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2-10-27 17:44
学周刊 2022年3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思维

任 钧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成学校,甘肃张掖 734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接受能力比较强,如果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一定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逻辑思维获得稳步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阻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因素,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及时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顺利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规划,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当成教学的重要任务,并且能够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推进,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体系。笔者结合实际数学教学经验,对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做出具体阐述,希望能够给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限制思维发展

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坚持与时俱进,拓宽教学资源和渠道,让学生获得宽广的发展空间,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仍然存在着单向灌输数学知识的现象,将数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重复地讲授给学生,并没有组织相关的实践训练,限制了思维的长远发展。还有些数学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没有考虑到实际的学习感受,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数学定理和法则,当实际应用的时候却不懂得灵活变通,浪费了学生的学习精力。

(二)多媒体呈现内容相对固定,挫伤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都习惯运用多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但是数学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还存在误区,他们给学生带来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基本上都是沿用以前的教学课件,没有做出改变和创新,有些知识已经与实际教学相脱离。数学教师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来设计教学课件,他们把主要的时间都放到了做题训练上,不仅课堂教学枯燥单一,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一再受挫,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三)对整个合作过程缺乏监督,学生较为被动

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希望通过合作交流来提高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设计的合作任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有时候花费了很多时间都得不到答案,还有时候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够得到答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被动的,教师占据着主动权,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合作。教师对合作的过程缺少监督和管理,对于学生产生的新思路则比较淡漠和不屑,使得师生关系出现隔阂。

二、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思维主动性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数学教学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有助于锻炼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时机,适时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活跃状态,使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联想、类比、归纳等数学思维,将新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对外界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出发,创设冲突式的问题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认知之间制造冲突和矛盾,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固有思维,产生一种想要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由固定状态转为活跃状态,激发思维的主动性。数学史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其中有很多数学故事、数学典故不仅充满了趣味,还向人们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映了知识的本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追溯数学发展足迹的过程中,感受前人的数学思维,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玩是初中生的天性,游戏教学正好符合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融于有趣的数学游戏当中,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想方设法地解决数学问题,寓教于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二)巧设课堂提问,提高思维逻辑性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提问并不是随意问,也不是满堂问,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能片面地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而没有目标地发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浅要适宜,对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思考都能够得出问题的答案,收获学习的成就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价值与魅力。受学习基础、思维习惯、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课堂提问,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阶梯性的问题,使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提问中获得逻辑思维的锻炼,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过程。教师的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而学生的提问展示了自己的思维,也暴露出了学生思维中的一些弱点,为教师提供了最直接的教学反馈。所以,课堂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是课堂提问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质疑问难,改变传统教师单向互动的模式,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活跃画面,提供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此外,面对学生的提问,无论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教师都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表扬其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对于提出的一些有新意的问题或独到的见解,教师还可以拿出来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强化数学语言,增强思维条理性

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运用体现了其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学生的数学语言越明确、越清楚、越严谨,逻辑思维能力就越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运用数学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说”数学,把内心的数学思维过程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锻炼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就是要理清题意。所以,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将题目中的文字表述转化为数学语言,让学生说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通过题目分析锻炼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首先要为学生做好数学语言的示范,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向学生描述数学问题、思考步骤,有序揭示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数学语言将所学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分类和整合,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零散知识点“一一泛化”,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和严谨,提升思维意识。教师还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让学生把数学语言应用到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开发学生“说”的潜力。

计算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教学,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自己的解题思路、用到的数学法则以及数学算式的意义等,在“说”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初中数学中还涉及很多证明类的题目,证明题的推导、论证过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将解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推理依据和思想方法,对于其中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启发和讲解,变教师讲为学生讲,如此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数学语言运用能力。

(四)优化课堂练习,发展思维灵活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课堂练习设计,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练习主要以教材和练习册为主,缺少教师的精心设计,很多题型已经过时,很难起到锻炼思维能力的作用,甚至还会增加学生对习题的反感情绪。为此,教师要对传统呆板的练习题进行创新设计,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从多个角度开发数学练习题。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热情,还有利于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风气。

教师可以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和解决同一道问题,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与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去寻找知识之间的新关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周密、灵活、发散的逻辑思维,使其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教师还可以从日常教学中挑选典型性的数学问题,设计一题多变的练习,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观察与分析,拓展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初中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在学习中总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不设标准答案,也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干预,而是让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联想与想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另外,为了贯彻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可以提倡学生自己设计练习题,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数学题展示出来,同学之间互相分享和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五)开展数学实践,培养思维深刻性

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感性的认识数学知识提供了条件,学生从数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数学知识是多层次的,经过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内化过程,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跨越式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学具的操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积累感性认知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逻辑思维。生活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归宿,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数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发挥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制定调查方案,利用真实情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学生平常学到的数学知识都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的,为了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综合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整合,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启发、相互配合,实现对知识的详细梳理,在定理、公式、数学思想方法等知识间建立有效的连接,形成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在小组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看待问题上也会有不同的角度,通过合作学生会总结、归纳出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有助于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将自己在学习中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记录下来,或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反思、学习心得记录下来,梳理自己的逻辑思维发展过程,并记录到学生的电子档案中,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势在必行的,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还能够促进其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中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体现时代发展需求,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突破思维定式,深化学生的数学情感,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多样化的数学资源,丰富初中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