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冠慧,刘永相,李琴,徐丽娜,张永英,朱阵,石玉祥
(河北工程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动物解剖学与兽医各科有着密切关系,将为后续的基础医学、临床专业等各门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动物解剖学》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学基础课程,在学习该课程前,学生主修的是公共基础课,主修完本门课程后,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病理学》等后续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具有活泼开朗、熟悉网络,个体意识较强,然而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极容易受到网络信息和不良思潮的影响;不太能吃苦,缺乏团体合作意识[1]。近年在《动物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①课程中涉及的专业名词多,知识点琐碎,系统结构复杂[2]。②不注重教学过程管理,考核方式单一,仅通过考勤和期末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③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大部分学生甚至“愿意”上解剖课,因为只是听老师讲一遍,自己不动手去看,写份实验报告就结束了。④思政教育不突出,课程讲授中侧重解剖知识与临床实践关系,然而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不够深入。
基于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学校结合MOOC平台,将传统教学课堂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更加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实验课程教学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视频制作,PPT演讲等方式,再结合课上对照实物标本观察主动参与到实验课程学习中[3],甚至将现代信息技术VR虚拟仿真技术、3D打印技术引入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是结合我校动物解剖学教学课时偏少、实验标本种类偏少,现代化信息技术不发达等实际情况,授课期间不断总结反思,提炼出“一创双优”理论,即“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形式”,为培养具有扎实解剖理论知识、熟练解剖动物技能、具备兽医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兽医人才打下基础。
绪论是学生认识本课程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到课率较高的一节课。在绪论部分融入思政元素,能极大提高学生对兽医职业的认可度,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自人类文明开始之初,即存在医治家畜疾病理念,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专职兽医。让学生感受到动物解剖学的历史悠久,通过了解10月28日中国兽医日的来历,以及共读宣誓词,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
利用象形兼会意字“胃”,从金文、小篆、楷书的演变,让学生在感受古人创造汉字的智慧,体会汉字蕴含之美的同时,直观感知胃的功能和结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单胃与复胃结构差异。《黄帝内经》中提到“心主身之血脉”,而西方医学中最早认识到“心脏是血管系统的中心,但尚不知动静脉”。比较中西方医学关于心脏的不同认识,让学生体会中医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敬畏之情。
在雄性生殖系统教学中,以一项马里兰大学的研究结果“PM2.5影响精子数量的重要机制”为拓展,让学生关注环境对生殖的影响。在反刍动物胃的教学中,联合国粮农组织(AFO)2006年调查报告:畜牧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8%。然而,所有交通工具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仅占13%。据估测,牛排放出的大约94%的甲烷都是由瘤胃产生的。以这样一组数字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畜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并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专业助力环保”,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助力行业绿色养殖。
结合后续课程《动物生理学》内容,主要涉及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将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比例进行调整。《动物解剖学》共有48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验学时,所以在总学时不改变的基础上,将神经系统由原来的8学时增至10学时,同时将单胃动物的消化系统放在实验课中讲述;将运动系统由原来的6学时增至10学时,同时在理论课中删除兔和犬的解剖内容,将这两部分以实验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体会、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在有限课时下,将教学内容分成4类:识记性内容、趣味性内容、临床实践性和科研相关内容。
首先,针对识记性内容,引导学生以绘画、谐音、顺口溜形式创设情景故事、歌曲等。如讲述脊神经的位置和特点时,以绘图形式体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见图1。
其次,在内脏教学中,像肾、胃属于动物性食品,在美食中频繁出现,以生活中的解剖知识点,吸引学生眼球,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吃腰花时没有见过肾脏结构中的白色部分(因为它属于暂时收集尿液的肾盏和肾盂),是否了解“牛肚”、“百叶”、“金钱肚”指的是哪个胃。
