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湾 陈桂萍
(1.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2;2.武汉商学院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固定资产总额应不低于200万元或者生均1万元。(847页)但是根据笔者调查发现,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设施生均远远低于1万元。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2020-2021年第二学期可供使用的智慧教室只有6间,而财务管理专业(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有30个班,现有学生1137人,智慧教室数量远远不够。然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大多是在智慧教室或者会计实验室完成,一方面智慧教室数量不够,另外一方面很多教师也不会使用,这使得学生不会学的现象甚嚣尘上。实践教学资源投入少,有的会计实验室只能完成比较简单的实操模拟训练,而且实验室设备陈旧,电脑反应慢,财务软件运行不稳定等影响着实践教学课程的有效开展。另外,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生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6522.36元,这说明教学资源投入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面对智能财务、财务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兴课程的挑战,传统的教学内容、落后的教学设施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对于此,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迫在眉睫。
通过笔者调查发现,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开设课程随意性较大,并没有针对社会岗位需求进行跟踪调研来开设课程。以部分高校为例,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有:入学教育、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税法、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学、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管理、Excel财务管理应用技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资产评估、公司治理、税收筹划、批判性思维、数据分析与挖掘、ERP沙盘模拟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审计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学、财务分析、证券投资学、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但是却没有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导论、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智能财务、财务共享中心规划与实施等课程的开设,虽然这些课程已经写入了人培,但是还未真正去开设这些课程。在开设的课程上,课程内容没有与初级会计会计师考证相结合,初级会计师考核科目是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但是部分高校并未开设经济法基础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落后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并没有强化突出实践教学的优势,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会计类学生应该具备电算化能力,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依托校外资源,引导学生参与校外基地岗位实践。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提高学生的岗位应变能力,需要学生在真刀真枪中进行磨炼,只有通过技能竞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除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组织的财务管理专业技能竞赛外,学校也应该多方面组织竞赛,如手工账比赛、点钞比赛、网上纳税申报多元化竞赛,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拥有高级职称(含副教授)及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847页),虽然该项规定对院校师资学历水平作出了要求,但是并没有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师的任职能力和资格作出明确规定,这也导致了高校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师任职能力和资格上面大打折扣。很多青年教师缺乏企业认知实习经验,也缺乏一定的实践经历,这对于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成为制约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的短板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力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学生岗课脱节,从而影响就业。笔者所在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并未开设经济法基础课程,而该门课程作为初级会计师资格的必考课程,对于有需求考证的学生来说,无疑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培训班上,课证脱节,容易导致破窗效应。同时,很多高校并不重视市级、省级、国家级比赛,被动参加比赛,面对比赛,也只是突发性的训练,持续时间短,课赛脱节,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体上,财务管理专业现状是,岗位不重视、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岗课、课赛、课证脱节,岗、课、赛、证联系不紧密。
针对部分高校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短板问题,笔者将“岗课赛证”这一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构建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财务管理专业岗位需要来开设专业课程,将课程与岗位紧密融合。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来说,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的是会计、财务、管理、资金监管、审计、专项资金、出纳、会计专业教师、财务评审、基金财务等岗位工作。通过对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确认其需要具备的技能来开设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合院校专业特色,现将课程与岗位安排如表1。
表1 岗位与专业课程对接表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来说,应该将学生考取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证书与学生课程内容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中,尤其要突出资格证书考取的知识点,如初级会计师资格证证书,首先应该将《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强化证书考点知识,将课程教学与考取证书相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人才培养中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须考取至少1张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相关证书1-3张,并将此作为毕业的硬性条件。
促进赛课融合,可以通过班级—专业—专业群—学校层级的大赛选拔机制,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保证全员参与、公平竞争。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竞赛有工匠杯、财务数智化大赛、商业案例大赛、管理会计案例大赛、中华会计网校杯、会计技能大赛、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比赛。这些比赛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掌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了实现课赛融合,可以将竞赛技能细化,分成若干个竞赛内容,通过实训,实现教学与竞赛的融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专业技能,让教学促进竞赛、让竞赛推动教学。本文以会计技能大赛和工匠杯比赛为例,将竞赛项目和开设课程相结合,将课堂小竞赛融入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竞赛与专业课程对接如表2。
表2 竞赛与专业课程对接表
通过岗课融合、课证融合、课赛融合,建立财务管理专业动态课程体系。结合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法、线上线下教学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围绕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课程为中心,建立课程与岗位、课程与竞赛、课程与证书之间的联系,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确保“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建设稳定推进,需要全院统筹,教研室联合各个部门相互协调,鼓动全员参与,形成全员参与的动态机制。同时,要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在提出“岗课赛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发展,避免考证极端化、竞赛功利化取向,要全过程给予学生指导,鼓励学生确定好岗位目标,合理学习,制定合理健康的岗、课、赛、证目标。最后要建立健全“岗课赛证”融合的工作评估和考核机制,既要重视过程又要重视结果,推动岗课赛证融合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