繁荣复兴期”的阶段性发展,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政府的引导,科教单位和优势企业的推动下,小黄瓜孕育大产业,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石,必将为繁荣农村经济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