再次,针对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结合临床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牛的左侧腹部鼓得很高,胃的蠕动音很弱的原因;从解剖学角度解释犊牛喝牛奶后在胃里不会变成酸奶等。
最后,适当加入前沿性知识使学生受到科学家的熏陶和思维的启发,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如瘤胃产生的大量甲烷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阿根廷科学家发明“牛屁背包”将牛产生的甲烷用于生活,利用科技来环保。在讲述不同家畜子宫类型时,引入教师科研,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双分子宫特点。在讲述内分泌器官——松果体时,结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就是生物钟调节昼夜节律的主要物质。
结合大一学生特点:思想活跃,喜欢表现,独立意识较强,精通互联网,但缺乏集体意识。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只接受这种单一方法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而是窒息了学生的智慧,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部分章节,教师在授课形式上,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内脏系统教学环节,可在实验课基础上,选胃或者肠,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汇报展演。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教师也能直观看出学生对于此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给予适当的补充。
本课程作为第一门专业课,在每年期末考试中不及格率为3%~5%,仅通过出勤(20%)和期末成绩(80%)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加强过程管理,将总成绩分为出勤(10%)、作业(20%)、期末成绩(70%)3部分。
自从2020年线上课程成为趋势[8-9]。本课程也及时在学习通上建立线上课程,为了更好体现学习过程,教师要求学生提前10 min进入教室开展课前测验(为5~10道选择题和填空题),以这种形式检测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当堂点评作业情况。因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教师将学习通中所布置的作业分为2类,一类是与课程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要求全部学生必须完成;另一类是在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训练,根据学生意愿自行完成。根据每位学生的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建立学生的“积分银行”,最终换算成平时成绩。以这种方式督促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环节,在内脏系统(胃、肠、肾、心脏、肺脏)、眼球章节,可适当进行翻转课堂,由学生选出最喜爱的小组汇报、并进行打分,最终换算成平时成绩。在教师讲授的章节,结合绘图、板书、标本,制作了生动形象的动画课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讲述成年动物血液循环和胎儿血液循环时,让学生在黑板上自行画出体循环和肺循环路径,教师在此基础上讲述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动物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更是能在实验课中将所学知识实物化。骨骼观察环节主要依靠实验室现有的骨骼标本进行,多数同学可能对着课本能明白骨骼名称,其实很少同学能真正理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本学期实验环节,增设了学生制作标本环节。学生根据内脏的解剖特点,制作肾脏、子宫、心脏、肺脏和肝脏浸渍标本;结合家兔和羊的解剖,已经完成家兔的全身骨骼标本,见图2,正在进行羊的骨骼标本制作。学生在制作标本过程中,更能加深对骨骼和内脏特点的理解,同时也充实了教学标本。
教学期间不断以座谈形式调查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反馈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上课所采用的绘图形式非常感兴趣,能帮助他们提炼教学重难点,有针对的学习解剖知识。课堂上所进行的思政教育,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标本等,学生体会到解剖从整体到脏器,从浸渍标本、骨骼标本、铸型标本等解剖的多维度特性,并能深入了解动物医学专业和动物解剖学,更加珍惜实验标本。实验第一课“默哀1分钟”活动,学生表示对“敬畏生命,感恩奉献”更有体会,在未来实验课中会更加珍惜机会,充分锻炼解剖技能,掌握解剖知识。在翻转课堂环节,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会主动联想生活中的解剖知识点,更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认为课程成绩不仅体现在最后一次的期末成绩,在过程中通过学习通进行平时测验,并纳入课程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会更公平,并且能够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在期末考试时复习以往知识点会更加容易。同时在课程成绩上,与往届学生相比,学生的课程平均成绩由68.45分提升到77.12分,不及格率也由6.90%降低到3.33%。
根据教师实践经验,深入分析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特点,提出“一创双优”理论,即“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优化课堂形式”,一方面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过程管理、思政育人,另一方面为培养具有扎实解剖理论知识、熟练解剖动物技能、具备兽医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兽医人才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